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工作安排
今年是“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也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市的開局之年。做好今年政府工作,意義重大。
綜合分析形勢,今年我市面臨的外部環境依然復雜多變,但總體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
一是,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為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把穩增長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出一系列重大發展戰略和政策舉措,必將形成新的增長動力,市場投資能力和投資需求將得到加強。
二是,從我市拉動增長的“三駕馬車”來看,都有積極變化,特別是項目投資勢頭強勁,形成核心拉動力,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80%左右。隨著政府投資的下降,市場化投資已成為關鍵拉動力量。通過招商引資的積累,我們引進實施了300多個產業項目,今年預計投資將超過770億元,為穩增長、調結構、促轉型提供重要支撐。同時隨著旅游、電子商務等消費熱點的培育,出口基地建設的加快推進,以投資,消費、出口共同發力,經濟增長的動力將更加強勁。
三是,近年來我們立足打基礎、謀長遠,通過適度舉債,建設了一大批基礎設施工程,形成了以遼東灣新區為龍頭全面向海發展的開放格局,創造了港口、區位、空間等多位一體的綜合優勢。這些優勢正在有序釋放,成為我們新常態下區域競爭的最大優勢,成為我們搶占發展制高點的重要基礎。只要我們抓住機遇、勇于擔當,主動作為、持續發力,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形勢就一定會好于去年,盤錦就一定能夠在新一輪東北振興中率先突破。
我們一定深刻理解并用好新常態下盤錦的新機遇、新優勢,牢牢抓住發展這個第一要務不動搖,推動各項事業行穩致遠,不斷開創盤錦經濟社會發展新局面。
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和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市委六屆八次全會決策部署,堅持“一條主線、三大任務、四個轉型”的總體布局,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自覺順應百姓生活新期待,有序釋放向海發展新優勢,把轉方式調結構促轉型放在更加重要位置,狠抓改革攻堅、突出創新驅動、持續擴大開放、加強民生保障,有效發揮投資的關鍵作用,著力培育形成全面轉型的新動力、新支撐,努力實現有質量的速度、有深度的改革、有福祉的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力開啟向海發展、全面轉型、以港強市新航程。
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今年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1%。實際工作中,我們將努力推動主要指標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繼續走在全省前列,做到調速不減勢、量增質更優,實現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包容性發展。
各位代表,到今年年底,盤錦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比全國全省總體目標提前5年實現,這是市第六次黨代會作出的決策部署。我們要建設的小康,不僅是指標上的小康,還要是生活感受上的小康;不僅在城市里實現小康,還要在鄉村中實現小康;不僅在人均上實現小康,還要在個體上實現小康。我們一定全力以赴,集中攻堅,奮力實現這一宏偉目標,加快建成一個讓全市人民普遍感到幸福、引以自豪、真正的小康盤錦。
圍繞實現今年任務目標,我們將切實把工作著力點放到轉方式調結構促轉型上來,依靠市場的力量、創新的力量,在推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中挖掘培育新的增長點,加快發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以發展保障改善民生。重點做好十個方面工作:
(一)全面落實新一輪東北振興重大戰略決策。集中力量推進兵器集團華錦石化改擴建及30萬噸原油碼頭工程開工建設。抓好40個投資超10億元的重大存量產業項目,加快推進北瀝潤滑油加氫、重汽LNG裝備生產改造基地等30個重大合作項目。
積極對接上級部門,全力抓好濕地生態效益補償、沈大高新技術產業帶、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試點等重大政策爭取工作,努力納入國家和省政策支持范圍,培育新的競爭優勢。
實現盤錦全面轉型發展,必須以開放為牽引。我們要實施更加積極的開放戰略,主動對接國家“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等戰略平臺,積極參與中蒙俄經濟走廊、中韓等自貿區建設,打造遼寧聯結歐亞的重要出海通道,在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上融入全國全省開放大格局。
借鑒上海自貿區模式,以貿易便利化、投資便利化為主攻方向,加快形成更加有利于開放的營商環境,著力構建支撐全面開放的經濟新體制。
大力發展口岸經濟。加快保稅物流中心建設,積極申報保稅物流園區、綜合保稅區,實施關檢通關合作,確保3月底前晉升為國家一類口岸,成為國家糧食進出口指定口岸。有序釋放綜合優勢,推進港口功能向陸域腹地延伸、向海外拓展,發展出口加工、國際貿易、倉儲物流等產業,以港口和口岸拉動全市經濟發展。
加大出口基地建設力度。推動更多的盤錦產品、技術、裝備走向國際市場,確保地產品出口8億美元,力爭兩年內建成2個國家級出口基地、5個省級出口基地。鼓勵有條件的企業“走出去”,開展對外投資,參與國際合作。
牢固樹立開放意識。我們要自覺地把工作著力點聚焦到開放上來,以開放的思維、開放的胸懷謀劃工作,用開放的舉措推動發展,全面提高開放水平。
(二)開創遼東灣新區建設新局面。今年是新區建設10周年,是新區發展的重要時間節點。我們要進一步凝聚形成舉全市之力建設新區的強大合力,要用當年建設興隆臺區的氣魄和干勁來開發建設遼東灣,實現新區發展新跨越。
完善提升城市功能。以承辦第十三屆省運會為契機,全面推進路水電暖氣等70項公建工程,啟動建設運動員村,健全教育、文化、客運公交等公共服務,完善房地產、旅游、商貿等功能配套,建設現代化生態宜居新港城。
加快推進港口建設。新建續建9個5萬噸級以上泊位,開工建設15萬噸碼頭和航道工程,規劃建設10萬噸級糧食碼頭等專業化深水泊位,整合作業區資源,港口吞吐能力達到5000萬噸。完善集疏運體系,開工建設阜盤鐵路,實現沈盤鐵路、沈西工業大道盤錦出海通道竣工通車。
發展壯大主導產業。支持長春石化、和運集團等重點企業加快發展,促進寶來石化、瑞德化工等新裝置穩產運行,推進忠旺鋁材、聯成化學、匯福糧油等項目加快建設,啟動建設中儲糧等項目,著力引進一批重大項目、高新技術項目,壯大石化及精細化工、裝備制造等產業規模。
大力創新體制機制。率先復制上海自貿區模式,探索建立新的投資和服務貿易管理體制。啟動建設金融中心,加快金融機構集聚和融資平臺建設。全面加強與國內外發達地區的交流合作,借助周邊城市的資源發展新區,把新區加快建設成為高端要素的集聚區、遼寧沿海開發開放的示范區。
創建全省乃至全國有影響力的創業之城。推進創業孵化基地、政策體系、服務體系建設,以優質的生活環境、市場環境、政務環境,廣泛吸引各地區、各行業創業者來新區投資興業,打造遼寧創新創業的新高地。
各位代表,遼東灣新區承載著盤錦的未來。我們堅信,經過全市上下的不懈努力,一個全新的港口新城一定會巍然屹立在渤海之濱。
(三)全面深化各項改革。落實市委決策部署,以處理好政府與市場關系,著力深化具有支撐作用的關鍵改革,牽引和帶動其他領域改革,不斷把改革紅利轉化為發展新動能。
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穩步推進市糧庫、供水企業、公用事業等國資國企改革重組。扎實推進王家農場改革試點,通過規;a、集約化經營,實現國有農場集團化發展。深化國有葦場體制改革,推進葦場公司化經營,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實現資源資產資本的有效整合。
深化財政體制改革。建立全面規范、公開透明的預算制度。實施零基預算管理,硬化預算約束,今后一律不再追加部門支出預算,因不可抗力和重大政策調整確需追加的,嚴格按照規定程序報批。健全專項資金管理制度,所有支出均由集體討論決定。完善借用管還相統一的政府債務管理制度。創新政府投融資機制,積極推行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等多種投融資模式,激活社會投資,減輕政府投資壓力。
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大力簡政放權,完善權力清單,制定責任清單和負面清單,加強網上審批平臺建設,實現50%以上行政審批項目網上審批。全面實施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和稅務登記證“三證合一”制度。加快事業單位、鎮級機構改革步伐。完成公務用車改革。
深化城鄉一體化改革。抓好戶籍、社保等配套改革,探索城鄉統籌發展的新路子。開展規劃“多規合一”試點。加快推進自然保護區、城鄉生態環境保護管理體制改革。
(四)強力推進招商選資和項目建設。越是形勢嚴峻,越要主動作為,以更大力度抓招商、抓項目。確保億元以上項目引進150個,新開工100個,續建232個。
分類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建立定期分析和統籌協調推進機制,啟用實時調度跟蹤預警系統,加強動態考核,努力提高項目履約率、開工率和竣工率。
加大招商選資力度。面向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港澳臺等重點地區,高密度走出去,堅定不移地抓好“市長洽談日”請進來活動,全力引進一批科技含量高、競爭力強的重大項目。建立項目跟蹤推進和考核機制,確保招商取得實效。
增強要素保障能力。創新融資方式,提高運用資本市場的能力和水平,抓好信貸投放、債券發行、企業上市等多渠道融資。嚴格依法管理土地,提高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保障發展用地需求。
會計專業本人工作志愿怎么
時間:2024-02-09 09:0:30最新事業單位工作人
時間:2023-09-19 00:0:34黨員個人相互批評意
時間:2023-09-21 11:0:03最新總工會換屆工作
時間:2023-09-18 1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