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薪酬工資調整
公務員工資調整成為最近一段時期輿論關注的熱點。
普通公務員期盼漲薪,但公務員的真實收入又遭到尖銳質疑。
公務員薪資調整成為折射社會心態的多棱鏡。
曬曬鄉干部的月收入開銷賬
最近一段時期,關于公務員工資即將調整的消息成為輿論熱點,專家說,網友議,一時炒得熱火朝天。“這回看起來是真要調薪了。”近60歲的孫向陽滿懷希望,“說不定我退休前還能趕上漲工資呢。”
孫向陽是平頂山市近郊一個鄉的民政所所長。從辦事員到股級干部,他在鄉政府已工作42年,現在每月實領工資2354元。
孫向陽的家庭是“一頭沉”,妻子沒有工作,全家依靠他在鄉里工作拿工資生活。他每月支出情況是這樣的:由于家遠,他每周5天吃住在鄉政府,每月伙食費至少花費600元左右;平時騎摩托車下村工作,油錢200~300元;手機費200多元,“聯系工作都用自己手機,鄉里是不給通訊補助的。”平時同事朋友間有個紅白喜事的,也得花上數百元應酬。再加上每月醫藥費一二百元,“都不用咋算,這錢就不剩啥了。”
實際上,在全鄉72名在職干部中,孫向陽因為工齡長、年齡大,月工資是最高的。還有29人每月工資低于2000元。
孫向陽的一兒一女已經就業,雖然在目前的物價水平下這點工資有些緊,但他的家庭負擔并不重。相比之下,有些鄉干部的日子就不那么好過了。
今年50歲的鄉黨政辦主任王大成,1984年大學畢業后到鄉里工作,現在每月工資2100多元。他的妻子是農村婦女,家有兩個孩子都在上大學,孩子每年的生活費、學費都得一萬多元。因此每年孩子開學前,他就得向別人借幾千元,之后再慢慢歸還。
“說起來是一名鄉干部,面子上怪好看。其實過得很心酸,常常因家庭收入太少發愁。”王大成的同事說起來他的情況,不由自主地搖了搖頭。
“希望大家能真正了解我們基層干部”
公務員調薪的消息引起了社會各方高度關注。在眾多網絡社交平臺上,質疑公務員收入的聲音頗為響亮。即便有基層公務員發帖曬出自己的收入,也會被指責成“透明的是工資條,不好說的是灰色收入。”甚至有網友發問:“公務員還靠工資吃飯嗎?”
“我覺得有些人誤解了絕大多數的公務員。”孫向陽很無奈,“現在的問題是,你怎么解釋別人都不太相信我們的實際工作和收入情況。”
上邊千條線,下面一根針,鄉鎮干部“一員多能,一崗多能”現象非常普遍。平時上級布置下任務就隨時去落實,沒有節假日,沒有星期天,更沒有加班費。“不光是俺鄉干部,只要是公務員都知道‘5+2’、‘白加黑’啥意思。”孫向陽說。“5+2”指的是每周5天工作日再加周末兩天,“白加黑”意即工作不分白天晚上。
“你看看我平時的工作安排。”孫向陽所在的民政所一共三名干部,主要負責全鄉的五保供養、救災救濟、優撫等工作。無論刮風下雨,他們每天都要騎摩托下村了解情況。最近一段時間,民政所的工作人員正忙著為學生入學材料蓋章、檢查低保戶情況以及準備全鄉孤兒救助活動現場會資料等等。
除本職工作外,他們還要參加信訪、平安建設、抗旱抗澇等鄉村建設活動,最典型的是參加麥秋兩季的禁燒工作。每季禁燒工作都要持續20-30天,這期間鄉干部要天天守在田間地頭,防止村民點燃秸稈
“俺這些鄉干部每人要交1000元押金。如果你負責的地塊有人燒了秸稈,就得從押金中扣掉300元;如果村民燒的是全鄉第一把秸稈火,就從押金中扣除500元。”孫向陽說,為了防止村民半夜燒秸稈,鄉干部們往往成宿蹲在地頭看守。“今年麥收期間,我在地頭盯了20多天。”“十一”過后秋季禁燒工作啟動,孫向陽又要開始蹲地頭了。
“有些人說公務員不在乎工資,光灰色收入就夠花了,這種說法很片面。”孫向陽說。鄉民政所工作的對象都是弱勢群體,本來就屬于等待國家幫扶的人群,“你說向他們伸手要錢不壞良心嗎?”至于有些地方出現的腐敗現象,孫向陽認為那應該屬于少數干部行為不端,并不能代表整個基層干部的素質。
“跟有些壟斷企業職工的收入相比,我們的工資差得遠。但我們是國家干部,得憑自己的責任心去工作,對得起自己拿的工資。”孫向陽說。
“最渴盼的是建立獎勵機制”
作為一名鄉黨委書記,47歲的劉濤有著20多年的基層工作經歷,非常熟悉基層公務員的情況。
據調查,目前鄉村干部大多來自于農民家庭,工作處在最基層,對群眾的所思、所想、所盼最為了解。同時,他們與群眾的感情最深,為民服務意識也很強,工作也最辛苦。“不管多么艱難險重的任務,鄉村黨員干部在職權范圍之內,都會不計報酬、不講條件完成的,是忠誠上級黨和政府的,可以說這支隊伍是廣大農民群眾比較信賴的一支隊伍。”劉濤如此評價基層干部。
需要注意的是,近些年來鄉村黨員干部盡管從“催糧派款”“刮宮流產”的工作中解脫了出來,但很多工作也讓鄉村黨員干部疲于應付。“承擔的繁重工作任務與鄉村干部較低的報酬嚴重不符。”劉濤直率地說。
其實,煩擾孫向陽這些基層鄉鎮干部們更大的問題是獎勵機制缺乏。
有些工作干與不干一個樣,干多干少都能按照工資冊領取,這種現象不僅在鄉鎮機關存在,在很多市縣行政機關也常被詬病。另外在長達數十年的工作中,公務員之間的工資差別并不大。孫向陽所在的鄉政府,鄉干部們每月最多和最少工資相差約600元,被普遍認為“沒有體現出個人貢獻值”。而在基層公務員中,晉升的機會也較少。
中國社科院的一項調查佐證了這一事實:八成基層公務員存在不同程度職業倦怠,包括身心過度勞累,對工作喪失興趣,對自身工作能力、效率、貢獻和社會價值態度消極。其原因包括個人抱負與現實情況落差,工作負荷大和內容僵化,職務晉升和薪酬激勵失效等。
劉濤經常上網瀏覽關于公務員薪資調整的新聞和網友議論。他認為基層公務員的薪資需要大幅增加,“鄉鎮干部的待遇提高了,才會安于在鄉鎮為民奉獻,帶領群眾致富”。他同時建議,要建立獎勵制度,為基層公務員成立一個公平競爭和進步的平臺。
“公務員薪資調整的關鍵是公正正義”
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何香久遞交“上調公務員工資”提案后,此話題立刻引發熱議,并持續發酵。
關于公務員調薪的話題,在民間引發兩種截然不同的聲音。一種持反對意見的觀點是:“公務員擁有的權利是其最大的福祉。”“如果公務員這么清貧,為什么每年還有那么多人參加公務員考試?”
另一種觀點則顯得克制理智。網友“吉吉勵志變回兩位數”就認為: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鶎庸珓諉T是這個群體的大多數,但他們并沒有掌握貪污腐敗的權力。基層公務員的工資低是現實問題,如果基本工資過低,很難保證基層公務人員不會利用職權來“補貼家用”,最后受害的還是老百姓。
新中國成立以來,公務員工資制度共經歷了四次大的改革,分別是在1956年、1985年、1993年和2006年。這就意味著在近8的時間里,我國公務員的工資沒有得到調整。而在這期間,城鎮企業在職職工的工資和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有數次上漲,而同期物價水平也在不斷升高。
目前,我國約有700萬公務員,有數據顯示其中基層公務員所占比例達60%以上。實際上,去年2月出臺的《深化社會工資制度改革意見》,已明確提到要適當提高基層公務員工資水平。今年較早時候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也表示,“目前公務員工資正常增長機制沒建立,向基層傾斜不夠。”
對于網友們的爭論,鄭州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紀德尚認為,在這個資訊發達的時代,少數公務員存在貪腐問題,百姓容易以偏概全,對此群體存在負面印象。“從表面上看,老百姓是對有些公務員的灰色收入意見很大,其實是在表達對社會上一些腐敗現象的不滿。”
他同時認為,自黨的十八大以來,反腐力度增大,極大遏制了當前社會的腐敗行為。“公務員工資調整是個非常敏感的問題,但我們應該客觀公正地去對待,不能因某一方面的問題阻礙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發展。關鍵問題是,公務員薪資調整要體現公正正義原則,嚴格遏制‘灰色收入’。”
事實上,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一項十分艱巨復雜的系統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公務員薪資調整,只是這項改革的一部分。“我想,國家調整公務員工資,也是為了更好地建設這支隊伍,規范秩序,讓權力回歸為民服務的本質。”孫向陽發自內心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