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考生職業規劃意識的重要性日益突顯
《中國高考狀元職業狀況調查報告》是我國首次針對高考狀元職業狀況進行的調查報告。這次調查的目的是讓社會了解1977-1998年我國高考狀元的職業發展狀況和所取得的成就,為一年一度參加高考的考生及家長理性選擇高等院校和專業,為本科畢業的高考狀元選擇自己職業發展方向和目標,為我國高等教育工作者探索和完善人才培養模式,為我國廣大的基礎教育工作者和高考研(Q吧) 究人員研究教育問題提供參考,期望社會能公正、客觀和理性地看待高考狀元。報告一公布立刻引起了國內近百家新聞媒體的廣泛關注與報道,在社會上特別是教育界引起了強烈反響。調查結果顯示:從1977年到1998年的20年間的幾百位高考狀元(現在基本在30至50歲左右的)職業的實際情況與社會期望大相徑庭,這些當年的考場狀元中沒能出現行業的“頂尖人才”,無一成為社會各行各業 “職場狀元”。是什么原因致使這些集智慧、天賦、勤奮等于一身的特殊群體們在走上職業崗位后卻表現得如此默默無聞?
說到高考,這似乎是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的一件事情,不管你是走過高考還是未經歷,高考已不僅僅是一次教育行為,更是一個焦點的社會現象。隨著社會就業現狀越來越嚴峻,高考生的職業規則意識的重要性也越來越突顯出來。
二、當前我國高考生職業規劃意識的現狀:
職業規劃也叫職業生涯規劃,是指個人發展與組織發展相結合,對決定一個人職業生涯的主客觀因素進行分析、總結和測定,確定一個人的事業奮斗目標,并選擇實現這一事業目標地職業,編制相應的工作、教育和培訓的行動計劃,對每一步驟的時間、順序和方向做出合理的安排。它是一個人終生經歷的所有職業發展的整個歷程,是貫穿一生職業歷程的漫長過程。
雖然我們強調職業生涯規劃是與一個人一生的發展都時刻相關的,但一提到職業一詞,我們許多的高中生又難免會覺得離自己很遙遠。很多同學普遍認為自己連大學都沒有考上呢,現在就談職業實在有些太早了。但實際上有這樣想法的學生卻在做著一件常常讓我們恥笑的“寒號鳥”的事情,什么事情都等明天做,但一旦真的到了明天,我們才發現一切都遲了。人生沒有回頭路。
所以如果中國的職業規劃非要等到大家上了大學再來談那一切都晚了。我經常問高三的學生一個問題:你們日復一日,起早貪黑地努力苦讀到底為了什么?有同學就說,當然為了考上一所好大學啦。那考上一所好大學又為了什么呢?為了以后有份好工作唄。我不知道這是不是大部分同學的想法,但我知道這代表了相當一部分同學的觀點:努力備考是為將來找份好工作。毋庸置疑,高考就是將來職業的第一次準備,但往往我們很多人卻忽視了這次重要的準備。
不同的選擇鋪墊不同的人生路。面對就業壓力越來越大的今天,相當一部分大學生由于高考選報志愿時不了解自己、不了解專業、不了解同專業對口的職業,而導致入學后不喜歡、不適合這個專業,隨之就是就業困惑,結果導致職業迷茫。寒窗苦讀十幾年,到頭來換來的卻仍是人生的愈加迷茫與困惑,這是何等的悲哀。
一個很有意義的故事:
從前有個小伙子,祖輩都是菜農。小伙子每天所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挑糞去菜地澆菜。同村有一地主,財主家的兒子經常欺負這個小伙子。一天,艷陽直射頭頂,小伙子挑糞累了一頭大汗,于是就在路邊的一棵大樹下歇腳,扇著那頂破草帽,遠遠就能看到大財主家經常欺負他的那個小財主在開心的玩耍,想到自己天天如此辛苦卻還是窮困潦倒,小伙子頓感人生的不公平,氣憤之余站起身上,說到:遲早有一天我要是像他那么有錢,我一定要打一副用金子做成的挑糞扁擔。
你所知道的信息有多少,你的眼界有多遠,你的選擇就有多少,你的未來就有多大。一只井底之蛙永遠都不會想像得到大海會有多么的美妙與神奇。
一項調查顯示,考生對所報學校和專業的了解程度不容樂觀:僅2.1%表示“非常了解”,“不太了解”的占35.5%,甚至有10%左右的學生表示“完全不了解”。那么,我們的學生一般如何選學校和專業呢? 66.1%的學生將“學校的知名度”作為填報志愿時的第一考慮因素。通俗地說,考生填報志愿時“看牌子”。
高考生自我探索有等提高
“沒有最好的專業,只有最適合的專業” 這是我們選擇專業最基本的原則。選報高考志愿,是每個考生職業生涯發展長河的一個重要環節。許多人在這個關節點已經決定了自己的一生,如醫生、教師、藝術、警察、法官等職業,都是在大學階段確定了的。實際上,這些專業的畢業生,也是很少改行的。其他專業的畢業生,改行的情況占有不小的比重,而改行者中也不乏各種成功人士,但這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普遍規律,反之,比爾?蓋茨“一生只做一件事”的成功對我們則有更大的啟迪。因此,我們追求的是盡可能地實現高考志愿。大學讀書、就業和事業的統一。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是古代軍事原則,也可用于我們選報志愿。知己,除考分外,還要包括性格、興趣;知彼,除學校錄取線外,還包括學校的真實就業狀況、擬報專業內容和對口職業。知彼不知己,人生規劃同樣可能存在遺憾。
那么,現今的高考生對自己了解嗎?
許多學生總認為自己很了解自己,很少有外人能知道自己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人。但實際上每個人認識自己卻是最難做到的事。我們經常在給學生做完自我探索部分的測試后,看到報告,許多學生都有一個感覺:原來自己有么多曾被自己忽略的特征,這些特征原來與秘書的畢生發展有著這么多的聯系。認識自己從職業規劃角度來看要從二個方面來談。
首先,你的興趣是什么?
你更喜歡與人打交道還是更喜歡與數字或者機器打交道?你更喜歡動手活動還是腦力運動?你對新鮮的事物更感興趣、喜歡變動還是比較喜歡傳統、規則的制度?對你來講,專業和學校先選哪一個對我來說更重要?……你知道嗎?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先天和后天相結合而產生的興趣愛好,這個興趣愛好與職業相關時就已不僅僅是愛旅游還是愛看書,愛打籃球還是愛看電視。世界著名的心理學家霍蘭德的職業興趣代碼已被美國勞工局職業部定義到自己的職業名稱里了,也就是說,美國的每種職業都會有一個霍蘭德職業代碼來表示,你的興趣是什么,這個職業的代碼是什么,它們之間是否匹配非常簡單地就可以看出來。
除了興趣,你還需要知道你的性格是怎樣的?
有個內向的學生高考時報考了旅游管理學,結果發現自己與這個專業格格不入,他喜歡靜,而旅游專業的活動較多,他不喜歡表達自己,而管理又要求他要多與人接觸,他覺得自己根本不適合這個專業;同樣我們可以試想一下,如果一個外向的學生選擇了藥劑研究學,他的大學生活同樣會覺得很痛苦。
我們每個人的性格都不一樣,有的內向,不善表達(比如想念一個人更喜歡用寫信等方式);有的外向,活躍健談(想一個人就直接打電話說);有的人記東西容易記住細節(比如會計、校對等工作),有的人更容易把握大局(比如老總、領導人等要宏觀調控);有的人很理智,講究原則、公平(比如對法官、律師、技術人員的要求是這樣)。也有的人講究情感,(比如護士、藝術家、教師、社會工作者等,更善于關注他人內心感受);還有些同學學習很講計劃,什么時間干什么都很有條理,萬一有變會很不開心,恰恰相反有些同學做事隨遇而安,不到考試不復習。這些都是性格的不同表現。
我到底會在哪方面有更好的潛力?現在和以后的學習中我的優勢是什么?我的劣勢是什么?……諸多的問題都是需要我們在確立目標是非常明確的。對我們每一個個體來講,北大、清華未必是最好的,只有最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我們每個人都是天生的奇跡,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最善長和最不善長的方面,今天我的成績比你低,但并不代表我的能力比你弱,明天我所上的大學不如你上的大學有名,同樣也不代表我以后的發展沒你好。
關于專業與興趣、性格的關系。我在就業咨詢工作中,經常遇到改換專業求職的情況。盡管其中原因不一,但因為興趣和性格的占了很大比重。填報志愿時,如果我們對我們的性格、興趣沒有引起足夠重視,結果就會不喜歡所學的專業,這是一部分大學生不愛讀書的根本原因,也是導致就業難和學非所用的直接原因。人們只有從事與自己的性格吻合的工作,才容易出成效,只有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才不知疲倦。因此,高考時選報一個與自己特質、興趣相宜的專業十分有益于刻苦讀書和日后的職業發展
三、高考生職業規劃的意義:
高考,就是人生職業的第一次定位!定位準確,你會為自己插上騰飛的翅膀;定位不準,就如同繪畫時涂上一個不和諧的底色,即使想畫出一幅美麗的圖畫也無形中增加了很大的難度。
傳統意義上大學階段是職業生涯的起點,而現在許多專家認為,隨著大學生就業時競爭的加劇,培養職業規劃意識應當從中學開始。針對高三學生,就業指導老師不僅僅開展針對高考報志愿的講座,還把分析問題的方法告訴學生,引導學生自己分析,最后自己決定自己的人生職業生涯如何走。在高中階段進行職業規劃猶為重要,因為中學階段是認識自我的重要時期,職業規劃與中學生的身心發展相一致,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設計自己的職業取向,使學生明白設計自己的未來人生不是老師和家長的事,而是自己的事,同時讓高中學生盡早對人生有個規劃,可以使學習目的更明確,給學生介紹各行業的發展、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幫助學生了解社會需求變化,找到進入職業人生的方式,有助于減少大學畢業生找不到自己認為理想工作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