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兩次新疆工作座談會以來,在國家、自治區、喀什地區一系列民生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岳普湖縣鐵力木鄉依勒提孜力克村(1村)各項事業穩步發展,民族關系融洽,宗教氛圍和諧,社會環境良好。為進一步推動1村各項事業的科學健康可持續發展,不斷滿足廣大村民對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求,不斷鞏固1村社會穩定的良好局面,自治區交通運輸廳“訪民情惠民生聚民心”住1村工作組針對該村扶貧工作開展現狀、存在的問題和主要原因進行了深入調研,并在此基礎上提出進一步提高扶貧精準度的工作建議。
[調研對象]岳普湖縣鐵力木鄉依勒提孜力克村(1村)村民、低保戶、貧困戶、村兩委班子、四老人員、宗教人士、婦聯、團委、村警務室、醫務室、1村小學教師,鄉領導,縣扶貧辦。
[調研方式]
1、通過與村民、低保戶、貧困戶在田間地頭交談、入戶走訪交流、召開村民代表大會座談,了解村民對扶貧工作的真實需求,了解村扶貧工作的實際薄弱環節,了解影響扶貧效果的因素和原因,也讓村民了解工作組此次“訪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動的任務意義。
2、通過與村兩委班子、四老人員、宗教人士、婦聯、團委、村警務室、醫務室、1村小學教師會議座談、交流,就村民反映的扶貧需求、建議進一步與各界交流溝通,并聽取他們關于扶貧工作的現狀分析和意見建議。
3、通過與縣扶貧辦、鄉領導溝通,把在村征求收集和分析反饋出的意見建議與他們交換意見,以確定哪些方面上級已有安排,哪些方面需要進一步把工作做實。
[調研內容]
一、經濟發展概況和貧困情況現狀
(一)經濟發展概況
1村位于鄉政府西北部,距離鄉政府10公里,轄10個村民小組,共有農戶605戶,2576人,其中:男1350人、女1226人;有農業戶口2521人、非農業戶口55人;共有勞動力910人;現有貧困戶234戶、850人,低保戶97戶、230人,其中農村低保戶89戶、215人,城市低保戶8戶、15人。
一村經濟結構主要為第一產業,占到90%以上,產業結構極不合理,村集體經濟實力十分薄弱,農民收入來源單一,收入水平低,經濟增長乏力,經濟拉動能力不強。農業基本為傳統型,機械化程度低,效益不高。傳統的農業種植用地多,但每畝地的純收入較低,所帶來的經濟效益不高,農民從事農業活動的人均收入增長速度緩慢,2013年1村人均年收入為5017元,遠低于自治區農民2013年人均收入7296元,以及鐵力木鄉農民2013年人均收入6320元水平,距離實現國家提出的小康生活水平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
(二)貧困群體現狀
全村有農戶605戶、2576人。到2013年底,有貧困戶234戶,占總農戶的38.7%,有貧困人口850人,占全村人口的33%。
1、貧困人口收入構成情況(以岳普湖縣數據為例):貧困人口人均收入為4420元,其中種植業收入占58%,養殖業收入占24%,林業收入占4%,其它收入占10%,務工收入占4%。
2、貧困人口文化程度構成情況:貧困人口中大學、大專文化占0.07%,高中、初中文化占42.97%,小學占56.96%。
3、貧困人口年齡構成情況:村民人口平均年齡為35.6歲,貧困人口平均年齡為44歲。
(三)致貧原因分析
1村村民99.7%為維吾爾族,民族、宗教問題與貧困問題交織,扶貧難度大;基礎設施薄弱,經濟發展水平低,特色產業未形成規模,產業基礎弱;社會事業發展滯后,基本公共服務不足,民生底子薄;水資源環境脆弱,承載能力有限,開發難度大;區域發展不平衡,與其它村存在較大差距,減貧任務重。
1、缺乏勞動力,家庭成員年老或殘疾
缺勞力的貧困人口是扶貧工作的難點。目前,農村的社會保障機制還不健全,對農民而言,如果家庭中有殘疾人、體弱或年老喪失勞動能力的成員,不僅對家庭沒有收入的貢獻,反而還增大支出,導致家庭長期陷入貧困之中,難以脫貧。1村現有貧困戶中,喪失勞動能力的人口比重為29.2%,此類貧困戶很難通過自己的努力脫貧,就是脫了貧也容易返貧,需要政府和社會對他們進行救助。
2、長期患病或突患疾病和重病
貧困戶中有長期生病或重大疾病患者,不僅不能通過勞動獲得收入,而醫療費用又居高不下,有的甚至債臺高筑。對貧困農戶來說,生病以后,常常是小病扛,大病拖,對不能再扛、不能再拖的病,治療費用就成了這些農戶的沉重負擔,這類貧困戶因為長期積累的醫療費用和長期生病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自身無精力和信心擺脫貧困。
3、自然環境較差,土地資源缺乏
1村水資源匱乏,人均土地面積較少,約3畝,很大程度上制約了貧困戶經濟的發展,對受到自然環境限制的貧困戶采取常規扶貧措施,往往會因為無法從根本上改變自然環境而效果較差。
4、缺資金,缺項目
缺資金、缺項目的貧困農戶的經濟狀況都處在脫貧的臨界線上,對此類貧困戶采取幫扶措施容易見成效,針對這類貧困戶,應從提供增收項目,提供資金、信息方面給予幫助,使其盡快擺脫貧困。
5、勞動力文化素質差
由于種種原因,有的貧困人口因貧困而失學,又因失學而成為新一代貧困人口,勞動力文化素質低,既是貧困的結果,又是造成貧困的原因。調研結果表明,貧困農戶的勞動力文化素質狀況較差,貧困人口中小學文化程度者為56.96%,由于勞動力文化素質低,發展家庭經濟缺計劃,缺技術、缺管理能力,外出打工也缺少技術,缺乏脫貧致富的手段。
6、自然災害是造成貧困和返貧的重要原因
有的農戶本來家庭經濟狀況就差,超過貧困線就不遠,若遇天災人禍,如種植業減產減收,養殖業遇瘟疫,或因家庭成員突然傷殘、死亡或其它自然災害等,就可能造成貧困或返貧。
7、供養子女讀書
因供養子女讀書而致貧的,他們占貧困人口的4.9%,這類貧困戶隨著子女成長,讀書畢業和就業后,一般都能擺脫貧困,通過采取幫扶措施也容易見到成效。
岳普湖縣貧困戶致貧原因分類表:
序號致貧原因人數所占比例(%)
1缺乏勞動力24829.2
2災害586.8
3缺乏土地資源10612.5
4缺乏增收項目和資金688
5上學728.5
6患病20425
7勞動力文化素質低516
8其它原因435
(四)扶貧工作情況
多年來,1村村民在縣、鄉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在各級單位和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和幫助下,辛勤努力,克服困難,在經濟收入和生產生活等各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發展和進步。從2007年到2013年底,村民年人均收入從4261元增加到5017元,貧困人口從955人降到850人,低保戶從507人降到230人;同時生活條件得到改善,建成抗震安居房238套,修建牲畜棚圈65套,累計發放扶貧羊530只,扶貧雞2萬只。
二、熱點難點問題及分析
當前,還存在一些影響扶貧效果的問題,亟待解決:
(一)扶貧工作存在的突出問題是底數不夠清、指向不夠準、針對性不夠強。誰是真正的貧困人口、分布在哪里、致貧原因何在、怎樣才能脫貧,還缺乏深度調查和科學分析。近年來雖然建立了貧困人口檔案,但缺乏科學的動態管理方法,瞄準貧困人口建立“一戶一策”的幫扶機制不夠完善。
(二)“漫灌式”扶貧。以往多采取廣覆蓋、大范圍、寬領域的“漫灌式”扶貧,具體到每家每戶,難免“漏人漏項”,針對性不強、精準度不高;
(三)“壘大戶”。由于要增強項目輻射帶動功能,一些扶貧資源投向了實施效果相對明顯的“大戶”身上,而“大戶”與貧困戶之間利益聯結機制又不健全,導致部分扶貧項目最終未能落實到貧困戶,局部造成“壘大戶”和“扶富不扶貧”的怪象;
(四)“路邊花”。由于要考慮示范,而扶貧資源又有限,有時就難免出現種好了“路邊花”,卻忽視了縱深居住的農戶,點面不平衡。
(五)貧困人口脫貧難度大。通過扶貧措施難以擺脫貧困的農戶,主要是缺乏勞動力的傷、殘、病和五保戶中的貧困人口,他們想脫貧因受客觀條件制約,心有余而力不足。
(六)貧困戶主觀脫貧意識差,沒有危機感。部分貧困人口文化素質低,思想消極保守,思維觀念還停留在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時期,沒有發展動力,安于現狀。社會各界踴躍為貧困戶捐物捐資,部份貧困戶便產生嚴重依賴思想,甚至少數人認為給貧困戶捐物、捐錢是應該的。
(七)在扶貧資金分配和使用上,存在分散、細碎、撒胡椒面的現象,集中力量和資金解決深層次貧困問題的合力不夠,扶貧資金發揮效益和輻射功能的彰顯力不夠。
如果這些問題不加以認真研究和解決,務必會影響扶貧的效果,就難以徹底消除貧困人口。因此,提高扶貧的精準度是當前乃至今后做好扶貧工作的主抓手。
[提高扶貧精準度的理念及辦法]
一、樹立理念
(一)精準扶貧需要考慮三個方面的問題。首先是考慮勞動力現狀,特別是貧困戶的勞動力現狀問題。農村現實的“貧困戶勞動力”只能在各類“龍頭”帶動下做一些輔助工作,讓他們單打獨斗搞開發,成功可能性小;其次,要考慮扶貧資金量的問題?傮w上看,扶貧資金的數量比較大,但平攤到每個貧困人口,岳普湖縣年人均不到300元,如果分散發放到每個貧困農戶,對幫助他們發展產業最終脫貧,意義不大;第三,要考慮目前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難度問題。在傳統產業(農業)+弱勢群體(貧困農戶)+市場的現實情況下,讓貧困農戶自己去“探雷、掃雷”(調整結構),結果是可想而知的。
(二)精準扶貧需要建立以貧困戶的利益聯絡機制。既要走產業化扶貧之路、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又要切實讓貧困農戶參與扶貧開發并享有開發成果,使貧困戶最大化激發內生動力,同時在參與扶貧開發項目實施中提高自身素質和發展能力,從而脫貧致富。
(三)精準扶貧的創新之處主要在于因地制宜。創新扶貧方式,不是簡單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式扶貧,也不是輸血式扶貧,不能機械地理解為簡單的發錢發物到戶,不能“穿開發新衣,走救濟老路”。輸血式扶貧不但滋生貧苦地區群眾等、靠、要思想,很大可能越扶越貧。而是從探索致貧原因入手,解決導致貧困的思想、環境、資金問題,從根本上解決發展難題,保障群眾利益,標本兼治,深入研究建立貧困戶利益聯絡機制,從根本上解決絕對貧困問題。
二、明確概念
精準扶貧是指通過對貧困戶和貧困村精準識別、精準幫扶、精準管理和精準考核,引導各類扶貧資源優化配置,實現扶貧到村到戶,逐步構建精準扶貧工作長效機制,為科學扶貧奠定堅實基礎。
(一)精準識別是指通過申請評議、公示公告、抽檢核查、信息錄入等步驟,將貧困戶和貧困村有效識別出來,并建檔立卡。
(二)精準幫扶是指對識別出來的貧困戶和貧困村,深入分析致貧原因,落實幫扶責任人,逐村逐戶制定幫扶計劃,集中力量予以扶持。
(三)精準管理是指對扶貧對象進行全方位、全過程的監測,建立扶貧信息網絡系統,實時反映幫扶情況,實現扶貧對象的有進有出,動態管理,為扶貧開發工作提供決策支持。
(四)精準考核是指對貧困戶和貧困村識別、幫扶、管理的成效,以及對開展扶貧工作情況的量化考核,獎優罰劣,保證各項扶貧政策落到實處。
三、提高扶貧精準度的六項重點工作
(一)建立長效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使貧困人口基本生活有保障
一是要建立面向農村貧困人口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現有絕對貧困人口中有相當一部份是無勞動能力的人口,通過扶貧開發很難脫貧,只有納入社會救助范圍。要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建立和完善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勢在必行。二是要提高和擴大農村合作醫療保障制度和保障范圍,增加農村公共衛生支出,建立農村醫療救助制度,防止農戶因病返貧和因貧失醫。將農村五保戶、特困戶、殘疾人貧困戶納入農村醫療救助范圍,給予醫療救助。三是要盡快建立農民養老保險金制度,使外出務工的農民能在為當地和家庭創造財富的同時,解除自己的后顧之憂,并能從一定程度上遏制貧困人口的增加。
(二)改革農村信貸體制,建立扶貧信貸制度
當前農村貧困農戶的資金短缺現象十分嚴重,農戶貸款難和信用社放貸難同時存在。而對于有勞動力缺資金的貧困戶來說,在找準了項目又能獲得小額度的貸款就如魚得水,有可能盡快擺脫貧困。
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時間:2023-09-17 10:0:39大學生寒假社會調查報告范
時間:2023-09-17 13:0:02大學生社會實踐調查報告范
時間:2023-09-18 09:0:12大學生社會調查報告模板范
時間:2023-09-18 16: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