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的一本大學名單分別為貴州大學、遵義醫科大學、貴州師范大學、貴州醫科大學、貴州財經大學、貴州民族大學、貴州師范學院、貴州中醫藥大學、貴州理工學院。
序號 | 學校名稱 | 所在城市 | 公辦/民辦 | 批次 |
1 | 貴州大學(211、雙一流) | 貴陽 | 公辦 | 本科一批 |
2 | 遵義醫科大學 | 遵義 | 公辦 | 本科一批 |
3 | 貴州師范大學 | 貴陽 | 公辦 | 本科一批 |
4 | 貴州醫科大學 | 貴陽 | 公辦 | 本科一批 |
5 | 貴州財經大學 | 貴陽 | 公辦 | 本科一批 |
6 | 貴州民族大學 | 貴陽 | 公辦 | 本科一批 |
7 | 遵義醫科大學(珠海校區) | 遵義 | 公辦 | 本科一批 |
8 | 貴州師范學院 | 貴陽 | 公辦 | 本科一批 |
9 | 貴州中醫藥大學 | 貴陽 | 公辦 | 本科一批 |
10 | 貴州理工學院 | 貴陽 | 公辦 | 本科一批 |
貴州醫科大學前身為創建于1938年的國立貴陽醫學院,是當時隸屬于教育部的九所國立醫學院校之一。1950年改名為貴陽醫學院,2015年更名為貴州醫科大學,是貴州省唯一擁有醫學學士——碩士——博士完整醫學人才培養體系的省屬重點高校。
1938年3月,為謀戰時急切之需,立西南之醫學基礎,救濟流亡學生之學業,在首任院長、我國早期熱帶病學專家、醫學教育家李宗恩博士的帶領下,楊崇瑞、朱章賡、湯佩松、賈魁、楊濟時、劉維德、洪謙、林紹文、侯寶璋、張孝騫、郭秉寬、王季午、朱懋根、李瑞麟、李漪、王志均等大批文學、醫學先驅云集貴醫,在室如懸磬的環境中,國立貴陽醫學院應運而生,開創了貴州高等醫學教育之先河。
經過80年的砥礪前行,學,F有南、北兩個校區,占地面積1868畝,在校全日制學生20589人,其中本科生18439人,研究生1914人,留學生236人。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4億元,圖書館藏書181.35萬冊,電子圖書43萬冊。設有20個教學單位,35個本科專業,涵蓋醫學、理學、工學、教育學、文學、法學、管理學等七大學科門類。學校及附院在職在崗職工4854人,具有博士學位390人,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教師1603人。擁有教育部“”講座教授1人,國家“杰出專業技術人才”2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一二層次專家3人、“國家衛計委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6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4人、教育部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3人、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4人、中國青年科技獎1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3人、全國模范教師2人、全國優秀教師3人、貴州省“十百千人才計劃”十層次人才2人、“貴州省百人領軍人才”10人、貴州省核心專家7人。有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教育部“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1個,學校柔性引進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院士、諾獎得主26人擔任客座教授。
建校以來,學校累計培養7萬余名畢業生,其中研究生6862人;2011-2018年,接受基層醫療衛生人員各類培訓項目,累計培訓209547人次。
學校擁有貴州省一流建設學科4個,省級特色重點學科4個,省級重點學科(含培育)9個,國家衛計委臨床重點建設?4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1個、博士學位授權點3個(基礎醫學一級學科學術學位授權點、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一級學科學術學位授權點、臨床醫學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碩士學位授權點15個(其中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8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7個)。有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7個;擁有國家級平臺3個(省部共建藥用植物功效與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苗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省部級平臺27個(包括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2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4個等),廳級平臺18個,各級科研創新團隊34個。
2011-2017年,獲國家級、省部級科研成果獎50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貴州省最高科學技術獎1項,貴州省科技一等獎4項、二等獎14項;承擔各級各類科研項目2276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科技部重大專項、科技部國際科技合作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級科研項目279項。在地方病研究、中藥民族藥研發、組織工程干細胞生物醫藥研究、病原生物學研究、科研成果轉化等領域,成績突出,成果斐然。與貴陽市簽訂了全面合作協議,與信邦集團、益佰制藥、威門制藥等企業開展合作,一大批科研成果得到轉化應用。
學校充分發揮教、研、醫優勢,始終以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為己任。建立了省內最大的醫療服務體系,設立了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等8所直屬附屬醫院、11所非直屬附屬醫院,在緊急醫學救援、疑難危重患者救治、藥物臨床試驗、公眾健康素養提升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我校還發揮自身學科優勢,積極開展對各種化學物、農藥、醫藥的毒性檢測工作,面向社會開展第三方法醫類司法鑒定工作,積極開展區域衛生事業發展研究和咨詢工作,近年來在公共衛生服務改善、醫藥健康相關產業發展等方面開展了數十項調研,深入分析了存在的問題及其根源,提出了具有建設性和可行性的解決方案和政策建議,為貴州省醫藥衛生健康事業的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學校高度重視對外交流與合作,與蘇州大學、中國醫學科學院 北京協和醫學院建立對口幫扶關系,先后與英、美、荷、日、韓、泰、柬及臺灣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高水平大學及科研機構建立了學生培養、教師交流及科研合作關系,建立了中美、中英聯合實驗室,是科技部國際科技合作基地,是貴州省“平安留學”行前教育基地。2008年以來,學校積極參加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并承辦系列活動。2013年啟動留學生教育, 2017年成為第二批通過來華留學質量認證的院校。
貴州中醫藥大學創建于1965年。建校以來,秉承“厚德明志,篤學力行”的校訓,堅持“發展為先、質量為本、創新為源、育才為用”的辦學理念,以培養高級中醫藥人才為己任,服務于中醫藥、民族醫藥事業及其產業發展,服務于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服務于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學校堅持走特色發展之路,現已成為以中醫藥為主、多學科支撐、辦學層次較為齊全,集教學、科研、醫療為一體的中醫藥高等院校。1978年開始研究生教育,1981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的首批具有碩士學位授權的單位之一。
學校2004年被批準為貴州省重點支持建設高校,2007年被評為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院校,2016年成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和貴州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順利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審核評估和中醫學、中藥學專業認證,獲評貴州省“文明校園”。2018年11月,原“貴陽中醫學院”被教育部批準更名為“貴州中醫藥大學”。
學校坐落在風景秀麗、氣候宜人的林城貴陽,有花溪、甲秀兩個校區,F有本科以上在校學生15000余人,其中碩士研究生千余人。設有基礎醫學院、藥學院、第一臨床醫學院、第二臨床醫學院、針灸骨傷學院、護理學院、人文與管理學院、體育健康學院、信息工程學院(現代信息技術教育中心)、繼續教育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外語教學部、研究生院、苗醫藥學院、中醫養生學院等15個直屬院(部);有中醫、中藥、民族醫藥等10個研究所;有兩所直屬附屬醫院,均為三級甲等中醫院,第一附屬醫院為“貴州省中醫院”,第二附屬醫院為“貴州省中西醫結合醫院”。
學,F有專任教師1010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者近600人,獲碩士及以上學位教師占專任教師的比例近80%,有博士生導師(兼職)36名。擁有“國醫大師”1人,“全國名中醫”4人;有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等國家級知名專家近50人;有中醫藥高等學校教學名師、貴州省省管專家、省名中醫、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高層次創新型“百”“千”層次人才等省部級知名專家80余人,我校周英博士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并被授予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榮譽稱號;有國醫大師工作室(站)5個,全國名中醫工作室3個,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20個、貴州省民族民間醫(藥)師傳承工作室1個、省級人才培養基地和人才團隊15個。
學,F有23個本科專業,覆蓋醫學、理學、工學、管理學、法學、教育學6個學科門類。有碩士學位授權點27個,其中一級學科碩士學位點3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點20個、專業碩士學位點4個。省部級以上重點學科32個,其中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18個,省級特色重點學科4個、省級重點學科7個,貴州省國內一流建設學科1個、區域一流建設學科1個。
現有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國家級卓越中醫人才改革試點項目1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1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3門,國家級特色專業4個。有省級特色專業3個、省級示范性本科專業7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項目4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4個、省級卓越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建設項目3個、省級精品課程13門、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中心2個。近五年獲省級一流建設項目21個、省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項目共51項;獲省級教學成果獎14項,其中特等獎1項、一等獎4項;全校主編參編國家級規劃教材309部,其中主編33部,副主編98部。近年來應屆本科畢業生年均就業率均在90%以上,畢業研究生就業率更達到95%以上。
學校近五年獲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30項(2014-2018年);承擔科研項目1668項(2014-2018年),其中國家級項目131項(2014-2018年),2017、2018、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數連續三年進入全國中醫藥高校和科研機構前十強;獲得專利授權135項;出版專著218部;發表論文4178篇,其中核心期刊932篇,SCI收錄164篇。學校不斷加大科研平臺建設力度,現有省部級以上科研平臺31個,其中省部級重點實驗室5個、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共建)、國家藥物臨床研究基地1個、國家中藥材產業技術體系試驗站1個。2009年被科技部評為“國家中藥現代化科技產業基地建設優秀單位”,2011年被教育部評為“‘十一五’高?萍脊芾韮炐銏F隊”。
學校大力開展素質教育,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突出。我!按髮W生青年志愿者協會”是全國高校首批青年志愿者協會之一,2011年被評為“全國第二屆大學生參與新農村建設十大杰出團體”;“防艾志愿者協會”被國務院防艾辦、衛生部、團中央等單位評為“紅絲帶健康包‘百校進千企’活動先進集體”。1982年成立的“大學生醫學科學協會”為全國高校中最早的大學生科協之一。在歷屆 “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獲特等獎1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20項,獲獎數量及層次均居貴州高校前列;在“挑戰杯”全國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中,獲銀獎1項、銅獎2項;在“全國中醫藥社杯中藥學類專業學生知識技能大賽”中獲團體一等獎;在“慧醫谷杯”第二屆全國中醫大學生臨床能力大賽中獲團體一等獎;在“全國《黃帝內經》知識大賽”全國總決賽中獲團體二等獎;在貴州省醫藥類院校“臨床醫學技能競賽”中獲一等獎。涌現出“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中國志愿服務金獎”、“全國百佳志愿者”、“全國優秀共青團員”、“三下鄉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優秀青年學生”,以及“小平科技創新團隊”等為代表的一大批優秀青年才俊和創新創業團隊。
學校以開放的視野,積極開展國內外交流與合作,服務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戰略。學校具備外國留學生招生培養資格,開展學歷教育、短期培訓和互換生項目;先后與英國、法國、德國、澳大利亞、韓國、新加坡、泰國等國家及港、澳、臺地區的大學及科研機構進行交流合作,開展中韓聯合義診服務;教育部國際聯合實驗室、海外實踐基地、中德心臟康復基地等項目順利開展;連續舉辦中國-東盟傳統醫藥及民族醫藥學術論壇,學校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
貴州中醫藥大學緊緊抓住貴州醫療衛生事業、高等教育事業加速發展和中醫藥民族醫藥產業迅猛發展的寶貴機遇,積極適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貴州經濟社會加速發展的需要,集中精力抓建設,凝聚人心謀發展。學校實現從擴大辦學規模、重視基礎設施建設到注重學科、專業、科研等內涵建設,切實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轉變。貴州中醫藥大學立足貴州、面向全國,正在為把學校建成多學科協調發展、民族醫藥特色鮮明、在國內有一定影響力的高水平中醫藥大學而努力奮斗。
海軍航空大學是985還是211
時間:2023-09-13 09:0:56湖南高考成績怎么查詢
時間:2023-09-18 03:0:00河源有哪些本科院校
時間:2023-09-18 08:0:02江蘇師范大學是985還是211
時間:2023-09-20 04: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