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統籌城鄉發展,城鄉建設步伐進一步加快
(一)城鎮化建設穩步推進。完成新城城市設計和新城規劃實施評估。南菜園1至5巷改造項目列入北京市棚戶區改造計劃,沈家營保障性住房項目實現開工建設,完成高塔小區等5個老舊小區基礎設施改造和65萬平方米既有城鎮住宅節能保溫改造。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重大進展,興延高速項目已明確投資主體并獲設計方案批復,京張高鐵八達嶺越嶺段取得可研和初設批復,國道110二期完成工程施工總承包與監理招標,南山環線一期取得立項批復,鐵泰路、世葡園區道路、延下路與110國道連接線竣工通車。完成縣城中心區環境提升二期工程和東關環島、夏都公園等九處景觀夜景照明工程。張山營交通綜合場站建設完成,“陜京四線”輸氣管道楊樹溝隧道全線貫通。小城鎮建設穩步推進,康莊鎮、八達嶺鎮被列為全國重點鎮,康莊鎮興隆南街道路建設進展順利,永寧鎮路網三期工程基本完工。
(二)新農村建設扎實推進。積極探索實踐“新三起來”實現形式。全縣流轉土地3.3萬畝,農民實現收益2700萬元,完成井莊鎮三司村和西紅山村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試點工作,完成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確權登記323宗。農村資產經營水平不斷提升,完成產權交易項目4宗2592萬元。農民組織化程度進一步提高,出臺農民專業合作社專項扶持資金管理辦法,組建聯合社2家,新增國家級示范社6家,合作社成員總數達到25041戶。制定《農村集體土地征地補償費管理使用辦法》,完善農村經濟合同預審機制,農村“三資”管理力度進一步加強。提高村級公益事業專項補助金標準,實施“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47項。制定實施低收入村戶增收意見,農村低收入戶收入穩步增長,實現人均收入9706元,同比增長15%。完成農民住宅抗震節能改造7018戶、山區搬遷459戶。白河堡村庫區移民避險解困試點村項目順利推進,石峽關社區7棟農民安置房建設完成。加大財政資金投入,保障太陽能燈、陽光浴室、文化大院、“村村響”等農村公共服務設施正常運行。
(三)城鄉管理水平不斷提升。完成智慧延慶頂層設計,積極推動智能城市運行管理平臺建設,完成會展中心等20多個重點區域監控系統與圖像共享交換平臺建設,城市管理信息化水平不斷提升。建立城鄉環境問題曝光和聯合督辦機制,城鄉環境排名位居生態涵養發展區前列。加大違法用地違法建設打擊力度,拆除違法建設133處3.1萬平方米,違法用地違法建設行為得到有效遏制。實施高塔路交通改造工程,有效緩解二小門前長期交通擁堵問題。出臺黃標車和外埠車輛限行交通管理措施,開展燃油兩輪摩托車、電動(燃油)三輪車專項整治行動,加大對無照游商、黑車的規范治理,在南菜園、東關汽車站等交通堵點增設機動車和自行車停車位500余個,縣城交通秩序進一步改善。
四、強化民生保障,居民生活質量進一步提高
(一)城鄉就業更加充分。1160名城鄉勞動力在園林管護企業實現就業,首批216名農民已通過合作社成功轉企的方式正式成為一產產業工人,農村勞動力就業穩定性進一步增強。創新開展“送崗下鄉、招聘上門”活動,搭建農村勞動力和企業“零距離”溝通平臺。新增城鎮就業8614人,促進3042名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幫扶1629名城鎮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5000人,安置殘疾人就業190人。組織各類職業培訓4006人次,城鄉勞動力綜合素質和就業能力明顯增強。
(二)社會保障更加全面。自然災害公眾責任保險和區域公眾責任保險實現全覆蓋,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城鄉各項社會保障和救助待遇標準提高10%左右,臨時救助和慈善救助門檻進一步降低,全年共救助480戶、發放救助資金830萬元。完成千家店鎮養老照料中心和香營鄉敬老院升級改造工程,新增簽約養老服務商20家、為老服務項目10項。完成4家鄉鎮慈善愛心超市建設和3191戶殘疾人家庭無障礙設施改造,為100戶低保和優撫對象改造、維修危房。大力推進農村飲水健康行動,解決69個村飲水難問題。新開通瓦廟村等4條公交線路,緩解了7500名山區群眾出行難問題。
(三)公共服務更加到位。23件為民辦實事工程全部完成。完成五幼等3所幼兒園、二中等5所學校改擴建工程,教育部“校園足球在行動”系列活動在我縣啟動,建立名師工作室3個,完成二小與史家小學城鄉一體化建設,高考本科錄取率達到62.55%、升學率達到96.1%,再創歷史新高,中小學辦學質量不斷提升。新農合個人籌資水平提高至1000元,參合率達到99.53%,為農民報銷醫藥費1.43億元,為769名農村居民大病保險報銷441萬元,有效減輕群眾就醫負擔?h醫院和15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實現門診直報,建立臨床醫學檢驗中心,縣醫院與積水潭醫院骨科結成“骨科醫療聯合體”,建成縣醫院與7家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間的“醫聯體”,縣中醫院與北京中醫院啟動合作共建項目,區域醫療服務水平持續提高。完成縣規劃展覽館、永寧等4個鄉鎮文體中心建設及41個村級文化室升級改造工程,獲評全國文化先進縣。組織各類文化活動1257場、群眾體育活動20余項,群眾文體活動更加豐富。
五、創新社會治理,社會環境保持和諧穩定
(一)社會治理體制逐步完善。覆蓋全縣的網格化社會服務管理縣、鎮、村三級平臺全面上線運行,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和精細化程度進一步提高。新認定“樞紐型”社會組織6家,新成立物業管理協會、人民調解協會等社會組織13家,推出社會組織社區公益行項目55個,社會組織進一步發展。出臺“參與式協商”社區自治模式意見,永安等6個社區試點工作扎實開展。物業服務管理改革穩步推進,調整物業改革考評方式,規范物業企業準入標準,物業服務水平和居民滿意度不斷提升。深入開展“法治延慶”建設,被評為全國“六五”普法中期先進縣。全面開展違法出租房屋治理,流動人口管控能力持續增強。
(二)社會服務水平不斷提高。調整和申報17個社區辦公和服務用房項目,完成3個“一刻鐘社區服務圈”、7個“智慧社區”建設及21個氣象安全社區認證,創建6個“六型”示范社區和4個社區規范化建設示范點,社區服務功能日趨完善。完成12個農村社會服務管理創新示范點和5個農村典型示范社區創建,農村社區建設覆蓋面不斷擴大。社區教育惠及10余萬城鄉居民,被教育部評為“全國社區教育示范區”。完成司法所功能性用房達標建設,新建63個法律服務室,村(居)級法律服務室實現全覆蓋。
(三)公共安全形勢持續穩定。安全生產監管責任體系不斷完善,出臺安全生產“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實施辦法,組建專職安全員隊伍,安全生產形勢穩中向好。深入推進“平安延慶”建設,圓滿完成新中國成立65周年、APEC會議及全縣大型活動安全維穩和服務保障任務,社會治安狀況持續穩定。深入落實應急搶險、動物防疫、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防洪安全等各項安全管理措施,完成食品安全“雙百工程”和20個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建設,突發事件同比下降10%,為全縣居民營造安全祥和的生產生活環境。
六、加強自身建設,政府公信力、執行力和依法行政能力不斷提高
(一)重點領域改革扎實推進。明確政府改革措施162項,完成改革任務34項,制定出臺改革文件26個。政府職能轉變改革穩步推進,承接市級行政審批事項70項、取消18項,完成408個事業單位分類,出臺政府向社會購買服務實施意見并制定指導性目錄,成立延慶縣衛生和計生委員會。商業發展戰略規劃和國有商業企業改革方案初步完成。全國旅游綜合改革示范工作持續推進,制定八達嶺長城文化旅游功能區設立方案和旅游發展集團組建方案。教育綜合改革步伐加快,實施政府購買新東方集團等3家機構公共教育服務,面向全國招聘名校長和名優教師工作穩步推進。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醫藥分開正式實施,去年年底縣醫院取消藥品加成、掛號費、診療費,設立醫事服務費,成為本市首家“破除以藥補醫”機制的縣級公立醫院,改革后藥品費用平均降低13%、最高降低15%。
(二)依法行政水平不斷提高。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政協民主監
會計專業本人工作志愿怎么
時間:2024-02-09 09:0:30最新事業單位工作人
時間:2023-09-19 00:0:34黨員個人相互批評意
時間:2023-09-21 11:0:03最新總工會換屆工作
時間:2023-09-18 1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