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2020年湖南省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整理,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在湖南省的2020年最低錄取分如下:文科最低錄取分為609分,最低錄取位次為2757名;理科最低錄取分為602分,最低錄取位次為14975名。
招生省份 | 科目 | 年份 | 錄取批次 | 分數線 | 錄取位次 | 錄取數 | 省控線 |
---|---|---|---|---|---|---|---|
北京 | 不限 | 2020 | 本科 | 597 | 9676 | 12 | 436 |
北京 | 物或史或地 | 2020 | 本科 | 597 | 9676 | 4 | 436 |
北京 | 物 | 2020 | 本科 | 589 | 10971 | 44 | 436 |
北京 | 物或化或地 | 2020 | 本科 | 587 | 11312 | 4 | 436 |
北京 | 物或化 | 2020 | 本科 | 586 | 11484 | 2 | 436 |
北京 | 物或化或生 | 2020 | 本科 | 581 | 12273 | 8 | 436 |
天津 | 物或化或生 | 2020 | 本科A | 638 | 6956 | 2 | 476 |
天津 | 物 | 2020 | 本科A | 638 | 6956 | 21 | 476 |
天津 | 不限 | 2020 | 本科A | 637 | 7113 | 9 | 476 |
河北 | 理科 | 2020 | 本科 | 632 | 13750 | 106 | 415 |
河北 | 文科 | 2020 | 本科 | 612 | 2111 | 12 | 465 |
山西 | 理科 | 2020 | 本一A | 588 | 11877 | 116 | 537 |
山西 | 文科 | 2020 | 本一A | 574 | 1896 | 12 | 542 |
內蒙古 | 理科 | 2020 | 本一A | 545 | 9034 | 52 | 452 |
遼寧 | 理科 | 2020 | 本科 | 587 | 12869 | 68 | 359 |
吉林 | 文科 | 2020 | 本一A | 567 | 1876 | 7 | 543 |
吉林 | 理科 | 2020 | 本一A | 517 | 17784 | 60 | 517 |
黑龍江 | 理科 | 2020 | 本一A | 578 | 9281 | 68 | 455 |
江蘇 | 理科 | 2020 | 本一 | 375 | 26887 | 55 | 347 |
江蘇 | 文科 | 2020 | 本一 | 373 | 4998 | 7 | 343 |
浙江 | 不限 | 2020 | 1段 | 623 | 25232 | - | 594 |
安徽 | 理科 | 2020 | 本一 | 610 | 16936 | 114 | 515 |
安徽 | 文科 | 2020 | 本一 | 593 | 2785 | 10 | 541 |
福建 | 理科 | 2020 | 本科 | 587 | 12608 | 30 | 402 |
江西 | 理科 | 2020 | 本一 | 598 | 12119 | 31 | 535 |
江西 | 文科 | 2020 | 本一 | 588 | 2098 | 4 | 547 |
山東 | 不限 | 2020 | 1段 | 597 | 29163 | 126 | 449 |
河南 | 理科 | 2020 | 本一 | 626 | 22973 | 117 | 544 |
河南 | 文科 | 2020 | 本一 | 608 | 3546 | 11 | 556 |
湖北 | 理科 | 2020 | 本一 | 594 | 18161 | 75 | 521 |
湖北 | 理科 | 2020 | 本一 | 593 | 18571 | 6 | 521 |
湖北 | 文科 | 2020 | 本一 | 577 | 3620 | 10 | 531 |
湖北 | 理科 | 2020 | 本一 | -- | -- | - | 521 |
湖南 | 文科 | 2020 | 本一 | 609 | 2757 | 10 | 550 |
湖南 | 理科 | 2020 | 本一 | 602 | 14975 | 89 | 507 |
廣東 | 理科 | 2020 | 本科 | 591 | 24513 | 25 | 410 |
廣西 | 理科 | 2020 | 本一 | 578 | 11530 | 35 | 496 |
海南 | 不限 | 2020 | 本科 | 661 | 3195 | 4 | 463 |
海南 | 物或化或生 | 2020 | 本科 | 648 | 4135 | 2 | 463 |
海南 | 物 | 2020 | 本科 | 643 | 4531 | 7 | 463 |
重慶 | 理科 | 2020 | 本一 | 572 | 14270 | 48 | 500 |
四川 | 理科 | 2020 | 本一 | 611 | 20093 | 87 | 529 |
貴州 | 理科 | 2020 | 本一 | 565 | 12106 | 49 | 480 |
云南 | 文科 | 2020 | 本一 | 607 | 2355 | 4 | 555 |
云南 | 理科 | 2020 | 本一 | 589 | 14636 | 24 | 535 |
陜西 | 文科 | 2020 | 本一 | 588 | 2704 | 9 | 512 |
陜西 | 理科 | 2020 | 本一 | 550 | 16295 | 84 | 451 |
甘肅 | 理科 | 2020 | 本一 | 531 | 10945 | 42 | 458 |
青海 | 理科 | 2020 | 本一 | 442 | 5106 | 13 | 352 |
寧夏 | 理科 | 2020 | 本一 | 504 | 4554 | 31 | 434 |
新疆 | 理科 | 2020 | 本一 | 516 | -- | 14 | 431 |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高校、國家211工程、985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項目、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是全國首批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高校,同時也是教育部與原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共建高校。 1960 年和 1978 年,學校先后兩次被確定為全國重點高校,為全國首批具有博士和碩士授予權的高校之一,設有研究生院和12個學院。學校有兩個校區:學院路校區坐落于北京市高校云集的海淀區學院路,沙河校區坐落于北京市昌平沙河高教區。
學校的前身是焦作路礦學堂,始建于1909年,位于河南焦作。1931年,更名為私立焦作工學院。1938 年,學校西遷并與東北大學、北洋大學、北平大學的工學院聯合組建國立西北工學院。 1946 年,焦作工學院復校并于 1949 年回遷焦作。 1950 年學校遷至天津,更名為中國礦業學院。
1952年院系調整期間,天津大學、唐山交大、清華大學的采礦系調整到中國礦業學院,學校因此聚集了全國一流的采礦科學技術人才。 1953 年,學校遷至北京,更名為北京礦業學院。 1970 年,學校遷至四川合川,更名為四川礦業學院。 1978 年,在北京學院路原址設立中國礦業學院北京研究生部,恢復招收和培養研究生; 1988 年,學校更名為中國礦業大學,鄧小平同志親筆為學校題寫校名。 1997 年,成立了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校區); 1998 年恢復招收本科生; 2000 年,學校劃轉教育部直屬管理。 2003 年 1 月,經中央編制部門批復同意,以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名義辦學。 1997 年,學校被確定為國家 211 工程重點建設高校, 2006 年成為 985 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項目建設高校,2017年成為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學校建設與發展,得到了黨和親切關懷。毛澤東同志開發礦業的題詞曾激勵著一代代礦大人為事業不懈奮斗;鄧小平同志親筆批示指引學校在改革開放中走上中興之路;江澤民同志來校視察學?蒲泄ぷ鞑槲倚=ㄐ 90 周年題詞;胡錦濤同志為我校建校 100 周年發來賀信。 100 多年來,學校與中國工業化進程同步發展,與人民共和國一起成長。經過一代又一代礦大人的努力奮斗,學校鑄就了中國煤炭高等教育的一流品牌和獨特的精神文化品格,形成了勤奮、求實、進取、奉獻的校風、好學力行的學風,積淀形成了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和迎難而上的拼搏精神。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在上級主管部門、煤炭能源行業和社會各界的支持下,通過長期發展和建設,已經形成了以理工為主、以礦業與安全為特色,理工文管法經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體系和多科性大學的基本格局。在煤炭能源的勘探、開發、利用,資源、環境和生產相關的礦建、安全、測繪、機械、信息技術、生態恢復、管理工程等領域形成了優勢品牌和鮮明特色。
學,F有32個本科招生專業,有17個一級學科博士點,34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2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2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8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21個省部級重點學科;14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在教育部2017年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礦業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進入A+類,測繪科學與技術、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進入A-類。工程學、地球科學、材料科學、化學等4個學科進入ESI排名前1%。礦業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2個學科入圍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
學校擁有一支高水平的師資隊伍,現有各類教職工1045人。專任教師中,有教授180人,副教授228人;博士生導師192名,碩士生導師250名,擁有博士學位的教師比例達80%以上。教師隊伍中,有教育部創新團隊發展計劃4個,中國科學院院士1名,中國工程院院士5名,雙聘院士9名,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2名,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2人,獎勵計劃特聘教授8人,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5人;先后有8人獲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12人入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44人被列入教育部跨世紀、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 8人被評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4人入選國家,2人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17人被評為北京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1人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7人分別獲孫越崎能源大獎,7人獲中國青年科技獎。
學校始終堅持以育人為本,積極構建能源工業精英教育教學體系,致力于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富有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
力的高素質人才。廣大畢業生當中許多人已成長為國家現代化建設及行業發展的科技精英、管理骨干和領軍人物。學校先后有 8 個專業榮獲國家第一類特色專業建設點項目, 8 個專業榮獲北京市高等學校特色專業項目,采礦工程、安全工程、礦物加工工程、資源勘查工程等四個專業通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擁有 1 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2 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1998 年以來,我校學生參加省級以上國內外科技競賽千余人次獲獎;先后有 8 篇博士論文入選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目前全校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7675人,碩士生4593人,博士生1213人。
圍繞人才培養的核心任務和國家及行業的戰略需求,學校致力于科學研究,提升學校的創新能力,取得了一大批高水平科技成果。先后獲得國家級科技獎勵17項,省部級科技獎勵397項。學校建設了完備的高水平科技創新平臺,擁有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2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個北京市重點實驗室。
學校積極發揮自身優勢,服務行業人才培養、科技進步及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推進產學研協同創新。以校理事會為平臺大力推進社會服務,校理事會成員單位發展到 90 家;學校擁有我國首家以能源與安全為特色的科技園 --- 中關村能源與安全科技園""國礦業大學留學人員創業園"并與北京市共建能源安全產業技術研究院,組成了學校產學研用及科技成果轉化體系,成為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及首都區域創新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學校積極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與合作,不斷推進國際化辦學。目前,
與國內 10 所高水平行業特色型大學聯合發起成立北京高科大學聯盟,與50 所世界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簽訂了校際合作協議,與百余所國外知名大學和科研院所的相關學科開展了學術交流;多次舉辦了國際煤巖學委員會年會、國際有機巖石學年會(ICCP-TSOP)聯合會議、第一屆行為安全與安全管理國際會議、國際有機巖石學會(TSOP)年會、國際采礦科學與技術大會、國際采礦巖層控制會議等國際性學術會議,學術交流日益活躍。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堅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指導方針,按照 深化改革、強化特色、提高質量、創新發展 的總體思路,抓住統籌規劃、隊伍建設、科學管理三個關鍵, 積極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工作,使學校整體辦學水平實現新的跨越發展,努力把學校建成特色鮮明、國際知名的高水平礦業大學。
吉林大學在青海省2020年最
時間:2023-09-18 06:0:02吉林大學在寧夏省2020年最
時間:2023-09-18 23:0:55吉林大學在內蒙古省2020年
時間:2023-09-21 04:0:31吉林大學在遼寧省2020年最
時間:2023-09-21 1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