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調結構轉方式,全面提升產業層次和水平。堅持把調結構、轉方式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通過優化存量,提升增量,推動經濟提質增效、轉型升級。
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堅持“有中生新”,推動傳統產業向中高端邁進,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讓老樹開出新花”。重點抓好華北石化、中捷石化、鑫海石化、滄煉公司等骨干企業煉油質量升級改造,大幅提升產品競爭力,向綠色、低碳、循環經濟方向發展。推進裝備制造業順應智能化、高端化趨勢,由零部件加工向成套整機轉型,由規模擴張向技術創新、優質高效轉型。重點抓好河北三和重工、達力普石油專用管等150個億元以上技改項目,推動企業提檔升級,占領高端市場。
著力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堅持“無中生有”,推進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生物制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規;、聚集化發展,“讓新芽長成大樹”。依托渤海新區海洋經濟產業園、北京生物醫藥產業園、化工新材料產業基地和滄州高新區、中捷高新區,推動實施華晨海洋生物醫藥、中捷通航專用設備、中國機械機器人、航天神州太陽能等重點項目,催生一批優勢產品,形成一批特色產業集群。
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像抓工業一樣抓服務業,集中力量培育一批有特色、有規模、有影響力的現代服務業主導產業。堅持生產性服務業和生活性服務業并重,大力發展現代物流、金融保險、信息服務、電子商務、文化旅游、健康養老等現代服務業,促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與制造業融合發展。以渤海新區、中心城區和肅寧三大物流聚集區為平臺,以“外引”促“內生”,做大做強現代物流業。鼓勵支持域外銀行、證券、保險公司在滄設立分支機構,進一步豐富金融業態。加快發展總部經濟,培育一批稅收超千萬元的商務樓、寫字樓。依托運河、濕地、武術、雜技等文化旅游資源,積極引進華誼兄弟、深圳華強等有實力的文化企業集團,建設一批特色鮮明的文化產業園和文化創意產業基地,推進滄州“文化之城”建設。
積極推進質量強市建設。強化質量興市、質量強市理念,組織實施“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創建活動,全面提升產品、工程、服務、環境四大質量水平。發揮產品質量安全導向作用,大力開展產品質量提升行動和質量檢驗檢測中心建設,規范、提升特色優勢產業,推進企業產品向標準化、品牌化方向發展。
做強骨干龍頭企業。加強企業家培訓與隊伍建設,培養和造就一批具有戰略眼光和現代經營管理理念的高素質企業帶頭人。對銷售收入多、稅收貢獻大、社會信譽好的工業、服務業“雙百強”企業,在項目用地、貸款融資、要素保障、市場開拓等方面加大幫扶力度,促其做大規模、做強實力,打造一批主營業務收入超50億元、過100億元的行業龍頭。積極推動優勢骨干企業上市融資,力爭每個縣(市)新增一家上市企業。
(五)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促進城鄉統籌協調發展。堅持以人的城鎮化,進一步做大城市規模、做優城市功能、做美城市環境,打造靚麗優美、宜居宜業的“生態之城”。
著力提升中心城區承載能力。圍繞創建國家園林城市,著眼東西部城區均衡發展,進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推進實施一批重點城建工程。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工程:以“綠”為根,以“水”為魂,突出做好水、綠兩篇文章。改造新建人民、雙金等7個公園和3個游園,抓好8條道路綠化,中心城區新增綠化面積500萬平方米。積極推進御河景觀帶一期工程,帶動整體片區開發,把大運河沿岸打造成為高品質的城市景觀和文化旅游走廊。加快環城林帶建設和小流津河等12條排干河渠疏通改造,構筑綠色屏障、生態水網。城市基礎設施工程:做好主城區地下供排水、燃氣、熱力、電力、通信等8大類20余種管線普查工作。重點抓好37個老舊小區二次管網改造、西部城區調峰鍋爐2個集中供熱項目、運西污水處理廠二期建設。道路互聯互通工程:謀劃實施307國道改線、永濟路跨京滬鐵路橋等重點項目,新建黃河路東延等4條城市道路,改造小街小巷19條,新建26個公交港灣,優化調整45個公交站點,建設便捷暢通的城市交通網絡。棚戶區改造工程:用足用好國家相關優惠政策,重點抓好流津時代、東方世紀家園等7個國開行貸款項目,確保蘆園村等3個棚戶區改造和商業住宅項目順利推進,進一步改善市民居住條件。
大力推動縣城建設上水平。合理優化縣城空間布局,依托老城,開發新城,集中優質資源,建設高水平的公共服務和大型商貿設施,打造一批標志性建筑和特色空間節點,推動縣城向各具特色、功能完善的中小城市發展。完善縣城規劃體系,加快“多規合一”步伐,將縣城周邊3—5公里區域納入規劃管理范圍,促進縣城擴容提質,增強對產業和人口的吸納、承載能力。抓好縣城周邊小城鎮的統籌規劃和配套功能建設,建成一批服務縣城、帶動農村的產業重鎮、商貿強鎮、旅游名鎮。
切實加強城市綜合管理。鞏固中心城區環境提升年治理成果,拓展數字化城管服務功能,推進城市管理標準化、精細化、長效化。加強智慧城市建設,促進信息化與城市發展深度融合,打造全省智慧城市典型示范。開展城鎮環境容貌整治活動,加大治違、治臟、治亂和建設投入力度,提高縣城、鄉鎮規范化管理水平。
(六)優先發展現代農業,著力做好“三農”工作。堅持農業基礎地位不動搖,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進一步提高農業產出效益,持續增加農民收入。
著力推進農業產業化。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投入產出效益,推進農業產業化、現代化。大力培育和引進一批品牌龍頭企業,重點抓好“10大集團”和“50強”企業晉檔升級。積極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專業大戶發展規模經營和精深加工,打造覆蓋面廣、帶動力強、效益明顯的產業鏈條。力爭產業化經營率提高1.5個百分點,達到60%以上。
著力發展綠色、高效農業。深入實施渤海糧倉科技示范工程,完成示范推廣面積100萬畝,增糧2億斤。抓住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的有利時機,加快實施一批農業節水灌溉項目。依托畜牧、果品、蔬菜等優勢產業,加強標準化規模種養殖示范區建設,瞄準京津市場,做響青縣蔬菜、泊頭鴨梨、滄縣紅棗等農業品牌,打造京津農副產品生產供應基地。
著力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以道路硬化、垃圾處理、村莊綠化等6項工作為重點,深入開展農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動,完成300個省重點村的改造提升任務。實施農村公路危橋三年改造計劃,保障農村公路安全。充分利用省定扶貧政策,全面落實扶貧開發計劃,重點推進“牧菜菌”三大扶貧產業,打造2—3個蔬菜、食用菌基地縣,穩定解決8萬農村貧困人口的增收脫貧問題,確保獻縣脫貧出列。鼓勵農村剩余勞動力向非農領域轉移,不斷增加農村人口工資性收入。
(七)深化改革開放,為發展增動力添活力。堅持深入推進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改革,進一步擴大對內對外開放,以改革的新突破、開放的新成效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大力推進簡政放權,銜接落實國務院和省政府下放行政審批事項,清理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研究制定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和負面清單,推廣網上并聯審批新模式。抓好渤海新區行政審批局試點工作,推進向城區下放部分經濟管理權限、向三個開發區下放行政審批事項。積極穩妥推進政府機構改革,調整理順行政管理體制。率先在全省實施工商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和稅務登記證“三證合一”登記制度改革。進一步發揮市政務服務中心、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和金融服務中心作用,提升各縣(市)政務服務中心服務能力,完善“三級平臺”、“兩個代辦”機制,不斷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務水平。
推進重點領域改革。加快國有集體企業公司制改革和企業集團化步伐,重點抓好市環資公司、車輛廠等10家企業改革工作。進一步激發民營經濟活力,落實扶持政策,改善創業環境,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濃厚氛圍,力爭新增市場主體5萬個。深化農村綜合改革,穩步推進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試點工作,引導規范農村土地經營權依法有序流轉。抓好青縣、泊頭、肅寧三個省級農業農村改革試點,為全市農村改革探索經驗。深化財稅體制改革,推行全面規范、公開透明的預算管理制度,推廣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發展股權和創業投資基金,最大限度地發揮財政資金效益。加強地方政府債務管理,強化投資公司、金融中介機構監管,防范和化解債務金融風險。統籌推進教育、醫療、文化等領域改革。
擴大對內對外開放。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推動更高層次“引進來”,更大步伐“走出去”,打好利用外資翻身仗。突出園區招商主體作用,創新招商方式,實施精準招商,提高招商引資的針對性和成功率。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機遇,瞄準京津大型央企、國內外500強、行業龍頭及各類商會、協會,加強高層對接,洽談引進一批大項目、好項目。以日韓、德國和中東歐國家為重點,精心謀劃組織經貿洽談活動,深度推介包裝項目,努力在引進外資上取得更大突破。加快中捷中歐產業園建設,打造全省對外開放的新亮點、中東歐國家合作的示范區。穩步擴大外貿出口,加強綜合保稅區和外貿轉型示范基地建設,培育出口競爭新優勢。進一步擴大服務外包、文化貿易、技術進出口規模,不斷拓展外經發展空間。
(八)加強民生保障,全面發展社會各項事業。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持續加大民生投入,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滿意度。
健全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推進完善“五險合一”管理模式,開展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繼續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和城鄉居民養老金、工傷保險待遇標準。加大城鄉養老助殘力度,實施貧困殘疾兒童免費搶救性康復工程。加強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建設棚戶區改造和保障性住房2.04萬套。努力解決就業問題。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扶持政策,統籌解決好高校畢業生、城鎮困難人員、退役軍人等重點人群就業問題,確保全市新增就業5.5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加強學前教育和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創建市級一類以上幼兒園55所、標準化中小學50所。大力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推動高校內涵式發展。加快市十三中、滄州工貿學校擴建搬遷工作。繁榮文化體育事業。積極做好第十五屆中國吳橋國際雜技節申報承辦工作。加強公共文體設施建設,滿足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精神文化和健身娛樂需求。提升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加強與國內大型醫療機構合作,加大社會辦醫力度。健全鄉村、社區衛生服務體系,鼓勵市、縣公立醫院向基層延伸服務。支持發展中醫藥事業,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做好引蓄水和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加快南水北調配套工程建設,完成水廠以上輸水管道工程。用足用好引黃指標,力促李家岸、小開河引黃線路開工。加強坑塘、溝渠水系治理,提高引蓄水能力。繼續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解決50萬人飲水安全問題。持續改善生態環境。扎實開展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工作,壓采深層水1.47億立方。深入實施新《環境保護法》,打好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確保完成省政府責任書各項任務目標。推進造林綠化工程,完成造林面積40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27.5%。深入推進平安滄州建設。貫徹落實新《安全生產法》,嚴格落實安全生產“黨政同責、一崗雙責”,構建齊抓共管的安全監管大格局。深入開展專項整治行動,確保人民群眾飲食和用藥安全。進一步創新社會管理,提高快速反應和社會管控能力,依法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切實維護社會平安穩定。大力弘揚,不斷加強公民道德建設,叫響滄州“好人之城”品牌。
加強國防教育和后備力量建設,鞏固增進軍政軍民團結。支持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做好民族宗教、外事僑務、婦女兒童、防震減災、史志檔案、紅十字會等工作。高質量編制“十三五”規劃,使之成為體現國家戰略、符合滄州實際的好規劃。
四、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面對新的形勢和任務,我們將按照為民、務實、清廉的要求,進一步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全面提升政府工作水平。
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建設法治政府。深入落實《全面推進法治滄州建設的實施意見》,嚴格按照法定權限行使權力、履行職責。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政協民主監督。進一步健全決策機制,完善決策程序,不斷提高政府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水平。深入推進政務公開、信息公開,讓人民賦予的權力在陽光下公開透明運行。
提高服務群眾能力,建設高效政府。大力改進工作作風,深入基層,聽取民意,多謀民生之利,多辦惠民之事,密切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加強行政效能監察,優化政務服務,建立管理規范、運行高效的政務服務體系,以良好的政風和實實在在的行動贏得企業的信賴和人民的支持。
提高干事創業能力,建設務實政府。加強教育培訓,實施素質提升工程,提高政府公務人員新常態下推動工作、促進發展的能力和水平。開展深度對標,學習借鑒先進地區的開放理念和創新辦法,推動重大決策實施、重點領域突破。加強執行力建設,對確定的目標任務,敢打攻堅戰,敢啃硬骨頭,一抓到底,久久為功,確保各項工作不折不扣落到實處。
提高廉潔從政能力,建設清廉政府。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自覺踐行“三嚴三實”要求,持續整治“四風”,鞏固和擴大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深入推進政府系統預防和懲治腐敗體系建設,打造一支既干凈、又干事,既謀事、又成事的公務員隊伍,讓為民、務實、清廉成為廣大黨員干部的自覺行動。
各位代表!建設沿海強市、美麗滄州的光榮使命鼓舞我們砥礪奮進,全市人民的信任期盼鞭策我們勇往直前。讓我們在中共滄州市委的正確領導下,戮力同心、埋頭苦干,為實現滄州科學發展、綠色崛起而努力奮斗!
年全國兩會開幕式觀
時間:2023-09-15 13:0:59全國兩會心得體會范文
時間:2023-09-16 06:0:16學習全國兩會政府工
時間:2023-09-14 13:0:082019年最新政府工作報告出
時間:2023-09-15 23: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