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學生早戀,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態度:有的主張堅決禁止!理由很充分:孩子們生理正處發育,心理還不成熟,學業沒有結束,職業沒有選定,經濟也沒有獨立,尚不具備組建家庭生兒育女的條件。這時發生戀情,距離法定允許結婚年齡尚有一段時間,浪費精力,耽誤學習,影響前途,實屬當禁。有的主張默許態度,理由也很充分:采取默許態度是充分民主充分尊重人性的表現。據說歐美的家長發現念中學的孩子戀愛了,常常與孩子分享快樂,贊美女兒“性感”,夸獎兒子“迷人”,若是女兒周末出去會男朋友,媽媽會提醒“帶上安全套”??看禁止不是太落伍了嗎?
再看這兩種人態度的結果:1、主張堅決禁止的,多年實踐證明:禁而不絕!中學生戀愛的發生率繼續在攀升,而且在一些城市出現普遍化、低齡化傾向,在一些中學甚至出現公開化苗頭。有些教師不得不承認:“你禁你的,他戀他的,根本管不住。”有些中學生說:“不禁還好,你禁我偏要。”一些教師埋怨:“沒有禁住的原因,是因為中學生性生理發育提前,是因為社會媒體中性信息刺激太頻繁了!倍恍⿲W生則說:“不要怪別的,最重要原因是我們的感情沒有得到尊重,教師家長不把我們當人!”2、主張默許態度的,從中學生心理需求看,學生戀愛是生命的第一次,既快樂又不安,既幸福又痛苦,當事人敏感的眼睛和多疑的耳朵這時接受了太多的環境暗示,不少表情和話語讓他們不知所措。他們有委曲想傾吐,有疑惑待分析,他們非常想得到一種幫助,使他們既不放棄自己的感情,又不違背社會的規范。他們的確渴求民主、尊重,同時他們也渴求幫助、指導。這時的班主任和家長是不可袖手旁觀的。僅僅默許,不能滿足孩子們的成長需求。有的個別學生由于對性的無知還會懷孕、墮胎、給身心帶來極大的傷害。
要引導學生早戀問題,首先要先了解產生學生早戀的心理:
一是性心理驅使。青春期少年由于性心理的驅動,喜歡接近異性。當遇到自己鐘情的異性時,愛慕之情便油然而生。
二、是趕時髦心理。中學生心理發展尚末成熟,社會閱歷和生活經驗有限,從眾心理和模仿性極強。大眾傳媒和現實生活中的戀愛“榜樣”,使他們產生了也要嘗試一下的心理。正如一位初中女生在日記中所寫“小美和方贛好了,靜靜和李軍約會了好幾次。看到班上那么多同學談了朋友,我也就和他好了。我好想他,可我也不知道看中了他什么,只怕自己將來連朋友都找不到,被同學說無能。
三是寄托心理。有的家庭夫妻長期失和,整日為小事爭吵不休,或者天天為工作奔波,為錢操勞,往往忽視了親子之愛,讓孩子長期體會不到家庭的溫暖,也容易導致孩子尋找異性的寄托感情。
根據學生早戀的心理,我校采取了一系列的教育措施:首先普及心理、生理課,向學生講解青春期男女發育特征,男女性格心理的異同,青春期性教育。其次鼓勵學生參加集體性的交往活動。如:春游、社會實踐活動、體育競賽、文藝活動等。第三利用主題班會課讓同學們討論“男女生應該如何正常交往”并下發學校男女生交往“八提倡、八不提倡”規范:
一、交往對象:提倡男女同班同學多交往,不提倡男女生跨班、跨年級,更不提倡跨校,甚至跨行業交往。
二、交往范圍:提倡男女生集體交往,不提倡男女生單個密度交往。
三、交往場合:提倡男女生在校內交往,不提倡男女生在校外,尤其在娛樂場所交往。
四、交往內容:提倡學生交往多談學習、工作等健康內容,不提倡同學交往談吃、談穿、談玩。
五、交往形式:提倡學生交往重精神輕物質,不提倡學生交往送禮。
六、交往舉止:提倡男女生交往講究文明,舉止言辭得體,不提倡男女交往動手動腳,肢體接觸。
七、交往指導:提倡男女交往應主動聽取長輩的指導,不提倡背著長輩特別是監護人交往。
八、交往虛實:提倡男女生交往在現實環境中進行,不提倡男女生在網上交往。
第四召開學生代表與行政座談會。在會上,有學生提問:校領導如何看待學生初戀問題?校領導抓住時機進行戀愛觀教育:首先肯定初戀是青少年成長時期一種很正常的行為,但也讓學生明白愛情是男女雙方最真摯的愛慕,目的是結婚,建立家庭,并要求雙方承擔一定的道德義務和社會責任,付出相當的時間和精力,決不是趕時髦的事情。經濟尚未獨立,心智尚末成熟的青少年,闖入愛情領域,帶有很大的盲目性、冒險性和沖動性。過早的戀愛,容易分散學習精力,耽誤大好學習時光,而且由于青少年的身心發育不健全,其社會閱歷、生活經驗不足難以處理早戀中出現的一系列復雜的感情問題,很容易草率行事,造成終身遺憾。因此建議大家要用理智戰勝感情,盡早割舍不應有的戀情;蛘甙堰@份感情深埋心底,等到長大成人、心智成熟后再看有無繼續的可能。
錄像播出后在學生中引起很大的影響。一個高三女生在日記中寫道:我這幾天正為該如何處理某某的追求而苦惱呢!聽了校領導的談話后,我決定告訴他把這份感情深埋心底,等到長大成人、心智成熟后再看有無繼續的可能。呵呵------
我認為,制定對中學生戀愛的教育對策,有三個前提必須明確:(1)明確民主、尊重的前提。民主、尊重是現代教育的本質。我們放棄嚴厲禁止政策,不是因為管不住而被迫放棄,而是禁止政策違背了現代教育的民主本質。(2)明確“以學生發展為本”的前提。制定教育對策,不能滿足于表現的風平浪靜,不能停留在暫時的高分數和考大學等功利目標上,而要對學生一生的幸福負責,對學生的全面發展負責。(3)明確時代發展的前提。時代前進了,社會開放了,中學生的主體意識極大覺醒了,這個大潮流我們必須順應,絕不能用封建主義的老花鏡看待新一代的人際交往,也不能用功利主義的砝碼衡量學生交往的利弊。我們的學生必須適應入世之后的中國社會環境,我們的孩子必須適應已然發生變遷的中國婚姻家庭現實。
由于我校對學生早戀的個別現象采取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與約之以規相結合的方法,大部分學生都能正確處理男女間正常的交往關系,正確區分友誼和戀情。從而全身心投入學習中。受到廣大家長的好評。
screen.width-461) window.open('/images/2008/6/02/4_210537.jpg');" src="http://imaegs.creditsailing.com/article/201/1_o2bir9138c9972c55d899e7361e3d5efd20a82.jpg" onload="if(this.width>screen.width-460)this.width=screen.width-460" border="0" />
2019年初中生新學期計劃小報
時間:2023-09-20 06:0:31高年級新學期計劃手
時間:2023-09-19 19:0:43精選護航g20平安千萬家手抄
時間:2023-09-13 10:0:02喜迎g20峰會平安文明手抄報
時間:2023-09-18 1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