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近代第一所培養海軍人才的學校是福建船政學堂,該校創辦于1866年,是中國第一所近代海軍學校,也是中國近代航海教育和海軍教育的發源地。學堂由左宗棠奏請創辦,在船政大臣沈葆禎的主持下于1866年在福州設立。
福建船政學堂創辦于1866年,是中國第一所近代海軍學校,也是中國近代航海教育和海軍教育的發源地。學堂由左宗棠奏請創辦,在船政大臣沈葆禎的主持下于1866年在福州設立。初建時稱為“求是堂藝局”。1867年馬尾造船廠建成后搬遷至馬尾遂改名為船政學堂。船政學堂一支為"前學堂"學習造船,“后學堂"學習航海,另一支為繪事院、藝圃,培養技工。
前后學堂一支后改稱海軍制造學校、海軍學校、海軍飛潛學校、青島海軍軍官學校,1949年遷往臺灣高雄,更名海軍軍官學校。
藝圃一支后改稱海軍藝術學校,以后又改名勤工、商船、高航!案吆健比Q為“福建省立高級航空機械商船職業學!,1952年8月,因院系調整高航停辦,航海專業學生轉至“國立福建航海?茖W校”(大連海事大學前身);造船專業學生轉至“上海船舶工業學!保ńK科技大學前身)。
1、中國近代航海教育的發祥地。福建船政成功創辦了中國第一所科技?茖W校(福建船政學堂)和第一所技工學校(藝圃),倡導“中學為體,西學為用”,采取入學招考、借才異域、師夷長技、學用結合的新式教育模式,別于科舉之舊學,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有用之才,推動了中國近代教育的興起,“閩堂是開山之祖”。
2、近代遠東規模最大的造船產業基地。“船政為中國造船創始之廠”,創造了中國造船的數個第一:第一艘千噸級兵商艦船“萬年清”;第一艘遠東最大巡洋艦“揚武”;第一艘鐵脅船“威遠”;第一艘鋼甲艦“平遠”;第一艘鋼甲魚雷艦“廣乙”;第一艘獵雷艦“建威”;第一艘折疊式水上飛艇等等。船政41年來生產的艦船總噸位占當時全國的82.26%,創辦初期產業工人占全國同期人數的30%。
3、開近代中國對外開放之先河。船政首次大膽引進西方先進技術、設備、管理和人才,并在很短的時間內掌握設備運行和管理技能,吸收和消化先進技術,形成推動中國近代工業生產關系變革和民族工業發展的動力源。
4、中國制造肇端之地。船政自制第一臺實用蒸汽機、起重機、車床、鍋爐、新式抽水機,以及機制銅錢、精密儀器(鐘表、經緯儀、羅盤、氣壓計、望遠鏡、瞄準器等)、大炮、水雷和魚雷等。
5、中國近代海軍的搖籃。船政造就了一批近代海軍英才,如葉祖珪、薩鎮冰、鄧世昌、劉步蟾等;營造了40多艘近代海軍艦船;創建了中國近代海軍“福建輪船水師(福建水師、船政水師)”;實現了中國近代海軍第一次遠航。
6、中國現代航空業的萌生地。創辦第一所航空(勤工)學校、第一所飛機潛艇學校;創辦第一個飛機制造工程處;制成中國首架水上飛機并批量生產;建成世界第一個水上飛機站;制造的中國飛機第一次用于實戰。
7、創立留學生制度,派遣中國第一批留歐學生。留學生學成均歸國,使中國培養科技人才提升了一個層次。如鐵路專家詹天佑、造船專家魏瀚、輪機專家陳兆翱、教育專家林振峰等。
8、中國近代新文化的傳播地。船政實行開放型的教育方式,推動了中學西傳、西學中傳和中西文化的融合,成為近代新文化的傳播地。如陳季同把《紅樓夢》、《聊齋志異》等書譯成法文在巴黎出版;林紓、王壽昌翻譯《巴黎茶花女遺事》(林紓還譯過英、法、日、俄等10多國小說184部,自著10多部小說);嚴復翻譯世界八大名著《原富》、《法意》、《天演論》等;馬建忠撰寫第一部古漢語語法專著《馬氏文通》;日意格編撰《法漢袖珍詞典》等。
9、近代先進科學技術之倡首。船政最早在國內發展無線電及通訊技術,創辦中國第一家電報學堂,鋪設中國第一條(川淡)海底電信電纜;最早在國內使用發配電照明,適用范圍從生產、生活擴大到船上,并在船上首次使用探照燈、電風扇。
10、制訂近代中國第一個航海國際標準。船政組織技術人員測量與研究馬尾港口深度基準面,歷時30年(1866年到1896年),確定了“羅星塔水準零點(羅零標高)”。這是近代中國航海、導航、水文等技術方面的首個國際標準。
海軍航空大學是985還是211
時間:2023-09-13 09:0:56湖南高考成績怎么查詢
時間:2023-09-18 03:0:00河源有哪些本科院校
時間:2023-09-18 08:0:02江蘇師范大學是985還是211
時間:2023-09-20 04: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