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改革能否解決高校青年教師收入低的問題
高校青年教師的收入現狀正引起社會廣泛關注。中國高等教育學會薪酬管理研究分會課題組,前不久發布的一項調查顯示,高校教師年收入10萬元以下的占47.7%,年收入在15萬元以下的占到總人數的85.9%。(7月10日《中國青年報》)
高校青年教師收入低的問題由來已久。年薪10萬元、15萬元是相對一般白領的行情而言,事實上,相當部分的青年教師的年薪不過6萬元左右。網上流傳甚廣的南京某高校青年教師寫給大學校長的辭職信中說:“學校周圍的房價已漲到每平方米八九千元了,遠在江寧的房價也到了四五千元;菜場的肉價已到了十幾元每斤。可我的工資是區區2500塊大洋!”物價飛漲,各行各業工資收入也隨之而漲,更是使高校青年教師收入低的問題凸顯了出來。該調查顯示,多數高校青年教師都是月光族,每月能有結余的只占31.3%,23.7%的人收不抵支,11.8%的高校青年教師工作前幾年主要靠父母和配偶支持。由于生活壓力超大,不少高校青年教師不得不從事各種兼職,以代課、培訓、承攬項目等方式貼補家用,甚至有14.2%受訪者以兼職收入為主要經濟來源。
正所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攻完碩士攻博士且進入堂堂高等學府高就,收入不過爾爾,難免影響到高校青年教師的工作投入、創新的積極性,最終影響到整個中國高等教育的質量。而從這類教師的生存狀況來說,已經不只是收入不夠體面,而且早已有明確的民工化趨勢。這種狀況與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知識社會是南轅北轍的,甚至于不免顯露出了斯文掃地的新風險。
高校青年教師收入低,又正好折射出了高校收入分配領域低水平的平均主義,與工作績效分離的大鍋飯制度之弊。而這個問題其實也早已引起了方方面面的注意,比如曾經啟動的績效工資的改革,本意就是為了激勵創造,鼓勵多勞多得。令人惋惜的是,此前這類改革步伐較小,實施起來換湯不換藥,未能實現改革初衷,始終未脫平均主義之窠臼罷了。
新一輪事業單位改革正在啟動,論者的興趣常常喜歡將改革的目標指向事業單位正式進入社保、中國養老制度“并軌”,這實在是有失偏頗。我認為,首當其沖的改革內容應該是實現工資收入與勞動創造的績效相匹配。也說是說,在徹底打破身份區隔,實現同工同酬的基礎上,使工資收入體現勞動創造的價值。
事實上,相當部分的青年教師收入低,恰恰是低在僵化體制下的僵化身份認同方面。多年來,許多高校正是通過所謂聘用制甚至于臨時工制度來納新教師,一開始就給青年教師一個不明不白的身份,因而也很難給予他們確定的收入預期。在新一輪事業單位改革過程中,我們的高校以及相關行政主管部門,應該結合高校發展的實際,以培養一批高素質青年教師為目標,以激勵創新和勤奮工作為指向,著手研究高校事業單位改革方案,庶幾可讓青年教師擺脫民工化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