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問:調整科學、社會·思品兩門學科的試卷結構,設置選擇性內容,是基于什么樣的背景考慮?選擇性內容如何設置,能否舉例說明一下。
好的教育,必然是在學生、學校不斷選擇中實現的。按照現代教育理論觀點,每個孩子是與眾不同的,都有自己獨特的天賦特性、偏好與潛在優勢,依據孩子的獨特性設計個性化的學習策略,才是這個孩子學習的最好策略。調整科學、社會·思品兩門學科的試卷結構,設置選擇性內容,可以發揮中考學業評價對中學教學改革的導向作用,有利于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擴大教育的選擇性”是我省發布的“新高考方案”中的核心理念,調整科學、社會·思品兩門學科的試卷結構,設置選擇性內容,體現的是嘉興市中考改革和浙江省高考改革相接軌的改革思路。通過這項改革,考生可按要求自主選擇相關題目進行答題,使考生對考試成績的使用有了一定的“選擇性”,在某種程序上削弱因考試失誤帶來的“一卷定終身”式傷害,也減輕了其過重的課業負擔。同時,讓考生“選自己認為學得好、做得出、感興趣的題目進行考試,考自己所長、自己所好”,也為初中生升普通高中后,選擇高考的專業、高考科目等打下一定的基礎。
選擇性內容設置的具體辦法是:科學將設置40分左右的選擇性題目,考生可分別在物理、化學、生物等領域各兩道題目中各任選做一題;社會·思品學科將設置20分左右的選擇性題目,考生可分別在歷史和社會等領域各兩道題目中各任選做一題。下一步,嘉興教育學院將有關例卷下發至初中,便于師生在教學復習時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