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建設:學校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為導向,不斷優化學科專業結構,教學成果逐年增加。現有省級應用本科轉型專業1個,省級特色專業1個,省級精品課程4門,省級雙語課程1門,省級教學團隊2個,“云嶺教學名師”2人,省級教學名師5人,“興保人才獎”1人,永昌教學名師2人。省級示范實習實訓教學基地1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省級“寶玉石特色專業群實習實訓基地建設與技術創新服務中心”1個,省級“旅游產品設計與開發特色專業群實驗實習實訓基地建設與技術創新服務中心”1個,省級創新創業改革試點學院1個。2009年以來,共獲省級二等教學成果獎3項,省級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項目56項。
學科建設:學校堅持學科專業一體化、教學科研相互促進的理念,學科建設和科學研究有力地支撐、促進了教學改革和人才培養,提高了教學質量和水平。現有云南省高校B類高原一流學科(生物學)1個,云南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楊善洲精神研究基地)1個,云南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寶玉石特色產業研究與發展工程中心)1個。學校與云南省科協合作共建“朱有勇院士工作站”,與云南省食品安全研究院合作共建“云南省食品安全研究院保山分院”,與云南省科技廳合作加盟為“云南省地方本科高校(部分)基礎研究聯合專項資金”理事單位。2009年以來,獲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0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國家藝術基金項目1項,省部級項目39項,市廳級項目206項,橫向項目20項,獲批中央財政支持地方高校發展專項資金科研平臺建設項目17項,總經費達3100余萬元。出版學術著作65部,主編教材43部;獲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4項,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1項,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
對外合作:學校堅持開放辦學,加大國門大學建設力度,注重校際合作、校企合作、國際合作。近年來,先后與政府、學術機構、企事業單位圍繞產業發展、教育事業和旅游文化提升等領域簽訂了92個人才培養合作協議。與西安交通大學、首都經貿大學、上海電力學院、云南大學等省內外高校簽訂了對口幫扶協議。與美國、韓國、印度、泰國、緬甸、馬達加斯加及我國臺灣地區的16所大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并與馬達加斯加圖利亞拉大學和泰國暹羅大學共同成立了“中非珠寶產業研究中心”。與緬甸珠寶總商會達成到緬甸合作辦學協議,為緬方培養寶玉石專業人才。面向緬甸北部地區培養華文教育師資527人次。2016年成功舉辦“中緬文化周”,仰光大學等4所緬甸高校和首都經貿大學、云南師范大學等8所國內高校參加了活動。2017年成功舉辦“滇臺高校學術文化交流周”,佛光大學等5所臺灣地區高校應邀參加。
培養質量:學校堅持質量立校,深入實施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高。2008年以來,連續9年獲得 “云南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目標責任制考核”一等獎,2015年、2016年榮獲“就業創業工作創新獎”和“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先進集體獎”。近三年,本科畢業生創業率分別為3.53%、1.98%和2.90%。2016年以來,共獲省級大學生學科專業競賽獎勵185項,獲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29項、省級37項。2016年獲第二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銅獎1項,云南賽區金獎2項。2017年獲第二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云南賽區金獎1項、銀獎6項、銅獎7項,在云南省高校中名列前茅。
社會聲譽:經過多年努力,學校在社會建立起良好的形象。先后榮獲“云南省普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集體”、“云南省普通高校資助工作優秀成果獎”“云南省普通高校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工作先進集體”。2013年“學習楊善洲精神教育實踐活動”獲得教育部第七屆全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三等獎;2015年獲云南省“平安校園”榮譽稱號;2016年獲保山市“文明單位”;2017年被云南省教育廳推薦參加 50所“2017年全國創新創業宣傳總結高!痹u選。
云南師范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2 11:0:17昆明理工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2 10:0:35昆明理工大學本科招生網登
時間:2024-07-12 09:0:47云南師范大學本科招生網登
時間:2024-07-12 09: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