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省將投入1900億元,其中省級投入792億元,集中力量辦好十件民生實事。
一是提高底線民生保障水平。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100元;城鎮、農村低保補助補差水平分別從每月333元、147元提高到374元、172元;五保對象供養標準提高到所在縣(市、區)上年度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的60%以上;孤兒集中供養水平從每月1150元提高到1240元,分散供養水平從每月700元提高到760元;城鄉醫療救助人均補助標準從每年934元提高到1556元;殘疾人生活津貼從每年600元提高到1200元,重殘護理補貼從每年1200元提高到1800元。
二是確保完成新一輪扶貧開發"雙到"目標。完成2571個重點幫扶村、20.9萬貧困戶90.6萬貧困人口脫貧任務。在100條重點幫扶村開展貧困村互助資金試點。培訓貧困農戶8.9萬人。
三是促進創業就業和加強困難群體等救助幫扶。按3000元到30000元的標準補貼創業帶動就業,按每人1萬元的標準資助符合條件的初創業經營者提升素質,提高創業就業項目補貼標準。組織開展勞動力技能(技術)晉升補貼培訓50萬人次。獨生子女死亡、傷殘家庭的特別扶助標準分別從每人每月150元、120元提高到800元、500元。實施城鄉居民殯葬基本服務由政府免費提供政策,減免7項基本服務收費。
四是促進教育資源公平均衡配置。城鄉免費義務教育生均公用經費補助標準小學從950元提高到1150元,初中從1550元提高到1950元,殘疾學生提高到不低于每年6000元。實施高中階段殘疾學生免學雜費、課本費政策。新建15所標準化特殊教育學校。中等職業學校和普通高中國家助學金標準從每生每年1500元提高到2000元,市縣屬中等職業學校免學費補助標準從每生每年2500元提高到3000元。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省級試點補助從每人每學年600元提高到800元。省屬普通本科院校、高水平大學生均定額撥款標準分別提高到每生每年10000元、12000元。
五是改進醫療衛生服務。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補助標準從每人每年35元提高到40元。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補助標準從年人均320元提高到380元。全面實施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對參保人大病醫療費用予以"二次報銷"。對5.4萬農村接生員和赤腳醫生按每月700、800、900元分檔安排生活困難補助。經濟欠發達地區1052個鄉鎮衛生院全部配置"五個一"設備。實施出生缺陷綜合防控項目,對孕產婦、新生兒疾病篩查予以補助。
六是優化公共文化體育服務。支持每個縣(市、區)至少建設1座多廳數字電影院,實現一村一月放映一場公益電影。推進基層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全覆蓋。建立100個"全民助殘健身工程"示范點。實施公共體育場館免費或低收費開放。
七是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推進政策性農業保險,保險品種從12個增加到18個。在汕頭、韶關、梅州、湛江、清遠等5市試行巨災保險改革試點。在20個縣推進普惠金融"村村通"試點,推進2784條信用村、3982條自然村金融(保險)服務站和助農取款點建設。完成6000公里新農村公路路面硬化,省補助標準從每公里15萬元提高到18萬元。提升農村飲水安全水平,推進6個村村通自來水工程示范縣建設。
八是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力度。完成56939戶城市棚戶區改造。完成20572戶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每戶補助2萬元。完成5945戶華僑農場危舊房改造,補助標準從每戶1.5萬元提高到2萬元。新開工建設46754戶公共租賃住房。完成不少于10.15萬戶農村危房改造,每戶補助不低于2萬元,其中對困難殘疾人家庭每戶增加補助6000元。完成400條不具備生產生活條件貧困村莊、7000戶搬遷安置。
九是加強污染治理。珠三角地區淘汰營運"黃標車"每輛補貼6000元到30000元。省級生態公益林補償標準從每畝22元提高到24元,對粵東西北護林員每月補助300元。支持69個縣(市、區)"一縣一場"(垃圾填埋場或垃圾焚燒廠)建設,并以獎代補引導農村生活垃圾收集、轉運、處理設施及保潔員隊伍配備建設。支持欠發達地區建設5個農村環境連片綜合整治示范縣。對規模化養殖場環保達標給予獎勵。
十是保障公共法律服務和公共安全。全面開展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工作,對全省2.6萬個村(社區)按每個不低于1萬元的標準予以補助,以政府購買服務方式適當對村(社區)法律顧問公益性服務進行補貼。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監管,使我省生產的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品種抽檢覆蓋率達到100%
年全國兩會開幕式觀
時間:2023-09-15 13:0:59全國兩會心得體會范文
時間:2023-09-16 06:0:16學習全國兩會政府工
時間:2023-09-14 13:0:082019年最新政府工作報告出
時間:2023-09-15 23: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