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2020年寧夏省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整理,重慶郵電大學在寧夏省的2020年最低錄取分如下:最低錄取分為506分,最低錄取位次為4393名。
招生省份 | 科目 | 年份 | 錄取批次 | 分數線 | 錄取位次 | 錄取數 | 省控線 |
---|---|---|---|---|---|---|---|
北京 | 物 | 2020 | 本科 | 570 | 14271 | 7 | 436 |
天津 | 物 | 2020 | 本科A | 628 | 8756 | 6 | 476 |
天津 | 物或化或生 | 2020 | 本科A | 622 | 9868 | 2 | 476 |
河北 | 理科 | 2020 | 本科 | 620 | 19493 | 72 | 415 |
河北 | 文科 | 2020 | 本科 | 597 | 4119 | 4 | 465 |
河北 | 理科 | 2020 | 本科 | 589 | 39081 | 25 | 415 |
山西 | 理科 | 2020 | 本一B | 566 | 19448 | 64 | 537 |
山西 | 理科 | 2020 | 本二A | 550 | 26417 | 10 | 449 |
內蒙古 | 理科 | 2020 | 本一A | 544 | 9202 | 10 | 452 |
遼寧 | 理科 | 2020 | 本科 | 596 | 10761 | 25 | 359 |
吉林 | 理科 | 2020 | 本一A | 559 | 10135 | 18 | 517 |
吉林 | 文科 | 2020 | 本一A | 555 | 2560 | 2 | 543 |
黑龍江 | 理科 | 2020 | 本一A | 560 | 12353 | 21 | 455 |
上海 | 物 | 2020 | 本科 | 499 | 15827 | 4 | 400 |
上海 | 物或化或生 | 2020 | 本科 | 460 | 24994 | 4 | 400 |
江蘇 | 理科 | 2020 | 本一 | 371 | 33125 | 50 | 347 |
江蘇 | 文科 | 2020 | 本一 | 357 | 11623 | 2 | 343 |
浙江 | 不限 | 2020 | 1段 | 594 | 52793 | - | 594 |
安徽 | 理科 | 2020 | 本一 | 600 | 22036 | 79 | 515 |
安徽 | 理科 | 2020 | 本一 | 584 | 30966 | 13 | 515 |
安徽 | 文科 | 2020 | 本一 | 578 | 5731 | 4 | 541 |
安徽 | 理科 | 2020 | 本二 | 571 | 39210 | 10 | 435 |
安徽 | 理科 | 2020 | 本二 | 552 | 52603 | 15 | 435 |
福建 | 理科 | 2020 | 本科 | 580 | 14412 | 45 | 402 |
福建 | 理科 | 2020 | 本科 | 531 | 30949 | 10 | 402 |
江西 | 理科 | 2020 | 本一 | 598 | 12286 | 61 | 535 |
江西 | 理科 | 2020 | 本二 | 572 | 22628 | 10 | 463 |
江西 | 理科 | 2020 | 本一 | 563 | 27085 | 10 | 535 |
山東 | 不限 | 2020 | 1段 | 590 | 34462 | 97 | 449 |
山東 | 不限 | 2020 | 1段 | 575 | 48830 | 27 | 449 |
河南 | 理科 | 2020 | 本一 | 618 | 28686 | 102 | 544 |
河南 | 理科 | 2020 | 本一 | 609 | 35994 | 10 | 544 |
河南 | 文科 | 2020 | 本一 | 593 | 6823 | 2 | 556 |
湖北 | 理科 | 2020 | 本一 | 592 | 18991 | 125 | 521 |
湖北 | 文科 | 2020 | 本一 | 572 | 4337 | 4 | 531 |
湖南 | 理科 | 2020 | 本一 | 600 | 15725 | 86 | 507 |
湖南 | 文科 | 2020 | 本一 | 599 | 4234 | 4 | 550 |
湖南 | 理科 | 2020 | 本一 | 581 | 24104 | 10 | 507 |
廣東 | 理科 | 2020 | 本科 | 575 | 34667 | 101 | 410 |
廣東 | 理科 | 2020 | 本科 | 553 | 52415 | 10 | 410 |
廣西 | 理科 | 2020 | 本一 | 586 | 9598 | 35 | 496 |
廣西 | 理科 | 2020 | 本二 | 552 | 19099 | 10 | 353 |
海南 | 物 | 2020 | 本科 | 637 | 5042 | 29 | 463 |
海南 | 物或化或生 | 2020 | 本科 | 622 | 6577 | 4 | 463 |
重慶 | 文科 | 2020 | 本一 | 566 | 5397 | 14 | 536 |
重慶 | 理科 | 2020 | 本一 | 546 | 22379 | 1898 | 500 |
重慶 | 理科 | 2020 | 本一 | 523 | 31470 | 60 | 500 |
重慶 | 理科 | 2020 | 本二 | 505 | 39600 | 283 | 411 |
重慶 | 理科 | 2020 | 本二 | 495 | 44418 | 35 | 411 |
四川 | 理科 | 2020 | 本一 | 610 | 20631 | 196 | 529 |
四川 | 理科 | 2020 | 本一 | 586 | 34828 | 45 | 529 |
四川 | 文科 | 2020 | 本一 | 570 | 4786 | 4 | 527 |
四川 | 理科 | 2020 | 本二 | 561 | 53178 | 65 | 443 |
四川 | 理科 | 2020 | 本二 | 546 | 65692 | 20 | 443 |
貴州 | 理科 | 2020 | 本一 | 566 | 11911 | 62 | 480 |
貴州 | 理科 | 2020 | 本二 | 509 | 30510 | 12 | 384 |
云南 | 理科 | 2020 | 本一 | 594 | 13246 | 93 | 535 |
云南 | 理科 | 2020 | 本二 | 559 | 24550 | 12 | 440 |
陜西 | 理科 | 2020 | 本一 | 549 | 16824 | 105 | 451 |
甘肅 | 理科 | 2020 | 本一 | 538 | 9566 | 38 | 458 |
青海 | 理科 | 2020 | 本一 | 460 | 3879 | 15 | 352 |
寧夏 | 理科 | 2020 | 本一 | 506 | 4393 | 55 | 434 |
新疆 | 理科 | 2020 | 本一 | 530 | -- | 49 | 431 |
工業和信息化部重慶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國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興計劃”支持高校
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實施高校
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技進步獎、國家教學成果獎、
全國科學大會獎、中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成果獲得單位
博士學位授予單位
國家高技術產業化示范工程基地
全國信息產業科技創新先進集體
全國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
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
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
全國綠化模范單位
全國文明校園
全國文明單位
全國國防教育特色學校
重慶郵電大學是國家布點設立并重點建設的郵電高校之一,是工業和信息化部與重慶市共建的一所特色鮮明、優勢突出,在信息通信領域具有重要影響的高水平教學研究型大學。學校發軔于1950年,在抗戰時期交通部郵政總局原址上開辦郵政人員培訓班;在此基礎上,先后舉辦西南郵電分校、重慶郵電學校和重慶電信學校;1959年由國務院批準成立為重慶郵電學院,并開始本科教育;1965年成為當時四川省招收研究生的10所院校之一;于1970年改建為電信總局529廠,1973年改建為郵電部第九研究所,1979年恢復辦學。2000年由信產部劃轉重慶市管理,實行部市共建;2006年更名為重慶郵電大學,2013年批準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近年來,學校抓住西部大開發、重慶大建設、信息產業大發展的歷史機遇,立足行業,服務地方,加強建設,加快發展。
學,F有在校學生2.4萬余人,其中研究生3400余人。在職教職工1700余人,其中高級職稱730余人,博士生導師和碩士生導師700余位,我校校友、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鄔賀銓院士為我校名譽校長、校董事會主席。學校外聘了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和英國、加拿大、美國、波蘭、印度等國30余名院士及150余位知名專家學者為我校兼職教授或名譽教授。學校有國家特支計劃、、、百千萬人才工程、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重慶市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兩江學者、、學術技術帶頭人、百名學術學科領軍人才、巴渝學者等各類高層次人才100余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模范教師、全國師德標兵、全國高等學校優秀骨干教師、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重慶市名師、重慶市優秀教育工作者等獲得者110余人,國家及省部級科技創新團隊、教學團隊等22支。
學校堅持育人為本,辦學60余年來,為信息通信行業和地方培養輸送了10萬余名各類人才,被譽為“中國信息通信人才的搖籃”,F為全國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全國首批信息專業人才培訓基地、全國首批通信科普教育基地、重慶市軟件人才和微電子人才培養基地、重慶市研究生教育創新基地。學校主動適應信息行業產業發展需求,加強學科專業建設。
學,F有學院16個,本科專業56個、國家級特色專業5個、重慶市特色專業和“三特”專業16個、5個市級大數據智能化類特色專業、4個市級首批本科一流專業、“三特”學科專業群4個,涵蓋工、理、經、管、文、藝、法等學科門類。擁有重慶市“雙一流”學科3個、重慶市重點學科14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8個,學校的工程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經教育部批準具有推薦本科生免試攻讀研究生資格。學校積極推進課程教育改革,現建有5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10個國家及重慶市實驗教學示范中心,58門國家及重慶市精品課程和雙語教學示范課程,16個國家及重慶市教學團隊。自主研發了包含全校所有1800余門本科課程資源的課程中心,推進課程資源在線化;建成一批重慶市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和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精品視頻公開課,開展隨堂在線課程錄播,引入爾雅、超星、智慧樹、至善網、高校邦等在線課程,開展翻轉課堂實踐,探索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方法,積極推進信息時代教育教學改革。學校作為重慶唯一的教育綜合改革試點高校,近年來,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承擔國家及部省級教改項目180余項,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4項,重慶市教學成果一等獎13項。學校高度重視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和實踐能力培養,已建成校外實習實訓和就業基地200余個,依托創新創業教育學院,大力引進思科等知名企業的雙創課程,并構建集通識教育、創新教育、創業教育訓練為一體的專業化創新創業教育體系,著力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與意識;重視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組織學生參加各類雙創比賽,培養效果不斷顯現。我校是全國“挑戰杯”大學生課外科技競賽發起高校之一,獲第八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金獎,獲得第十四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全國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4項,總成績在重慶市屬高校中排名第一;參加數模競賽和電子設計競賽成績一直居重慶市高校前列;參加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累計獲獎等級、總數位居重慶高校首位。近五年來,學生獲國家級獎勵500余項,部省級獎勵1700余項。在中國高校創新人才培養暨學科競賽評估中列全國第五十四,在市屬高校中排名第一。學校本科畢業生就業率保持在95%以上,畢業研究生就業率保持在98%以上,被評為“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
學校堅持自主創新,是全國信息產業科技創新先進集體和國家高技術產業化示范工程基地,被譽為“中國數字通信發祥地”。學,F建有“國家寬帶移動通信軍民結合終端設備動員中心”、移動通信終端與網絡控制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重慶工業物聯網示范性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全國首個“信息無障礙工程研發中心”、大數據智能研究院等50余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教育部及重慶市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和人文社科基地!靶乱淮畔⒕W絡與終端協同創新中心”“工業物聯網協同創新中心”“大數據協同創新中心”入選重慶市“2011協同創新中心”擇優支持計劃。學校在通信網及測試技術、新一代寬帶無線移動通信、計算機網絡與信息安全、智能信息處理、物聯網與智能控制、先進制造與信息化技術、微電子技術與專用芯片設計等領域,承擔了一大批重大科研項目。學校曾先后成功研制第一套符合國際電聯標準的24路、30/32路脈沖編碼機和120路復接設備及其配套儀表,參與制定第三代移動通信標準并設計出世界上第一顆TD—SCDMA基帶芯片,制定了我國工業自動化領域第一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EPA國際標準,研制出我國安全領域信息隔離與交換的關鍵設備,研發出全球首款支持三大工業無線國際標準的工業物聯網核心芯片。研制了目前世界上行走效率最高的步行機器人“行者一號”,創造了新的吉尼斯世界紀錄。學校曾榮獲全國科學大會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技進步獎、中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等殊榮。近年來,學校承擔了包括國家科技重大專項、973、86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國家級項目800余項,承擔省部級項目1500余項,獲得國家、省部級科技獎勵100余項,其中包括了7項國家科學技術獎和2項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一等獎,榮獲17項重慶市科學技術一等獎,獲得省部級及其以上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30余項,獲得授權專利1000余件。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不斷深化產學研合作,提升國際化辦學水平。立足信息行業,主動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不斷探索產學研結合新模式,努力構建開放辦學大平臺。學校成立了董事會,與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郵政、中國鐵塔、中廣核、華為、中興、大唐、聯想、騰訊等行業著名企業,與中國科學院、中國社科院、中國電子科技集團、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等科研院所,與長安汽車、四聯集團、機電控股等在渝大型企業,與重慶兩江新區、渝中區、南岸區、渝北區、西永微電子園、茶園工業園區等建立了緊密的產學研合作關系。學校注重國際合作與交流,積極推進國際化進程,與惠普、微軟、IBM、思科、甲骨文等國際IT龍頭企業聯合開展人才培養和科研合作。組建了“重郵訊飛人工智能學院”“重郵—惠普軟件學院”“重慶國際半導體學院”“微軟重慶軟件外包服務人才培訓基地”“教育部—中興通訊ICT產教融合創新基地”“現代郵政學院、郵政研究院”等74個產教融合平臺,與企業聯合開展定制式人才培養項目。與國外和港澳臺地區50余所高校開展學術交流、聯合辦學及共建研發基地。學校堅持開放辦學,積極推進國際化合作,取得顯著成效。目前學校與美國、英國、加拿大、法國、俄羅斯、意大利、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和港澳臺地區40余所高校開展人才聯合培養、短期學生交換/學分交流、帶薪實習及短期科技與文化交流等項目,著力推進中美、中加、中俄、中英等合作辦學項目,推進“1+2+1”“2+2”“3+1”“4+1”等模式的國際化人才培養計劃,與法國巴黎高等電子學院建立了我市首個境外聯合辦學基地,獲得國家留學基金委在校生公派出國學習交流項目。學校來華留學教育取得新突破,是中國政府獎學金資助來華留學生項目高校,在校長短期留學生規模每年達400余人,是中國政府獎學金資助留學生項目高校,并作為西南地區唯一高校通過首批27所試點高校接受國家來華留學質量認證。
學校地處于重慶主城南山風景區內,坐落在森林公園環抱之中。學校占地3800畝,校舍建筑面積68萬余平方米,館藏694余萬冊(種)。建有以萬兆雙冗余骨干網絡、有線無線覆蓋全校、萬兆到樓、全網支持IPv4/IPv6雙棧的高質量校園網絡,建有全國規模最大、技術領先的云數據中心,搭建“重慶郵電大學”“紅巖網!薄癢e重郵”“重郵微校”“今日校園”等移動校園平臺,初步建成包括統一數據交換共享中心、一站式網上辦事服務大廳、多維度信息交互體驗平臺和在線教學平臺、虛擬仿真實驗平臺等的智慧校園。校園鳥語花香,環境優美,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是學習生活、成長成才的好地方。學校先后被評為全國文明單位、全國文明校園、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全國模范職工之家、全國學校及周邊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集體、全國綠化模范單位、重慶市最佳文明單位、重慶市森林單位、重慶市園林式單位、重慶市教育信息化先進單位。學校被命名為重慶市首批“綠色校園”、“數字校園”示范學校和“平安校園”示范單位。
繼往開來,再展宏圖。學校將堅持科學發展、突出辦學特色、推進改革創新、擴大開放合作、加強內涵提升,努力建設成為中國西部信息科技創新與高層次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建設成為重慶市“大數據智能化的一個實驗場所、人才高地、科技高地”,爭取早日實現建成特色鮮明、開放式、高水平教學研究型大學的奮斗目標,為我國信息產業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吉林大學在青海省2020年最
時間:2023-09-18 06:0:02吉林大學在寧夏省2020年最
時間:2023-09-18 23:0:55吉林大學在內蒙古省2020年
時間:2023-09-21 04:0:31吉林大學在遼寧省2020年最
時間:2023-09-21 1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