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2020年上海市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整理,西北工業大學在上海市的2020年最低錄取分如下:最低錄取分為552分,最低錄取位次為4737名。
招生省份 | 科目 | 年份 | 錄取批次 | 分數線 | 錄取位次 | 錄取數 | 省控線 |
---|---|---|---|---|---|---|---|
北京 | 物 | 2020 | 本科 | 634 | 4353 | 28 | 436 |
北京 | 物或化或生 | 2020 | 本科 | 627 | 5201 | 5 | 436 |
北京 | 不限 | 2020 | 本科 | 625 | 5455 | 2 | 436 |
北京 | 物 | 2020 | 本科 | 607 | 8094 | 10 | 436 |
天津 | 物 | 2020 | 本科A | 661 | 3388 | 35 | 476 |
天津 | 物或化或生 | 2020 | 本科A | 658 | 3787 | 3 | 476 |
天津 | 不限 | 2020 | 本科A | 657 | 3929 | 4 | 476 |
天津 | 物 | 2020 | 本科A | 643 | 6107 | 9 | 476 |
河北 | 理科 | 2020 | 本科 | 660 | 4291 | 205 | 415 |
河北 | 文科 | 2020 | 本科 | 619 | 1468 | 8 | 465 |
山西 | 理科 | 2020 | 本一A | 629 | 3233 | 138 | 537 |
山西 | 文科 | 2020 | 本一A | 586 | 1116 | 6 | 542 |
內蒙古 | 理科 | 2020 | 本一A | 619 | 1663 | 47 | 452 |
內蒙古 | 文科 | 2020 | 本一A | 611 | 641 | 2 | 520 |
內蒙古 | 理科 | 2020 | 本一B | 549 | 8430 | 3 | 452 |
遼寧 | 理科 | 2020 | 本科 | 647 | 2382 | 46 | 359 |
遼寧 | 文科 | 2020 | 本科 | 622 | 1298 | 6 | 472 |
遼寧 | 理科 | 2020 | 本科 | 605 | 8789 | 10 | 359 |
吉林 | 理科 | 2020 | 本一A | 628 | 2265 | 44 | 517 |
吉林 | 文科 | 2020 | 本一A | 580 | 1287 | 2 | 543 |
黑龍江 | 理科 | 2020 | 本一A | 632 | 2740 | 38 | 455 |
黑龍江 | 理科 | 2020 | 本一A | 587 | 7831 | 15 | 455 |
黑龍江 | 文科 | 2020 | 本一A | 582 | 1027 | 2 | 483 |
上海 | 物 | 2020 | 本科 | 552 | 4737 | 14 | 400 |
江蘇 | 理科 | 2020 | 本一 | 395 | 6529 | 156 | 347 |
江蘇 | 文科 | 2020 | 本一 | 378 | 3622 | 8 | 343 |
浙江 | 不限 | 2020 | 1段 | 634 | 17356 | - | 594 |
安徽 | 理科 | 2020 | 本一 | 647 | 4725 | 150 | 515 |
安徽 | 理科 | 2020 | 本一 | 615 | 14839 | 15 | 515 |
安徽 | 文科 | 2020 | 本一 | 602 | 1688 | 8 | 541 |
福建 | 理科 | 2020 | 本科 | 631 | 3874 | 40 | 402 |
福建 | 理科 | 2020 | 本科 | 602 | 9006 | 10 | 402 |
福建 | 文科 | 2020 | 本科 | 600 | 1456 | 5 | 465 |
江西 | 理科 | 2020 | 本一 | 630 | 4173 | 62 | 535 |
江西 | 理科 | 2020 | 本一 | 598 | 12033 | 12 | 535 |
江西 | 文科 | 2020 | 本一 | 595 | 1432 | 6 | 547 |
山東 | 不限 | 2020 | 1段 | 625 | 12708 | 178 | 449 |
山東 | 不限 | 2020 | 1段 | 600 | 26664 | 20 | 449 |
河南 | 理科 | 2020 | 本一 | 659 | 6356 | 210 | 544 |
河南 | 理科 | 2020 | 本一 | 629 | 20922 | 20 | 544 |
河南 | 文科 | 2020 | 本一 | 615 | 2509 | 7 | 556 |
湖北 | 理科 | 2020 | 本一 | 630 | 6386 | 146 | 521 |
湖北 | 理科 | 2020 | 本一 | 618 | 9656 | 11 | 521 |
湖北 | 文科 | 2020 | 本一 | 591 | 2080 | 4 | 531 |
湖南 | 理科 | 2020 | 本一 | 634 | 5534 | 93 | 507 |
湖南 | 文科 | 2020 | 本一 | 618 | 1790 | 6 | 550 |
湖南 | 理科 | 2020 | 本一 | 602 | 14975 | 10 | 507 |
廣東 | 理科 | 2020 | 本科 | 623 | 10161 | 87 | 410 |
廣東 | 文科 | 2020 | 本科 | 586 | 3755 | 8 | 430 |
廣西 | 理科 | 2020 | 本一 | 627 | 2953 | 48 | 496 |
海南 | 物 | 2020 | 本科 | 696 | 1479 | 19 | 463 |
海南 | 不限 | 2020 | 本科 | 675 | 2385 | 4 | 463 |
重慶 | 理科 | 2020 | 本一 | 636 | 3015 | 55 | 500 |
重慶 | 文科 | 2020 | 本一 | 602 | 1684 | 4 | 536 |
重慶 | 理科 | 2020 | 本一 | 574 | 13675 | 10 | 500 |
四川 | 理科 | 2020 | 本一 | 648 | 5512 | 134 | 529 |
四川 | 理科 | 2020 | 本一 | 610 | 20631 | 15 | 529 |
四川 | 文科 | 2020 | 本一 | 585 | 2650 | 8 | 527 |
貴州 | 文科 | 2020 | 本一 | 619 | 1055 | 2 | 548 |
貴州 | 理科 | 2020 | 本一 | 618 | 3187 | 43 | 480 |
云南 | 理科 | 2020 | 本一 | 650 | 2742 | 38 | 535 |
云南 | 文科 | 2020 | 本一 | 621 | 1365 | 3 | 555 |
云南 | 理科 | 2020 | 本一 | 611 | 9028 | 4 | 535 |
陜西 | 文科 | 2020 | 本一 | 618 | 1137 | 30 | 512 |
陜西 | 理科 | 2020 | 本一 | 611 | 5013 | 738 | 451 |
陜西 | 理科 | 2020 | 本一 | 584 | 8875 | 30 | 451 |
甘肅 | 理科 | 2020 | 本一 | 604 | 1936 | 46 | 458 |
甘肅 | 理科 | 2020 | 本一 | 559 | 6222 | 5 | 458 |
青海 | 理科 | 2020 | 本一 | 551 | 782 | 9 | 352 |
寧夏 | 文科 | 2020 | 本一 | 596 | 496 | 2 | 523 |
寧夏 | 理科 | 2020 | 本一 | 580 | 975 | 40 | 434 |
新疆 | 理科 | 2020 | 本一 | 604 | -- | 39 | 431 |
新疆 | 文科 | 2020 | 本一 | 567 | -- | 7 | 482 |
西北工業大學(以下簡稱西工大)坐落于陜西西安,是一所以發展航空、航天、航海(三航)等領域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為特色的多科性、研究型、開放式大學,是國家“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隸屬于工業和信息化部。新中國成立以來,西工大一直是國家重點建設的高校,1960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七五”、“八五”均被國務院列為重點建設的全國15所大學之一, 1995年首批進入“211工程”,2001年進入“985工程”,是“卓越大學聯盟”成員高校,先后獲得“全國文明單位”、“全國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高!薄ⅰ叭珖拿餍@”等榮譽稱號和表彰獎勵。學校秉承“公誠勇毅”校訓,弘揚“三實一新”(基礎扎實、工作踏實、作風樸實、開拓創新)校風,扎根西部、獻身國防,歷史上書寫了新中國多個“第一”,今天在創建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上續寫新的輝煌。
學校辦學資源富集,學科特色鮮明。現有學生29000余名,教職工4000余人,占地面積近5400畝,設有20個專業學院和國際教育學院、教育實驗學院、西北工業大學倫敦瑪麗女王大學工程學院。擁有66個本科專業,35個碩士學位一級授權學科,22個博士學位一級授權學科,17個博士后流動站。其中,材料科學、工程學、化學、計算機科學等4個學科群進入ESI國際學科排名前1%,形成了以三航學科群為引領,3M(材料、機電、力學)學科群、3C(計算機、通信、控制)學科群、理科學科群和人文社科學科群協調發展的學科體系,為建設世界一流學科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學校堅持引培并重,打造人才高地。實施從青年教師到杰出學科帶頭人全過程的“翱翔人才工程”,構建青年教師成長支持體系,建設層級合理的人才梯隊。完善準長聘機制,激發人才活力。打造優質中小幼服務,為人才解決后顧之憂。設立校內人才特區、海外工作特區,形成高端人才聚集的環境和效應。學,F有兩院院士(含外聘)31人、37人、萬人領軍計劃人才20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0人、973首席科學家8人、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4人、國家教學名師獎獲得者4人;現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2個、國家級教學團隊7個、教育部創新團隊7個、國防創新團隊8個。
學校立德樹人,精心育才!耙詫W生為根、以育人為本、以學者為要、以學術為魂、以責任為重”的辦學理念深植人心,著力培養具有家國情懷、追求卓越、引領未來的領軍人才。歷史上,鑄造、航空宇航制造工程、飛行力學、航空發動機、水中兵器、火箭發動機等6個學科的全國第一位工學博士由我校培養。在我校為國防科技事業發展和國民經濟建設輸送的19萬多名校友中,有45位省部級以上領導和59位將軍,45位兩院院士,還有6位中國十大杰出青年。在航空領域,一半以上的重大型號總師、副總師為我校校友。中國航空工業成立60周年紀念表彰了10位“航空報國特等金獎”,6位西工大校友獲此殊榮,在中航工業先后授予的6名“中青年自主創新領軍人才”中西工大校友占到4位;在航天領域,從早年的“航天三少帥”中的張慶偉和雷凡培,到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等,一大批西工大杰出校友擔任集團公司、院所、企業黨政領導干部及副總師以上職務,相繼為我國航天事業的飛速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航海領域同樣有大批的杰出校友活躍在船舶工業、水中兵器行業的重要管理崗位與核心技術崗位上,英才輩出,不勝枚舉。大批西工大學子成為行業精英、國之棟梁,在人才培養領域形成了獨有的“西工大現象”。
近年來,學校積極推動教學模式改革,逐漸形成了以本科生翱翔英才計劃“追夢班”、研究生精英人才計劃“翼鯤班”和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大學生骨干培訓班”等為特色的拔尖領軍人才培養體系。
學校加強教育研究,教學成果豐碩。建有4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3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是歐盟QB50項目(注: 歐盟大氣層探測計劃)亞洲區唯一發起單位與亞洲區總協調單位,建有該項目亞洲區最大衛星測控地面站。在每四年評選一次、代表全國教育教學最高榮譽的國家級教學成果獎評選中,學校屢獲佳績:2014年獲國家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4項;2018年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獲國家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4項,作為參與完成單位獲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
一大批優秀學生代表學校站上了國內外諸多重要賽事的領獎臺,2016年,“翱翔系列微小衛星”獲第二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冠軍;2018年,獲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國際一等獎29項,獲模擬聯合國大會國際一等獎5項,獲第43屆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亞洲區金獎1項。與此同時,在中國機器人大賽、全國大學生智能汽車競賽、全國海洋航行器設計與制作大賽、科研類全國航空航天模型錦標賽、國際大學生ICAN創新創業大賽中國總決賽等比賽中,學校均位居前列。
學校科研能力強,科技貢獻大。充分發揮“三航”特色優勢,聚焦國家戰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為我國國防科技事業發展和國民經濟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歷史上,全國第一架小型無人機、第一臺地效飛行器、第一型50公斤級水下無人智能航行器和第一臺航空機載計算機均誕生在我校。近五年,學?蒲薪涃M到款累計超過百億元,位居全國高校前列。其中,2018年科研到款超過33.9億元,F建有8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4個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1個國防科技創新中心,5個國家地方聯合創新平臺,102個省部級科研平臺。在16個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中,學校重點參與了大飛機、載人航天與探月等10個重大專項的論證及科研攻關,深度參與了兩機專項論證、神舟系列飛船研制,是“為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作出貢獻單位”的兩所高校之一。學校開我國無人機研制之先河,實現了我國第一個無人機技術與整條生產線出口,擁有我國唯一的無人機特種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和無人機系統國家工程中心。國慶60周年閱兵中,無人機方隊全部3個型號、10架飛機均由我校研制生產;建軍90周年閱兵中,我校自主研制生產的無人機,第二次以整個方隊入列閱兵式,接受黨和人民的檢閱。目前正在籌建我國第一家無人機專用試驗測試中心,全面推進無人機科研與產業發展。近十年來,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20余項,省部級科技一等獎近50項。
學校加快成果轉化,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在鼓勵潛心研究學問、專注教書育人的同時,以國家戰略需求為牽引,政產學研融合發展。學校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部署,瞄準西部大開發、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發展機遇,與地方政府開展深度合作,發起成立陜西空天動力研究院、陜西網絡創新研究院、西安柔性電子研究院等創新機構,協同推進“翱翔小鎮”等特色產業小鎮建設;扎實推動北京研究院、上海協同中心、重慶科創中心、深圳研究院、青島研究院、寧波研究院、太倉長三角研究院等異地創新機構的建設。學校積極推進科技成果轉化,鑫垚、鉑力特等一批高新技術企業在陶瓷復合材料、增材制造(3D打印)、高性能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智能水下航行器等領域取得豐碩成果,成為地方經濟轉型升級的中堅力量和區域經濟發展的創新源頭,逐步形成了行之有效的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的“西工大模式”。
學校堅持對外開放,打造國際合作新格局。學校積極探索與世界一流的高校、國際組織、科研機構開展形式多樣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先后與280余所海外高校、企業和科研院所建立親密合作關系。2014年,在與比利時首相共同見證下,學校與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VUB)簽署合作協議;2016年,西北工業大學倫敦瑪麗女王大學工程學院獲教育部正式批準,成為我國西北地區第一所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學校發起成立了“中澳工科大學聯盟”、“一帶一路”航天創新聯盟和“一帶一路”文化遺產國際合作聯盟等合作平臺,與亞太工程組織聯合會合作成立“一帶一路”工程教育培訓中心,構建了國際交流與合作新格局。學校擁有10個國家級國際合作平臺,包括6個“國家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基地”和4個“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成立了64個中外聯合研究機構。包括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內的353位國際著名專家、學者被學校授予名譽教授等榮譽學銜,其中有9位外國專家榮獲“國家友誼獎”,獲獎人數位居全國高校前列,居工信部及陜西高校首位。
在創建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新長征路上,西北工業大學將努力扎根中國大地,著力提升服務國防科技工業、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服務國家現代化建設和推動世界科技進步的能力,堅守使命,改革創新,凝心聚力,追求卓越,以更加開闊的視野,更加昂揚的姿態,更加開放的胸懷,更加扎實的工作,為早日建成世界一流大學再譜新章!
吉林大學在青海省2020年最
時間:2023-09-18 06:0:02吉林大學在寧夏省2020年最
時間:2023-09-18 23:0:55吉林大學在內蒙古省2020年
時間:2023-09-21 04:0:31吉林大學在遼寧省2020年最
時間:2023-09-21 1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