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激發市場活力和內生動力。圍繞破解制約經濟社會發展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把改革作為根本之策,全面展開13方面226項改革事項。
加快行政領域改革。從政府自身改起,大幅度簡政放權。動態調整99項行政審批、備案事項,公布10個部門權責清單,推進居民辦證制度改革,95.7%的行政審批事項可網上辦理。開展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推進行政區劃調整。全面推行工商登記制度改革,取消外商投資企業聯合年檢,加強事中事后監管,新設立市場主體增長28%,注冊資本增長108.7%。
加快財稅領域改革。在全國率先建立全口徑政府預決算編報體系,將所有財政性資金收支預算向市人民代表大會報告,公開部門“三公”經費預決算,清理整合財政專項資金,完善一般性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廣州財政透明度排名全國第一。堅持科學理財,增收節支還債建設并重,2013年下半年以來化解存量債務800億元(其中,市本級552億元,區248億元),存量債務削減26.7%,有效化解系統性政府債務風險。全市一般債務率15.5%(市本級13.5%)、專項債務率26.4%(市本級25.7%),債務率處于較低水平。擴大“營改增”試點,取消或降低16項行政事業性收費,通過減稅清費為企業減負285.5億元。
加快投融資領域改革。創新金融平臺,南沙新區金融改革創新15條政策獲批,國際金融城入駐一批金融機構。新設法人金融機構12家,新增上市企業6家、新三板企業36家,股權交易中心掛牌企業突破1000家。與中國人壽、新華人壽合作設立產業投資基金。新增一批社區及農村金融服務站、小額貸款公司、村鎮銀行和資金互助合作社等普惠金融機構。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著手國資國企改革總體設計,將65戶直接監管國有企業整合成32戶,推動上市公司重組整合,推進企業規范董事會建設,籌建國資發展資本投資和運營平臺,加強國資監督管理和廉潔建設。
三是注重調整經濟結構,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牢固樹立“質量第一”的經濟增長理念,在優化結構中穩增長,在創新驅動中促轉型,為廣州長遠發展增添后勁。
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圍繞加快推進
年全國兩會開幕式觀
時間:2023-09-15 13:0:59全國兩會心得體會范文
時間:2023-09-16 06:0:16學習全國兩會政府工
時間:2023-09-14 13:0:082019年最新政府工作報告出
時間:2023-09-15 23: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