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設施建設是貴州省實現后發趕超、同步小康的重要支撐。必須保持投資合理較快增長,優化投資結構,增加有效投資,加快實施重大公共設施和基礎設施工程,不斷提高基礎設施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能力。
(一)構建現代綜合立體交通網絡。加快鐵路建設,建成貴陽至昆明、重慶、成都、南寧等高鐵,形成貴陽與周邊省會城市2至3小時交通圈,構建通達全國的高鐵網。規劃建設“三環八射”鐵路網和貴陽至興義等城際鐵路,支持貴陽、遵義、六盤水等城市軌道建設,打造貴陽至黔中城市群其他中心城市1小時、至其他市(州)中心城市2小時鐵路交通圈。加快高速公路建設,建成環貴州高速公路,形成省內“六橫七縱八聯四環線”高速公路網絡,增加出省通道,完善高速公路路網連接通道。加大國省干道改造養護力度,推進基礎設施向縣以下延伸,實現村村通瀝青路或水泥路、村村通客運。加快完善民用航空體系,形成“一樞紐十六支”機場布局。大力推進烏江、南北盤江—紅水河、都柳江、清水江通航設施建設,形成通江達海的水運出省通道。建成一批“多式零距離換乘”交通樞紐。
(二)基本解決工程性缺水問題。大力推進水利建設行動計劃,加快供水管網工程和民生水利保障工程建設維護,規劃建設一批骨干水源工程,實現縣縣有中型水庫,鄉鄉有穩定供水源。實施農田水利配套工程,提高農田灌溉保障水平。加強河流治理和山洪防治,健全防洪減災體系。加強水質水量監測和管理,基本建成水資源保護和河湖健康保障體系,保證集中供水水源地水質穩定達標,提高重點區域水資源綜合調配和應急供水能力。大力推進水務一體化改革發展。
(三)超前建設信息基礎設施。信息基礎設施是信息化發展的重要載體和戰略支撐,要像抓交通水利建設一樣抓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加快骨干網絡優化、城鄉網絡全覆蓋、農村寬帶延伸等重大信息基礎建設,構建“出省寬、省內聯、覆蓋廣、資費低”的信息基礎設施體系。力爭國家支持貴州作為國家級數據交換南方中心、國家面向西南和東盟的數據服務基地,將貴陽、貴安新區增設為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打造全國信息交換樞紐。加快推進“三網融合”,大力實施“寬帶貴州”行動計劃,實現行政村“村村通寬帶”并向自然村延伸覆蓋,加快建設國家農村信息化示范省。九、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全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發展社會事業、改善公共服務是增進人民福祉的重要條件。必須按照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堅守底線、突出重點、完善制度、引導預期,加強民生各項工作,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實更公平地惠及廣大人民群眾。
(一)深入推進教育優先發展。落實立德樹人根本宗旨,把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作為重點任務,貫穿國民教育全過程。以提高人口素質,深入實施教育提升工程。積極發展學前教育,大力加強基礎教育,
基本普及十五年教育,推進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促進普通高中優質多元特色化發展。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加強職教園區建設,加快推進產教深度融合,推廣完善“產業園區+標準廠房+職業教育”辦學模式。大力提升高等教育,積極爭取部屬高校與省屬高校合作辦學,鼓勵高校開放辦學,優化高等學校布局結構和學科專業結構,繼續推進花溪大學城建設,推進高校內涵式發展。積極發展特殊教育、民族教育和繼續教育,支持和規范民辦教育發展。加快推進教育信息化建設,發展遠程教育,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加快城鄉義務教育公辦學校標準化建設,優化城鎮新建小區教育資源配置。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實施鄉村教師支持計劃。深入推進教改實驗區建設。
(二)積極促進大眾創業就業。堅持“眾創、眾包、眾扶、眾籌”,推進全民創業行動計劃,實施就業創業促進工程,激發市場主體創造活力,建立多層次多樣化的返鄉創業格局。開展創業型城市建設,培育創業型企業、創業型員工,構建良好的創業生態系統。完善創業扶持政策,鼓勵以創業帶就業,建立面向人人的創業服務平臺。積極促進充分就業,大力發展就業吸納能力強的產業,發揮小微企業就業主渠道作用,做好返鄉農民工、高校畢業生、城鎮困難人員、退役軍人、搬遷移民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推進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完善就業服務體系。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維護勞動者平等就業權利和職工合法權益。
(三)大力建設健康貴州。實施健康貴州建設工程,優化城鄉醫療衛生資源配置,完善省市縣鄉村五級醫療服務網絡,全省新建、改擴建100所綜合性醫院,對40萬以上人口縣的人民醫院(含中醫院)按照三級醫院標準進行規劃建設。深化公立醫院改革,堅持公益屬性,破除逐利機制,建立符合醫療行業特點的人事薪酬制度。鼓勵社會力量興辦健康服務業。規范基本藥物制度,探索縣鄉村一體化藥品配送模式,實施藥品電子監管,滿足群眾用藥需求。推進分級診療和衛生信息化,實行新農合、大病醫保、醫療救助一站式服務,積極推進“智慧醫療”建設,構建廣覆蓋、多層次、多元化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大力推進醫療機構專業人才繼續教育。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和重大疾病防控機制。優化公共衛生監測和醫療質量監管服務。落實食品安全戰略,建立覆蓋全過程的食品安全監管制度,形成嚴密高效、社會共治的食品安全治理體系,讓人民群眾吃得放心。落實人口發展戰略,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提高生殖健康、婦幼保健、托幼等公共服務水平。廣泛開展全民康體運動,促進群眾體育和競技體育全面發展。倡導健康生活方式,加強心理健康服務。
(四)全力提高社會保障水平。推進全民參保計劃,實施社會保障兜底工程,全面建成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推進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建設,完善職工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制度,健全多繳多得激勵機制,發展職業年金、企業年金、商業養老保險,建立養老金合理增長機制。推進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城鄉統籌,加快完善醫療救助保障體系,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大病保險政策,健全重特大疾病保障機制,實現城鄉居民公平享有基本醫療保障。健全失業保險制度,完善工傷、生育保險制度。加快社會保險關系跨地區轉移接續。推進社會救助體系建設,確保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大力發展社會福利事業和殘疾人事業。深入實施城鄉危舊房改造工程,加快推進城鎮保障房、扶貧生態移民房建設和農村危房改造。
(五)建設多彩貴州民族特色文化強省。均衡配置公共文化資源,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基本建成覆蓋城鄉、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完善文化產業體系、文化市場體系。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積極發展文化創意、影視服務、文化會展等產業,做大做強省直骨干文化企業,規劃建設一批文化產業基地和區域特色文化產業群。發掘和利用民族文化、山地文化、陽明文化、紅色文化、“三線”文化的豐富內涵和獨特魅力,打造更多文化精品,培育新型文化業態。推進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振興傳統工藝,落實全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發展規劃,支持黔東南國家級民族文化生態保護試驗區建設。
十、全面推進改革開放創新,加快建設具有后發優勢的創新型省份
改革是發展的強大動力,開放是發展的必然要求,創新是發展的根本之策。必須堅持把改革開放貫穿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把發展基點放在創新上,在創新中贏得后發優勢,為經濟社會發展歷史性新跨越提供持續動力。
(一)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深入落實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各項決策部署,堅持戰略導向、問題導向、民生導向,不斷提高改革舉措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圍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加快完善現代市場體系,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商事制度改革、資源配置體制機制改革、財稅金融體制改革、投融資體制改革,形成有利于創新的市場環境,激發市場活力和創造力。圍繞利用大數據推動政府改革,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實施“數據鐵籠”計劃,提升政府決策能力、管理能力和服務能力,加快推進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圍繞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體制機制創新,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落實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建立嚴格的生態保護紅線制度,在污染防治第三方治理等方面先行先試。圍繞推進城鄉統籌發展,深化農村綜合改革、扶貧開發體制機制改革,促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讓廣大農民平等參與現代化進程、共同分享現代化成果。圍繞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深化司法體制改革、社會治理體制改革、教科文衛體等社會事業改革,讓社會更加和諧穩定、人民生活更加幸福。支持畢節試驗區闖出新路子,探索新經驗。
(二)建設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拓展開放發展新空間,深度對接和融入“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珠江—西江經濟帶、京津冀協同發展區發展,深化經濟區協作和發展,提升對內對外開放整體水平,探索內陸開放型經濟發展新路子。加強與美國、德國、瑞士、韓國、臺灣等區域交流合作,更加重視與東盟的交流,擴大與港澳的合作。拓寬對外開放通道,向南接入海上絲綢之路,向北融入絲綢之路經濟帶,向西進入中巴和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向東聯入長三角。全面提升貴安新區等“1+7”重點開放平臺,辦好用好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酒博會、數博會、茶博會、民博會、世界山地旅游大會等重大活動平臺,爭取設立中國(貴州)自由貿易試驗區。積極引進戰略投資者,培育壯大外貿經營主體。完善投資布局,擴大開放領域,放寬準入限制,促進省內省外、國際國內要素有序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市場深度融合。
(三)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圍繞用好“5個100工程”等平臺和抓手,優化勞動力、資本、土地、技術、管理等要素資源,激發創新創業活力,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釋放新需求,創造新供給,推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圍繞重點產業調整振興和產業轉型升級,大力實施重大科技專項,突破一批產業關鍵共性和配套技術,促進產業技術重點跨越和產業鏈向兩端延伸,推動跨領域跨行業協同創新,建立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圍繞打造國家級和省級科技創新平臺,加快創新型城市和區域創新中心建設,強化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支持有特色高水平大學和科研院所建設,積極爭取一批國家重大科技項目,支持以貴陽市、貴安新區和貴州科學城、中關村貴陽科技園為主體申報創建國家級自主創新示范區,爭取新組建一批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圍繞提升創新能力,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和主導作用,形成一批有競爭力的創新型領軍企業,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健康發展,探索“企業出題、政府立題、協同解題”的產學研合作創新之路。圍繞營造創新環境,推動政府職能從研發管理向創新服務轉變,完善科技決策咨詢制度,實行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擴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權,賦予創新領軍人才更大財物支配權、技術路線決策權,實行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的分配政策,提高科研人員成果轉化收益分享比例。
十一、全面推進依法治省,加快建設法治貴州
良好的法治是首要的發展環境。必須堅持走道路,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提高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把經濟社會發展納入法治軌道。
(一)加強和改進地方立法工作。加強黨對立法工作的領導,完善黨對立法工作中重大問題決策的程序。加快重點領域立法,堅持問題導向和立改廢釋并舉,深入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加快形成完備的法規規章體系。完善立法體制機制,健全立法機關和社會公眾溝通機制。突出經濟發展、生態保護、社會治理、民生改善等重點領域立法。
(二)建設法治政府。依法設定權力、行使權力、制約權力、監督權力,依法調控和治理經濟,推行綜合執法,實現政府活動全面納入法治軌道。依法履行政府職能,完善行政組織和行政程序法規制度,推行政府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制度。全面推進依法決策,健全重大行政決策必經程序,積極推進政府法律顧問制度,建立重大決策終身責任追究制度及責任倒查機制。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度,全面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強化行政權力監督,依法實行政務公開。探索省以下地方審計機關人財物統一管理。
(三)推進公正司法。完善對權利的司法保障、對權力的司法監督,構建開放、動態、透明、便民的陽光司法機制。健全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和檢察權的制度,建立健全司法人員履行法定職責保護機制。優化司法職權運行機制,加強司法機關內部監督制約。完善旁聽庭審、訴訟檔案查詢等制度,保障公民陪審權利。加強人權司法保障。依法保障勝訴當事人及時實現權益。建立和完善法律援助、司法救助體系。強化司法活動的監督。建立司法工作人員廉政檔案制度。
(四)增強全民法治觀念。加強法治文化建設,弘揚精神,增強全社會特別是公職人員尊法學法守法用法觀念,在全社會形成良好法治氛圍和法治習慣。加強領導干部法治教育,完善國家工作人員學法用法制度。健全普法宣傳教育機制,加大媒體公益普法力度,提高普法實效。建設完備有效的法律服務體系,發展律師、公證、司法鑒定等法律服務業,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加強民生領域法律援助,構建城鄉均等的法律援助工作體系。
(五)推進社會治理法治化。堅持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提高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建設平安貴州,完善黨委領導、政府主導、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治理體制,推進社會治理精細化。深入開展多層次多形式法治創建活動,深化基層組織和部門、行業依法治理。完善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加快推進“天網工程”。嚴密防范、依法打擊違法犯罪活動。健全公共安全體系,堅決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及時排查化解安全生產隱患。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加快國家安全法治建設,推進公共安全法治化。探索縣域信訪管理新模式,完善社會矛盾排查預警和調處化解綜合機制,落實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制度,健全依法維權和化解糾紛機制,把信訪納入法治化軌道。統籌解決好特殊人群服務管理問題。
十二、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為守底線、走新路、奔小康提供堅強保障
發展是解決貴州所有問題的根本所在。各級黨委必須深化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提高領導發展能力和水平,更加有力有效地推動經濟社會發展。
(一)完善黨領導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體制機制。堅持黨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加強制度化建設,改進工作體制機制和方式方法,強化全委會決策和監督作用。完善黨委研究經濟工作機制,加強對地方重大經濟問題的調查研究,善于運用辯證思維、底線思維、戰略思維謀劃發展,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服務,依法調控和治理經濟,使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更加自覺和有效。健全決策咨詢機制,提高決策科學化水平。完善信息發布制度。堅持全面從嚴治黨,落實“三嚴三實”要求,嚴明黨的紀律和規矩,落實好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健全改進作風長效機制,強化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著力構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體制機制,為經濟社會發展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二)廣泛動員各族干部群眾團結奮斗。充分發揚民主,貫徹黨的群眾路線,提高宣傳和組織群眾能力,弘揚“開放創新、團結奮進”新時期貴州時代精神,激發各族群眾守底線、走新路、奔小康的自覺自信。加強思想政治工作,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最大限度凝聚全社會推進改革發展、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共識和力量。加強建設,深入開展“多彩貴州文明行動”。高度重視做好意識形態領域工作,牢牢把握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及時分析研判網絡輿情等意識形態領域新情況新動向,堅決維護意識形態安全。支持人大及其常委會充分發揮國家權力機關作用,有效發揮人民政協在協商民主中的重要渠道和專門機構作用,推進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充分發揮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作用,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促進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建成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繁榮發展示范區。引導宗教與社會相適應。加強群團組織建設,充分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的橋梁紐帶作用,廣泛凝聚群眾力量。加強全民國防教育、人防戰備和國防后備力量建設,密切軍政軍民團結,積極支持駐黔人民解放軍、武警部隊現代化建設,提高國防動員和后備力量建設質量。
(三)切實加強基層基礎工作。扎實推進各類基層組織建設,強化對基層組織的指導和管理,使基層組織成為基層基礎的重要依托。扎實推進基層發展型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強化政治功能、發展功能、服務功能,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更加奮發有為地推動發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選好配強基層黨組織領導班子,統籌抓好鄉鎮黨委書記、村黨組織書記和農村致富帶頭人“三支隊伍”建設,提升基層干部發展經濟、改革創新、依法辦事、化解矛盾、帶領群眾的能力。
(四)建設高素質的干部和人才隊伍。強化發展型開放型創新型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隊伍建設,優化領導班子知識結構和專業結構。按照“好干部”20字標準,大力培養選拔講政治、懂專業、會治理、善改革、敢擔當的領導干部。建立健全目標管理、崗位責任、激勵關懷、約束問責“四位一體”有機結合、相互銜接的從嚴管理干部機制,把嚴的要求、嚴的紀律、嚴的措施貫穿干部隊伍建設全過程。完善政績考核評價體系和獎懲機制,樹立敢為、快為、善為的工作導向,著力打造政治過硬、能力過硬、作風過硬的干部隊伍。落實人才優先發展戰略,強化人才智力支撐,突出“高精尖缺”導向,實施高層次創新型人才遴選培養計劃,深入實施“百千萬人才引進計劃”“黔歸人才計劃”,著力培養集聚科技領軍人才、企業家人才、高技能人才隊伍。健全人才評價和激勵機制,完善人才服務保障體系,建設西部重要的創新人才集聚區。
(五)強化“十三五”規劃建議目標任務的分解、細化和落實機制。堅決貫徹中央和省委各項決策部署,按照本建議確定的發展思路、主要目標、重點任務、重大舉措,制定貴州省“十三五”規劃綱要和專項規劃。各級各部門要從實際出發,制定本地區“十三五”規劃。各級各類規劃要有明確反映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的指標,增加政府履行職責的約束性指標。各級各部門要切實做到謀劃發展“扣扣子”、責任履行“擔擔子”、工作落實“釘釘子”,確!笆濉币巹澖ㄗh目標任務落到實處。
實現“十三五”時期奮斗目標,前景光明美好,任務繁重艱巨。全省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群眾要更加緊密地同志為,萬眾一心,銳意進取,頑強拼搏,奮發有為,為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偉大勝利而努力奮斗!
領導干部任職考察材
時間:2023-09-20 03:0:53領導干部的考察材料(
時間:2023-09-20 00:0:41干部考察材料不足之處怎么寫
時間:2023-09-13 06:0:11干部考察材料主要特點怎么寫
時間:2023-09-14 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