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國卷1理綜卷答案試題難度解析 全國理綜難不難
高考試題的難度一般會根據當年的高考報名人數進行適當調整,一般高考報名的人數越多在高考試題的難度上就會相對高一些,當年的高考報名人數下降,高考試題的難度也會適當降低。
根據歷年高考報名人數數據信息顯示,基本上是呈現逐年上漲的狀態,因此從這一點分析,高考試題的難度會有所提升。
另一方面,高考試題的難以程度也會根據當年的各省高考招生計劃有關,招生計劃上對于今年的招生人數有所控制,試題的難易程度也會有所調整。
一、堅持立德樹人,展現我國科學技術的進步
高考物理試題在考查學生科學素養的同時,突出學科的育人功能,發揮高考的積極導向作用。在試題情境的設計中,注意結合當代中國的重大科技成果,展示我國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進步。比如,受控熱核聚變裝置旨在為人類提供巨大的清潔能量,是人類解決能源問題的重要途徑。2016年11月,國家重大科學工程“人造太陽”實驗裝置EAST獲得超過60秒的穩態高約束模等離子體放電,成為世界首個實現穩態高約束模運行持續時間達到分鐘量級的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全國I卷第17題以此為背景,考查學生對氘核聚變反應和愛因斯坦質能方程的理解和運用。試題契合能源問題解決的重大時代命題,展示出我國從科技大國邁向科技強國的堅實步伐,增強考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勵考生勇攀科技高峰。
2017年4月20日,我國成功發射首艘貨運飛船?天舟一號,它是目前為止我國發射的體積最大、質量最大的航天器。 4月22日,天舟一號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順利完成首次交會對接,為空間站長期運行打下堅實的基礎。全國III卷第14題以此為素材,考查學生對萬有引力定律、勻速圓周運動規律的理解和運用。試題素材貼近時代,展現我國在航天領域的巨大成就,激發考生銳意進取、振興祖國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二、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加強應用能力的考查
今年高考物理學科注重將物理學的基本概念、基本規律與科研進展、生產實踐、生活實際緊密聯系起來,通過設置新穎的問題情境,考查學生靈活運用物理知識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關心身邊的物理問題,關注科學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意識和躬身實踐的能力。比如,全國I卷第18題以掃描隧道顯微鏡(STM)中隔離振動噪聲的有效措施為素材,考查學生對電磁感應規律的理解;全國II卷第21題以同學自制的簡易電動機為情境,考查學生對電動機原理的理解;全國II卷第24題聯系2022年北京冬奧會,設計了冰球運動員進行冰上訓練的情境;全國III卷第24題是實際等離子體研究非均勻磁場中的粒子漂移問題的簡化模型,第33(2)題是實際應用中麥克勞德真空計的簡化模型。
三、增強探究性和開放性,考查考生的創新意識
通過設計新穎的實驗情境,以問題為導向,要求學生將物理實驗知識、方法和技能與新的情境相結合完成實驗,在較高的層次上考查考生的實驗探究能力。比如,全國I卷第22題利用“滴水計時器”研究物體的運動,考查考生對實驗方法的遷移能力。全國III卷第23題研究小燈泡的伏安特性,第(3)問的解決需要考生利用實驗曲線和理論方程的聯立求解,體現實驗和理論相結合的思想。
增加試題的開放性,對問題進行多角度的討論,是考生思維開放性的體現。比如,全國II卷第23題利用等電勢的方法測量微安表內阻,要求學生提出一條提高測量精度的建議,有利于學生的發散思維。全國IV卷第12題,要求學生分析電路故障,說明產生故障的原因,考查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表達交流能力。
四、增強基礎性和綜合性,考查必備知識和關鍵能力
高考物理試題加強對基本概念和規律、基本方法、基本實驗技能的考查,增強考試內容的基礎性,引導學生夯實學科基礎。比如,全國II卷第14題通過設計小環在光滑大圓環上下落的情境,考查學生對做功概念的理解;全國I卷第34(2)題要求學生利用對稱性確定反射點;全國III卷第22題以學生實驗“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為背景,引導學生重視基本實驗的學習。
試題立足物理學科各部分內容之間的聯系,增強考試內容的綜合性,考查學生綜合運用物理學科的概念、規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全國II卷第25題以兩個質量相同、帶有等量異號電荷的小球在重力和電場力作用下沿不同軌跡運動為情境,對考生的綜合能力要求較高。
五、科學設計試卷藍圖,落實考試大綱修訂內容
2017年高考物理考試大綱完善考核目標和考查內容,將動量、近代物理等知識列為必考內容。今年高考物理試題的設計密切聯系大綱修訂的初衷,通過科學設計試卷藍圖,多角度考查修訂內容,引導學生認識自然和生產生活中的現象,完善認知結構,為學生進入高校的學習打好基礎。
考慮到動量、近代物理的內容首次納入到必考范疇,學生復習備考存在一定的困難。在今年的高考物理試題中,適度控制新增內容的綜合度和難度,確?荚嚧缶V修訂平穩落地。試卷中新修訂內容的考查全部采用選擇題的形式,重點考查學生對基本概念和規律的理解,降低物理過程和數學運算的復雜性;提供多種解答途徑,降低入手難度。比如,全國III卷第20題,學生既可以利用動量定理快速求解,也可以運用牛頓第二定律、運動學公式求解。
化學
一、堅持立?樹人,傳承優秀科技文化
1.呈現中國成就,傳遞愛國情懷
通過試題素材、考核知識點以及情景設置等角度,著力引導考生關注我們國家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弘揚。挖掘歷史文獻和頂級科研論文的合適資料,以中國古代科技文明、我國科學家最新研究成果編制試題,體現中國傳統科技文化對人類發展和社會進步的貢獻,引導青年學生熱愛化學,為國奉獻。例如I卷以我國古代由砷礦提取三氧化砷技術為背景考查元素化合物分離基本操作方法;II卷以我國科學家在《Science》上發表的文章,世界上首個五氮陰離子化合物為題材考查物質結構基礎理論。
2.滲透研究過程,激發科學精神
對于苯結構的闡釋和研究是一個充滿神奇色彩的過程。I卷第8題以3個分子式均為C6H6的化合物展開設問。這三種物質結構是19世紀中后期,三位化學家提出苯的三種結構。包括1865年由化學家凱庫勒提出的凱庫勒式,1867年由杜瓦提出具有雙環結構的杜瓦苯。1869年拉敦保格提出來的三棱柱結構。由于凱庫勒結構比較符合苯的化學性質,一直沿用至今。當然這結構還不能解釋苯的某些性質,所以在凱庫勒之后仍有一些科學家繼續探索研究苯的結構與性質之間的關系。這道試題設置的目的是讓學生尊重物質化學性質的事實和證據,不迷信已有的研究成果,養成敢于質疑、勇于創新的科學精神。
二、健全考查體系,科學選拔優秀人才
1.落實大綱修訂思路,考查必備知識內容
2016年底對高考化學大綱進行了修訂,完善了考核目標和考查內容。今年高考化學試題的設計貫徹大綱修訂的指導思想,通過科學設計試卷結構,落實考查目標和考查要求。首先是落實考查學科的必備知識和方法;瘜W作為一門自然科學,既有自己的科學體系,又有與之適應的學習方法。中學化學中的基本理論體現在化學反應原理和物質結構理論兩個層面,以兩大理論為指導,學習常見無機物和有機物的組成、結構、反應和應用。必備知識內容,包括熟悉最為基本化合物的性質和反應及其相互轉化規律,化學反應原理和結構知識的精髓,基本化學實驗操作方法和實驗設計思想。調整了模塊的設置,看似刪去了化學與技術模塊,實際上是將幾個模塊內容融合一起命制試題,考查學生綜合運用學科知識的能力。例如Ⅰ、Ⅲ卷13題均以電解質溶液平衡為題材,呈現平衡數據關系圖,加大考查學生運用平衡原理、元素知識綜合分析問題能力。
2.呈現真實化學問題,考查應用實踐能力
化學是一門中心科學,并且與材料科學、生命科學、環境科學、能源科學等聯系緊密,是這些科學的基礎;化學又是一門創造新物質的科學,通過日益發展的合成技術,為人類社會提供了農藥、化肥、醫藥和種類繁多的新材料等等。今年高考化學試題編制正是從化學科學這一特點出發,牢牢把握化學應用性在學習化學中有力杠桿作用,廣泛聯系實際創設化學應用情景,引領學生正確認識化學對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的巨大貢獻,認識化學學科的價值。例如,今年考試中心命制的試卷中,所運用實際情景主要有新材料制備、廢物綜合利用、環境保護技術、有機新物質和新藥物合成、無機化工生產以及新技術性能源等。這些試題均要求學生將基礎化學、基本化學原理和方法運用到實際生產生活中,解釋生活中相關的現象,解決工業生產的問題。
3.創新試題情境素材,探索創新意識考查
在化學學科領域,創新思維的能力形式包括合成新物質、闡釋反應機理或新的結構理論、發現新的合成方法以及應用新的分析測試技術等。今年的高考化學對創新思維能力的考查主要體現在推理實驗現象、設計合成路線、闡釋結構與性質的規律三個方面:①對于推理實驗現象的考查,基本思路是給出探究目的和裝置等,要求學生根據物質在不同條件下的性質,選擇合適的檢查藥品并推測實驗中的現象。例如III卷26題探究硫酸亞鐵的分解產物,并通過殘留物的顏色推理分解的產物,并通過選擇品紅和硝酸鋇等試劑進行驗證推理。②對于合成路線的設計,是以有機化合物為考查載體,要求考生對于給定的目標有機物,利用逆合成分析方法解析目標有機物,將其分解為題目提供的簡單有機物,將已經學過的反應和題目給出的反應信息相結合,設計出符合要求的合成路線。例如I卷36題“設計用環戊烷和2-丁炔為原料制備 的合成路線”。③闡釋結構與性質的規律,要求能根據給出的物質性質數據或者圖表,采用合適的分析方法,總結物質結構與性質之間關系及變化規律。例如III卷35題要求學生分析二氧化碳、氫氣、甲醇和水沸點從高到低的順序,并闡釋沸點高低的原因。
三、展現學科價值,灌輸綠色化學思想
化學是一門具有實際應用意義的學科,并且與材料科學、生命科學、環境科學等相融合產生了諸多的交叉學科;化學又是一門創造新物質的科學,通過化工生產和日益發展的合成技術,為人類社會提供了農藥、化肥、醫藥和種類繁多的新材料等等。化學知識和理論是實施化工生產、環境保護和新材料、新物質合成制備的技術儲備和理論支撐。全國化學試題均設計了化學與生活試題,分別從合成纖維(Ⅰ卷)、健康化學(Ⅱ卷)、環境化學與環境保護(Ⅲ卷)等領域設計考核知識點,讓學生全面了解化學在生活中的應用,讓學生正確地認識化學的價值和功能。試題選材設計廢棄物品綜合利用,展現化學變廢為寶的神奇魅力,實驗過程注重尾氣吸收,使學生牢固樹立綠色化學和環保理念。如II卷中的水中溶氧測定實驗、Ⅲ卷中的由砷廢渣制取砷酸鹽等,均體現環境保護和廢物利用的綠色化學思想。
四、加強難度調控,積極引導教學
對于理科綜合卷中的化學試題,根據使用省份的特點,采用基本相同的內容和試卷結構設置,不同的問題設計思路,考查不同類型和層次的學生。為了體現化學學科的特點,將與數學計算有關的內容的考查重點放在化學原理以及化學概念上。對于氧化還原的計算,重點放在方程式的配平和物料關系上。將晶體相關計算放在晶胞的組成、化學式的推斷以及數量的轉換關系上。例如I卷35題只要求學生推導K與O間的最短距離以及II卷35題五氮陰離子的晶胞參數相關計算。只有那些計算不是很復雜的內容,才要求學生計算出結果,其他等計算稍顯復雜的內容均只要求列出計算的表達式即可。例如I卷26題氮的質量分數計算、III卷27題重鉻酸鉀產率的計算、II卷28題水中含氧量的計算。
生物
高考是一項倍受社會關注的教育考試,試題命制是實現高考功能的重要環節。參與2017年生物學科高考命題的單位除教育部考試中心外,還有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蘇等自主命題的省份。這些試卷都是按照修訂后的《考試說明》進行命制的。試題在立德樹人、服務選拔、導向教學方面都有很好的體現。
一、關注生態學的觀點,體現立德樹人的高考立場
人類是生態環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環境是人類生存的物質基礎。因此人類的生活、生產等活動都與生態環境密切相連。隨著時間的推移,生態環境問題愈加受到人們的重視,如“森林遭到嚴重砍伐、野生動物大量滅絕、盲目捕撈使漁業資源受到破壞、大量使用農藥使農作物及人體健康受到損害等等問題”被環境專家定義為嚴重威脅世界生態環境的十大問題。針對“盲目捕撈使漁業資源受到破壞”這一類問題,理綜全國Ⅰ卷的第5題以草原上散養的某種呈S型增長家畜種群的增長率隨種群數量的變化趨勢為素材。讓學生判斷“若要持續盡可能多地收獲該種家畜,開始捕獲家畜的合適時機是什么”。這一試題向學生傳達的生態學觀點是,無論是草原上家畜的捕獲,還是漁業資源的捕撈,要持續地獲得最大捕獲量,根據種群增長的S型曲線,都應使種群的數量保持在K/2的水平,這是因為在這個水平上種群增長率最大。試卷中生態學方面的試題也向考生和社會傳達了在對待地球資源的問題上,人類不能只求索取,無原則地索取最終受到損失的還是人類自身,為了全人類的自身利益要樹立可持續發展的思想,要具有保護全球環境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二、考查學生對生命過程進行深度思考的能力、服務于高考的選拔功能
生物科學的素養是考生未來走向社會進行個人決策所需的生物科學知識、探究能力以及相關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一個不具備生物學素養的公民,不一定能成為一個合格的現代人。對生命現象和規律的探究能力,以及運用生物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則是高考生物學科所定義的關鍵能力,是生物高考中高一層次的要求,也是社會發展對人才的基本要求,然而探究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發揮離不開考生對生物學基本知識的理解和掌握。2017年試題的設計在圍繞分子與細胞、遺傳與進化、穩態與環境、生物技術與實踐和現代生物科技等展開的同時,對生物學科的素養、關鍵能力、核心價值也進行了考查。試題不但從一般層面考查學生對生物學基本知識的理解與綜合運用能力,也嘗試考查學生對生命過程進行深度、全面思考的能力,這種設計理念不但有利于區分和選拔學生,也是2017年生物高考的一個亮點。面對紛繁復雜的生命過程是否能夠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是衡量考生生物學科素養高低的一個指標。如理綜全國Ⅰ卷的第30(1)題其答案的設計即有所創新,關于“密閉小室中的植物在光下光合速率降低的原因”這一問題,若考生只回答“CO2的濃度的降低”是不夠的,回答出“植物在光下光合作用吸收CO2的量大于呼吸作用釋放CO2的量,使密閉小室中CO2濃度降低,光合速率也隨之降低!辈攀潜容^全面的。第30(2)題也是同樣的要求,對于“密閉在無O2小室中的植物在光下有氧呼吸增加的原因”這一問題,若考生只回答“光下植物光合作用釋放O2”是不夠的,回答出“植物在光下光合作用釋放的O2使密閉小室中O2增加,而O2與有機物分解產生的還原型輔酶Ⅰ發生作用形成水是有氧呼吸的一個環節,所以當O2增多時,有氧呼吸會增加” 才是比較完善的。理綜全國Ⅱ卷的第30題以動物在不同溫度條件下的行為表現為主題進行設計,試題除考查與實驗組動物相關的內容外,還在第30(3)題考查了對照實驗方面的內容。設置對照組對考生來說是既熟悉又陌生的內容,與以往的實驗考查相比,這一小題要求考生回答:“本實驗中設置對照組的目的是什么?”答案是“排除41℃以外因素對實驗結果的影響,以保證本實驗的結果是由41℃引起的!边@一看似簡單的答案,雖然只是簡單的兩句話,幾十個字,對考生來說準確地概括和歸納出來并不容易,只有對對照實驗的本質有深刻和全面理解的考生才能答出關鍵點。2017年試題和答案的這種設計思路不但很好地體現了教育部考試中心所倡導的高考服務選拔的核心立場,對于學生生物學素養的提升,以及全民素質的提高都是有幫助的。
三、體現學科特色、重視對實驗能力的考查,導向教學
在實驗與探究能力方面,生物學科要求考生具有對一些生物學問題進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提出問題、做出假設、制定和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等環節。生物學科也要求考生具備實驗設計、實驗結果預測和得出結論的能力。然而2017年的實驗試題對考生提出了一個相對較高的要求,這不但有利于高考區分功能的發揮,對于改善中學教學不重視實驗,不重視實際操作 ,較多關注“背”實驗、“記”實驗的狀況也是非常有利的。如理綜全國Ⅱ卷第37題圍繞“研究影響豆豉發酵效果的因素”這一實驗主題進行設計。其中的第37(1)、(2)、(4)題考查的都是生物學科的基本知識。與以往不同的是第37(3)題,即“如果在實驗后,發現32 h內的發酵效果越來越好,且隨發酵時間呈直線上升關系,則無法確定發酵的最佳時間;若要確定最佳發酵時間,還需要做的事情是 !边@是一個有一定難度而且比較新穎的試題,其答案對考生的要求也比較高,即“延長發酵時間,觀測發酵效果,最好的發酵效果所對應的時間即為最佳發酵時間!被卮疬@類實驗試題對于親手做過實驗,并對相關內容有所思考的考生是非常有幫助的。這類試題也從一個側面推動了中學生物實驗的開展。理綜全國Ⅲ卷中的第37題以從植物中提取某種物質這一實驗主題進行設計,試題在考查原料、提取劑選擇的同時,其中的第37(5)對實驗操作過程中的注意事項也進行了考查,如實驗要“在溫度較低的情況下進行,要注意防火”,試題這一設計思路是比較新穎的。這些內容對確保實驗室不發生安全事故,確保實驗室中人員的安全和健康是非常有利的,對中學的實驗教學起到了很好的導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