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為期4周的“云”文化交流與對話后,由我校與廈門市人民對外友好協會聯合主辦的第二期“睦友樂相知”文化交流項目,11月28日落幕。
“睦友樂相知”是由我校國際處積極整合資源創新方式,與廈門市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共同精心打造的文化交流項目。首期項目與印尼泗水市合作取得良好成效后,第二期項目共吸引了來自英國、美國、澳大利亞、智利、巴西、波蘭、日本、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11個國家的128名廈門市友好城市政府官員、合作高校師生積極參與。
活動期間,我校共開設了8場講座課程,主要圍繞中國高鐵、海洋生態文明、跨境電商、科幻小說歷史、儒家思想、中國人學習方式等中國熱點話題,與學員們進行友好的交流對話,增進外國友人對中國的認識和信任。
當天結業儀式上,來自英國、泰國和菲律賓的項目學員分享了心得體會,表達了對項目的喜愛和對來華留學的興趣。來自英國的內森·米拉德表示,通過本次系列課程,他對當今中國正在發生的變化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中國不再是一個他所認為的完全不同的異域世界。來自菲律賓的杰德·柯克則表示,本次活動讓他受益匪淺,課程主題廣泛,除中華文化主題外,還涉及了經濟、哲學、生態等內容,而且教授們專業、友好。此外,多位項目學員通過郵件和騰訊會議平臺留言的方式表達對主辦方的感謝,并分享學習收獲。
廈門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黨組成員、市友協專職副會長林娜在結業式上表示,華僑大學在中華文化海外傳播方面具有獨特優勢,結合廈門豐富的國際友城資源,“睦友樂相知”文化交流項目取得了推動交流互鑒、增進友誼互信、促進民心相通的預期成效。歡迎項目學員在國際旅行條件許可情況下實地訪廈交流。
我校副校長曾路對克服時差困難順利完成項目學習的所有學員表示祝賀,對項目合作單位廈門市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和任課老師表示感謝。他指出,“睦友樂相知”文化交流項目堅持貼近中國實際、貼近國際關切,以全英文授課與開放式互動課堂相結合,吸引了不會中文但對中國感興趣的外國友人參加,在疫情常態化下搭建無障礙溝通平臺,增進友好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