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2020年重慶市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整理,廣州中醫藥大學在重慶市的2020年最低錄取分如下:文科最低錄取分為574分,最低錄取位次為4294名;理科最低錄取分為573分,最低錄取位次為13966名。
招生省份 | 科目 | 年份 | 錄取批次 | 分數線 | 錄取位次 | 錄取數 | 省控線 |
---|---|---|---|---|---|---|---|
北京 | 物或化或生 | 2020 | 本科 | 584 | 11806 | - | 436 |
北京 | 化和生 | 2020 | 本科 | 573 | 13736 | - | 436 |
天津 | 化和生 | 2020 | 本科A | 619 | 10427 | 1 | 476 |
天津 | 物或化或生 | 2020 | 本科A | 616 | 11008 | 7 | 476 |
天津 | 化 | 2020 | 本科A | 604 | 13486 | 2 | 476 |
天津 | 物 | 2020 | 本科A | 600 | 14300 | 1 | 476 |
天津 | 不限 | 2020 | 本科A | 585 | 17498 | 5 | 476 |
河北 | 文科 | 2020 | 本科 | 601 | 3513 | - | 465 |
河北 | 理科 | 2020 | 本科 | 598 | 32799 | - | 415 |
山西 | 理科 | 2020 | 本一A | 599 | 8897 | - | 537 |
山西 | 文科 | 2020 | 本一A | 579 | 1533 | - | 542 |
山西 | 理科 | 2020 | 本一B | 555 | 24135 | - | 537 |
山西 | 文科 | 2020 | 本一B | 545 | 5414 | - | 542 |
內蒙古 | 文科 | 2020 | 本一A | 568 | 2641 | 7 | 520 |
內蒙古 | 理科 | 2020 | 本一A | 489 | 19234 | 14 | 452 |
遼寧 | 理科 | 2020 | 本科 | 560 | 20327 | 12 | 359 |
吉林 | 文科 | 2020 | 本一A | 554 | 2627 | 5 | 543 |
吉林 | 理科 | 2020 | 本一A | 518 | 17553 | 12 | 517 |
黑龍江 | 理科 | 2020 | 本一A | 544 | 15527 | - | 455 |
黑龍江 | 文科 | 2020 | 本一A | 533 | 3643 | - | 483 |
上海 | 物或化或生 | 2020 | 本科 | 523 | 10431 | 4 | 400 |
上海 | 化 | 2020 | 本科 | 504 | 14678 | 2 | 400 |
江蘇 | 理科 | 2020 | 本一 | 367 | 40136 | 11 | 347 |
浙江 | 不限 | 2020 | 1段 | 610 | 36905 | - | 594 |
安徽 | 理科 | 2020 | 本一 | 590 | 27314 | 23 | 515 |
安徽 | 文科 | 2020 | 本一 | 575 | 6403 | 9 | 541 |
福建 | 文科 | 2020 | 本科 | 578 | 3279 | - | 465 |
福建 | 理科 | 2020 | 本科 | 568 | 17939 | - | 402 |
江西 | 理科 | 2020 | 本一 | 590 | 14918 | - | 535 |
江西 | 文科 | 2020 | 本一 | 577 | 3611 | - | 547 |
山東 | 不限 | 2020 | 1段 | 581 | 43285 | 30 | 449 |
河南 | 理科 | 2020 | 本一 | 611 | 34290 | 21 | 544 |
河南 | 文科 | 2020 | 本一 | 594 | 6558 | 11 | 556 |
湖北 | 理科 | 2020 | 本一 | 590 | 19831 | 17 | 521 |
湖北 | 文科 | 2020 | 本一 | 572 | 4337 | 7 | 531 |
湖南 | 文科 | 2020 | 本一 | 604 | 3472 | - | 550 |
湖南 | 理科 | 2020 | 本一 | 597 | 16970 | - | 507 |
廣東 | 理科 | 2020 | 本科 | 546 | 58730 | 1402 | 410 |
廣東 | 文科 | 2020 | 本科 | 535 | 20442 | 404 | 430 |
廣東 | 理科 | 2020 | 本科 | 529 | 74739 | 60 | 410 |
廣西 | 理科 | 2020 | 本一 | 592 | 8313 | - | 496 |
廣西 | 文科 | 2020 | 本一 | 530 | 5073 | - | 500 |
海南 | 化和生 | 2020 | 本科 | 660 | 3262 | 1 | 463 |
海南 | 物或化或生 | 2020 | 本科 | 646 | 4292 | 16 | 463 |
海南 | 化 | 2020 | 本科 | 638 | 4967 | 6 | 463 |
海南 | 不限 | 2020 | 本科 | 624 | 6347 | 9 | 463 |
海南 | 物 | 2020 | 本科 | 617 | 7176 | 3 | 463 |
重慶 | 文科 | 2020 | 本一 | 574 | 4294 | 9 | 536 |
重慶 | 理科 | 2020 | 本一 | 573 | 13966 | 12 | 500 |
四川 | 理科 | 2020 | 本一 | 603 | 24508 | - | 529 |
四川 | 文科 | 2020 | 本一 | 572 | 4477 | - | 527 |
貴州 | 文科 | 2020 | 本一 | 604 | 1939 | 9 | 548 |
貴州 | 理科 | 2020 | 本一 | 562 | 12908 | 20 | 480 |
云南 | 文科 | 2020 | 本一 | 607 | 2355 | 8 | 555 |
云南 | 理科 | 2020 | 本一 | 552 | 27373 | 14 | 535 |
陜西 | 文科 | 2020 | 本一 | 582 | 3144 | 5 | 512 |
陜西 | 理科 | 2020 | 本一 | 542 | 18779 | 12 | 451 |
青海 | 理科 | 2020 | 本一 | 440 | 5242 | 12 | 352 |
寧夏 | 理科 | 2020 | 本一 | 503 | 4623 | 12 | 434 |
新疆 | 文科 | 2020 | 本一 | 535 | -- | 4 | 482 |
新疆 | 理科 | 2020 | 本一 | 514 | -- | 10 | 431 |
廣州中醫藥大學創辦于1956年,建校基礎是成立于1924年的廣東中醫藥專門學校,是新中國首批建立的四所中醫藥高等學校之一,原直屬國家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領導,2000年轉由廣東省人民政府管理。2017年入選首批國家“雙一流”學科建設高校,2018年整體進入廣東省高水平大學建設單位。是擁有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的兩所中醫藥高校之一,也是擁有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的唯一省屬高校。學校秉承“崇德遠志、和衷有容、汲古求新、篤學精業”大學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整體辦學水平、醫療服務能力和國際影響力均位居全國中醫藥院校前列。
學,F有三元里和大學城兩個校區,占地1377畝,建筑面積78萬多平方米。專任教師1373人,其中正高職稱384人,副高職稱458人,有一批以國醫大師禤國維、周岱翰為代表的著名專家教授。在校全日制本科學生11370人、?粕688人,博士研究生生937人、碩士研究生3689人。二級學院16個,本科專業30個,橫跨醫學、理學、工學、管理學、經濟學、文學、教育學7個學科門類;中醫學、中藥學、中西醫結合、臨床醫學、藥學、護理學6個一級學科,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科學技術哲學、思想政治教育3個二級學科及中醫、中藥、護理3個專業學位類別(領域)碩士學位授權點;中醫學、中藥學、中西醫結合3個一級學科及中醫1個專業學位類別(領域)博士學位授權點;中醫學、中藥學、中西醫結合3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有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個;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學科建設項目5個,一級學科廣東省重點學科3個,其中廣東省攀峰重點學科1個,廣東省優勢重點學科2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重點學科25個;臨床醫學、藥理學與毒理學2個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行列。
“重經典、強臨床”是學校本科教學最鮮明的特色。80年代中期,學校率先啟動經典回歸臨床的教學改革,把四大經典作為必修課程納入教學計劃,實施“院系合一”的管理體制,促進醫教協同發展!啊亟浀、強臨床’高素質中醫人才特色培養模式”獲得2014年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2015年被教育部確定為首批實施“卓越醫生(中醫)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高校和承擔“中醫拔尖創新人才模式改革試點項目”高校。2017年入選全國第二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近年來,學生參加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通過率在全國中醫藥院校始終名列前茅。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始于1978年,是全國首批獲得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的高校,研究生教育規模和培養質量居全國同類院校前列。
學?蒲泄ぷ鲌猿滞怀鎏厣,彰顯優勢。國醫大師鄧鐵濤教授領銜的“脾虛重癥肌無力的臨床和實驗研究” 獲得1992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終身教授王建華領軍的“脾虛證辨證論治的系列研究”獲得2000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其標志性成果“脾虛理論及其應用研究傳承與創新”于2016年入選《中國中醫藥重大理論傳承創新典藏》;袁浩教授牽頭的“中西醫結合治療股骨頭壞死研究”獲得2000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在中醫藥防治重大傳染性疾病中,學校勇于擔當,主動作為。學校作為主要成員單位參加了國家“523”防治瘧疾項目,在臨床上證實了青蒿素抗瘧功效,為青蒿素的發明作出了重大貢獻。李國橋教授團隊系列研究成果先后獲得全國科學大會獎、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學校重點建設了廣東省中醫科學院、華南中醫藥協同創新中心、華南針灸研究中心、國際中醫藥轉化醫學研究中心、中西醫結合基礎研究中心、現代南藥工程技術中心、嶺南醫學研究中心等重大科技創新平臺,擁有省部級以上科研平臺51個。
學校一直與東南亞國家、非洲國家合作開展抗瘧研究。我校研發的雙氫青蒿素哌喹復方新藥被世界衛生組織(WHO)納入2010版(第二版)和2015版(第三版)《瘧疾治療指南》。由李國橋教授團隊研制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第4代青蒿素系列復方抗瘧藥,被列為廣東省中醫藥強省建設重點項目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對外合作項目,被當作“國禮”贈送給許多非洲國家。第四代青蒿素復方已取得包括美國在內的38個國家的國際專利保護,32個國家的商標注冊,在24個瘧疾流行國家上市銷售。我校宋健平教授科研團隊在科摩羅國合作實施青蒿素復方快速清除瘧疾項目,有效地遏制了當地瘧疾流行,實現了該國歷史上第一次瘧疾零死亡,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關注。2017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將我校青蒿抗瘧團隊創新的復方青蒿素全民服藥以清除傳染源的方案納入《惡性瘧的全民服藥-現場實施手冊》,為全球加快瘧疾防治進程貢獻了中醫智慧。
學校立足自身優勢,積極參與中醫藥強省建設。現有直屬附屬醫院6所(含與政府共建2所),非直屬附屬醫院30所。直屬附院病床數 8000多張、年門診總量超1200萬人次、年出院總量超25萬人次。第一、第二附屬醫院入選廣東省高水平醫院建設“登峰計劃”。第一附屬醫院成為全國首批中醫診療模式創新試點單位、第二批“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建設單位”,是全國區域中醫(?)診療中心最多的醫院之一;第二附屬醫院門診量連續20年位居全國同行第一,連續6年位居“中國中醫院競爭力100強排行榜”榜首,連續5屆被評為“全國文明單位”;第三附屬醫院為廣東省唯一的三級甲等骨傷?漆t院!胺堑洹睍r期,我校附屬醫院作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抗“非典”中醫專家組組長單位,主張中醫藥早介入,臨床效果突出,得到世界衛生組織專家認可。
學校積極推進協同創新,服務地方經濟。與省內外15個地市建立產學研合作關系,幫助農民精準脫貧、促進山區鄉村振興。與廣藥集團、華潤三九、康美藥業、復星醫藥等著名醫藥企業開展全方位、多層次的合作。學校研發的胃乃安、骨仙片、消渴丸、金佛止痛丸、滋腎育胎丸、和胃止痛膠囊等系列中成藥成為廣東醫藥企業的核心產品并暢銷全國。近3年,學校大力發展科技成果轉讓及技術轉移工作,轉讓科技成果合同經費達5000萬元。在全省指導建立了50個以“南藥”為特色的中藥材規范種植基地,種植面積達100多萬畝。
學校大力挖掘和弘揚中醫藥文化,塑造了行業特有的人文環境。學校建設的廣東中醫藥博物館,是全國高校首批國家二級博物館,與第一附屬醫院、第二附屬醫院一起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確定為首批全國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成為廣東傳播中醫藥文化的重要窗口。學校編寫出版的《通俗中醫藥叢書》、《嶺南中醫藥文庫》等大型圖書,與廣東省中醫藥局、廣東廣播電視臺聯合制作的大型紀錄片《懸壺嶺南》等影視作品,成為全國中醫藥文化領域的重點項目。
學校充分發揮地緣和人文優勢,主動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戰略。自1974年開始招收外國留學生,已為110多個國家和地區培養了2萬多名中醫藥高級人才。目前,在校國際及港澳臺學生超過3000人,其中學歷教育學生超過2300人,規模居全國同類院校首位。近年來,學校依托教育部“港澳與內地高校師生交流計劃”與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理工大學等港澳高校開展了72個師生交流項目,共有2045名港澳高校師生來校進行學習和交流。與香港浸會大學、澳門大學、澳門科技大學等港澳高校共建“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創新中心”、“中醫藥防治免疫疾病粵港澳聯合實驗室”、“中醫藥防治腫瘤轉化醫學研究聯合實驗室”。在澳洲、瑞典、馬拉維等地建立了5個國家級中醫藥海外中心和5個國家級中醫藥國際合作基地。
學校目前與世界一流高水平大學開展國際醫療科研項目有:與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繼續教育中心合作開設“臨床研究的原則和實踐”遠程學習課程,與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和烏普薩拉大學共建中草藥聯合研究中心,與澳大利亞皇家墨爾本大學共同進行中醫傳統證據的整理、挖掘,開展高水平的臨床研究,與荷蘭烏特勒支大學醫學院開展關于免疫學研究,與美國麻省總醫院簽約合作在珠海橫琴建設麻省總醫院中國醫院。學校為中國中醫藥服務貿易聯盟副理事長單位,國家留學基金委中國政府獎學金社會實踐與文化體驗基地。第二附屬醫院(廣東省中醫院)和廣東中醫藥博物館是我省首批中醫藥文化國際傳播建設單位。學校為學校積極投入全球衛生治理,認真執行海外醫療援助工作,由我校整建制派出的第八批援加納醫療隊赴當地執行任務。
吉林大學在青海省2020年最
時間:2023-09-18 06:0:02吉林大學在寧夏省2020年最
時間:2023-09-18 23:0:55吉林大學在內蒙古省2020年
時間:2023-09-21 04:0:31吉林大學在遼寧省2020年最
時間:2023-09-21 1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