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行身份證異地受理
公安部11月12日印發的《關于建立居民身份證異地受理掛失申報和丟失招領制度的意見》明確,離開常住戶口所在地到其他。ㄗ灾螀^、直轄市)合法穩定就業、就學、居住的公民,本人到居住地公安機關居民身份證異地受理點申請換領、補領居民身份證,申請換領的交驗居民身份證,申請補領的交驗居民戶口簿或居住證,憑領證回執到異地受理點領取證件。對難以確認身份和不良信用記錄人員,不予受理異地辦理申請。
公安部已部署天津與河南、江蘇與安徽、浙江與江西、重慶與四川、湖北與湖南10省市在今年7月1日開展一對一試點。2016年7月,在全國大中城市和有條件的縣(市)推廣異地受理。2017年7月,在全國全面實施身份證異地受理、掛失申報和丟失招領工作。
當然,異地受理不增加制發證周期和任何收費。群眾只需繳納證件工本費。有效期滿換領居民身份證的,證件工本費20元,損壞換領、丟失補領的,證件工本費40元。
對于此項便民舉措,眾多網友紛紛表達了贊許之情。網友“宅可夫斯基”說,利用信息數據庫實現身份證異地受理,實實在在地為群眾帶來便利,既節約了辦證人的時間,也降低了經濟成本,提高了行政效率,希望盡快落實。
公安部副部長黃明表示,建立居民身份證異地受理等制度,彰顯了全面深化改革“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的目的要求。改革現有運行機制,解決當前居民身份證管理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努力為廣大群眾提供更多便利!斑@項改革為群眾減負,為行政管理提效,使身份證的應用更加安全!
但也有網友質疑,這么好的政策為何要等到2017年才全面推行呢?對此,黃明解釋,全面實施居民身份證異地受理等制度,需要一個過程。我國人口多,各地情況不同,還涉及信息系統升級改造、業務流程調整完善、裝備設備配置和人員技能培訓等大量工作,必須整體設計、分步實施、不斷完善,確保安全可靠。
專家:與身份證相關的其它公共服務也應聯動起來
身份證相關業務可異地受理,是基于便民原則對公民權利的保障,亦是公共服務對互聯網+背景的順應,值得肯定。
專欄觀察家王石川認為,從無數網友奔走相告可知,這確是善政,正是解決了民眾身份證辦理難的問題,但仍需快馬加鞭。期待異地可辦證的善政再多一些,讓民眾切實享受到改革成效。
而著名媒體人朱昌俊認為,身份證異地受理不僅從技術上解決了身份信息流通問題,而圍繞身份證的社保、醫保也等相關信息和服務有必要隨之聯網、互通,減少因地域區隔給公民帶來的麻煩,真正實現改革增量。
他呼吁,與身份信息相關的其他證明和公共服務的“去屬地化”借此東風,盡早納入到更大范圍更深度的改革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