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工作任務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開局之年,也是“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我們要深刻理解經濟發展新常態的特征和要求,把握好改革發展穩定大局,堅持從實際出發,科學謀劃港城發展。
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按照視察江蘇重要講話要求,認真落實省、市委工作部署,積極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抓住用好“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重大機遇,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目標,以加快產業發展為主題,全面深化改革,擴大對外開放,推進依法治市,統籌做好穩增長、調結構、抓創新、重生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全力推動連云港經濟社會發展邁上新臺階。
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1%左右,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城鄉居民收入與經濟發展同步增長,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4%左右,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1%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3%,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12%,直接利用外資12.5億美元,港口吞吐量增長10%,集裝箱運量增長12%,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不高于省控線,節能減排完成省定目標。
圍繞以上目標要求,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突出“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全力增創開發開放新優勢
抓住用好國家重大戰略機遇,主動出擊、務實作為,放大向東開放優勢,做足向西開放文章,不斷提升海陸雙向開放層次。
加快組合大港建設。開工建設30萬噸級航道二期工程,基本建成徐圩防波堤東堤、贛榆港區10萬噸級航道、灌河5萬噸級泊位。完善集疏運體系,加快連鹽鐵路徐圩、贛榆港區支線建設,建成北疏港高速公路,打通徐圩港區對外連接公路?茖W規劃內河碼頭布局,推進灌河航道整治工程,構建海河聯運航道網絡,實現與京杭運河三級航道貫通。全面落實啟運港退稅政策,推進國家集裝箱海鐵聯運物聯網示范工程,加快集裝箱碼頭服務標準化建設。深化“三互”、“三個一”改革和口岸信息化建設,突出大陸橋運輸優勢和橋頭堡功能,開行連新亞、連新歐班列,充分發揮港口在“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中的核心資源配置作用。
構建區域合作平臺。深化與哈薩克斯坦共和國戰略合作,開工建設中哈物流基地二期工程。拓展與立陶宛共和國、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吉爾吉斯共和國等國家合作,促成上合組織國家在連設立辦事機構。推進上合組織國際物流園、連云港國際農業示范區和中捷水晶文化產業合作園建設。建立與歐亞資源集團、巴西淡水河谷公司等跨國企業戰略合作,共建國際礦產交易中心。打造連博會、國際港航論壇等展會品牌。深化與中西部地區合作,啟動“一帶一路”國際經貿合作區建設,實施多式聯運中心、大宗資源采購中心等項目,促進港口共用、園區共建、政策共享,國家東中西區域合作示范區建設初見成效。
強化重大基礎設施支撐。204國道繞城段全面開工建設,310國道市區段基本建成,徐新公路全線貫通,海濱大道全面建成通車。加快電網和特高壓工程建設,開工500千伏南翼輸變電、田灣核電站二期送出工程,建成11個110千伏及以上輸變電工程,推進抽水蓄能電站建設,爭取田灣核電三期工程通過核準。加快新機場前期工作。推進連鹽、連淮揚鎮鐵路建設,開工建設青連鐵路,隴?瓦\專線徐連段列入國家“十三五”規劃,并盡早開工建設,全力推動連云港邁入高鐵時代。
大力發展開放型經濟。推動開發園區“二次創業”,加快特色發展,引領轉型升級,各類園區實際利用外資、工業增加值占全市比重分別達60%和80%以上。推進宋跳工業園、新海新區、大浦工業園融合發展,著力打造國家級高新區。板橋工業園融入徐圩新區。突出重點區域,圍繞重點產業,緊盯重點企業,開展精準招商。按照“誰招商、誰受益”原則,推動招引項目跨區域集聚。優化園區服務,建立健全幫辦、代辦制度,實現園內事園內辦結。整合出口加工區、保稅物流中心等海關特殊監管區,綜合保稅區、自由貿易港區申報實現突破。開展跨境雙向人民幣資金池試點,推進跨境電子商務發展。加快外經貿綜合服務平臺建設,打造區域性進口消費品市場和物流配送中心。實施跨國經營企業培育計劃,加快“走出去”步伐,提升企業國際化水平。
二、突出產業強市戰略導向,加快結構優化調整
強化創新引領,堅持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雙輪驅動,做強支柱產業,壯大主導產業,全面加快新型工業化進程。
加速工業經濟擴量提質。實施工業突破行動,著力抓好200個市級重點工業項目建設,確保100個新增長點項目達產達效,完成規模以上工業投資1270億元、增長22%,凈增規模以上企業100家。大力發展基礎性、基地型臨港產業,5000萬噸國家級石化產業基地規劃獲得核準,盛虹石化項目獲批,加快實施斯爾邦石化、天元錳業新材料等項目,石化、冶金產業產值分別達到1100億元、900億元,裝備制造業產值達到1350億元。推動新醫藥、新材料、新能源產業集群發展,產值達到1500億元。實施日出東方太陽能等100個重點技改項目,完成規模以上技改投資750億元。
大力發展服務業。著力抓好服務業集聚區和重點項目建設,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2%。優化物流園區規劃,完善城市配送體系,培育發展新型物流企業。不斷壯大金融產業,大力引進各類金融機構,爭取組建江蘇沿海開發銀行。創新金融產品服務模式,推動金融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新增各類融資400億元以上。重視會展經濟發展,提升商務會展專業化水平。推進白虎山批發市場改造,加快萬達廣場等重大商貿設施建設,提升城市商業服務水平。理順旅游管理體制機制,整合核心旅游資源,加大保護與開發力度,創成花果山國家5A級景區。全年游客接待量、旅游總收入分別增長10%、12%。
拓展產業發展空間。加快海洋強市建設,壯大藍色經濟,著力突破海洋高新技術產業,積極發展海水淡化、海洋生物、船舶與海工裝備等產業,全市海洋經濟總產值突破500億元。做大文化產業,重點發展西游記文化、淮鹽文化、水晶文化等地方特色產業,進一步提高文化產業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把握產業發展新趨勢,加快引進新業態、新模式,大力培育電子商務、物聯網、云計算、服務外包等產業。做強建筑產業,出臺扶持政策,鼓勵企業提檔升級、創建品牌,建筑業總產值達到700億元。
深入實施科技創新工程。加快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建設,完成國家級高新區創建。推進產學研用協同創新,積極申報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新增專利授權3000件,全社會研發支出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提升到1.85%。實施科技企業培育工程,加快孵化器、加速器和中試基地建設,推動大型科學儀器設備共享共用。推動創新資源向企業集聚,新增企業研發機構30個、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家,新培育高新技術企業30家,高新技術產業產值突破2000億元。推進質量強市,新創省級以上名牌產品10個、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2個。加強人才培育和招引,創造條件吸引行業領軍人物、拔尖人才落戶港城,引進高層次人才1100名以上。
完善企業服務體系。開展企業服務年活動,健全領導掛鉤聯系企業、難題集中會辦機制,切實幫助企業解決困難。開展企業減負專項行動,實施涉企收費目錄清單管理。組建市級中小企業服務中心,建成中小微企業公共服務平臺。推進小微企業轉貸方式創新,設立中小企業融資超市、工業過橋資金、企業融資信息平臺,推廣“蘇科貸”等科技金融服務產品,努力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加強各類商會和中介組織建設,推動建立產業聯盟和行業協會,充分發揮其信息咨詢服務、行業協同發展、維護企業合法權益的重要作用。
三、突出組團融合發展,進一步增強城市集聚輻射功能
強化規劃引領,堅持集聚集約發展,把握好城市建設重點和節奏,加快國際性海濱城市建設。
優化城市規劃布局。按照建設“一帶一路”交匯點的發展定位,港口、產業、城市融合發展的思路,經濟社會發展、土地利用、城鄉建設、生態環境保護等規劃“多規合一”的要求,開展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完成中期評估。加快推進重點片區和地塊控制性規劃編制工作,優化東部城區空間布局,統籌推進連云區和連云新城建設,重點完善商務辦公、港航物流、旅游休閑功能,打造區域性國際商務中心。海州城區合理控制開發規模和時序進度,重點實施成片舊城改造、重點街區打造,著力提升主城區形象內涵。贛榆城區加快融入主城區,逐步實現功能互補、設施對接、一體發展。
提升城區功能品質。優化城市路網,建成環云臺山大道等一批主次干道,打通人民東路、建設西路等9條“斷頭路”,推進秦東門大街、鎮海路等66條破損道路整修,啟動東鹽河慢行系統建設,新辟和優化公交線路10條,更新公交車100輛,城市公共交通分擔率提高到23%。完善基礎設施,新增市政管網60公里,改造老舊管網50公里。劉灣垃圾填埋場建成投用,餐廚垃圾處理工程主體完工。實施市區防洪排澇提升工程、病險塘壩整治工程。提升公共配套,推進科技創業城、新世界文化城、市第一人民醫院新海新區醫院等重點項目建設。完成舊城改造550萬平方米,整治背街小巷600條、60公里,基本完成低洼易澇片區改造,提升城市人居環境。
切實加強城市管理。堅決查處違法建設,全面改善交通擁堵、拋撒滴漏、占道經營等狀況。提高道路、廣場、綠地管養水平。繪制全覆蓋的地下管網分布圖,推行建筑工地、地面廣場等實時監控管理新模式。完善物業管理體制,著力解決物業管理中的突出問題,改造老舊和無物管小區70個,全市物業管理覆蓋率達87%。推進城市數字化、精細化管理,健全快速反應和長效管理機制,著力營造整潔、有序、文明的城市環境。
四、突出改革創新,充分激發經濟社會發展活力
堅持問題導向,勇于創新實踐,著力解決發展中的體制機制障礙,推動各項改革盡快落地見效。
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全面推行權力清單制度,完善權力運行和監督機制,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健全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網上運行機制,推進審批項目、服務事項和中介機構向政務服務中心集中,打造一站式服務平臺。穩步推進政府機構改革,全面推行績效管理制度。加快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完成公車改革。加大政府購買服務力度,在公共服務領域引入市場競爭機制。創新供水、供熱運營機制,探索組建政府主導的公用事業專業化公司。推進擴權強鎮,抓好中心鎮改革試點,激活縣區和重點區域發展潛能。
深化經濟社會體制改革。實施新一輪市、區財政管理體制改革,完善全口徑政府預算體系,全面推進“三公”經費預決算公開。做好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加快國資國企管理體制改革,推進國有企業分級分類管理和功能性重組,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和現代企業制度,推動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上半年完成港口集團改革。加強政府性債務管理,推動投融資平臺轉型發展,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和風險防范能力。組建工業投資集團,發揮國有資本杠桿作用,促進工業經濟加快發展。構建多層次資本市場,推動更多企業上市和在“新三板”掛牌。組建市屬金融控股公司,推進地方金融資源整合,優化金融生態環境。啟動不動產登記制度改革。創新社區減負增效和社會組織管理制度。加快戶籍制度改革,制定差別化落戶政策。加強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以改革創新的精神科學編制“十三五”規劃。
深化農村綜合改革。堅持土地公有制性質不改變、耕地紅線不突破、農民利益不受損三條底線,推進以產權制度改革的農村綜合改革,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健全農村產權權益實現機制,基本完成耕地確權登記頒證,推進集體建設用地確權登記,開展農民住房確權登記試點,建立縣、鄉兩級農村產權交易綜合平臺,促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完善土地、灘涂流轉制度,新增土地流轉20萬畝。推進小型農田水利管理體制改革,健全長效管護機制。
五、突出城鄉統籌,推動農業農村發展邁上新臺階
圍繞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目標,重點推進農業現代化、城鄉一體化發展,實施精準扶貧,打好全面小康建設攻堅戰。
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穩定糧食生產,重點打造80個萬畝示范區,新增設施農業8萬畝,高標準農田比重提高到50%。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新增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各200家,新增省級以上龍頭企業7家、規模以上龍頭企業20家;窘ǔ筛吖珝u國家一級漁港。實施農業國際合作示范區規劃,重點建設東海、云臺等5個示范片區,食品工業、農業裝備制造等6個基地,實現農產品出口4.8億美元。推動農業生產全程機械化,開展糧食烘干試點。全面推廣農業園區、糧食生產功能區標準化生產模式,完善市級農業標準信息服務平臺。
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加快農民集中居住區建設,發展布局合理、設施配套、有利生產、方便生活的新型農村社區。加快建設美麗鄉村,整合資源、集中力量,全面完成村莊環境整治三年目標任務。完成農村改廁3萬座。推進區域供水工程建設,解決農村60萬人飲水安全問題,區域供水覆蓋率提高到85%。建成農村公路300公里,改造公路橋梁30座。實施“水美鄉村”工程,疏?h鄉河道1061公里,整治村莊河塘1067個。發展放心農資直營店80家、放心糧油店100家。加強農技服務體系建設,促進農業科技進村入戶。
大力開展扶貧攻堅。突出石梁河庫區和新沂河兩岸兩大重點片區開發,實現14萬低收入人口、89個經濟薄弱村脫貧。加大貧困地區投入力度,重點實施一批交通、水利等基礎工程。完成2000戶農村危房改造,實現260戶漁民上岸安居。全面落實強農惠農政策,大力發展鎮村經濟。拓寬村集體增收渠道,加強村級減負增效治理,嚴控薄弱村新增債務。公開公正進行低收入農戶認定工作。發揮中小企業園和扶貧產業園載體作用,健全薄弱村、貧困戶穩定脫貧保障機制,確保全面完成新一輪扶貧開發任務。
六、突出生態建設,保護好連云港的自然之美
生態文明建設關系百姓生活,關乎城市未來。必須下決心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務,讓港城的山更綠、水更清、天更藍。
堅決抓好節能減排。積極推進城區和園區集中供熱,加快燃煤小鍋爐整治工作,實施重點節能改造項目35個,力爭節約15萬噸標煤。完成32個工業和50個農業減排項目,實現“十二五”減排目標。深入推進化工園區整治,加強園區污水處理、危險廢物處置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實施園區敏感目標搬遷,確保通過省級考核驗收。加大污水處理廠和管網等配套設施建設力度,城市生活污水處理率不低于80%。啟動德邦化工、連云港堿廠搬遷工作。建立落后產能淘汰退出制度,堅決關停并轉高耗能、重污染企業。
著力抓好大氣污染防治。深入開展揚塵污染控制,抓好港口散貨堆場覆蓋,嚴格建設施工、道路運輸揚塵管控,城市建成區主要車行道機掃率達75%以上;就瓿牲S標車和老舊機動車淘汰任務。燃煤電廠實施超低排放,推動鋼鐵、水泥、化工等企業實施提標改造。重抓秸稈禁燒與綜合利用,鞏固常態化管理機制。健全監測預警應急體系,有效防范和應對重污染天氣,力爭空氣優良天數達255天以上。
持續改善水環境質量。完成薔薇湖備用水源建設,全面建成飲用水輸水工程,確保沭新渠穩定供水。加強飲用水源沿線污染源整治,加快提升沿線區域污水處理能力,確保東!V菸菜ǖ拦こ掏度胧褂谩i_展排淡河、玉帶河、西鹽河等城市河道整治,基本消除黑臭現象。加強農業面源污染和近海海洋環境污染治理,穩步提升地表水體水質達標率。
扎實推進生態建設。力爭建成全國綠化模范城,東海縣、贛榆區達到國家級生態縣區標準,其他縣區達到省級生態縣區標準。堅決遏制私挖亂采行為,抓好廢棄塘口整治復綠。新增造林12萬畝,林木覆蓋率達到29.1%。嚴格耕地保護和生態紅線制度,全面落實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措施,加強生態濕地保護,實施水土保持和海洋生態修復工程,推進海島整治修復和綜合開發利用,加快建設海州灣國家級海洋公園。
七、突出惠民利民,致力增進民生福祉
扎實推進十大民生工程,辦好百件惠民實事,以更大力度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務,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滿意度和幸福感。
切實增加居民收入。大力推進全民創業,制定出臺鼓勵創業政策,完善扶持創業服務體系,新增私營企業9500戶、個體工商戶2萬戶。啟動實施“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扶持大學生創業1000人。完成各類職業技能培訓25萬人次,新增城鎮就業8萬人、轉移農村勞動力3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政府購買公益性崗位2000個,援助困難人員就業,保持城鎮零就業家庭和農村零轉移家庭動態為零。健全企業工資收入分配制度,完善工資決定和正常增長機制。
完善社會保障體系。鞏固擴大城鎮職工和城鄉居民社會保險覆蓋范圍。城鎮職工、城鎮居民醫保合規住院醫療費用報銷比例穩定在80%、70%以上,新農合穩定在75%以上。征地補償標準動態調整,逐步提高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標準。住房公積金覆蓋率達68%以上。加大住房保障力度,推進公租房與廉租房并軌運行,新開工各類保障性住房2930套,建成各類保障性住房3790套,城鎮住房困難家庭應保盡保。完善養老服務體系,建成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21個,全面完成農村養老機構提檔升級任務,每千名老人擁有養老床位增至31張。關愛農村留守婦女兒童。建立困境兒童救助保護制度。推進殘疾人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提高社會救助規范化水平,落實低保標準、優撫增長機制,實現市縣鄉三級慈善組織網絡全覆蓋。
加快發展社會事業。以省教育現代化市級示范區建設為抓手,統籌推進學前教育改革發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加快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等教育特色發展。創建省優質幼兒園16所,改造中小學校舍45萬平方米,義務教育學校現代化建設達省定標準比例50%。支持連云港師專申建海州師范學院、淮海工學院恢復淮海大學。完善基本醫療衛生體系,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設,加快構建分級診療體系,推進城市公立醫院全面實施藥品零差率銷售,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村衛生室全部實施基本藥物制度。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覆蓋率達90%以上。大力倡導全民閱讀,實施全民科學素質提升工程。建設全媒體城市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啟用廣播影視文化產業城。市檔案館新館主體完工,市民政公共服務中心建成使用。開展省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創建工作,推進基層服務設施提檔升級,力爭萬人擁有公共文化設施1200平方米。建設市全民健身中心,人均體育設施達2平方米。
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全面深化平安連云港建設,力爭在全省率先建成和諧穩定示范區。扎實開展安全生產行政執法監督年活動,強化車輛超限超載治理、火災隱患整改、建筑施工監管等工作,確保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強化校園周邊環境綜合治理和校車安全管理。推進食品藥品放心工程,切實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全面推行“陽光信訪”,推動信訪納入法治化軌道,妥善解決征地拆遷、房地產等領域歷史遺留問題。建立健全社會信用體系,推進信用信息互聯共享。全面完成“六五”普法,省級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覆蓋率達30%。深入推進“政社互動”和“三社聯動”,加強互聯社區建設。整合應急資源,全面提升綜合應急能力。深入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以先進模范引領社會風尚。充分利用本土紅色文化,廣泛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大力推進軍地融合發展,爭創全國雙擁模范城“七連冠”。
努力建設法治政府和服務型政府
以改革的精神、創新的思維、法治的方式,推進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
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健全依法決策機制,規范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落實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決定等法定程序,積極推行政府法律顧問制度,建立重大決策終身責任追究制度和責任倒查機制。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完善市縣兩級行政執法管理,推動行政執法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度,確保依法辦事、程序正當。自覺接受人大的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政協的民主監督,主動接受社會公眾的輿論監督,堅持定期向人大常委會報告工作,向政協通報情況,認真聽取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人民團體的意見。
大力提高行政效能。全面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和省、市委的各項規定,鞏固擴大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以群眾滿意為標準,持續開展“庸懶散、不作為、亂作為”專項治理,全面推進軟環境建設,切實改進機關作風、提高服務效能。嚴格落實崗位責任制、服務承諾制、首問負責制、限時辦結制,切實提高行政執行力。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完善四級政務服務體系,加強互聯網政務信息服務平臺和便民服務平臺建設,健全“連云港發布”運行機制,實現決策、執行、管理、服務、結果“五公開”。正確處理政府與市場關系,推進政府職能向提供公共服務、營造公平市場環境轉變,更好地服務民生、推動發展。
切實加強廉政建設。嚴格財政資金、國有資產、公共工程建設等監管,強化政府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腐敗現象發生。堅持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嚴肅查處各類違法違紀案件,著力解決損害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堅持艱苦奮斗,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嚴格財務預算制度,嚴控“三公”經費和一般性支出,堅決遏制工程建設領域超預算現象。嚴格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持之以恒糾正“四風”,始終保持為民、務實、清廉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連云港發展的歷史機遇彌足珍貴,需要我們順時而謀、乘勢而上;肩負的使命艱巨光榮,需要我們心無旁騖、勇于擔當;500萬人民的熱切期盼催人奮進,需要我們不負重托、奮發作為。讓我們緊密同志為,在市委的正確領導下,戮力同心,腳踏實地,埋頭苦干,為建設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社會文明程度高的新港城而努力奮斗!
會計專業本人工作志愿怎么
時間:2024-02-09 09:0:30最新事業單位工作人
時間:2023-09-19 00:0:34黨員個人相互批評意
時間:2023-09-21 11:0:03最新總工會換屆工作
時間:2023-09-18 1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