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氣象局的消息,最近多地“跑步”入春,神州大地陽光“控場”,暖意襲人。一切似乎象征著,那句你我無比熟悉的“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已從信仰變為日常。
春的溫度,不止于體感。景點人頭攢動,春節假期出行人次爆表;工廠車間新訂單紛至沓來,2月份全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創造11年來新高;全社會“買買買”的節奏一點點找回,全國消費數據大幅反彈……2023年開年,一份超預期的成績單,把中國之春的暖意傳遞給了世界。
盼春,喜春,也忙春。3月,中國老百姓共同迎來了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全國兩會召開。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召開的全國兩會,取得疫情防控重大決定性勝利后的首個全國兩會,如何講述春回大地的中國故事,如何回應14億人對現代化的期盼。中國人團結奮斗、朝氣蓬勃、昂揚向上的氣象,都將深度影響這個“春之敘事”的未來走向。
(一)鋪就團結奮斗的底色
或許你還記得,在二十大“黨代表通道”上林占熺代表講述的菌草故事:菌草作為閩寧扶貧協作的第一個產業,幫助寧夏西海固17500多個農戶擺脫了貧困。
團結奮斗,是“中國故事”最常見的主題,是根植于每個中國人血脈深處的民族秉性和文化基因。“萬眾一心”“肝膽相照”“風雨同舟”“握指成拳”“上下同欲者勝”,這些看似抽象的大詞兒,每到歷史關頭,總能轉化成渡過難關的具體行動。
穿越風雨百年,進入,攻克涉灘之險、爬坡之艱、闖關之難,完成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我們肩并肩、手牽手,干著、闖著,把團結奮斗從隱性的民族秉性,升華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最顯著的精神標識,拼出了眼前這個亮堂堂的國家。
過去一年,“團結奮斗”又多了很多密密麻麻的注腳,造就了不同尋常的感受。
團結是鐵,團結是鋼,團結也是最撫人心的“繞指柔”。撲救重慶山火時的奮不顧身,瀘定地震救援時的從天而降,病毒席卷全民之際的“一藥之恩”……2022年定格的這些瞬間,再次見證了團結如何驅散迷霧、照亮險途。
至于奮斗,沒有誰比中國人更懂什么叫“咬緊牙關”,什么叫“愈挫愈勇”。哪怕疫情陰霾籠罩,不確定性橫行,世界格局搖搖欲墜,該辦的事依舊一件件辦好:北京成為全球首個“雙奧之城”;中國空間站投入運營;第三艘航母“福建艦”下水;白鶴灘水電站全面投產;國產客機C919順利交付;糧食生產實現“十九連豐”……
“中國這么大,不同人會有不同訴求,對同一件事也會有不同看法,這很正常,要通過溝通協商凝聚共識!敝飨l表的二〇二三年新年賀詞中這么說。這話很輕,足以讓所有看似激烈的爭吵被重新度量。這話也很重,道出了歷史前進的硬道理、中國發展的大邏輯。
站在今天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視野下,團結奮斗更賦予了民主政治制度獨特魅力,也在實現全過程人民民主中有了剛性保障。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過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的提出,為政治文明發展提供指引和遵循。通過豐富民主形式,暢通民主渠道,擴大了各層次各領域人民有序政治參與。通過立法修法,以法治之力守護社會公平正義,團結奮斗的底座進一步夯實。
正在進行的全國兩會,如何演繹團結奮斗?提筆寫下這些時,我們都一樣,熱切期待著從田間地頭、工廠車間走出去的代表委員們,能當好14億人民的眼、耳、口、腦,把每個個體真實的愁與盼、苦與難,傳遞到“廟堂之上”,為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癥結開出對癥“藥方”,讓所有人可以在這個來之不易的春天,消融生活的冰河,找到事業的綠洲,把孤島連接成堅實繁榮的大陸。
(二)展現朝氣蓬勃的活力
有人說,看兩會的“門道”在看人、看事,也看精氣神。
今天的一切,不同以往。但你我都能感覺到,這個國家的各個角落,始終不缺少那種“相信一切會變好”的精氣神。一種蓬勃的朝氣感染著每一個人、指引著每一個人。這股子朝氣從哪里來?每個時間尺度上,都能尋到一份答案。
“中國五千年文明是世界文化的河流中唯一沒有干涸斷流的文明!敝蒙磉@樣的文化傳統,雖歷經磨難、飽經滄桑,卻自強不息、朝氣蓬勃,敢于踏平坎坷成大道,善于斗罷艱險又出發。
2022年,《的中國青年》白皮書發布顯示:“截至2021年6月,35歲及以下黨員共2367.9萬名,占黨員總數的24.9%。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以來,每年新發展黨員中35歲及以下黨員占比均超過80%!睆膫让嬗∽C了,立志于中華民族千秋偉業的大黨,百年恰是風華正茂。年輕的“心臟”,泵動希望。
“2億多人得到診治,近80萬重癥患者得到有效救治,新冠死亡率保持在全球最低水平,取得疫情防控重大決定性勝利,創造了人類文明史上人口大國成功走出疫情大流行的奇跡!3年多的抗疫斗爭,3年多的“打怪升級”,一份答卷,答出了我們制度的優勢與優越,微光成炬。
中國式現代化,則從未來時為我們注入了信心。黨的十八大以來的成就,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打破了“現代化=西方化”的迷思。百年變局疊加百年疫情,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反而越走越寬廣,從“現代化的遲到國”躍升為“世界現代化的增長極”,確實為中國人掙下了獨一份兒的底氣。
又或者,你想更具體可感,那就打開發展地圖:沿海地區踴躍創新,中西部地區加快發展,東北振興蓄勢待發,邊疆地區興邊富民。每個雄心勃勃的國人都在思考,接下來干什么、怎么干。
考察眼前局勢,“賬面”上經濟社會各項數據指標逐漸向好;“市面”上市場主體增至1.7億戶,煙火氣重回人間;“人面”上,用工招工緊鑼密鼓,人流物流加速流通;“基本面”上,超大規模市場的經濟大國,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面面俱到”的中國,在忙碌中持續釋放發展動力。
這些人和事,點亮了大變革大調整的時代版圖,共同構成了隱而不覺的朝氣。
(三)積蓄昂揚向上的勢能
根據“概觀效應”,當人們從一個更宏觀的距離重新審視眼前的事物,將發現不一樣的景象,從而喚起心底的敬意。
去年11月,美聯儲的經濟學家發表了一項研究,標題為《What Happens in China Does Not Stay in China(發生在中國的事情不只留在中國)》,說的是中國由政策引發的GDP增長每提高1%,會讓世界其他地區的GDP在一兩年后增加約0.25%。中國經濟增速的溢出效應,為世界經濟復蘇帶去希望。
盡管從個體的視角出發,疫情給各行各業造成的“創傷”仍在愈合中,經濟恢復的基礎還不牢靠,發展仍在重啟提速中。但是從全球的尺度看,一種昂揚向上的勢能正在加速覆蓋腳下的土地:鑒于中國經濟2023年開年的表現,國際機構紛紛上調中國經濟增長預期,多家跨國公司加大對華投資力圖搶占先機,全球大宗商品也在中國內需反彈帶動下行情看漲。
春天中國,一定是冬天中掙脫而來的。
不出所料,2023年全國兩會首場新聞發布會上,大家最關心的還是如何研判新一年的經濟形勢,如何提振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信心,如何改善年輕人就業環境等攻堅克難的問題。
去年底清華大學中國思想與實踐研究院發布的一份報告,列舉了中國經濟目前存在的八個重點問題,包括房地產市場短期風險和長期拐點交織、地方政府債務無法持續、民營經濟發展活力不足、消費增速持續下滑、人口總量下降和人口老齡化、青年失業率持續走高、外需對中國經濟增長貢獻下降等。每一題,都沒有“參考答案”。
除此以外,不用專家調研分析,普通如你我也感受到了國際形勢動蕩、疫情和地緣政治沖突帶來的不確定性,體會到全球供應鏈和金融體系受沖擊等宏大的外部因素,正不絕如縷地沁入日常生活,影響每個普通人的票子、房子、日子。
大局既與你我息息相關,破局便無法置身事外!按禾臁甭额^之后,仍舊需要在與困難的對抗中保持住向上的勢能,防止“倒春寒”,鎖定一路晴好。
干勁闖勁,蘊藏于眾智眾力。全國兩會是民聲場、意見池,也是能量站、對策池。建議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建議單獨立法保護民營經濟,建議發放教育專項補貼……會前代表委員們的聲音就屢上熱搜。輿論場上反饋的“點贊”與“拍磚”,奏響了爭鳴中求共鳴的前奏,傳遞出全社會解決問題、實干爭先的急切心情。榨出個體身上的“小”字,擠出英雄主義的“虎膽”,用群體智慧和集體意志把困難踩在腳下,是我們寫給未來“投名狀”。
人事“上新”,接力蓄力。今年全國兩會還是換屆的兩會,新一屆全國人大代表與全國政協委員正式亮相,新一屆國家機構和全國政協機構領導人員將產生。通過新面孔、新任命激蕩出新火花,最大限度把各階層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來,發揮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是殷切期待,也是使命必達。
春意融融,萬物競茂。對于一個奮進者來說,與春天有關的信仰,必寫滿趁勢而上的斗志與激情。在冬天積蓄的能量,練就的強大心臟,正在14億人的體內轟轟作響。祝福你我找回春風滿面,祝福你我站立的中國,擁抱一個已經來臨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