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2020年四川省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整理,陜西青年職業學院在四川省的2020年最低錄取分如下:理科最低錄取分為150分,最低錄取位次為260431名;文科最低錄取分為337分,最低錄取位次為157907名。
招生省份 | 科目 | 年份 | 錄取批次 | 分數線 | 錄取位次 | 錄取數 | 省控線 |
---|---|---|---|---|---|---|---|
河北 | 文科 | 2020 | ? | 433 | 76847 | - | 220 |
河北 | 理科 | 2020 | ? | 376 | 212671 | - | 200 |
山西 | 文科 | 2020 | 專科 | 352 | 35912 | - | 130 |
山西 | 理科 | 2020 | 專科 | 334 | 63611 | - | 130 |
內蒙古 | 文科 | 2020 | 專科 | 293 | 36041 | 35 | 160 |
內蒙古 | 理科 | 2020 | 專科 | 191 | 74513 | 25 | 160 |
河南 | 理科 | 2020 | ? | -- | -- | - | 180 |
河南 | 文科 | 2020 | 專科 | -- | -- | - | 180 |
湖南 | 文科 | 2020 | ? | 404 | 98210 | - | 200 |
湖南 | 理科 | 2020 | 專科 | 306 | 191882 | - | 200 |
廣西 | 理科 | 2020 | 專科 | -- | -- | - | 180 |
廣西 | 文科 | 2020 | ? | -- | -- | - | 180 |
四川 | 文科 | 2020 | ? | 337 | 157907 | - | 150 |
四川 | 理科 | 2020 | ? | 150 | 260431 | - | 150 |
貴州 | 文科 | 2020 | ? | 417 | 81054 | 4 | 180 |
貴州 | 理科 | 2020 | 專科 | 254 | 208024 | 4 | 180 |
云南 | 文科 | 2020 | ? | 398 | 96706 | 4 | 200 |
云南 | 理科 | 2020 | ? | 350 | 140206 | 5 | 200 |
陜西 | 文科 | 2020 | ? | 171 | 87629 | 399 | 160 |
陜西 | 理科 | 2020 | ? | 160 | 171036 | 275 | 160 |
甘肅 | 理科 | 2020 | ? | -- | -- | - | 160 |
甘肅 | 文科 | 2020 | 專科 | -- | -- | - | 160 |
青海 | 文科 | 2020 | 專科 | 373 | 7454 | 47 | 160 |
青海 | 理科 | 2020 | ? | 295 | 20915 | 53 | 160 |
寧夏 | 文科 | 2020 | 專科 | 365 | -- | 46 | 150 |
寧夏 | 理科 | 2020 | ? | 253 | -- | 54 | 150 |
新疆 | 文科 | 2020 | 專科 | 330 | -- | 40 | 180 |
新疆 | 理科 | 2020 | ? | 266 | -- | 45 | 180 |
陜西青年職業學院是經陜西省人民政府批準、國家教育部備案的公辦普通高等學校,位于歷史文化名城古都西安,與陜西省團校兩塊牌子、一套機構,既舉辦高等職業教育,又承擔陜西省共青團干部及其他青少年工作者的教育培訓任務。
學院由1952年創辦的陜西省團校發展而來。1984年在團干部短期培訓的基礎上正式舉辦大學專科教育,1988年創建陜西青年干部學院;1994年更名陜西青年管理干部學院,為獨立設置的成人高等學校,同時保留了陜西省團校的性質、任務和校名;秉承共青團院校的優良傳統和文化內涵,適應新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對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2003年開始獨立舉辦高等職業教育,2005年正式轉制成立陜西青年職業學院。
學院建校60余年,始終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適應不同時期的人才需求,大力培養青年人才,為共青團事業發展、全省經濟社會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在全省擁有良好的社會知名度和美譽度。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學院事業經歷了一個快速發展的階段,為全省培養了大量急需的青年管理干部。舉辦高職教育十余年來,學院不斷凝練辦學特色,深化體制改革,各項事業均實現了歷史性跨越式發展,步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學院現有含光、灞橋兩個校區。含光校區位于西安市中心,毗鄰明代古城墻,歷史悠久,底蘊深厚,精巧雅致;灞橋校區位于西安市灞橋區,坐落于白鹿原上,環境優雅,美景如畫,寧靜舒心。校園布局合理、設施完備、功能齊全,總占地面積436802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積159290平方米,其中教室34671平方米、圖書館8768平方米、實訓實習場所15391平方米,F有固定資產總值9812.13萬元(校舍除外),其中教學儀器設備1698臺(套),總值3068.84萬元。館藏圖書38.71萬冊,報刊雜志446種,電子圖書1610G,設有學術文獻搜索平臺。學院堅持瞄準產業前沿靈活設置專業。根據地方產業結構調整、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和科技進步等特點,緊密圍繞現代服務業發展需要,以重點專業為龍頭、相關專業為紐帶、延伸專業為支撐,構建了與區域經濟匹配程度高、布局合理、結構優化、特色鮮明的文化、商務、金融、旅游、信息、教育等六大專業鏈群。設有6個教學系和思政部、繼續教育中心、培訓部等9個二級教學單位,有三年制高職招生專業38個,五年制高職招生專業8個,擁有省級重點專業5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3項,院級重點專業和特色專業6個。在陜西高職教育系統具有獨特優勢、占有獨特地位。
學院堅持專業人才培養標準對接行業職業標準。建有60個高標準專業實訓室,其中3個為中央財政支持的實訓基地建設項目,3個被評定為省級示范性實訓基地,提倡“做中學”、“邊做邊學”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實踐中提高技能水平和綜合素質。推行“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先后與156家企業建立合作關系,確保每個專業都有3個以上校外實踐基地與頂崗實習地點,保證每位學生在校期間都有不少于半年時間開展頂崗實習。積極組織各種職業技能競賽,鼓勵學生考取各類職業證書,堅持按照行業標準不斷改進傳統課程考核方法。幫助學生實現了從課堂教學至自主學習、頂崗實習、順利就業的平衡過渡,實現了連續11年畢業生高就業率。
學院擁有一支高素質師資隊伍,F有教職工333人,省級教學名師6人,省級教學團隊1個,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2個,專任教師中具有研究生學歷或碩士及以上學位的76人,占專任教師的47.51%;博士研究生5人,占專任教師的3.13%;具有副高以上職稱38人,占專任教師的23.75%;45歲以下125人,占專任教師的78.1%,目前,學院有“雙師”教師104人,占專任教師的65%。堅持在引導校內專任教師到企業掛職鍛煉的同時,積極面向行業聘請具有突出實踐能力和較高教學水平的知名人士來校兼課(職),為學生在校期間學到扎實的理論知識和豐富的實踐技能提供了有力保障。校內教師累計參與并完成各類科研項目2100多項,其中省部級重點科研項目200多項,累計公開發表論文3000多篇。
學院學生管理工作特色鮮明。在足額配備專職學生輔導員的基礎上,從專任老師和管理干部中嚴格選配班主任,形成了有力、有序的學工隊伍。推行處級干部聯系班和院領導接待日制度,搭建師生溝通平臺,有效化解了隱形問題與矛盾。實行學生一日作息制度、假期動向登記制度,嚴肅考勤和請銷假制度,推行學工干部與學生談心、走訪學生宿舍和聯系學生家長制度,建立了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普查、心理健康教育和危機干預機制,有效加強了對學生的日常管理,切實杜絕了各類安全事故發生,體現了共青團組織和團屬院校開展青年工作的傳統優勢。學院高度重視校園文化育人功能。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著力傳承團校品牌,努力凝練共青團特色。堅持“至誠至堅”校訓,塑造“愛生樂業、德教雙馨”的教風和“慎思敏行、學以致用”的學風,逐步形成了“朝氣蓬勃”的校風。現有宿莽文學社、夢想劇社、精武協會等20多個由學生自主發起和管理的學生社團,涵蓋了專業學習、業余愛好等多個方面,為學生學習成長提供了繽紛舞臺;舉辦青華大講堂、讀書勵志實踐活動、紅五月文化藝術節、宿舍文化藝術節等多個在學生中極具影響的品牌活動,使學生受到了很好地熏陶和感染,并榮獲陜西省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獎,充分發揮了共青團組織以活動為路徑做好青年工作的鮮明優勢。
學院高度重視學生就業指導工作。設立專門機構,健全長效機制,構建全員參與、全程指導、全方位服務的就業指導工作模式,著力保障畢業生就業率穩定增長,同時不斷提升畢業生的就業質量;充分調動合作辦學單位的積極性,發揮其在吸收、推薦學生就業中的重要作用,促使畢業生直接受聘于合作單位;主動與行業、知名企業等加強聯系,為學生開辟新的就業空間;開設就業指導課程,建設就業指導專門網站,為畢業生提供就業動態信息、政策咨詢及便捷服務。10余年來,已累計向社會輸送了萬余名復合式創新型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為區域經濟社會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
學院高度重視學生資助工作。認真貫徹落實國家資助政策,堅持將育人與助人相結合,按照“經濟上予以資助,生活上予以照顧,思想上予以引導,學習上予以幫助”的思路,不斷加大學生資助工作力度和受益面,形成了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學院獎學金、學院特困補助金、生源地助學貸款、義務兵學費補償、生活補貼、社會資助、校內勤工助學、綠色通道等全方位、多渠道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體系。2015年,學院通過獎、貸、助、補、減方式惠及學生8469人次,總計金額達1405.26萬元,為確保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順利完成學業,提供了有力支持。
學院的建設與發展始終備受各級領導的關懷。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習仲勛同志親筆為學校題詞:“實事求是,勤奮學習,把青年培養成為四有新人”;黨和李克強、劉延東、李建國、王兆國、周強、陳宗興等先后到該校視察,對學校改革、建設與發展所取得的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
建校60余年來,學院始終緊扣服務青年成長成才、服務地方經濟社會建設主題,從單純的團干部教育培訓發展為目前以團干部培訓、管理服務類技能型人才培養為特色的高等職業院校。2010后順利通過教育部全國高職專科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近年又先后榮獲西安市文明單位、省級園林式單位、陜西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等榮譽稱號,發展思路更加清晰,發展勢頭更加強勁。當前,按照新的規劃和戰略思路,全體師生正為創建有特色、高品質的省內一流高等職業院校而努力奮斗。
吉林大學在青海省2020年最
時間:2023-09-18 06:0:02吉林大學在寧夏省2020年最
時間:2023-09-18 23:0:55吉林大學在內蒙古省2020年
時間:2023-09-21 04:0:31吉林大學在遼寧省2020年最
時間:2023-09-21 1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