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2004年4月, 北森測評網與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勞動科學研究所、新浪網聯合了進行的《當代大學生第一份工作現狀調查》。結果表明:
一、在找到第一份工作后,有50%的大學生選擇在1年內更換工作;兩年內,大學生的流失率接近75%,比例之高令人震驚。
二、33%的大學生 “先就業后擇業”,第一份工作僅僅是由學校到社會的跳板;16.3%的人“沒有太多考慮”就“跟著感覺走”地選擇了第一份工作。
三、正確的職業選擇應兼顧興趣/愛好和未來的發展空間,但事實是僅有17.5%的人在擇業的同時考慮了這兩個因素。
所以,一方面是社會上對大學畢業生找工作難的呼聲越來越高,另一方面卻是大學生員工的高流動率帶給企業聘用大學生的猶疑;另外,依據職業發展理論,選擇一份符合自己天賦與興趣的職業,不僅能帶來人生的快樂,而且能讓個人在工作中更有競爭力,但上述調查結果所揭示的與此明顯悖逆,這些都敦促我們深入思考:造成這種現狀的內在原因是什么?我們能夠為解決這一問題做些什么?
基于對這些問題的關注,北森測評網、新浪網與《中國大學生就業》雜志共同設計了《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現狀》調研問卷,希望藉此了解當前大學生的 職業規劃 現狀,在此基礎上探索性的分析造成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現狀的原因,希望能引發公眾對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方法和意義的深刻地思考與有效探討;同時希望調查結果可以幫助高校更好的建立針對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體系!
二、調查設計基本情況:
根據調查目的,調查方設計了《2004年度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現狀調查》問卷。問卷由25道題目組成,分為3個部分:
第一部分為“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滿意度”,有8個問題;用于評估其對自身職業生涯規劃的滿意狀況和滿意要素。
第二部分為“就業中心職業發展服務滿意度”,有7個問題;用于評估其對學生對就業中心提供的職業輔導服務的滿意狀況和滿意要素。
第三部分為“大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意向性調查”,共10個問題。用于評估學生對 職業規劃 的投資意向。
本次調查以“網絡在線問卷”形式進行,參與者匿名作答。對于每個問題,程序要求答題者必須選擇一個答案(或以上)才能提交。
本次調查2004年06月28日開始,2004年07月份07日結束,共收集答卷2987份,其中有效問卷2627份。雖然調查沒有指定樣本群體,但從參與人數與人員背景結構分析,具有足夠的代表性和統計意義。
三、參與調查人群分析:
參與調查人群的性別比例
參加本次調查的人群中,男性約占65%,女性35%,考慮目前男女大學生比例接近1:1,這個比例與第十三次CNNIC調查結果:男性網民 61%,女性網民39%基本吻合。
參與調查人群的分類
從參測人群的學歷結構看,包括了在校非應屆大學生、碩士生、博士生、應屆畢業生及畢業超過一年等典型人群。通過人群間的分值差異性,可以有效地分析他們的 職業規劃 情況。
四、調查結果分析
1、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滿意度分析
A、滿意度整體分析:
從調查統計數據分析,參與調查者的個人職業生涯規劃各項滿意度最高沒有超過3.6分,對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滿意度單項分最低,說明個人職業生涯規劃滿意度整體水平不高。其中對“職業生涯規劃現狀”和“求職方法和技巧”的滿意度最低,對“清楚了解自己個性”滿意度最高,這說明學生對外界的不滿大于對自己認知的不滿,這可能是因為目前就業形式嚴峻,學生更容易將工作不合適、職業發展不順利歸的原因歸為外部。
從圖表分析,排在前三位的因素是:“對自己的個性狀況的了解”、“對自己優劣勢的把握”及“對自己期望職業的理解”,這三點均屬于個人對內的了解,它們處在一個中等偏上的水平,說明大家對“自我的把握”處于相對較高的水平上。
“清楚自己將從事職業的具體內容”排在第六位,這是屬于信息了解的因素,說明大學生對工作信息比較缺乏了解。排在第四、第五、第七位的清楚三到五年的職業發展計劃、自己的職業抉擇的滿意度和自己的求職方法和技巧,在職業生涯規劃中屬于具體方法與技巧的方面,說明大學生對具體的生涯規劃方法掌握的不多。
可以比較出,相對于排在前三位的因素,自己的求職方法和技巧和清楚自己將從事職業的具體內容是指向外部世界的兩個因素。因此大學生在了解外部工作世界信息和具體應對技巧方面更為欠缺。了解自己的滿意度高于職業生涯規劃的滿意度,說明參與調查者在結合自己的特點與優勢,合理規劃職業生涯方面是欠缺。這也是導致職業生涯規劃現狀滿意度較低的一個主要因素。
以上數據分析表明,大學生在對個人職業生涯規劃滿意度不高的基礎上,對自己內部的了解相對更好,可能是因為對自己的探索需要利用較少的外部資源,比較容易一些,同時也可能大學生對了解自我更重視;大學生對外部工作世界的信息、具體應對技巧和具體的職業生涯規劃方法相對內部信息欠缺的較多,可能是了解外部世界、學習具體方法需要利用較多的外部資源,比較難,比如相關信息渠道是否暢通,是否有足夠多的專業機構可以幫助大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大學生是否有良好的能力(溝通的、經濟的)能夠獲得專業幫助,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大學生對了解外部信息和具體方法比較不重視。如果引導大家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是一個社會問題,需要就業中心、專業機構的共同努力。通過上面的探索,就業中心和專業機構可以從增加溝通和信息渠道以強化職業生涯規劃理念的導入及普及開始改善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現狀。
B、性別差異性分析:
由上表可見,男性在個人職業生涯規劃的各個層面的滿意度均優于女性。這些可能性產生的原因如下:
現實中女性的職業規劃確實不如男性。如果是這個原因,值得我們思考的是:在從小到大接收同等的學校教育的情況下,為什么女性的職業規劃會從各個方面低于男性?
女性對自己的職業規劃期望過高,從而導致滿意度相對較低。根據個人判斷,比如社會對女性的要求、從小男性女性不同的期望等,這種可能性比第一種小,但并不排除。
無論哪種情況成立,均表明職業生涯中的女性更需要引導,這需要引起社會和職業生涯規劃工作人員的普遍關注。
2、就業中心的滿意度分析:
A、就業中心滿意度整體分析:
就平均水平來看,受調查者對就業中心的滿意度呈現普遍較低的水平。
在上表所列出的項目中,表示滿意的比例不超過20%,對就業中心整體服務表示滿意僅占8.8%。相當多的調查者(大約30%)表明就業中心沒有提供所涉及的服務。從數據表明,就業中心的服務項目和方式尚待進一步提升。
從列表可以看出,參與調查者普遍對就業中心的服務及就業中心老師的水平普通表示了不滿意的傾向。就業中心更需要關注老師的服務水平及服務質量。
在上表列出的所有項目中,表示出滿意或比較滿意的調查者不到總數的15%,而選擇“一般”的調查者占總調查人數的30%,而另有30%的學生根本不了解就業中心的情況,也不了解就業中心的服務,這說明目前我國高校的就業指導服務項目比較單一,大部分還停留傳統的招生、就業政策咨詢、派遣等工作,對于學生的職業輔導、咨詢等更全方位的服務還沒有全面展開,因此許多學生對就業中心及提供的服務不了解或者抱著一種無所謂的態度。
B、性別差異性分析:
從男女生的對比分析,我們可以發現,女生對就業中心服務的滿意度較男生低,相反,對于就業中心提供的 培 訓 及咨詢服務,女生的滿意度均比男生高。這表明,職業咨詢、培 訓 或其它的輔導方式,可以更好地提高女性的滿意度。
3、職業生涯規劃市場的意向性調查結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