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改革開放,始于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決定的對內改革、對外改革政策。迄今已走過了光輝燦爛的40年。40年來,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健全和完善,全面調整和深化改革生產關系同生產力、上層建筑與經濟基礎之間不相適應的方面和環節。促進了生產力的全面提升,推動了各項事業的全面進步,實現了各族人民從貧窮走向富強的共同愿望,體現了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在改革開放40周年到來之際,我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簡單回顧一番,40年前我的家鄉農村,當時的現狀和改革開放40年來家鄉農村的發展和變化。
我的家鄉是在淄川區東部山區,可以說是一個山區農村的代表。今年我已年過花甲,我的前三分之一的歲月是在農村長大的。過去的家鄉車、路、水、電、都不便利,房子大多是祖先們留下來的石砌土坯草結構,磚瓦房幾乎沒有。村子里晴天土,雨天泥,吃飯無桌,方便無廁,我從小就學會做農活,(那時大集體時代)。為了掙“工分”因家中無勞力,無勞力就分不到糧吃,在六七歲時就與哥、姐往離家十幾公里地的地里抬土肥,小學幾乎都是半日制,推磨、倒碾、挑水料作我都干過,受過窮日子。但是山區農村的人們再勤奮老天不下雨,地里的莊稼還是不收成,多少年山區農民靠天吃飯,三年兩不收,一年收成人均口糧吃不到200天時常事,只有靠政府下撥救濟糧補貼,我記得至1975年還吃救濟糧,拼命干一年來連一件衣服也換不上,真可謂是新三年,舊三年,逢逢補補又三年的情況。兄弟幾個睡一個土坑,蓋一床被,那更想象不到蓋房子。我們村及周圍的村有好多因窮找不上媳婦。這樣的例子太多了,沒電的年代一家老少晚上靠一盞螢火似的小煤油燈照明,煤油還要靠票證計劃供應,可以想象那不到半寸的燈火在三間破屋里能照多遠,農村山區的人們的衣食住行,一切都靠肩挑背扛來完成。農村山區的路是由彎彎曲曲的山坡自然形成的小路,雨雪天氣出門都困難,天旱時連吃水都困難,這是淄川東部山區40年前農村農民生活的真實寫照,與我同齡及比我長齡的人們應該都有同感吧!當然那時剛遭受三年自然災害后的一個歷史階段。
現在的農村,是的新農村,茅草屋少了,磚瓦房多了,村村有了電,打了深水井,戶戶吃上了自來水,村村通上了水泥路,村子里有了汽車、三輪車、摩托車、隨著黨和政府對“三農”問題的高度重視,村容村貌大大改善。
改革開放40年來,農村發展了,家鄉變化了,鄉村漂亮了,鄉村煥然一新,到處都是別具一格的,與40年前相比真是天翻地覆,柳暗花明新農村的景象在廣大農村得以展現。
改革開放是中國共產黨承前啟后的基本國策,是中華民族繼往開來的強國之路。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的國情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現代化建設跨越發展,綜合國力全面提升,國際地位顯著提高,人民群眾安居樂業,改革開放在中國歷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歷史意義,是一條路使人民有窮變富,使國家由弱變強的康莊大道。
過去的農民是貧苦而貧窮的農民,他們是彼星出、日落息,整天面朝黃土背朝天,一顆汗珠掉地上摔八半地在田間整日勞作,為了養家糊口,到頭來老天不睜眼,一年辛勤的勞動,有勞而獲極少,只有逢年過節一家人吃上一頓水餃都感到無比幸福的事,今天的農民基本脫貧,從政策待遇上取消了農民與城市居民的區別,人們可以進行雙向選擇,人口流動,全國統稱為城鎮居民。在農村耕種地不但不交公糧,而國家還有補貼補償。發展經濟銀行貸款,三通建設政府全管,生老病死社會保障,廣大農村居民吃穿不愁,教育有方向,醫療有保障,家家戶戶有電視,廣播能及時收看收聽國際國內大事,新聞和黨和國家的政策方針。大多村民有車輛,日子過的像模樣,特別在山區農村,近幾年來政府撥款與地方籌集發展,生態旅游度假村,讓人們工作休息之余去享受那藍天白云和青山綠水的美麗景色,隨著惠民政策的廣泛實施、拖拉機、農用車,轎車、電腦等源源不斷地進入農村家庭,從根本上提高了廣大農村的新亮點都是改革開放黨和國家政策常來的新面貌。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共產黨的惠民富民政策實在是太多了,這也是中國歷史上從來未有過的大好事,農村居民的日子真的是好多了,鄉村處處呈現出一派社會穩定,民族團結,經濟發展,民生政策的大好景象,過去的日子讓我們深深體會到了山區農民的艱辛與無奈。每當我回顧起那些歷史往事,心中就產生一種愛崗敬業,勤奮工作的決心和信心,就會產生一種熱愛生活,珍惜最感和激情。因為是農村磨練了我從小的意志,為我的人生奠定了基礎,總是我一生艱苦奮斗,勤儉拼家取之不盡的精神財富,所以讓這些都歸功于改革開放以來黨的政策,如果沒有持續不斷的惠民政策,也就沒有的。
回顧改革開放40年,從農村到城市,從國內到國際走來不易,中國在國內國際異常的復雜環境中,不知遇到了多少困難與挑戰。但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這些問題和困難都逐一得到了解決,又不斷創出了新的局面。發展成無止境,,堅持改革開放都是長期的偉大事業,永遠在路上,必須一代又一代人民接力干下去。全黨和全族人民在的黨中央領導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把改革開放和事業,繼續推向前進,中國的未來將更加美好,我的家鄉將更加美麗。
兩個主婦,兩張餐桌,通過普通老百姓餐桌上飲食結構的改變,深刻詮釋了中國改革開放40年取得巨大成功的偉大歷史命題。
上世紀七十年代,俺娘還是一個典型的農村中年婦女,有著農村婦女勤勞樸實、吃苦耐勞的品質。她常說:“吃苦不愁,受累也不愁,一到飯點就犯愁!背钌,無米之炊呀
記得,那些年我們張家莊大隊第一生產隊年人均分一百多斤的粗糧、一百斤左右的小麥,三百斤左右的地瓜和五斤棉籽油、七八棵大白菜。粗糧是什么,是玉米和紅高粱,玉米很少,占不到粗糧的三分之一。我們家吃不上平均糧,因為我和三個弟弟都還上學,只能分人口(人頭)糧。春天,吃豬肝餅子地瓜干,冬天,吃豬肝餅子加地瓜。豬肝餅子就是紅高粱做的,顏色像豬肝,所以叫豬肝餅子,特別難以下咽。吃頓玉米餅子就是改善伙食,白面只能等到過節或來客人是才能吃到。炒菜不如說是煮菜,基本不見肉,老百姓叫什么“清水鍋里釣鱉”。俺娘經常變著花樣做飯。做的最多就是把地瓜干磨成面做面條吃。地瓜面沒有面筋,下到鍋里成糊糊,俺娘就把搟好的面條上鍋蒸熟,然后再放到水里煮。村里的老百姓管這種面叫“雞屎面”。因為面的樣子又短又黑像雞屎,故被戲稱為“雞屎面”。偶吃一次兩次,改變一下口感覺還可以,可時間久了吃到嘴里一樣的不想下咽。這就是我家餐桌上的全部“內容”,隊里分什么,就吃什么,沒有副食,罕見油腥。
我家就是全村的一個縮影,社員、尤其是未成年人,普遍存在著較為嚴重的營養不良現象。記得那年冬天,生產隊里死了一頭牛。生產隊派人扒皮剔骨,把肉賣掉,就安排人煮牛骨。下午開始煮牛骨頭,不到日落我們幾個小伙伴都揣著一個瓷碗去排號喝老湯。到那里一看,院子里早已坐滿了人,有老的,也有小的,有說有笑的等著喝老湯。那牛很瘦,那湯很清,人們卻喝的津津有味,最后把碗舔的干干
學生學習羅陽的事跡和精神
時間:2023-09-16 04:0:39初中生觀看小兵張嘎的觀后
時間:2023-09-16 22:0:24中學生電影英雄兒女觀后感
時間:2023-09-19 23:0:42大學生英雄兒女觀后感600字
時間:2023-09-14 18: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