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譯文:做事勤敏,又好學,不以問及下于他的人為恥。
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譯文:玉石不經過雕琢,不能成為有用的玉器;人不經過學習,就不懂得事理。
3、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譯文:那些有志向、有仁德的人,沒有為了謀求生存而損害仁德的,只有獻出自己的生命來成就仁德的。
4、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譯文:有過錯不改正,才是真錯。
5、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譯文:復習舊的知識,能夠從中有新的體會或發現。這樣,就可以做老師了。
6、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 譯文:提出批評意見的人,是沒有罪過的。聽到別人的批評意見要仔細反省自己,有錯就改正,無錯就當作是別人給自己的勸告。
7、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譯文:執政者不因人說好聽的話就提拔他們,也不因他是壞人就鄙棄他說過的正確的話。
8、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提手與之言,能無說。 譯文:正確的話,能不聽從嗎?必須認真改正錯誤,才算可貴。恭順的話,能不使人高興嗎?
9、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譯文:不要求快,不要貪求小利。求快反而達不到目的,貪求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10、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 譯文:學過的知識,在適當的時候去復習它,使自己對知識又有了新的認識,這不是令人感到快樂的事嗎?
11、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譯文:見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過自己的長處和優點,就虛心請教,認真學習,想辦法趕上他,和他達到同一水平;見有人存在某種缺點或不足,就要冷靜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樣的缺點或不足。
12、小人之過也必文。 譯文:小人對自己的過錯必定加以掩飾。
13、利于國者愛之,害于國者惡之。 譯文:對于國家有利的事就要熱心地去做,對國家有害的事就要憎惡它,遠離它。
14、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譯文:努力學習卻不感到滿足,教導別人不感到厭倦。
15、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譯文:學了新的知識又常常溫習已學過的知識,不斷地學習,溫習,學問和修養一定會很快得到提高,這樣的人就可以成為老師了。
16、有朋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譯文: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快樂的事嗎?
17、見侮而不斗,辱也。 譯文:當正義遭到侮辱、欺凌卻不挺身而出,是一種恥辱的表現。
18、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譯文:既有志于學習和追求真理卻又以貧困為恥辱的讀書人,不值得與他討論真理。
19、好學而不貳。 譯文:愛好學習但不三心二意。
20、知而好問,然后能才。 譯文:聰明的人還一定得勤學好問才能成才。
21、名不正,則言不順。 譯文:名分不正,說話就不能順理成章。
22、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譯文:我愿老年人得到安逸,朋友們相互信任,少年人得到關懷。
23、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 譯文: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藝,也不會到處炫耀、賣弄。而是在必要的時刻把才能或技藝施展出來。
2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譯文: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也不要強加給別人。
25、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 譯文:知識總是在運用時才讓人感到太不夠了,許多事情如果不親身經歷過就不知道它有多難。
26、學之廣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 譯文:學問的淵博在于學習時不知道厭倦,而學習不知厭倦在于有堅定的目標。
27、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譯文:不在那個職位,就不謀劃那方面的政事。
28、一寸山河一寸金。 譯文:祖國的每一寸山河比一寸黃金還要寶貴,是絕不能讓給外人的。
29、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譯文:默默地記。ㄋ鶎W的知識),學習不覺得厭煩,教人不知道疲倦,這對我來說有什么因難呢?
30、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譯文:作為君子,應該有堅強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奮斗精神,努力加強自我修養,完成并發展自己的學業或事業,能這樣做才體現了天的意志,不辜負宇宙給予君子的職責和才能。
31、是可忍,孰不可忍。 譯文:這種事如果可以容忍,那還有什么不可以容忍的事呢?
32、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 譯文:廣泛閱讀,多了解古今中外的人和事,把其中好的部分牢牢記;積累了大量的知識材料,到需要用時便可以很自如恰當地選擇運用。
33、人皆可以為堯舜。 譯文: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為堯舜那樣的大圣人。
34、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譯文:人終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價值不同,為了人民正義的事業而死就比泰山還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損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鴻毛還輕。
35、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譯文:勤奮是登上知識的一條捷徑,不怕吃苦才能在知識的海洋里自由遨游。
36、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譯文:君子嚴格要求自己,而小人則千方百計要求、苛求別人。
37、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 譯文:勤奮好學就接近智,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接近仁,懂得了是非善惡就是勇的一種表現。
38、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譯文:質樸勝過了文飾就會粗野,文飾勝過了質樸就會虛浮,質樸和文飾比例恰當,然后才可以成為君子。
39、大丈夫處世,當掃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譯文:有志氣的人活在世上,應當敢于跟各種不利于國家的行為作斗爭,哪能只滿足于處理好自己小家的小事呢?
40、不怨天,不尤人。 譯文:遇到挫折與失敗,絕不從客觀上去找借口,絕不把責任推向別人,后來發展為成語“怨天尤人”。
41、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譯文:活著的時候要做英雄,死后也要當英雄。
42、道聽而涂說,德之棄也! 譯文:在路上聽到傳言就到處去傳播,這是道德所唾棄的。
43、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譯文:到了嚴寒的季節,才知道松柏樹是不落葉的。正如”士窮見節義,世亂識忠臣。
44、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譯文:君子心胸寬廣,能夠包容別人;小人愛斤斤計較,心胸狹窄。
4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譯文: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類的知識是無限的。
46、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譯文:年輕的時候不知道抓緊時間勤奮學習,到老了想讀書卻為時已晚。
47、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譯文:不把半步、一步積累起來,就不能走到千里遠的地方,不把細流匯聚起來,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48、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譯文:學習要不斷進取,不斷努力,就像逆水行駛的小船,不努力向前,就只能向后退。
49、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譯文:我每天三次反省自己:為別人做事,是否盡心、忠實?和朋友交往,是否真誠?對老師所傳授的知識,是否認真復習?
50、有益國家之事雖死弗避。 譯文:對國家有利的事情要勇敢地去做,就算有死亡的危險也不躲避。
51、朽木不可雕也。 譯文:腐爛的木頭無法雕刻。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勢敗壞而無可救藥。亦作“朽木難雕”。亦作“朽木不雕”。
52、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譯文:三個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學習的,那他就可當我的老師。我選取他的優點來學習,對他的缺點和不足,我會引以為戒,有則改之。
53、學不可以已。 譯文:學習是不可以停止的。
54、知不足者好學,恥下問者自滿。 譯文: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學習就是聰明的人,不好問又驕傲自滿的人是可恥的。
55、以五十步笑百步。 譯文:以為自己的錯誤比別人的小,缺點比別人少而沾沾自喜。
56、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譯文:君子致力于根本,確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產生。
57、強中自有強中手,莫向人前滿自夸。 譯文:盡管你是一個強者,可是一定還有比你更強的人,所以不要在別人面前驕傲自滿,自己夸耀自己。
5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譯文: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鋒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準備工作非常重要。
59、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譯文:哪個人沒有犯過錯誤呢,犯了錯誤能夠改正,沒有什么善事能比這個更大的的了。
60、當仁,不讓于師。 譯文:遇到應該做的好事,不能猶豫不決,即使老師在一旁,也應該搶著去做。后發展為成語“當仁不讓”。
61、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譯文:只學習卻不思考就不會感到迷茫,只空想卻不學習就會疲倦而沒有收獲。
62、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譯文:有知識不會疑惑有仁義不會擔憂有勇氣不會恐懼。
63、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譯文:一句良善有益的話,能讓聽者即使在三冬嚴寒中也倍感溫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惡毒語言,傷害別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會讓人覺得寒冷。
64、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譯文:孔子在河邊說:時間就像這流水一樣,不分日夜的流淌。
65、朝聞道,夕死可矣。 譯文:早上悟得真理,就是當晚死去也沒有什么遺憾了!
66、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譯文:學了又時常溫習和練習,不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高興的嗎?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惱怒,不也是一個有德的君子嗎?
67、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譯文:知道的就說知道,不知道就承認不知道,這才是真正的明智。
68、當仁,不讓于師。 譯文:原指以仁為任,無所謙讓。后指遇到應該做的事就積極主動去做,不推讓。
69、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譯文:切要以忠信為本,不要結交不如自己的朋友,有錯誤不要怕改正。
70、良藥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譯文:好的藥物味苦但對治病有利;忠言勸誡的話聽起來不順耳卻對人的行為有利。
71、天下皆知取之為取,而莫知與之為取。 譯文:人們都認為只有獲取別人的東西才是收獲,卻不知道給予別人也是一種收獲。
72、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譯文:聰明人不會迷惑,有仁德的人不會憂愁,勇敢的人不會畏懼。
73、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譯文:君子嚴格要求自己,小人苛刻要求別人。
74、三思而后行。 譯文:每做一件事情必須要經過反復的考慮后才去做。
75、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譯文:鳥快要死的時候,鳴叫的聲音是悲哀的;人快要死的時候,說出來的話也是善良的。
76、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譯文:人沒有對將來的考慮,必定會有近在眼前的憂患。
77、既來之,則安之。 譯文:原意是既然把他們招撫來,就要把他們安頓下來。后指既然來了,就要在這里安下必來。
78、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漢青。 譯文:自古以來,誰都難免會死的,那就把一片愛國的赤膽忠心留在史冊上吧!
7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譯文:懂得學業的人不如喜愛學業的人,喜愛學業的人不如以從事學業為快樂的人。
80、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譯文:講事實,不憑空猜測;遇事不專斷,不任性,可行則行;行事要靈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為中心,不自以為是,與周圍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務。
81、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譯文:到了一年最寒冷的時節,才知道松柏樹是最后凋謝的。
82、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譯文:君子認為說得多做得少是可恥的。
83、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譯文:聰明人喜愛水,有仁德者喜愛山;聰明人活動,仁德者沉靜。聰明人快樂,有仁德者長壽。
84、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國。 譯文:如果想建立個人幸福的小家,必須先讓國定安定,繁榮起來。
85、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譯文:見到好的人,生怕來不及向他學習,見到好的事,生怕遲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惡人、壞事,就像是接觸到熱得發燙的水一樣,要立刻離開,避得遠遠的。
86、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譯文:他的聰明可以學得來,他的裝傻別人趕不上。
87、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譯文:學習知識時生怕追不上,追上了又害怕再失去。
88、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譯文:用功讀書便忘記了吃飯,陶醉在學問里,便忘了憂愁,不知道衰老要到來。
89、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 譯文:顏回這個人很好學。為人不遷怒他人,不重復犯(同樣的)錯。
90、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譯文:美好的青春年華過去了就不會再來,一天不可能有兩個早晨,要珍惜時光!
91、道聽而涂說,德之棄也。 譯文:熱衷于傳播小道消息的行為,是對道德的背棄。
9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譯文: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就不要加給別人。
高考熱點作文素材及解析
時間:2024-05-24 06:0:11高考作文萬能素材積累與運
時間:2024-04-18 09:0:22高考作文發生的熱點事
時間:2024-04-10 09:0:02高考作文熱點素材時事
時間:2024-04-06 07: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