轉專業簡單來說就是學生由原專業轉入另一專業學習。很多高校在大一或者大二結束的時候,會給一部分學生轉專業的機會。然而,各大高校都或多或少會對學生設置一些門檻,這些門檻或高或低。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學校的規定會有很大的差別。如果你想大學轉專業,志愿填報時一定要提前看一下你報考學校轉專業的門檻!以下是中山大學轉專業政策規定及條件,供考生參考。
1
申請轉專業有什么要求嗎?
除規定不予轉專業的情況外,一般不限制學生轉出,但轉入有條件。
2
去年轉專業不成功,今年還可以再申請嗎?
未轉專業成功的學生可多次申請轉專業。
3
轉專業后,在原專業已修讀的課程怎么處理?
學生轉入新專業后按新專業的培養方案修讀課程。轉入新專業后的第一學期,應按照新專業培養方案完成原專業已修讀課程的學分認定及成績轉換。
4
成功轉專業后,還可以申請轉回原專業嗎?
轉專業名單一經公布,獲準轉專業學生不得轉回原專業。但如果原專業設置輔修,可申請將原專業作為輔修。
中山大學是偉大的民族英雄、偉大的愛國主義者、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孫中山先生于1924年親手創辦,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共同創建的大學,是中國傳播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發源地之一,具有優良革命傳統、鮮亮紅色基因和卓越品格追求。中山大學起初校名為國立廣東大學。孫中山先生逝世后,學校于1926年定名為國立中山大學。
今日的中山大學,由1952年院系調整后分設的中山大學和中山醫科大學于2001年10月合并而成。通過部省共建,在國家、地方和社會的大力支持下,中山大學成為一所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現代綜合性大學,形成了綜合性、研究型、開放式的辦學特質。
在近百年的辦學歷史中,中山大學匯聚一大批蜚聲海內外的名家大師,學術文脈積淀深厚。鄧植儀、丁穎、馮友蘭、郭沫若、魯迅、傅斯年、顧頡剛、商承祚、何思敬、趙元任、周谷城、梁伯強、蒲蟄龍、王亞南、劉節、岑仲勉、王起、柯麟、陳寅恪、姜立夫、楊榮國、梁方仲、容庚、高兆蘭、謝志光、陳耀真、陳心陶、林樹模、秦光煜、鐘世藩、周壽愷、董每戡、戴鎦齡、高由禧等著名學者先后在本校任教。近年來,中山大學吸引集聚了一大批海內外優秀的學術英才,奮斗在教學和科研第一線,致力于培養更多更優秀的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
1999年9月,珠海市人民政府與中山大學正式簽署合作建設中山大學珠海校區協議書;2000年1月,教育部批復同意建設中山大學珠海校區。2015年9月,深圳市人民政府與中山大學簽署合作舉辦中山大學深圳校區的備忘錄;同年12月,獲教育部批復同意建設深圳校區。至此,中山大學形成了三校區五校園統籌發展的辦學格局,在廣州、珠海、深圳扎根辦學,各校區統籌規劃、錯位發展,三校區五校園共同支撐中山大學高質量內涵式發展。
近年來,中山大學在加強文理醫傳統優勢學科的基礎上,努力補齊工科短板,填補了農學、藝術學空白,學科門類更加齊全,形成了文理醫工農藝綜合發展的學科格局。廣州校區重點提升文、理、醫傳統優勢學科,珠海校區重點發展深海、深空、深地、深藍學科群,深圳校區重點建設新醫科、新工科,學校綜合性辦學優勢和特色愈發凸顯,學科實力居于國內高校前列。
中山大學人文社會科學以思想為指導,堅持“四個面向”,努力構建全方位、全領域、全要素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學科與科研規劃聚焦國家重大戰略,服務區域社會經濟發展需求,立足粵港澳大灣區的區位優勢,緊握建設重要機遇,進一步推進有組織科研,推動跨學科交叉融合發展,激發人文社科發展新動能,為加快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貢獻中大力量。
1、了解轉專業的限制與信息
各高校轉專業都有一定的條件和限制。一般而言,轉入冷門專業相對容易,轉入一些比較熱門的院系對學生的成績要求很高,而且轉專業的名額也少。
同時,各高校對轉專業的名額都有規定。所以在轉專業之前一定要提前找專業老師進行詢問允許轉專業所具備的條件。因為不同的學校,它的限制也不一樣。了解信息之后,提前做好準備。
2、努力取得優異成績
成績在轉專業的條件當中是十分重要的,因為有些熱門專業對名額限制較高,每個專業的限制名額只有幾名。
在實際操作中,都是以成績的排列來決定誰能成功轉專業,所以在大學期間一定不能掛科,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取得優異的成績。
3、辦好申請程序
教務根據轉入專業的辦學條件,向全校公布轉入專業的接受名額。在這之前,要根據學校的規定提交相關材料。
廣東警官學院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2 11:0:13廣東警官學院本科招生網登
時間:2024-07-12 10:0:54華南農業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0 10:0:00廣東醫科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0 1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