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2020年重慶市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整理,成都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在重慶市的2020年最低錄取分如下:文科最低錄取分為370分,最低錄取位次為58199名;理科最低錄取分為289分,最低錄取位次為109264名。
招生省份 | 科目 | 年份 | 錄取批次 | 分數線 | 錄取位次 | 錄取數 | 省控線 |
---|---|---|---|---|---|---|---|
重慶 | 文科 | 2020 | ? | 370 | 58199 | 15 | 180 |
重慶 | 理科 | 2020 | ? | 289 | 109264 | 15 | 180 |
四川 | 文科 | 2020 | ? | 368 | 137105 | - | 150 |
四川 | 理科 | 2020 | ? | 319 | 239002 | - | 150 |
貴州 | 文科 | 2020 | ? | 409 | 86529 | 20 | 180 |
貴州 | 理科 | 2020 | ? | 333 | 174802 | 20 | 180 |
一、學院概況 成都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是由成都市人民政府舉辦、四川省教育廳主管的一所以工科為主的公辦全日制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學院秉承"以德潤身,技臻至善"的校訓,堅持中職與高職一體、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并重、職前教育與職后教育并舉,著力創建現代治理典范學院、人才培養示范學院、產教融合特色學院、創新創業實踐學院、工業文明傳承學院,為區域經濟發展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型人才。
學院肇始于1951年7月,整合原6所優質學校(成都鐵路運輸學校、成都市工業學校、成都市財政貿易學校、成都市建設學校、成都市公共交通職業中學、成都市建筑中等專業學校)而成,F擁有天府校區、公交校區、財校校區、新都校區等4個校區,占地面積730畝,主校區天府校區位于四川天府新區中央商務功能核心聚集區。
學院現有教職員工756人,全日制學歷教育學生1.5萬人,非全日制學歷教育學生6728人。設有裝備制造、軌道交通、汽車工程、物流工程、信息工程、建筑工程、財經管理等七大專業集群22個專業。托管蒲江、金堂兩所縣域職中,領辦成都市職業教育現代物流、汽車、建筑、財經商貿4個專業職教集團,納入區域內62所學校、90家企業和行業協會,5萬余名學生共享優質職教資源。
學院現為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全國重點建設職教師資培養培訓基地、四川省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成都市國際化示范窗口學校、成都市引進國外智力成果示范單位、成都市國際化人才實訓基地、成都市和四川省全面創新改革試驗經驗事項試點單位、四川省第三批教育綜合改革試點單位、成都工業人才促進會執行會長單位。
二、改革創新 自2015年以來,學院進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推進現代治理,著力人才培養,全面改革創新,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1.創新"基于技術應用理虛實一體的國際高端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模式" 突破傳統職業教育線性辦學結構,創建多元合作辦學平臺。對接區域軌道交通、裝備制造等重點發展產業集群組建相應的專業集群,建立專業集群理事分會,搭建專業設置動態調整機制,形成專業集群與產業集群協同發展長效機制。實施理虛實一體的教學,以技術單元為基本教學單位,搭建基于技術應用的課程體系,F已建成裝備制造、軌道交通、汽車工程、物流工程、信息工程、建筑工程、財經管理七大專業集群。其中,鐵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獲批國家鐵道運輸類示范專業點。該模式入選四川省全創首批21條經驗成果并向全省推廣。
2.產學對接,實施"一園一院" 走進產業園區辦學,分別在蒲江中小企業合作園、成都(龍泉)經濟開發區、金堂工業集中區等7個產業園區規劃創建特色分院,實施"一園一院"工程,與行業、企業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實現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的無縫對接。2016年9月19日,"成都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裝備制造分院成立儀式"在中德(蒲江)中小企業產業合作園(德國五金小鎮)舉行,開啟走進產業園區辦學的新篇章。
3.弘揚"工匠精神",培育"成都工匠" 學院被納入教育部第二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已試點汽車檢測與維修、機械制造與自動化等專業。與成都航利集團(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719工廠)軍民融合,成立"張永光技能大師工作室",2015年7月6日,《四川日報》予以專題報道。建設開放的"三館一區"(工業博物館、校史館、圖書館工業分館與工業文明體驗區)和"四川省工業文化社科普及基地",使學院成為傳承工業文明的重要載體以及學習、傳播工業文化的重要場所。構建"藝術與人文社會科學課程體系",堅持工業文化進校園、行業文化進院系、企業文化進班級,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和職業精神,增強學生文化自信和價值觀自信,形成兼具職業素養與工業文明的"工匠精神"培育體系。
4.建設中德合作平臺,打造人才培養"新引擎" 與同濟大學及西門子等德資企業共建"中德創新產業職業教育合作平臺",借鑒拓展德國標準創建"中德(四川成都)跨企業培訓中心",全面探索實施基于技術應用理虛實一體的國際高端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模式。建設包含工業4.0技術、精密制造技術、新能源汽車技術、物流倉儲技術、企業戰略管理(ERP)、建筑智能化技術、信息安全技術服務、UI設計等31個二級培訓中心。創新多元合作辦學平臺,通過"平臺+園區""政府+機構+企業"的共享開放合作模式,整合政府、高校、行業、企業相關資源,建立政府主導、高校及行業指導、企業參與的合作機制,為區域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技能人才支撐。
三、媒體贊譽 2016年以來,《人民日報》《中國教育報》《四川日報》《成都日報》、中央電視臺、人民網等各級媒體報道學院180余篇,學院院美譽度不斷提升。2016年,韓國、越南、柬埔寨等周邊國家媒體駐華記者團來校訪問報道;中央電視臺英語新聞頻道采訪學院,并作為中國職教典型素材在央視英語新聞頻道播出;中國教育報以《打造人才培養"新引擎" 培育高素質現代工匠》為題報道學院培養人才的新模式;四川日報以《成都工職院攜手同濟大學培養高端技術技能型人才》報道學院合作辦學情況;2017年2月25日,《人民日報》要聞第四版刊登文章,以我院為典型案例,就當前職業院校如何培養大國工匠進行了專題報道,文章刊出后,國內40余家媒體轉載。
吉林大學在青海省2020年最
時間:2023-09-18 06:0:02吉林大學在寧夏省2020年最
時間:2023-09-18 23:0:55吉林大學在內蒙古省2020年
時間:2023-09-21 04:0:31吉林大學在遼寧省2020年最
時間:2023-09-21 1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