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央和省委的總體部署,今年工作要突出抓改革、治環境、促轉型、惠民生。重點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加快政府自身改革,切實轉變政府職能。全面推行政府權力清單制度。依法取消和嚴格管理一批不符合全面深化改革要求的行政權力,依法公開權力運行流程,研究制定省級政府部門一般不再直接向企業分配和撥付資金、不再直接向企業收取行政事業費的具體辦法。深化行政審批制度及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再取消和下放一批省級審批權限,加快建設省級網上政務平臺,全面實行高效審批,加快工商登記制度改革,推進水電氣、建設用地、環境容量等資源要素差別化定價,建立健全工業用地、節能量、水權、排污權交易制度。抓好各級各類試點。積極推進核準目錄外企業投資項目不再審批試點,加快平湖市產業結構調整機制創新試點、德清縣城鄉體制改革試點、開化縣重點生態功能區示范區建設試點。支持各地開展改革試點,在臺州市開展促進民間投資改革試點,在嘉興市各縣(市)開展各具特色的改革試點,形成改革試點集成效應,并適時在全省推開。開展新一輪政府機構改革。精簡機構、精簡人員,優化政府機構設置、職能配置、工作流程,完善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相互制約相互協調的行政運行機制,不斷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建立健全作風建設長效機制。加強調查研究,建設新型智庫,完善政府決策咨詢制度,加快電子政務建設,推進決策公開、管理公開、服務公開、結果公開、“三公”經費公開。加強高素質公務員隊伍建設,嚴格執行中央和省委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各項規定,健全廉政風險防控機制,著力提高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
(二)加快生態環境保護機制創新,促進生態環境全面好轉。全力打好“五水共治”攻堅戰。組織實施“十百千萬治水大行動”,加大源頭地區水環境保護力度,加強重點流域、重點地區水環境治理,加強近海海域污染防治,加快污水管網建設,積極推進城鎮截污納管全覆蓋、農村污水處理和生產生活垃圾集中處理全覆蓋,加快推進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大力推進“強庫固堤”和防洪排澇工程建設,加強農田水利建設,加快推進飲用水供水體系建設,統籌推進節約用水一攬子政策舉措,形成“五水共治”的標準化工作體系。聯動推進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大力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加大霧霾治理力度,重點加強燃煤電廠脫硫脫硝及除塵技術設備改造,加強機動車尾氣治理,做好防治建筑揚塵、禁止秸稈焚燒、淘汰黃標車、推廣清潔汽油等相關工作。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重點做好畜禽養殖污染整治。開展土壤環境調查,做好重污染區域耕地用途調整,加強土壤污染治理技術攻關,由點到面實施清潔土壤行動。深入開展“四邊三化”行動,重點加強平原綠化,努力提高平原地區林木覆蓋率。建立健全環境治理與生態保護機制。按照中央提出的“誰受益誰補償”、“誰污染誰付費”原則,建立健全與污染物排放總量掛鉤的財政獎懲制度、與出境水質和森林覆蓋率掛鉤的財政生態補償制度,推進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加大環保執法力度,切實保護好綠水青山。
(三)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機制創新,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守住糧食安全紅線,堅持高效生態農業發展方向,加強以種業為重點的農業科技創新,大力發展生態循環農業,加快農業結構調整,發展規模經營,擴大旱雜糧種植面積,推廣新型農作制度,推進農藥化肥減量使用,完善強農惠農富農各項政策,加快建設綠色農業強省。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加快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國家示范區建設,積極推進制造業與生產性服務業聯動發展、融合發展,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加快培育能夠支撐未來發展的大產業,研究制定信息、環保、健康、旅游、時尚、金融、高端裝備等產業發展規劃。大力實施“四換三名”工程。淘汰改造1000家高能耗、重污染企業,完成5000億元企業技改投資,盤活8萬畝存量建設用地,組織5000家實體企業發展電子商務。實施百家龍頭企業、千家品牌企業、萬家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工程,聯動推進標準強省、質量強省、品牌強省戰略,加快培育經營管理、研發設計、高級技工三支人才隊伍。大力推進“411”擴大有效投資行動計劃。改革項目管理體制,突出好項目、大項目建設。改革產業集聚區管理體制,強化核心區塊建設。完善浙商回歸和激發民資、引進外資、對接央企工作機制,不斷優化投資結構、提高投資質量。改革投融資體制,積極吸引各類企業參與政府項目投資。
(四)加快城鄉體制改革,統籌推進新型城市化和新農村建設。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為愿意進城的農民和愿意留在農村的農民創造平等的制度條件。依法維護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保障農戶宅基地用益物權,保障農民對集體資產股份的占有、收益、有償退出及抵押、擔保、繼承權,穩妥推進“三權到人(戶)、權跟人(戶)走”,加快改革戶籍制度。積極推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為進城農民和城鎮居民創造更好更多的發展機會。研究制定杭州、寧波、溫州和金華—義烏都市區規劃綱要,推進區域中心城市與相鄰縣市一體化發展,加強縣城和中心鎮改革發展,促進縣域經濟向城市經濟轉型,著力提高城市帶動農村發展能力,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發展格局。加快建設美麗鄉村,為留在農村的農民創造更好更優的生產生活條件。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深入推進“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調整優化村莊布局,強化農房設計服務,彰顯江南地域特色,加強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加強農村公路建設和維護,促進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讓廣大農民共同分享城市化成果。
(五)積極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促轉型。創新外貿發展方式。重點支持高附加值產品出口、服務貿易出口,鼓勵先進裝備、關鍵技術、能源等重要原材料進口,加快跨境電子商務發展,形成新的增長點。創新外資利用方式。放寬外商投資準入,探索實行外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完善“招大、引強、選優”機制,大力引進世界500強等優質外資項目。創新對外投資方式。完善支持走出去政策體系,支持企業和個人擴大對外投資,鼓勵優勢企業走出去投資建立經貿合作區、制造基地、研發設計機構和市場營銷網絡,開展跨國并購和國際技術合作。創新開放平臺建設。加快寧波現代化國際港口城市建設,積極爭取設立舟山自由貿易港區,整合提升各類保稅區、開發區,加快建設義烏“無水港”,推動電商平臺國際化,辦好浙臺經貿合作區。創新國際國內合作交流機制。充分發揮外事資源優勢,廣泛開展友城合作、對外宣傳、公共外交、民間友好、人文交流和友好結對交流,探索建立經常性交流機制。認真落實國家區域發展總體戰略,積極參與絲綢之路經濟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長江經濟帶建設。加快推進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繼續做好援藏援疆援青等對口支援工作。
(六)深化社會事業和文化事業改革創新,努力增進民生福祉。千方百計增加城鄉居民收入。健全政府促進就業責任制度,完善扶持創業的優惠政策,切實做好以高校畢業生為重點的青年就業和農村轉移勞動力、城鎮困難人員、退役軍人就業,適時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和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推動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整合,探索建立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有序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社會保障待遇確定和正常調整機制。加強為低收入群眾服務的養老機構、福利機構建設,健全殘疾人權益保障制度。大力發展教育事業。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積極推進學前教育提質發展,全面推進義務教育和高中段教育均衡發展,利用信息化手段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推進學校標準化建設。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加快高校改革發展,實施重點高校建設計劃,著力提升師資隊伍,建設一批全國有影響的學科,推動高等院校辦出特色、爭創一流。大力發展醫療衛生事業。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推進公立醫院管辦分離,完善優質醫療資源“兩下沉、雙提升”工程實施機制,全面取消以藥養醫,開展分級診療試點,建立社區醫生和居民契約服務關系,積極推進商業醫療保險。實施“單獨兩孩”政策。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加快重大文化工程建設,完善城鄉基本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整合農村文化、遠程教育、科學普及、體育健身等設施,加快建設農村文化禮堂。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健全文化市場體系,促進文化產業規;、集約化、專業化發展。開展全民健身活動,辦好第十五屆省運會。放手發展民辦社會事業。加大政府購買公共服務力度,鼓勵和支持民辦教育、民辦醫療、民辦養老、民辦體育、民辦文化加快發展。
(七)加強社會治理方式創新,確保社會和諧穩定。完善社會管理體制機制。大力弘揚,加強法治宣傳和教育,加強誠信體系建設。加快社會管理法規、體制機制、能力、人才隊伍和信息化建設,創新發展“楓橋經驗”,深入開展平安創建系列活動。健全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創新信訪工作機制,加強城鄉社區建設,健全流動人口服務管理體系,推進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有效預防和化解各類社會矛盾。健全公共安全體系。加強食品藥品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建立健全全過程監管和可追溯制度。深化安全生產管理體制改革,建立隱患排查和安全預防控制長效機制,有效防范較大事故,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保持生產安全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和單位生產經營活動死亡率持續下降。健全防災減災救災體制,加強防災基礎設施建設,探索建立重大事故和重大自然災害保險制度。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完善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依法嚴密防范和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大力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切實做好國防建設、國防教育、國防動員、人民防空和雙擁優撫等工作。
(八)健全為民辦實事機制,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選擇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切實加大財政投入,明確任務表、時間表、責任表,努力辦好十方面民生實事。
一是加強污水治理。消滅垃圾河,有效治理黑河、臭河1000公里;加快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69個沒有污水處理設施的建制鎮年內全部開工建設;加強污水處理廠技術改造,75家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排放水質達到國家一級A類標準。
二是加大霧霾治理力度。開展新一輪燃煤電廠脫硫脫硝及除塵技術設備改造,年內有20%的燃煤電廠啟動實施;淘汰10萬輛黃標車,有效削減PM2.5排放。
三是加強城鄉環境綜合整治。繼續大力推進“三改一拆”,建立健全有違必拆的長效機制,積極創建“無違建縣”。全面推進農村污水治理,受益農戶達到110萬戶。加大治理城市交通擁堵工作力度,設區市市區公交分擔率平均提升2個百分點以上。
四是全面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行動。所有縣(市、區)建成農產品安全快速檢測室,對公眾免費開放;200家城鎮農貿市場改造成為“放心市場”;三分之一城鎮超市設立“放心柜”。
五是穩步提高低收入群眾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四檔最低工資標準平均提高8%以上;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同比增長8%以上;開工建設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15萬套,竣工11.5萬套。
六是積極推進標準化中小學校建設。全省標準化中小學校比例達到65%,比上年提高10個百分點。
七是完善醫療保險和醫療救助制度。積極推進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建設,年內實現制度全覆蓋。完善困難群眾大病救助機制,各縣(市、區)按戶籍人口不低于人均13元標準籌集醫療救助資金。
八是加強農村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新增農村文化禮堂1000個;農村應急廣播體系覆蓋30%的村莊,兩年實現全覆蓋。
九是加快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新建4000個城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新增機構養老床位2萬張。
十是省市縣各級政府“三公”經費預算支出削減30%,全部用于“五水共治”。
各位代表,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是發展的要求、群眾的期盼。省人民政府將認真落實省人大及其常委會各項決議決定,自覺接受人大依法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積極聽取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和各界人士的意見建議,主動接受司法監督、輿論監督和社會公眾監督,嚴格依法辦事,著力改善服務,改革創新、務實為民,努力完成全年目標任務,不辜負全省人民的重托。
各位代表,浙江正處在改革攻堅、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我們的任務艱巨而繁重,責任重大而光榮。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同志為,在中共浙江省委的領導下,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進取,真抓實干,為干好“一三五”、實現“四翻番”,加快建設物質富裕精神富有的現代化浙江而努力奮斗!
年全國兩會開幕式觀
時間:2023-09-15 13:0:59全國兩會心得體會范文
時間:2023-09-16 06:0:16學習全國兩會政府工
時間:2023-09-14 13:0:082019年最新政府工作報告出
時間:2023-09-15 23: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