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定于11月3日(星期二)下午3時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廳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徐紹史介紹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編制好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徐紹史:大家都很關心十八屆五中全會剛剛審議通過的《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據我了解,《建議》馬上會公布,我今天主要給大家介紹一下《建議》的三個最核心的內容。
一、《建議》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
這是為新一代領導集體治國理政新思想在發展理念上的集中體現和概括,是對實踐的深刻總結,是對發展理論內涵的豐富和提升,也是指導“十三五”規劃編制和“十三五”發展的思想靈魂。
《建議》指出,牢固樹立并切實貫徹“五大發展”理念,是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實現發展目標、破解發展難題、厚植發展優勢,必須牢固樹立和深入推進“五大發展”。
一是推動創新發展。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在新常態下,我們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要突破這一難題,根本出路在于創新發展!笆濉睍r期,我國科技創新取得很大進步,但創新能力、自主技術和知名品牌缺乏,科技成果轉化率、科技進步貢獻率與發達國家仍有不小的差距!笆濉睍r期,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二是推動協調發展。記者朋友們也了解到,我們在協調發展方面存在三個比較突出的問題:一是城鄉二元結構和城市內部二元結構的矛盾依然比較突出;二是區域發展不平衡,東中西部、東北區域間是不平衡的;三是社會文明程度和國民素質與經濟社會發展的水平還不匹配。所以“十三五”期間要按照協調發展的要求,繼續推動區域協同、城鄉一體、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在協調發展中拓寬發展的空間,在加強薄弱領域中增強發展的后勁。
三是推動綠色發展。當前長期積累的大氣、水、土壤污染的問題在我們國家還比較突出,人民群眾對改善生態環境的呼聲也比較強烈,所以“十三五”期間我們必須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社會,推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為我們國家也為全球的生態安全做出貢獻。
四是推動開放發展。今天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貨物貿易國、最大外匯儲備國,吸引外資和對外投資也居世界前列。中國和世界經濟已經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所以“十三五”時期必須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并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構建更加廣泛的利益共同體。
五是推動共享發展。近些年來,我們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但是與人民群眾的期盼相比,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體系還不夠完善,均等化程度也不夠高,社會管理和矛盾調處能力還不足,所以“十三五”期間我們必須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實現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這就是我要介紹的“五大發展”理念,是這次“十三五”《建議》最核心的內容。
二、提出了“六個堅持”的發展原則
《建議》提出了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科學發展、堅持深化改革、堅持依法治國、堅持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堅持黨的領導等“六個堅持”的發展原則。
這六個堅持充分體現了為黨中央治國理政的基本遵循。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必須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真正實現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堅持科學發展就要求必須加快轉變發展方式,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平,實現可持續發展;堅持深化改革就是要加快完善各方面的體制機制,為發展提供制度保障和持續動力;堅持依法治國就必須的法治體系、法治國家、法治經濟和法治社會,把經濟社會發展納入法治化軌道;堅持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就必須推進全方位的對外開放,深度融入全球經濟,推動形成互利共贏、共同發展的開放格局;堅持黨的領導,就必須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確保我國發展的航船沿著正確的航道破浪前進。
這是第二部分核心內容。
三、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的目標要求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際上有兩個大前提,一個是“五位一體”,大家都知道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另一個是“四個全面”,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按照“五位一體”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要求,這次《建議》又提出了五個方面的目標要求。一是提出了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二是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普遍提高;三是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高;四是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五是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定型。這些發展目標的設定具有以下三個特點:
第一個特點是符合國情。深入分析國內國外發展環境,充分考慮“十二五”發展的延續性,又與時俱進、因應時勢豐富了目標內涵。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的目標,不僅要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收入翻番的既定目標,還必須建立在提高發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續性的基礎上,充分體現新常態下必須更加注重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
第二個特點是貼近百姓。目標要求把增進人民的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建議》提出了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加快提高、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穩步提高、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本建成等目標。這些目標都是人民群眾最關心,也是各級黨委和政府需要做的、使人民群眾看得見、能受惠的一些實事。
第三個特點是問題導向!督ㄗh》在目標設定上突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難點和短板問題!督ㄗh》提出了收入差距的縮小、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還提出了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大幅度減少,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等目標要求。這些目標都體現了問題導向。
以下為發布會記者答問實錄
中央電視臺記者:近年來中央一直在強調創新,十八屆五中全會把創新提高到一個至關重要的高度,這是基于什么樣的考慮?“十三五”期間在激發創新活力、增強創新實力方面有哪些新的具體的措施?
徐紹史:這個問題確實非常重要也非常核心。十八屆五中全會五個新的發展理念,創新是五大發展理念之首,而且《建議》提出要不斷地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等。它確實是中央作出的一個重大的戰略決策部署。
之所以作出這樣的部署,實際上是基于國際競爭日趨激烈,而且我們國家的經濟進入了新常態。新常態最核心的就是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動力轉換。在這種情況下靠什么?只有靠創新來增強我們經濟的內生動力。因此中央提出了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的發展戰略。
彭博新聞社記者:接下來問個有關中國經濟增速的問題。十八屆五中全會并沒有提到關于GDP增速這個細節,我曾經聽李克強總理講述過關于中國經濟增速的一些評論,他說接下來中國將保持年均6.5%的增速,那么你是否可就GDP增速發表你的看法和展望。另外,中國如果想保持6.5%的增速,是否有違其在新常態下推動經濟增長的努力?
徐紹史:謝謝彭博社這位記者。中國經濟增速不但國內關心,全球也關注。因為從GDP的總量來看,中國經濟體量占全球13%,美國大概占22%,加起來是30%多。但是從每年經濟增量看,中國占全球經濟增量的30%多,美國還是占22%。所以這兩大經濟體的經濟增速確實廣為關注。各方面不同的看法都有,悲觀的看法預測中國經濟可能“硬著陸”,比較樂觀的看法認為中國經濟的潛在增長率還可以達到8%。我想說在現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中國經濟一到三季度保持6.9%的增速,一直在合理區間。而且中國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我們確實面臨著下行壓力。
“十三五”,我們要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這是個什么概念?從GDP總量翻一番來說,2010年大數40.15萬億元人民幣,翻一番就要達到80.3萬億元人民幣。2010年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我印象是19109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919元,也需要翻一番,這個翻一番沒有一定的經濟增速是做不到的。所以我們確定了在“十三五”期間依然要保持中高速的增長。當然速度并不是我們唯一關心的,實際我們更關心的是就業、居民收入、物價這些指標!督ㄗh》公布的時候大家可能就會有了答案。
中國在“十三五”期間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是有條件的。從全球來看,和平發展依然是時代的主題,這一點沒有改變。而且中國仍然處于可以大有作為的戰略機遇期,F在全球有兩個大的拉動力,一是美國經濟、二是中國經濟。剛才說每年經濟增量,美國經濟和中國經濟加在一起達到50%以上,這兩個作用都很大。發達經濟體現在開始出現了分化發展,美國很快,歐洲和日本內生動力依然不強,還是比較疲弱的。新興經濟體分化發展,結構性改革比較主動的國家,可能經濟基本面會好一些,結構調整比較慢、結構性改革力度不夠的國家,可能相對比較困難。世界經濟的發展會形成一種對沖作用,在一定時間里會維持緩慢增長的態勢。中國能夠實現中高速發展,說明我們的發展空間還是非常大的。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下一輪經濟復蘇和增長取決于技術革新和產業革命,這正好和中國創新驅動形成了歷史性的交匯,為我們提供了機會窗口。只要抓住這個機會窗口,我們就會有更大的戰略空間。所以從全球經濟來看,對中國經濟發展是有利的。從我們自己看,我們區域發展的空間非常廣闊,新型城鎮化孕育著巨大市場需求,而且創新驅動的作用日益增強。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我們有13億人口、9億勞動力、7000多萬市場主體,所以中國經濟具有巨大發展潛力、韌性和回旋余地,所以我們有決心也有條件保持中高速增長。
當然我們也看到了面臨的問題,大的來說有三個。第一是外生性,世界經濟的緩慢增長給我們帶來的影響。第二是周期性的。第三是長期積累的一些結構性的矛盾。我們有能力也有辦法克服這些困難,在“十三五”期間保持中高速的增長,使中國經濟邁上中高端水平。謝謝。
新京報記者:有關區域協調發展的問題。在“十三五”規劃里,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京津冀一體化是非常受外界關注的。我想問在國家層面推出這種類似策略和戰略,是基于什么樣的考慮?在“十三五”期間推進區域協調發展會有一些什么新舉措嗎?比如會不會有一些標志性的成果?
徐紹史:協調發展要解決的一個問題就是區域的協調發展。我們國家地域廣闊,陸地面積960萬平方公里,海洋面積300萬平方公里,由于自然、經濟、地理、資源等各種因素,決定了我們的區域發展是不平衡的。這兩年,應該說在區域發展上已經出臺了一些重要的戰略,傳統上是四大板塊,東部、中部、西部加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從2013年開始,和中央又提出了“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長江經濟帶三大戰略。這些比較完整地構成了我們區域協調發展的格局。如果說還要補充一點的話,就是最南邊沿著珠江和西江流域,由東向西發展的泛珠合作,也就是珠三角,通過珠江、西江流域帶動“9+2”的泛珠三角發展,這對區域協調發展也會發揮積極的作用。
“十三五”期間我們會繼續實施四大板塊的區域發展總體戰略,西部地區主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一帶一路”戰略,為向西南開放創造很好的條件;中部地區承東啟西、連接南北,所以要發揮好產業連接和發展的優勢;東部地區主要是制度創新、轉型發展和陸海統籌;東北老工業基地依然要通過深化改革、轉型升級增強經濟活力。
對于三大戰略,大家也都清楚。一是“一帶一路”,“一帶一路”要實施“五通”。現在我們測算“一帶一路”沿途相關國家65個,但是現在越來越多國家響應“一帶一路”戰略,紛紛要與“一帶一路”戰略對接。二是京津冀協同發展,考慮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通過交通一體化、生態環境和產業發展來帶動京津冀的協同發展。與此相配合的還有環渤海的發展戰略。三是長江經濟帶,要推動綜合立體交通走廊建設、沿江產業轉移和優化升級、長江生態保護。
“十三五”會繼續沿著這樣一個思路,把區域協調發展工作做好。謝謝。
香港商業電臺記者:在“十三五”規劃中,香港發展的定位是怎么樣?比以前會不會有所改變?在“十二五”規劃差不多完成的時候,國家是怎么看待這五年來香港的發展?是不是符合國家的要求或者規劃?
徐紹史:謝謝這位香港媒體朋友,香港媒體朋友一直非常關注香港的發展,和內地一樣,內地的同志們也非常關心香港的發展。應該說香港回歸之后,中央政府對特區政府是完全信任的,按照“一國兩制”、“港人治港”的原則,香港的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香港和內地的經濟、貿易、人文、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越來越廣泛,而且香港在內地經濟發展當中,也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笆濉睍r期,香港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我剛才講廣東和香港、澳門有三個開發區,深圳前海、珠海的橫琴、廣州的南沙,這三個開發區都是與港澳合作的,目的是更好地推進廣東以及港澳的經濟社會發展。我想,利用這三個開發區,香港是可以做很多事情的。同時香港在“十三五”期間,在內地對外開放過程中也具有優勢,特別是在“一帶一路”中,香港具有人才、融資等方面的一些優勢。要發揮這些優勢,與內地的企業配合,更好地開拓境外市場。香港可以發揮重要的作用。
總的來說,我們希望香港繁榮、更快發展,希望香港和內地關系越來越密切,與內地共同發展。
國務院新聞辦副主任、新聞發言人郭衛民:香港一方面可以受益于“十三五”的規劃、建設和發展,一方面也可以為“十三五”的規劃和建設做出很多貢獻。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剛才徐主任提到五中全會特別提出加快提高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的目標。現行統計指標中,城鎮化率有兩種統計方式,一種是常住人口的城鎮化率,一種是戶籍人口的城鎮化率,去年二者相差19個百分點,有觀點認為這和2.5億農民工有關。請問五中全會提出加快提高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的目標應該如何理解?未來將出臺哪些具體措施實現這一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