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入了解志愿的填報方式
學生在填報高考志愿之前,一定要了解志愿的填報方式,弄清楚平行志愿的具體意思。并且對平行志愿的填報規則要十分了解,這樣才可以做到有的放矢。
二、加強對高校的了解
在高考填報志愿之前,學生可以通過教師或者學校官網,對想要報考的院校進行一定的了解。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分數將目標高校分為四個等級,然后按照一沖、二穩、三保、四墊的的原則進行填報,這樣規劃成功的幾率更大。
三、仔細研究目標高校的招生簡章
研究目標高校的招生簡章,主要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選擇自己的專業。通過招生簡章上介紹的專業和專業錄取規則,穩妥的選擇專業,這樣不容易滑檔。
四、填滿所有志愿
學生在高考填報志愿的時候,無論是填報院校志愿還是專業志愿,一定要填滿,不要有空白。多填一個,滑檔的幾率就更小一點。
五、服從志愿調劑
學生在填報高考志愿的時候,無論是院校調劑還是專業調劑,都要選擇服從,否則很容易會滑檔。通常情況下,只要學生服從調劑,滑檔的幾率就很小。
正確估分
在所有科目考試結束后,大家可以去看參考答案。在最短的時間內預估出自己的成績。盡管你看到的答案因為版本不同,可能有差異,但差異不會太大,幾乎可以預算出自己的成績。這個時候,做一定預估,你心理就大概知道自己的情況了。
提前參考往年錄取分數線
預估分數后,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就是大面積搜索數據。不要只看最近一兩年的數據,你可以參考最近五年的數據,做分析,預測今年分數的大致走向。這個事情說起來似乎很輕松,但是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學校和專業的錄取情況,需要花費很多時間。當你從考場走出來的時候,這個工作就應該開始了。
明確各項重要的時間節點
考試結束,接下來還有閱卷、公布成績、公布控制分數線、各批次志愿填報及錄取結果、征集志愿等很多事情需要關注,這些都關系到考生的切身利益。
家長和考生均不能掉以輕心,一定要明確各重要事項的時間節點和查詢渠道,做到心中有數,關鍵時刻不掉鏈子。
有意向的學校,可以先去參觀
參考一些數據后,確定幾所學校感興趣學校,但無法取舍,實在不知道該報哪一所,這時你可以選擇先去學校參觀。尤其是最近一段時間,大學都還沒有放暑假,你可以提前去感受一下,是不是符合你的心理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