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高考文綜試卷難不難,難度系數點評答案解析
政治
1.堅持思想性,反映時代特征
試題時代特征鮮明,體現國家意志,在素材的選取和設問的指向上堅持正確的價值引領,突出對、依法治國理念、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創新能力的考查。如立法法的修訂過程;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萬隆亞非峰會;推進“一帶一路”和福建自貿區建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發展和創新;維護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等。
2.遵循科學性,注重人文關懷
試題突出有效信息、化繁為簡,指向明確,合理地控制了閱讀量。試題努力貼近考生實際,關注考生的生活經驗、學習特點和認知水平,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試題重視考核學生人文素養和人文精神,力圖通過一些新情景的創設,體現知識應用的價值和理性思考的意義。如28題以網絡時代和公民道德素養為情景設置試題,考查考生閱讀能力和對題干有效信息提取的能力;29題以漢字演變順序為背景,要求考生通過漢字的演進來分析和理解文化的產生、發展、傳承以及對社會發展的意義;35題以實驗過程為情境設置試題,學會用哲學智慧來指導人們的生活,從而體現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的有機結合。
3.突出能力性,關注發展潛能
試題選取考生所熟悉的情景材料,設置了考查考生辯證思維、綜合分析、批判性思維等不同能力和方法要求的問題,要求考生從試題所提供的情景材料中準確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分析和綜合,得出正確答案。試題的設計有利于引導中學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轉變。如33題,以政府制定最低工資帶來的影響為背景設置試題,考查學生的思辨能力。試題突出綜合能力的考查。如29題,涉及文化和哲學知識;42A第二問,涉及必修2和選修3兩個模塊知識。選擇題部分題肢設置了描述性、轉述性的語言,來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著重考查考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與方法。
4.堅持創新性,凸顯地域特色
試題的情境材料貼近生活,反映福建省情。如39題,圍繞新形勢下福建經濟政治文化發展這一主題,結合高中思想政治四個必修模塊相關知識,引導考生從福建經濟發展、依法推進自貿區建設、中外文化交流合作的美好遠景等方面深入思考,立足現實,展望未來。
試題命制做到“穩中求新”,在試題呈現和設問形式上探索創新。如36題,將漫畫、文字材料和古代詩詞名句相結合設置試題,注重考生綜合素質、綜合能力和人文素養的考核與檢驗,在呈現形式上有一定的創新。39(3)問,延續了近年來福建自主命題“對過程與方法的考查”的努力,試題形式有所創新,參考答案力求貼近考生的思維習慣。39(4)問,以遠景展望的設問形式,提升了試題的意境,也為考生提供了一個較為開闊的思維空間。在試題的開放性、探究性上作了進一步的嘗試。
五、歷史
文科綜合卷歷史試題,依托“新材料、新情景”,以“能力立意”為導向,考查考生的綜合能力和學科素養。試題穩中求新,充分挖掘歷史內涵,注重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考查。試題分值比例恰當,必修Ⅰ∶Ⅱ∶Ⅲ為38∶22∶24;中外史比例為50∶34。試卷難度適中,有利于高校選拔人才,有利于高中歷史新課程的推進。
1.挖掘歷史內涵,厘清歷史發展主線
今年歷史試題呈現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依托主干知識,充分挖掘歷史內涵,凸顯歷史發展主線。第13題,以篆書題材入手,追尋“歷史”的足跡;第38題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師”、第41C題的隋亡主要原因等,都意在“以史為鑒”,充分挖掘“歷史”內涵;第14、18、21、24題,主要考查經濟史內容并勾勒出中國經濟發展史的典型脈絡。第14題以精湛的陶瓷產品展示古代手工業高超技術,第21題中國經濟受荷蘭殖民擴張的沖擊,第24題通過中國對外貿易出入超的變化,反映這一時期西方列強強化了對中國的侵略,第18題以我國工農業總產值的變化展示了建國后中國經濟發展的歷程。第38題通過兩極格局的演變、中美、中日關系的轉變,體現了中國國際地位的提升和外交出現的新局面,厘清新中國對外關系的路線圖。
2.依托新情境新材料,提升考生分析論證能力
依托新材料,創設新情境,提升考生的歷史思辨能力,與高考改革步伐相契合。第16、18、20、24題以戲劇、圖表、漫畫為載體,充分調動考生提取和辨別有效信息的能力。第38題堅持能力立意,試題以世界多極化為背景,以新中國外交出現的新局面為切入點,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釋事物等能力,從概括、理解、分析到闡釋,能力考核由淺入深、逐級提高。第41A題對王安石變法的評價,從材料的選定和設問均跳出傳統的、模式化的評價,讓考生在新材料、新情境下獨立思考,提升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回應時政熱點,落實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考核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反腐倡廉”也是人們關注的熱點話題。第38題和第41C題回應了時政熱點。38題涉及甲午戰爭、抗日戰爭、世界多極化趨勢、現代中國對外關系等,特別是第(4)問要求考生闡釋周恩來所指出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師”的含義,在強調對考生闡釋能力考查的同時,著重對考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考查。第41C題通過唐太宗自省與納諫、約束官吏行為,做到君明臣廉,出現了“貞觀之治”,讓考生感悟“以史為鑒,可知興替”,達到培育正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目的。
六、地理
文科綜合卷地理試題,嚴格按照全國統一考試大綱和福建省文科綜合考試說明的要求命制。試卷的題型、結構、題量與分值與去年大體一致,難度適中。
1.強化能力立意,體現選拔功能
試題堅持能力立意,體現新課程考核目標與要求,著重考查考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選擇題組由易到難,梯度合理;綜合題各小題之間的邏輯關系緊密,由淺入深,呈現出能力層次的遞進和思維的逐漸展開;選做題三個模塊考查能力水平相當。試題有適當的難度與良好的區分度,既有利于高校人才的選拔,又對高中地理教學有正確的導向作用。
2.突出主干知識,彰顯學科特色
試題立足基礎,突出對地球運動、地形、氣候、河流、人口、城市、農業、工業及區域可持續發展等學科主干知識的考查,融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區域地理為一體。試題充分運用地理圖像,考查考生的讀圖能力、空間思維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體現地理學科特色。全卷共有11幅圖表,包括區域地圖、統計圖表等值線圖、景觀圖、結構關聯圖等。試題注重圖表信息呈現的簡潔性,要求考生快速、全面、準確地獲取與解讀圖文信息,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地理問題。如9-10題,以“某地的等高線分布”為情境,要求考生通過讀圖、析圖等獲取解題信息,推斷地質構造地貌和河流侵蝕變化過程。
3.注重學科素養,倡導創新思維
試題在考查考生靈活應用所學的地理原理、規律分析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同時,重視考查學科的思想方法,突出地理學科的素養取向。如11-12題,以拍攝草原上“日出”美景為情境,考查考生利用野外觀測的方法來解決地理實際問題的基本技能。又如37題,以“對比、分析、探究、論證”等層層遞進的能力要求為立意,以古絲綢之路上的關中和楚河地區自然、人文地理環境為情境,沿“區域自然環境差異??區域社會經濟(城市)共性??區域文化淵源聯系(秦腔)??區域經濟合作(工業)”為線索展開探究與論證。尤其是第(4)小題對“某造紙廠是否擴大規!钡恼撟C,具有較好的開放性和探究性,為考生創設一種既有明確測試目標,又有多元開放、各抒己見的作答空間,有利于考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
4.關注社會熱點,反映時代特征
試題聯系生產、生活實際,將地理學理論融入我國人口發展、循環農業、“一帶一路”、濕地保護等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如1-2題,以“循環農業生產模式”為情境,引導考生正確理解農業資源的循環利用,實現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的良性循環。又如7-8題,以“我國不同生育率方案預測2050年人口結構”為情境,引導考生關注我國當前人口政策的調整,樹立可持續發展的觀念。再如37第(3)小題要求考生分析中亞地區楚河流域出現“秦腔飛地”的原因,融國家“一帶一路”戰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地理學科為一體,具有很強的時代性。試題重視突顯的滲透、依法治國理念確立以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
集美大學轉專業政策規定及
時間:2024-07-11 10:0:19福建師范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1 10:0:12集美大學本科招生網登錄入
時間:2024-07-11 09:0:58福建師范大學本科招生網登
時間:2024-07-11 09: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