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1)
教壇赤子的愛崗奉獻之心
老師今年50周歲,中專學歷,小學高級教師。他1976年參加教育工作,19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工作三十多年來,他以崇高的職業道德和愛崗敬業精神,盡職盡責,默默奉獻,用汗水和心血譜寫了一曲曲敬業奉獻之歌,先后多次受到上級組織的表彰和獎勵。多次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1982年出席縣教育戰線“雙先會”、1987年獲得省優秀園丁獎、1993年獲團縣委希望工程園丁獎、1994年被縣委評為先進教育工作者、年獲縣政府三等功獎、年分別被承德市、灤平縣評為師德標兵。面對諸多榮譽,他沒有滿足,沒有止步,仍在不懈的追求著,奉獻著。
一、愛崗敬業,就認準教書這個理
教師從事教書育人教育是無尚光榮而神圣的。趙老師三十多年如一日,安貧樂教,默默耕耘,干一行,愛一行。其間,他也有離開教師崗位干收入較高工作的機會,但都沒有動搖他堅定干好教育事業的信心。19年鄉黨委決定抽他回村當黨支部書記。在當時,當一個村子的書記,無論是經濟收入還是其他各方面的待遇都要比一個民師實惠的多。而他因為對事業的執著追求,被他婉言拒絕了。親朋好友都說他傻,趙老師說,為了孩子,我愿意當一輩子傻子。改革開放后,趙老師的岳父辭去鄉政府工作,在縣城開公司經營百貨、五金,由于攤子大,急需一位知近親人幫助管理。岳父多次勸他放棄當“孩子王”和總結一起經商,趙老師一口回絕了岳父的請求。岳父一氣之下從外地雇傭了不十分了解的人,由于缺少管理經驗,加上用人不當,結果被騙走幾萬元資金,致使公司倒閉。為此老爺子要和他斷絕關系,夫妻子關系也十分緊張。上世紀九十年代又出現了下海經商熱。趙老師的兩個哥哥三個弟弟都在北京搞建筑,一個月掙二、三千元,年末還有萬元的獎金。哥哥弟弟也勸他一起搞建筑掙大錢。而作為民師的他,每月工資只有二、三百元,這對于我一個上有老下有小,并且還外欠幾萬元現金的六口之家來說,確實微不足道。面對金錢的誘惑,能不能安于清貧,是繼續當“孩子王”,還是搞建筑,對他來說是一個嚴峻的考驗。此時,很多親朋好友又勸他改行。面對好職位、掙大錢的誘惑,他還是認準教書這個理,絲毫沒有動搖。當民師月掙200元錢,他一干就是二十年。他認為教師的生活雖然清貧,但追求和理想是富有的,看到孩子們健康成長快樂學習,他再苦再窮也不后悔。
二、兢兢業業,不干出點樣不甘心
俗話說:“知之深,愛之切”。作為班主任,不僅要對全班同學負責,關愛他們的學習、生活,對家庭生活困難的孩子更要給予特別的關愛。那是1999年時,班里有個同學的父親原是縣百貨公司的職工,下崗后整天待在家里,因沒錢給孩子交書雜費,就不讓孩子上學了。他知道后多次到家做工作。為了不讓孩子失學,他用自己每月200多元的工資替她交了兩年共四個學期的學雜費、課本費,一直到她小學畢業。如今,這個孩子在職教學習,每次回家見到他都像見到父母一樣,總是那樣親切,是趙老師改變了他的人生。
他立足崗位,刻苦鉆研業務。他1976年初中沒畢業就回村當了小學教師。他深知要教好學生,光有滿腔熱情是不夠的,還要有過硬的業務素質。為此,他利用課余和寒暑假的時間,學習了小學數學,從三年級開始,逐冊逐頁地做例題、習題。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了小學1-6年級的數學教材教法。又參加函授學習取得了中師學歷。三十多年來,他積極參加校本教研,虛心學習別人的教學經驗,使自己的業務水平過硬,勇于創新,改革教法。自1983年以來一直教畢業班的數學,在每年的上、下學期全縣統考中均占中心校同年級的前3名,多次獲中心教學質量獎。
從教三十年來,他沒有因個人的事耽誤一天工作。年暑期開學,他的侄子考上大學,校址在哈爾濱。孩子沒出過遠門,父親已病逝,只好由他去送。為了不耽誤工作,他只能多花錢,去北京坐特快,兩人多花車費0多元。到校辦完各種手續沒吃飯又往車站趕,沒有座位就從哈爾濱一直站到北京,兩夜沒合眼。雖然吃了苦,多花了錢,但沒影響周一回校上課,他心里美滋滋的。
三、無私奉獻,用花和果來成就事業
年暑期開學,因工作需要他調回東福分校。學校沒電,他主動找村干部,沒有電表、保安器他就把自己家的拿出來。年至年,他任兩個畢業班的數學課和班主任,還擔當學校少先隊輔導員并負責全校德育工作。他的工作量是別人的幾倍,但每項工作都能出色完成,得到領導的肯定和同事的贊揚。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他時刻牢記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敬業奉獻。年暑期剛搬進教學樓,當時學校的廁所是用荊笆拍子臨時在河套搭建的,四面透亮,他就發動本班學生每人拿來一個塑料袋,領著學生在放學后把四周圍好,受到全校師生的好評。年非典期間,他主動承擔了全校的消毒任務。每天放學后,他背起噴霧器樓上樓下地跑上跑下消毒,每天比別人要晚下班一個多小時,一直堅持到防非結束。年為了迎接“普九”復檢,暑假中,他扔下家里的莊稼活,在學校一干就是二十天,結果自己的承包地泡了荒。自年開始,他主動承擔了全校搭爐子任務,利用工作之余,搭了70多個爐子。取暖后又承擔了大辦公室生爐子的任務,每天要比別人早到一個小時,生好爐子后搞衛生,從沒有間斷過。年為迎接省教育復檢,他利用星期日和課余時間布置德育展室、少科室,組織隊員制作科技作品上千件,從中選出有科技含量的作品三百余件,分門別類的擺在少科室的展臺上,受到了省、市、縣檢查組的好評和贊揚。
路在腳下,趙老師為了他所摯愛的教育事業,還在不懈的追求著…..
(篇2)
學者本色,師者情懷
,男,儀征人,1966年4月19日出生,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及研究生學歷。1987年至1996年工作于儀征市馬集中學。在儀征市馬集中學曾任班主任、歷史教研組長。1996年調入儀征中學工作,在儀征中學,歷任歷史教研組長、教科室副主任、教務處副主任、教務處主任、副校長。
25年的無私奉獻,25年的嘔心瀝血,老師憑著一份愛心、一份責任心、一份努力和勤奮,獲得了一系列榮譽稱號
教育征程,漫漫迢迢,做教師,老師無悔的選擇,永生的記憶!姚老師25年如一日,在平凡的教師崗位上努力實踐著自己不平凡的事業,奉獻著赤誠。
說起老師,大家都有一大堆掏心窩子的話要傾吐。學生愛戴他,老師尊敬他,領導心疼他。他的心血豐富了學生的知識,他的創新推動著學科建設,他的成果澤被年青后進,他的精神閃耀熠熠光芒!
一、追求永不改變 堅守永不放棄
1987 年夏天,從揚州教育學院歷史專業畢業,被分配到當時的儀征市馬集中學,捧上了農村中學教師這只“公家飯碗”。對于大多數同一類型農村學校的教師,這個職業僅僅是個“飯碗”,沒有太多的想法,更沒有在業務上成名成家的愿望。與大多數教師不同的是,他沒有用喝酒、打牌、閑聊這些許多人樂此不疲的事打發不算少的業余時間,而是選擇了讀書。沒有目的地讀書。歷史、哲學、文學,什么樣的書都讀。書讀多了自己心里便有了一些想法,便有了寫的沖動。19年春天,當第一篇00余字的論文《商品經濟沖擊下的班主任思想政治工作管窺》在北京《班主任》雜志公開發表時,帶給的不僅僅是喜悅,還有關于未來人生定位的深深思索。在農村教書9年時間,廣泛閱讀是最基本的生存狀態,這幾年成了他最寶貴的積累期。這幾年,住在馬路邊學校教工宿舍的坐在書桌旁常常能聽見當地農村群眾早起上街賣菜的走動聲音。
1996年夏天,因突出的教學實績和教研成果,被調到儀征中學任教。在縣級市,能進入唯一的省級重點中學教書,對于許多教師,這也許能引起他們足夠的驕傲,成為他們的終極理想,卻感到了沉重的壓力:較之于農村普通高中,儀征中學這個重點中學平臺無疑要優許多倍,有了好的平臺,又能拿出什么好東西、新東西來展示?壓力化為動力,化為攀登更高峰的加倍勤奮。調入儀中第二年,他便先后為學校捧回兩塊令其他重點中學眼熱的牌子:揚州市高中歷史教學研究基地,省教育學會歷史科研基地。天道酬勤,在教育教學研究上邁入良性循環的佳境:勤奮??平臺??壓力??再提高??更優的平臺??更大的壓力……他用常人無法堅持的執著為自己的人生贏得了一次又一次的精彩。
1996年調入儀中搬進臨時居住的小平房時,與隨行的,是整整一大卡車的書,不知實情的學生驚呼:“學校要搬圖書館了!”如今,當年的書數量翻了兩倍多,26個9層雙排書櫥成為簡陋居室內一道最奢華的風景。就像他自己,已然成為了揚州、乃至更大范圍內教育教學研究領域的一道風景。
溪水因奔流而不干涸,大海因廣納而壯觀遼闊,這就是對25年執著追求的最好詮釋。
二、用心血做學問,用生命寫華章
在緊張、繁重的教學業務和行政事務之余,他帶著對教師職業的深深摯愛和對教育教學規律探究的執著,對身心的潛能進行掠奪式開發,甚至是“拿青春賭明天”淡化生命的含義。正是由于這25年的執著和付出,他在教科研方面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績。
(一)論文發表:19年以來在國家級、省級、大市級各類雜志上發表論文95篇。涉及到:歷史教學研究,如《從高中歷史新課程結構的解讀論教學方式嬗變》;史學研究,如《顧炎武思想述論》;課程改革,如《高中新課程實施的效度分析》和《淺談高中新課程實施中的模塊教學》;教育思考,如《高中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思考》;課題研究,如《跨學科綜合知識有機滲透的理論探討和個案分析》;考試研究,如《年省高考歷史試卷分析及復習建議》;班主任工作研究,如《商品經濟沖擊下的班主任思想政治工作管窺》等。
(二)教育教學課題研究:“九五”、“十五”和“十一五”期間,主持并完成了揚州市“九五”教育規劃課題《歷史結構主義教學》、揚州市“十五”教育規劃立項課題《重點中學高中學生自我教育自主發展模式途徑研究》、省教育學會“十五”規劃課題《高中歷史教學過程創設‘另類問題’情境以解決疑難問題的個案研究》的研究工作、揚州市教育科研“十一五”課題《高中歷史新課程 (人民版)教學指導意見》等等。
(三)教學資料和課程改革編著的出版:主編了《中學歷史網絡》、《歷史應考綱要》和《中學歷史知識的邏輯結構和宏觀把握》等,參與編著《新課程:課堂教學問題與對策》、《初中新課程案例與評析》、岳麓版《高中新課程教學參考書?中國古代史部分》和人教版教材《中國近代現代史》下冊等。
(四)論文獲獎:47篇論文分別在省、市各級論文評比中獲獎,如“把中國近代史放在世界近現代史大背景下思考” 獲省教育學會年論文評比一等獎。
(五)學術報告:在省內外做學術報告一百多場,遠及新疆,近至本市多所學校,得到業內人士的充分肯定。
三、燃燒智慧之火,點亮榜樣之燈
老師認為,作為的優秀教師,不能只顧埋頭拉車,還得抬頭看路,更要做風口浪尖上的弄潮人,否則最終將碌碌無為,自然湮沒。
是個嚴謹的人,從工作第一年起,他就將自己的每一頁備課筆記、每一份評閱過的試卷精心保存,裝訂成冊,25年如一日,目前他已擁有這樣的財富400余冊。打開這些特殊的“卷宗”,上面用七種顏色的彩筆密密麻麻地批注著他最初的教學心得、課堂點滴、學生思維過程、學生得分情況等信息。工作以來的聽課筆記109本,所聽的每一節課的記錄中都有當時聽課現場寫的500至800字的“分析與評價”;走上學校管理工作崗位以來的“教育教學工作筆記”126本;近1000本精讀過的與歷史學相關的專業素養方面和教育理論方面的書,每一本上都做過5000字以上,甚至有上萬字的相關讀書批注;已經堅持了近20年的“教育科研文摘剪報”,近20年來每天堅持用一小時左右的時間閱讀《中國教育報》、《教育文摘周報》、《光明日報》、《中國教師報》等報刊,并對這些報刊上有關教育科研以及對自己研究方向有用的材料進行剪貼,然后每半年對所剪貼的材料進行一次分類并用硬質檔案封面紙裝訂,一般每本約200頁,到目前為止已裝訂了274本。
課堂上的,因為資料占有得多、平時思考得多,總是思維敏捷,滔滔不絕。他最擅長的,是用日常生活中學生易于理解接受的場景、事例,來講解教科書上抽象、深奧、學生一時難于理解的歷史事件,以小喻大,深入淺出,幽默風趣,學生在會意的歡笑中記住了歷史上的一個又一個“點”。
在自己的教學領域,一直在用嚴謹的作風引領著他的學生,用非凡的魅力感染著他的學生,用俊秀優美的文句,浸潤著他的學生的心靈。作為省特級教師,姚老師還多次為省內外教師開示范課、觀摩課;十分重視青年教師的培養,無論是學校安排的“青藍結對”,“師徒幫教”,還是外校青年教師自己“找”上門來的,他都熱情誠懇,認真指點。在省內外許多學校,都有老師指導過的青年教師。主持省教育學會歷史科研基地和揚州市高中歷史教研基地的科研工作,在省、市歷史教學研討會上多次做學術報告,多次深入基層學校指導歷史學科新課改,多次參與揚州市教科所組織的對省、市教育科研“九五”、“十五”、“十一五”規劃課題的各類論證會的論證工作,被揚州市多所學校聘為科研課題研究的學術顧問等,為揚州教育的可持續發展作出了貢獻。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高三年級的教師,特別需要校長這種嚴謹的作風和博學的才智。姚校長分管屆高三年級過程中,他的嚴謹與才智感染了一個年級的教師,大家都覺得跟在姚校長后面雖無法達到他的高度,也應該以姚校長為榜樣,努力向他看齊,尤其是在試卷批閱上,大家都在仿效姚校長的做法,記得在一次高三學生家長大會上,姚校長向學生家長展示了高三老師的教學講義和試卷批閱記錄,老師們的認真負責的態度感動了所有家長,我更覺得這實際上是一種精神在感動家長,什么精神?精神!
四、成才先得成人,感動一聲問候
校長從年分管一個年級,年送走一屆學生。他說:“我要用自己的行為去影響學生,教育他們做一個對社會有責任感的人!
作為分管年級的校長,還帶著一個班的歷史科教學。在學生面前,在老師面前,他就是榜樣,他就是標竿,他就是旗幟!要求班主任老師早上6:40到校,晚上10:離校,他自己首先做到。每天清晨,他靜候在學校大門口歡迎每一名學生的到來;夜晚,他站在學校門口,目送最后一名上完晚自習的學生離校。
這是學生所看得見的,學生看不見的,送走學生之后,姚校長回到學校自己的辦公室,開始了他在學術“王國”的自由馳騁。夜深人靜,當這座城市的大多數人酣甜地沉睡在夢鄉時,這是校長完全為自己所擁有的時間。很少人知道自己所生活的這座城市的路燈停熄時間,姚校長知道:凌晨1:15。那是他要趕在熄燈前騎車回家的時間。
姚校長的教育理念是,真正成功的教育,不是多考幾個本科生,而是塑造學生的靈魂;真正有效的教育,不是空洞的說教,而是潛移默化的感染。
姚校長還有一句名言:把小事做好,那就不是小事,把平凡的事做好,那就是不平凡。
姚校長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三年時間,找過多少學生談過話,數不清,但姚校長能叫得出這個年級每個學生的名字;說過多少勵志名言,數不清,但年高考語文考到的“行百里者,半于九十”讓一個年級的學生刻骨銘心,感激萬分;幫教室開過多少次窗(為了保證教室通風透氣)關過多少次燈,數不清,但姚校長能清楚地告訴班主任哪扇窗該修了,哪盞燈該換了。
大美無言,大愛無聲,姚校長的一言一行感染著一個年級,感動著每個學生。
年6月1日開始,高三年級開始調整作息時間,早上7:?7:50是高三學生來校時間,姚校長每天會站在學校南大門的耳門迎接每一個高三學生的到來,學生老遠就能看見姚校長的身影,老遠就會下車,推車經過耳門,都會恭敬地送上一聲問候:姚校長早!姚校也會微笑回答一聲:你早!728名學生,728聲問候,728次回禮!學校門衛都被深深震撼,打心底敬佩:姚校長,了不起!
作為教師,作為校長,還有什么比學生的成人更叫人欣慰,還有什么比學生的問候更叫人感動!
五、謙謙君子風范,至情潤物無聲
姚老師,身為省內知名的特級教師,貴為分管全校教學工作的校長,他的教育教學管理的信條是:“我要教師們做到的,我一定先做到;我所做到的,我不一定要教師們都做到”;他的行政理念是:教師需要的是學校領導們實實在在的身體力行地去示范、去引領,而不是泛泛地行政要求,行政推動力應該來源于行政者本身的示范與引領,而不是來源于行政權力;教學科研主張是:無論從理論上還是從實踐上來說都應該是“草根式”的研究,教師不要整天糾結于形式化的“論文的篇數、課題的數量、級別之類的事情”,一名教師應該是能夠完全呈現出一個一直在教育教學行走過程中思考著的人的“思想”。
姚校長是這么想的也是這么做的,從教以來相關教育教學方面,他做過的事情都會留下“痕跡”,然后定期對這些“痕跡”進行系統地梳理、整合,并且引入檔案管理的方式裝訂成冊,姚校長認為這是對自己生命歷程的珍視與尊重。
至今姚校長每天早上仍然6:50之前到所分管的年級巡視,每天晚自習結束前巡視一遍后,回辦公室進行自己的閱讀、思考、寫作到凌晨1點前回家;假期中,每天上午11點到辦公室進行閱讀、思考、寫作到凌晨1點前回家,一般情況下只吃早餐和中餐合二為一的那一頓飯,然后適時地吃一些零食。”對此,不少領導、學生家長、同行都盛贊為“對教育事業的執著追求”,但他從來都笑答:“這是我生活習慣而已”。
這種謙謙君子的大家風范在很大程度上對我校的年輕教師產生了較大的影響,近幾年來姚校長還開始有意識地去引領教師們珍視與尊重“自己的生命歷程”。如每次學校檢查或評比教師業務相關材料時,他都有意識地在自己提供的相關材料上加一頁封面,諸如“備課筆記示例”、“聽課筆記示例”、“試卷評析示例”、“讀書批注示例”等,他甚至向老師們公開宣布“達到或接近我的水準就是一等獎,超過我的水準就是特等獎”。近年來老師們逐步從心底里認同了這種“累積”對專業素養提升的作用,并開始了積極的行動,以實實在在的提升課堂教學效益為目的的“草根式”研究在儀中校園內蔚然成風,已然開始形成一股積極向上的“氣場”, 其成效與近年來我校高考本二上線人數連年較大幅度攀升的相關度是很大的。
如果說人生是一首詩,那么青春是它最華麗的篇章;如果說人生是一部交響曲,那么青春是它的主旋律;如果說人生是一片汪洋大海,那么青春是它海深浪急的狂想。
有一種精神叫敬業,姚老師,選擇敬業;有一種快樂叫奉獻,姚老師選擇奉獻!
個人對照檢查材料(存
時間:2023-09-14 01:0:28精選機關黨員個人黨
時間:2023-09-16 23:0:06黨員個人黨性分析材
時間:2023-09-16 15:0:37機關普通黨員個人黨性分析
時間:2023-09-15 2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