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內外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概要
職業生涯規劃源于20世紀初美國職業指導之父帕森斯,歷經霍蘭德建立類型論、舒伯德生涯階段理論、以及明尼蘇達職業適應論等,已形成較為完整的體系?v觀其內容主要涵蓋三個層次:
其一,認識層面,充分認識大學生涯在職業生涯中的意義,幫助確立職業目標和人生方向,積極應對就業和職業發展;
其二,知識技術層面,主要讓學生掌握認識自己、認知職業、規劃和管理自己職業生涯的理論和方法、求職技巧等;
其三,能力培養和提升層面,通過有目的的學習和訓練,幫助形成核心競爭力,成為優秀的人才。
職業生涯規劃在國外已有數十年的發展歷史,在美國等發達國家,職業生涯知識的教育從小學就開始普及,美國南卡萊羅納州通過立法規定,要求到2007-2008年度前,所有中學須有一名以上持有“全球職業規劃師”認證的專家,以開展職業生涯教育,幫助學生更好適應高級教育。但在我國,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中學以前階段缺乏進行生涯教育的條件;而在大學開展的就業指導手段落后,更談不上個性化的職業生涯規劃和設計。因此,無論從接受職業發展教育的主體、條件和觀念看,我們與西方發達國家均差距甚大。
二、我國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面臨的困境
1、主體困境 定位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主體是職業生涯規劃的前提,但國內對這一問題存在爭議。有人認為是承擔大學生就業輔導工作的職能部門;有人認為是大學生;也有人認為兩者兼有之。其實,無論從職業生涯規劃分析、設計還是從實施時間看,主體必然是大學生自己。由于我國大學生大部分將考上大學作為奮斗目標,沒有確定的職業生涯目標,在選取專業時很少考慮自己的興趣能力,在進入大學后沒有及時轉變角色,作出合理的計劃和安排,造成就業過程遭受挫折。主體錯位造成就業指導部門或職業生涯規劃部門以就業率為導向,而不是以職業生涯成功為導向,以提供形式上的服務為己任,而真正的主體卻游離圈外。
2、方法困境 目前高校就業指導機構的工作多停留在辦理就業手續、提供需求信息和制度咨詢等簡單層面,高層次、個性化的職業生涯規劃服務則嚴重不足。當大學生走上工作崗位,開始職業生涯第一步的時候,沒有更好的方法去設定目標。在職業生涯規劃咨詢領域,也缺乏具備理論深度和實踐應用的實用方法。
3、人才困境 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指導是個巨大的工程,需要大批具有心理咨詢、職業發展、人才測評、良好溝通能力的專業人才。目前,許多高校就業指導中心還沒有專門的職業規劃師,一般是由學校黨務、政務部門做學生工作的老師或輔導員來指導,而這些指導者往往缺乏相應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高校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專業人員的嚴重匱乏和素質不高,嚴重影響了大學生職業規劃教育工作的開展。
三、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誤區的成因
造成上述誤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社會和自身兩方面。
第一,社會原因
其一,隨著我國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轉變,就業由分配式向自主擇業轉變,學生人數激增,學校對學生的指導難以深入細致;同時,高校和社會本身對職業生涯規劃的認識和實行還不夠到位,導致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方面的知識欠缺、缺乏有效指導。
其二,高校的職業規劃指導幾近空白 國內高校就業辦公室只是提供就業信息和辦理手續,尚不能提供完善的職業生涯規劃服務。優秀的職業指導師應具備心理學、教育學、管理學相關經驗,全面掌握大經濟環境下的就業動態,并能預測出某一職業發展趨勢,為求職者提供具體信息。絕大多數大學生獲得的職業指導主要來自新聞媒體和家長的言傳身教等非專業性職業指導。由于意識和資金的匱乏,多數高校的職業規劃指導尚屬萌芽,有的甚至一片空白。
其三,我國的職業規劃行業才剛剛起步,缺少相應的服務機構或組織 目前我國的職業生涯規劃市場的發展不完善,專業機構不多,在社會上的影響小,據北森測評網調查,有80%的學生認為職業規劃重要,但選擇專業機構進行指導的并不多。對專業機構認可程度不高,說明市場專業機構有待進一步提高知名度和服務質量和水平。
第二,自身原因。
首先,許多大學生的價值觀發生很大的變化,由社會中心轉向自我中心,追求享受,不愿奉獻。其次,自身重視不夠,很多的大學生把時間花費在上網、玩游戲、談情說愛或考研上,很少專注自身發展和職業生涯規劃。最后,自我認識不夠,不少大學生不清楚自己的興趣、愛好,優勢、劣勢,所以不能根據自身特點進行趨利避害的職業生涯規劃。
四、我國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出路
1、加強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意識 當今社會正處于變革時代,要應對激烈的競爭,必須加強大學生職業規劃意識。有效的職業規劃設計必須在正確認識自身條件與相關環境的基礎上進行的。大學生的第一步就是要充分了解自己,明確自己的優劣,善于剖析自己的個性特征,慎重考慮所選的職業是否與自己的性格、職業興趣相符合,是否能最大限度發揮自己的潛能,是否有利于長遠發展。
2、構建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體系。一是接受教育的主體。這方面我們遠遠落后于西方發達國家,要迅速地改變這一局面,必須把原來針對畢業生的就業指導向低年級和研究生的職業發展教育延伸,讓每個學生都得到實實在在的職業指導。二是教學內容體系。國外的職業發展教育已經形成了一門比較完整而相對獨立的學科,我們國家才剛剛起步。我們要研究開發適合我國國情,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學內容體系。包括生涯報告、公共選修課、必修課、職業認知體驗、職業角色扮演、素質拓展訓練、職業測評等。三是組織機構體系。目前,我國大部分高校雖然都設立了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但人數少,以行政人員為主,而且多局限于針對畢業生的求職技巧講座、政策宣傳,舉辦校園招聘會等方面的工作,有經驗、高素質的就業指導教師缺乏。職業指導必須實現全員化、全程化、信息化、職業化、專業化與個性化。組建一支具有心理學背景和職業生涯規劃背景的專家化的師資隊伍是大勢所趨。
3、建立與職業生涯規劃相適應的高效就業機制 高效就業機制的建立受制于多方面因素,職業生涯教育是其重要組成部分。按照舒伯的理論,大學生涯是職業生涯的準備期,對人以后的生涯將產生重大影響。大學生需要制定正確的生涯規劃和進行理性的職業決策。高校應充分認識職業發展教育的重要作用,扎實開展這方面的工作,讓學生以自信地迎接職場的挑戰,克服職業發展障礙。高等教育是大學教育規律與市場規律的統一,我國大學教育要意識到構建適合學生職業發展和市場需求的教育體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從這種意義上看,職業發展教育在完成大學教育和市場需求的對接上起著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