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大部地區來說,高考志愿可以選4至6個學校,然后每一所學校都可以選擇6個專業填報,同時還可以選擇服從調劑。這樣計算下來的話,每個人都可以有很多個院校專業可選,如果報的不高的話,有很大可能被錄取。
對于高考改革地區,以浙江為例,高考可以報80個專業,這樣聽起來非常多,但是每個都是1所院校1個專業對應的。相比之下,反而有可能沒有上面一種情況總志愿情況多。
通過以上兩種志愿填報方式對比可以發現,第一種以院校為主,第二種以專業為主。當然,大家不可能每個院校都服從調劑,也很少有人填滿80個志愿。所以在填報志愿時還是要以錄取為主。
建議1:專業和高校沖突的時候,盡量選擇熱門專業
當然,這是對于同檔次高校來說的。如果是985工程高校的冷門專業和211工程高校的熱門專業比較的話,985工程高校優先選擇。但如果是非常冷門的專業,報考就需要三思了。例如,清華、北大的生物與復旦、上交的金融進行選擇的話,一定要選后者。如果你確實是對冷門專業感興趣,那一定要去好學校。
建議2:怕吃苦就不要報考地質、海洋、農學類專業,生物、化學、環境、材料學類專業
像地質、海洋和農學類專業的工作環境普遍很艱苦,報考之前要有心理準備。而生化材料等專業在國外待遇非常不錯,不過在國內畢業后找工作較困難,報考此類專業一定要謹慎。除此之外,純文科和純理科專業可以選擇性報考,那些交叉學科的專業盡量不要報考。
建議3:窮學IT、富搞金融
雖然很現實,但是這也是學子們不得不面對的事實。大學專業的選擇和個人家庭背景有很大的關系的。從目前來看,計算機類專業依舊是農村地區學生的最佳選擇,這也是其實現階層快速跨越的捷徑。而對于中產階級及以上家庭的同學來說,已經有一定的人脈積累,金融行業是多數人的不錯的選擇。至少從目前來看,這條原則都是適用的。
1、要重視抓早,不要輕視趕晚
考生及家長需要對這些高校有個大致的了解,需要把各個高校的招生簡章的內容加以解讀,吃透、讀懂、弄通,需要掌握這些學校前幾年的最低錄取分數線(簡稱校線),并測算出當年大致的校線,等等。
高考志愿要做到填得好、報得巧,沒有幾個月的時間是拿不下來的。因此,希望家長和考生一定要重視高考志愿填報,早作準備,不要等到考試完了以后再抓,那樣很可能就來不及了。
2、要有理有據,不要憑想當然
高考志愿填報是關系考生命運和前途的終身大事,可現實中還有些考生及家長跟著感覺走,僅憑想當然、靠道聽途說就完成了志愿填報。
首先,要了解學校的“前世今生”,全面客觀地了解學校各方面的情況。
其次,要從學校的內涵上去識別大學。如學校的辦學歷史、發展過程,是屬于本科一批還是本科二批招生?是否屬于“985工程”、“211工程”院校?學校的強勢學科、特色專業和課程有哪些?是否有重點學科?師資力量如何?總體就業率怎樣?保送研究生或考研錄取的比例如何?文理科的均衡情況怎樣等等。
3、要分批填報,不要孤注一擲
常?吹接械目忌谫即蟮母呖贾驹柑顖蟊砩,只報了1所或者2所學校。我國的現行招生政策是,前一批次的落榜一般不會影響后一批次的錄取,院校錄取到哪個批次就依據哪個批次所填報的志愿。提前批次錄取的最大好處是增加了一次錄取機會,但不利因素是提前批次招生的院校不太多,招生專業的選擇范圍較窄,在大城市的高校不多,重點院校較少。
考生一定要把有利和不利因素都分析透徹了再報,對于本科第一、二、三批的考生,尤其是第一批次的考生,一定要知道“不報白不報,報了不白報”的招生錄取規則。對于后續批次志愿,如果你不報,就浪費了一次或幾次可能被錄取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