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車改革司機怎么辦?需謹防領導司機借安置"化繭成蝶"
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的《關于全面推進公務用車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和《中央和國家機關公務用車制度改革方案》,16日全文向社會公布。兩個文件明確了公車改革時間表和路線圖,全國范圍公車改革的大幕正式開啟。據財政部財科所所長賈康測算,本輪公車改革將涉及約80萬輛全國公務用車。(7月17日《新華每日電訊》)
公車改革的消息總是那么牽動人心,這是因為車改的道路已經走了漫漫20年了,依然猶如原地踏步。這次動了真格的,自然會引起強烈關注。對于這條新聞來說,更多人的關注點是公車改革后的領導用車補助,是多了還是少了?這固然是一個焦點問題,但是,還有一個地方最容易被公眾忽視:車改之后,駕駛員何去何從?
據財政部的測算,此次車改涉及公車80萬輛,80萬公車的背后是幾十萬個領導司機。無車可開司機們如何辦?其實,我們的改革者都已經想好了,在政策里也是有表述的:對因取消公車而失崗的司勤人員不能簡單推向社會,主要采取內部安置的辦法。
這是什么意思呢?這就是在內部安排崗位,不開車了可以做點其他的事情,在單位里換換崗位。按說,公車司機也是勞動者,也是老百姓,應該充分保障他們的就業權?蓡栴}是,內部消化真的就是唯一的辦法嗎?我想在眼下各個機關都超遠超編的情況下,強硬的內部安置,實際上就是浪費人才。司機是開車的,有車的時候,他們就有崗位,而沒車的時候為啥還非要擠個崗位出來?況且目前崗位臃腫,人浮于事現象嚴重,再這樣安排的話,會讓這種現象更嚴重。
無車可開的公車司機的內部安置,其實還不是最主要的問題。最為容易引發不公的,破壞社會秩序的事情,還應該是領導司機借助這次公車改革“化繭成蝶”。化繭成蝶原本是個褒義詞,但是用到這里就成了貶義詞了。也就是說,在這次車改中,領導干部會對自己的小車司機有個說法,有個回報。
我們來看一下參與此次車改的單位:各級黨政機關,包括黨委、人大、政府、政協、審判、檢察機關等等。這次被改掉的公車有相當一部分都是有權部門的,都是有權領導的。司機鞍前馬后伺候了這么多年了,要車改了,沒車開了,這些領導就會借助手中的權力給自己的司機一個交代。而且,這樣的回報對于領導來說也僅僅是舉手之勞。很多司機就可能在這次車改中神奇變換:從臨時工到工人,從工人到干部,從司機到領導,這些轉變都可以在一夜之間完成。在這幾年查處的領導干部貪污腐化案件中,已經發現很多人違規、違法、造假提拔自己的司機。有一位縣級領導在調動工作的前一天,連夜將司機從工人變成了干部,從司機變成了交警隊副隊長。
實施公車改革涉及方方面面,這些公車司機的就業權當然需要保障。但是,既然車都沒有了,我們還留著司機干啥?內部安置原本就有為了安置而安置的嫌疑,又何況還有可能出現領導司機“化繭成蝶”的尷尬現象。如其這樣,倒不如再想想其他辦法,可以買斷工齡,也可以支持創業。
【公車司機】對轉崗問題有點擔憂
一聽說國家的公車改革政策出來了,在某機關單位給局領導當司機的老王便開始四處打聽對他們到底是啥政策。“車改是不是意味著自己失業,這是我最關心的。”老王說,過年回來幾個司機就商量過是不是得開始另謀出路了,為此他還特意去考了個大貨車的駕駛證。
按照相關規定,因取消公車而失去崗位的司機和后勤人員,主要采用內部安置的方法,不能簡單推向社會,可以安排轉崗,提前退休,適當提高退休待遇。“這些規定可以起到一定的安心作用,但不知道咱濟南會怎么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