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反映時代特征
一品高考網6月9日訊試題時代特征鮮明,體現國家意志,在素材的選取和設問的指向上堅持正確的價值引領,突出對、依法治國理念、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創新能力的考查。
注重人文關懷
試題突出有效信息,合理地控制了閱讀量,努力貼近考生實際,關注考生的生活經驗、學習特點和認知水平,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試題重視考核學生人文素養和人文精神,力圖通過一些新情景的創設,體現知識應用的價值和理性思考的意義。如28題以網絡時代和公民道德素養為情景設置試題,考查考生閱讀能力和對題干有效信息提取的能力;29題以漢字演變順序為背景,要求考生通過漢字的演進來分析和理解文化的產生、發展、傳承及對社會發展的意義;35題以實驗過程為情境設置試題,學會用哲學智慧來指導人們的生活,從而體現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的有機結合。
關注發展潛能
試題選取考生所熟悉的情景材料,設置了考查考生辯證思維、綜合分析、批判性思維等不同能力和方法要求的問題,要求考生從試題所提供的情景材料中準確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分析和綜合,得出正確答案。如29題,涉及文化和哲學知識;42A第二問,涉及必修2和選修3兩個模塊知識。選擇題部分題肢設置了描述性、轉述性的語言,來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著重考查考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與方法。
凸顯地域特色
試題的情境材料貼近生活,反映福建省情。如39題,圍繞新形勢下福建經濟政治文化發展這一主題,結合高中思想政治四個必修模塊相關知識,引導考生從福建經濟發展、依法推進自貿區建設、中外文化交流合作的美好遠景等方面深入思考,立足現實,展望未來。
試題命制做到“穩中求新”,在試題呈現和設問形式上探索創新。39(3)問,延續了近年來福建自主命題“對過程與方法的考查”的努力,試題形式有所創新,參考答案力求貼近考生的思維習慣。
歷史:充分挖掘歷史內涵
文科綜合卷歷史試題依托“新材料、新情景”,以“能力立意”為導向,考查考生的綜合能力和學科素養。試題穩中求新,充分挖掘歷史內涵,注重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考查。試題分值比例恰當,試卷難度適中,有利于高校選拔人才,有利于高中歷史新課程的推進。厘清歷史發展主線
今年歷史試題呈現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依托主干知識,充分挖掘歷史內涵,凸顯歷史發展主線。第13題,以篆書題材入手,追尋“歷史”的足跡;第38題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師”、第41C題的隋亡主要原因等,都意在“以史為鑒”,充分挖掘“歷史”內涵;第14、18、21、24題,主要考查經濟史內容并勾勒出中國經濟發展史的典型脈絡;第18題以我國工農業總產值的變化展示了建國后中國經濟發展的歷程。
提升考生分析論證能力
依托新材料,創設新情境,提升考生的歷史思辨能力,與高考改革步伐相契合。第38題堅持能力立意,試題以世界多極化為背景,以新中國外交出現的新局面為切入點,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釋事物等能力,從概括、理解、分析到闡釋,能力考核由淺入深、逐級提高。第41A題對王安石變法的評價,從材料的選定和設問均跳出傳統的、模式化的評價,讓考生在新材料、新情境下獨立思考,提升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考查考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反腐倡廉”也是人們關注的熱點話題。第38題和第41C題回應了時政熱點。38題涉及甲午戰爭、抗日戰爭、世界多極化趨勢、現代中國對外關系等,特別是第(4)問要求考生闡釋周恩來所指出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師”的含義,在強調對考生闡釋能力考查的同時,著重對考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考查。
地理:強化能力立意
文科綜合卷地理試題,嚴格按照全國統一考試大綱和福建省文科綜合考試說明的要求命制。試卷的題型、結構、題量與分值與去年大體一致,難度適中。試題堅持能力立意,體現新課程考核目標與要求,著重考查考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試題有適當的難度與良好的區分度,既有利于高校人才的選拔,又對高中地理教學有正確的導向作用。
突出主干知識
試題立足基礎,突出對地球運動、地形、氣候、河流、人口、城市、農業、工業及區域可持續發展等學科主干知識的考查,融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區域地理為一體。試題充分運用地理圖像,考查考生的讀圖能力、空間思維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體現地理學科特色。全卷共有11幅圖表,包括區域地圖、統計圖表等值線圖、景觀圖、結構關聯圖等。試題注重圖表信息呈現的簡潔性,要求考生快速、全面、準確地獲取與解讀圖文信息,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地理問題。
倡導創新思維
試題在考查考生靈活應用所學的地理原理、規律分析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同時,重視考查學科的思想方法,突出地理學科的素養取向。如11~12題,以拍攝草原上“日出”美景為情境,考查考生利用野外觀測的方法來解決地理實際問題的基本技能。又如37題,以“對比、分析、探究、論證”等層層遞進的能力要求為立意,以古絲綢之路上的關中和楚河地區自然、人文地理環境為情境,沿“區域自然環境差異??區域社會經濟(城市)共性??區域文化淵源聯系(秦腔)??區域經濟合作(工業)”為線索展開探究與論證。
關注社會熱點
試題聯系生產、生活實際,將地理學理論融入我國人口發展、循環農業、“一帶一路”、濕地保護等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如1~2題,以“循環農業生產模式”為情境,引導考生正確理解農業資源的循環利用,實現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的良性循環。再如37第(3)小題要求考生分析中亞地區楚河流域出現“秦腔飛地”的原因,融國家“一帶一路”戰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地理學科為一體,具有很強的時代性。試題重視凸顯的滲透、依法治國理念確立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
集美大學轉專業政策規定及
時間:2024-07-11 10:0:19福建師范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1 10:0:12集美大學本科招生網登錄入
時間:2024-07-11 09:0:58福建師范大學本科招生網登
時間:2024-07-11 09: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