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2020年山東省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整理,陜西中醫藥大學在山東省的2020年最低錄取分如下:最低錄取分為552分,最低錄取位次為77543名。
招生省份 | 科目 | 年份 | 錄取批次 | 分數線 | 錄取位次 | 錄取數 | 省控線 |
---|---|---|---|---|---|---|---|
天津 | 化和生 | 2020 | 本科A | 588 | 16850 | 2 | 476 |
天津 | 物或化或生 | 2020 | 本科A | 571 | 20541 | 8 | 476 |
河北 | 文科 | 2020 | 本科 | 564 | 11618 | 2 | 465 |
河北 | 理科 | 2020 | 本科 | 550 | 70636 | 8 | 415 |
山西 | 文科 | 2020 | 本一B | 547 | 5093 | 6 | 542 |
山西 | 理科 | 2020 | 本一B | 540 | 31255 | 19 | 537 |
內蒙古 | 理科 | 2020 | 本一A | 508 | 15389 | 6 | 452 |
內蒙古 | 理科 | 2020 | 本二A | 477 | 21753 | 4 | 333 |
遼寧 | 理科 | 2020 | 本科 | 515 | 36297 | 10 | 359 |
吉林 | 文科 | 2020 | 本一A | 536 | 3922 | 2 | 543 |
吉林 | 理科 | 2020 | 本一A | 517 | 17784 | 5 | 517 |
吉林 | 理科 | 2020 | 本二A | 474 | 27494 | 6 | 336 |
黑龍江 | 文科 | 2020 | 本一A | 511 | 5424 | 4 | 483 |
黑龍江 | 理科 | 2020 | 本一A | 500 | 25983 | 12 | 455 |
黑龍江 | 理科 | 2020 | 本二A | 481 | 31275 | 4 | 301 |
江蘇 | 理科 | 2020 | 本二 | 350 | 76258 | 8 | 313 |
江蘇 | 文科 | 2020 | 本二 | 348 | 16581 | 2 | 284 |
浙江 | 不限 | 2020 | 1段 | 594 | 52739 | - | 594 |
浙江 | 不限 | 2020 | 2段 | 593 | 53777 | - | 495 |
安徽 | 文科 | 2020 | 本二 | 542 | 19621 | 2 | 499 |
安徽 | 理科 | 2020 | 本二 | 526 | 73216 | 5 | 435 |
福建 | 文科 | 2020 | 本科 | 545 | 7790 | 2 | 465 |
福建 | 理科 | 2020 | 本科 | 511 | 39050 | 10 | 402 |
江西 | 文科 | 2020 | 本一 | 548 | 10351 | 5 | 547 |
江西 | 理科 | 2020 | 本一 | 543 | 38695 | 15 | 535 |
山東 | 不限 | 2020 | 1段 | 552 | 77543 | 10 | 449 |
河南 | 理科 | 2020 | 本二 | 561 | 88293 | 8 | 418 |
河南 | 文科 | 2020 | 本二 | 558 | 21036 | 6 | 465 |
湖北 | 文科 | 2020 | 本二 | 528 | 13369 | 4 | 426 |
湖北 | 理科 | 2020 | 本二 | 514 | 58847 | 11 | 395 |
湖南 | 文科 | 2020 | 本二 | 558 | 16069 | 4 | 526 |
湖南 | 理科 | 2020 | 本二 | 511 | 70599 | 16 | 464 |
廣東 | 文科 | 2020 | 本科 | 525 | 25952 | 6 | 430 |
廣東 | 理科 | 2020 | 本科 | 506 | 100964 | 16 | 410 |
廣西 | 理科 | 2020 | 本一 | 501 | 39514 | 23 | 496 |
廣西 | 文科 | 2020 | 本一 | 501 | 9619 | 9 | 500 |
海南 | 化和生 | 2020 | 本科 | 601 | 9257 | 4 | 463 |
海南 | 物或化或生 | 2020 | 本科 | 580 | 12549 | 8 | 463 |
重慶 | 文科 | 2020 | 本二 | 533 | 11851 | 5 | 443 |
重慶 | 理科 | 2020 | 本二 | 505 | 39600 | 10 | 411 |
四川 | 理科 | 2020 | 本一 | 552 | 60571 | 30 | 529 |
四川 | 文科 | 2020 | 本一 | 534 | 14763 | 11 | 527 |
貴州 | 理科 | 2020 | 本二 | 485 | 42818 | 11 | 384 |
云南 | 文科 | 2020 | 本一 | 586 | 4641 | 4 | 555 |
云南 | 理科 | 2020 | 本一 | 569 | 20853 | 11 | 535 |
陜西 | 文科 | 2020 | 本一 | 520 | 12933 | 448 | 512 |
陜西 | 理科 | 2020 | 本一 | 464 | 54130 | 1811 | 451 |
甘肅 | 文科 | 2020 | 本一 | 543 | 4395 | 5 | 520 |
甘肅 | 理科 | 2020 | 本一 | 500 | 18944 | 30 | 458 |
青海 | 文科 | 2020 | 本一 | 469 | 2291 | 8 | 439 |
青海 | 理科 | 2020 | 本一 | 418 | 7116 | 22 | 352 |
寧夏 | 文科 | 2020 | 本一 | 545 | 1992 | 5 | 523 |
寧夏 | 理科 | 2020 | 本一 | 478 | 6908 | 15 | 434 |
新疆 | 文科 | 2020 | 本一 | 513 | -- | 5 | 482 |
新疆 | 理科 | 2020 | 本一 | 465 | -- | 40 | 431 |
陜西中醫藥大學的前身是1952年創建于西安的西北中醫進修學校,1959年升格為陜西中醫學院,1961年遷至古都咸陽,是陜西唯一一所培養高級中醫藥人才的普通高等院校,是1978年56號文件確定的全國8所重點建設的中醫院校之一,1978年招收培養碩士研究生,1981年成為全國首批碩士學位授予單位,1990年被教育部批準為首批有條件接收國外留學生、港澳臺地區學生的高等院校,2015年更名為陜西中醫藥大學。經過60多年的建設和發展,陜西中醫藥大學已成為一所以中醫藥專業為主體,醫、理、工、文、管多學科專業相互支撐、交叉融合的醫學類院校。
一、基本情況
學校北校區坐落于古都咸陽,南校區位于灃河之畔的西咸新區,總占地面積796675.3平方米,F有各類在校生近1.5萬名,設基礎醫學院、第一臨床醫學院(下設中醫系、中西醫臨床醫學系)、第二臨床醫學院(下設臨床醫學系)、藥學院、針灸推拿學院、護理學院、醫學技術學院、公共衛生學院、人文管理學院、外語學院、繼續教育學院、體育部、馬克思主義學院、國際教育學院等14個教學單位,2所直屬附屬醫院、21所非直屬附屬醫院以及陜西中醫藥大學制藥廠和陜西醫史博物館。
二、師資隊伍
學校現有教職員工5000余人(含兩所直屬附屬醫院),有專任教師910人,其中副高以上職稱504人;有碩士研究生導師500余名、兼職博士生導師16名、博士后導師8名;分別與中國中醫科學院及北京、上海、廣州、南京、成都、黑龍江、浙江、遼寧等中醫藥大學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學,F有國醫大師、全國優秀教師、國家中醫藥教學名師、國家科技創新領軍人才6人,有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陜西省有突出貢獻專家23人,國家級、省級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項目指導教師70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4人,陜西省名老中醫、名中醫49人,陜西省教學名師、優秀教師、師德標兵21人,陜西省“三秦學者”、“”、“特支計劃”人才13人,陜西省優秀教學團隊10個,陜西省重點科技創新團隊、“特支計劃”三秦學者創新團隊5個,形成了一支敬業精神強、學術水平高、教學經驗豐富的師資隊伍。
三、人才培養
六十多年來,學校堅持立足陜西、面向西北、輻射全國,為國家培育了8萬余名德才兼備的優秀中醫藥人才,F開設24個本科專業,已形成了以中醫藥,醫、理、工、文、管等學科相互滲透、相互促進、協調發展的專業格局。學校自1978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現有中醫學、中西醫結合、中藥學、臨床醫學、藥學5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具有中醫、中藥學、護理、公共衛生、應用心理、漢語國際教育碩士6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具有同等學力申請碩士學位授予權。截至目前,學校全日制在校生13562人,其中碩士研究生1220人,本科生12215人,留學生118人。學校有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2個、教育部卓越醫生(中醫)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項目2個、省級一流專業8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6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5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7個、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2個、省級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試點學院(系)2個,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共20門。近五年獲省級優秀教學成果獎8項,其中一等獎3項。
四、科學研究
學校注重科技創新,打造一流學科平臺,取得了豐碩成果,F已形成了以中醫中藥為主體,布局比較合理,層次比較齊全的重點學科群,現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17個、陜西省一流學科1個、優勢學科6個、陜西省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15個。建有中醫學、中西醫結合學、中藥學、臨床醫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個、博士后創新基地2個,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國家中醫藥標準研究推廣基地、國家中藥材產業技術體系綜合試驗站、國家中藥材種子種苗繁育基地、3個國家中醫藥科研三級實驗室、5個陜西省重點實驗室、4個陜西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個陜西省臨床研究中心與分中心、2個陜西省重點研究室、13個陜西省中醫藥科研二級實驗室與陜西省免疫炎癥相關疾病中醫藥防治國際聯合研究中心、陜西省中藥資源產業化協同創新中心、陜西省創新藥物研究中心、陜西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陜西省級“雙導師制”科技創新創業中心、咸陽市中藥產業技術發展研究院、院士工作站、國醫大師研究院、整合醫學研究院等科研平臺,建立了完善的醫藥科技創新體系。近五年來,學校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行業重大專項、國家“重大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陜西省重點科技專項等科研項目700余項,獲省部級科技成果獎勵43項。學校主辦的《陜西中醫藥大學學報》、《現代中醫藥》系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收錄期刊、陜西省優秀期刊。
五、醫療服務
學校有2所直屬附屬醫院。第一附屬醫院始建于1940年,是西北地區建立最早的一所中醫特色突出,綜合實力雄厚,集醫療、教學、科研、康復、產業、文化為一體的國家三級甲等中醫醫院、國家中醫藥示范醫院,也是國家“七五”期間重點建設的七所中醫學院附屬醫院之一。醫院針對不同個體的優質服務和健康指導,建立起獨具中醫特色的“診”“案”“調”“管”“養”齊備、產業鏈條完整的健康服務平臺。擁有以“國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創新基地”等為代表的醫療、教學、科研、文化平臺38個。是國家全科醫生臨床培養基地、國家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國家中醫類別全科醫生規范化培訓基地、國家執業醫師考試基地、國家中西醫結合傳染病臨床基地、國家首批中醫藥傳承創新重點工程重點中醫院建設單位、國家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陜西省基層常見病多發病中醫藥適宜技術基地。醫院注重文化建設,富含中醫藥傳統文化特色的庭院環境收到了很高的社會贊譽,榮獲國家中醫藥文化建設先進單位稱號。第二附屬醫院是西北地區首家三級甲等中西醫結合醫院,全國重點中西醫結合醫院、陜西省中醫藥文化建設示范單位,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醫院現有國家臨床重點學科和?平ㄔO項目21個,其中國家臨床重點?(中醫類別)1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二五”重點?3個、重點學科2個,陜西省中醫藥重點?9個、重點學科2個,咸陽市重點?4個。2017年獲批為“陜西省危重孕婦救治與轉診中心”,被譽為本地區“母嬰健康的保護神”。
六、科技產業
學校充分發揮中醫藥產學研優勢,積極推進協同創新,主動融入區域經濟建設,服務大健康產業,先后與咸陽市、渭南市、楊凌示范區、銅川市、寶雞市、商洛市、旬邑、子洲、佳縣、柞水、鎮巴、洛南等二十余市縣建立了政產學研合作關系,與步長制藥等著名醫藥企業開展全方位、多層次的合作。學校作為技術總依托單位對全省60個縣中藥資源進行了普查,摸清了中藥資源的家底,為我省發展中醫藥產業提供了決策依據,學校指導建立了20多個以“秦藥”為特色的中藥材示范種植基地,對促進山區經濟發展、助力精準脫貧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由學校研發的固腸止瀉丸、咽炎清丸、金砂五淋丸、消炎退熱合劑、天麻眩暈寧合劑、通脈口服液、益視口服液等系列中成藥暢銷全國,產生了較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七、對外交流
學校是中國最早有條件開展對外國留學生和港澳臺地區學生進行中醫藥教育的高等院校之一,有教育部“中國政府獎學金”和陜西省人民政府“三秦外國留學生獎學金”。先后同美國、加拿大、韓國、俄羅斯、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澳大利亞、新西蘭、波蘭等國家和臺灣、香港等地區的高校建立校際合作交流關系,先后為世界各地30多個國家和地區培養了3000多名中醫藥人才,現有來自15個國家在校留學生127人。近年來,學校充分發揮地緣和人文優勢,主動服務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學校積極投身“一帶一路”中醫藥傳播事業,先后獲批國家絲綢之路中醫藥國際合作基地(陜西)、中國-瑞士中醫藥中心(日內瓦),在美國、俄羅斯、羅馬尼亞成立了中醫藥醫療中心。
八、校園文化
學校堅持“文化鑄!睉鹇,以弘揚中醫藥文化,堅持發揚延安精神,學習邵小莉英烈風范,發揮大師楷模作用,積極構建文化育人質量提升體系。一是發揮紅色文化和中醫藥傳統文化優勢培育和踐行,促進核心價值觀進課堂、進公寓、進學生頭腦,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中國青年報》曾深度報道學校踐行成績。二是發揮中國傳統醫德教育優勢,加強傳統醫德傳承與創新基地建設,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相關工作受到全國行業院校和省內兄弟院校一致好評。三是發揮以“精誠仁樸”校訓的大學精神作用,積極探索獨具特色、潤物無聲的文化育人模式,培養了一代代無私奉獻、埋頭苦干、服務社會的中醫藥大學生!吨袊逃龍蟆飞疃葓蟮缹W校文化育人工作成績。四是發揮網絡育人作用,促進互聯網思想政治教育,我校新媒體建設在全國中醫藥院校中名列第二。五是發揮“文藝百花獎”匯演、大學生辯論賽、田徑運動會等傳統文體活動,以及精彩紛呈的學生社團活動優勢,營造濃郁的校園文化氛圍,烘托莘莘學子的青春熱情,為學生搭建了廣闊的成長舞臺。學校社會實踐服務隊多次獲評中省大中專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先進集體。學校2012年榮獲教育部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成果優秀獎,2016年榮獲陜西省高校共青團工作“校園文化建設優秀單位”,近三年連續榮獲陜西省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一等獎。
吉林大學在青海省2020年最
時間:2023-09-18 06:0:02吉林大學在寧夏省2020年最
時間:2023-09-18 23:0:55吉林大學在內蒙古省2020年
時間:2023-09-21 04:0:31吉林大學在遼寧省2020年最
時間:2023-09-21 1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