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大學是一所培養各民族高級專業人才的綜合性大學,是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與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省屬重點大學。學校坐落于四季如春、風景秀麗的中國昆明,前身是云南民族學院,創建于1951年8月1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最早成立的民族高等院校之一,2003年4月更名為云南民族大學。
建校以來,學校一直受到黨和的高度重視和親切關懷。老一輩黨和毛澤東、劉少奇、朱德、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接見過我校師生代表,周恩來、彭德懷、陳毅、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堅贊、李嵐清、李鐵映、司馬義?艾買提(IsmailAmat)等親臨學校視察,關心各族師生的成長進步和學校的建設發展。云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周保中將軍、張沖將軍擔任首任正副院長。
經過60多年的建設和發展,學,F已成為一所學科門類齊全、辦學特色鮮明的綜合性大學。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管理學、藝術學10個學科門類,形成了以民族學、社會學、歷史學、民族語言文學、東南亞南亞語言文化、化學(民族藥)、民族藝術為優勢特色,文理并重、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與專業格局。擁有2個一級學科博士點、1個聯合博士點、1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92個二級學科碩士點,8個專業碩士點和78個本科專業,F有14個省級重點學科和優勢特色學科,8個國家特色專業,17個省級特色、重點專業。
學,F有全日制在校生23000多人,其中研究生2400人,本科學生21000多人,本科生中少數民族學生占50%以上,還有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留學生500多人,成人教育學生近1萬人,F有教職工1314人,其中教授184人,副教授333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人,全國高校優秀思想政治理論教師1人,全國高等學校優秀青年教師1人,云南省教學名師13人,云南省中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和創新人才9人,云南省教學科研帶頭人2人。著名民族學家、歷史學家、教育學家馬曜教授,著名民族學和考古學家汪寧生教授,著名史學家謝本書教授,中國近現代史著名專家張建國教授等一批專家學者享譽國內外。
學校占地1700多畝,校舍建筑面積65萬平方米,F有21個學院(部),1個省屬研究機構?云南省民族研究所,1個民族博物館,館藏文物近20000件,3個有特色、有影響的研究機構“云南省東南亞南亞西亞研究中心”、“云南省民族文化研究院”、“云南藏學研究中心”。學校是“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示范基地”、教育部“西部基層法律人才教育培養基地”、首批100個“全國職業院校民族文化傳承與創新示范專業點”、云南省“中國?東盟語言文化人才培養基地”、“云南省高級會計人才培養基地”、“云南跨境民族宗教社會問題研究基地”、“云南省人口較少民族經濟社會發展研究基地”等國家及省部級教學、科研基地;有國家民委?教育部民族藥資源化學重點實驗室、云南省聚乳酸基功能材料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高校民族文化資源信息技術運用重點實驗室等國家級、省級科技創新平臺。
學校注重科學研究,在民族學、社會學、歷史學等領域,研究成果突出。曾多次獲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獎、科研獎和省級教學科研成果獎,部分研究成果曾被中宣部抄報中央政治局常委研閱參考。特別是“直接過渡”、“和平改革”、《民族問題五種叢書》、《中國歷史大辭典?民族卷》、《中華文化通史?第三卷》等許多優秀理論成果,不僅為黨和國家制定民族政策、解決民族問題提供了重要依據,而且為民族理論的豐富發展作出了重要的歷史貢獻。近年來,學校承擔了“云南藏區跨越式發展研究”、“云南邊疆民族地區多元宗教和諧相處的經驗和對策研究”、“世界文化多樣性與構建和諧世界研究”、“緬甸政治局勢的演化與維護我國西南邊疆安全和國家利益對策研究”等多項國家及省級科研項目。學校先后承辦“第34屆國際漢藏語會議”、“經濟全球化與民族文化多元化發展國際學術會議”、“2011中國社會發展高層論壇”、“2013中國宗教研究五十人高層論壇”等重大學術會議,協助承辦2009年國際人類學與民族學聯合會第十六屆世界大會。學校舉辦《云南民族大學學報》哲社版和自然科學版,哲社版是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自然科學版被收錄為“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入選“中國科技核心期刊”,在云南同類刊物中排名第二。學校還辦有大型不定期刊物《民族學報》,在國內外的文化人類學研究中有著重要影響。
學校注重對外合作與交流。建校以來,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元首、政要、專家、學者和國際友人2萬多人次到校訪問參觀。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博士、挪威國王哈拉爾五世、越南胡志明主席等曾訪問過云南民族大學,并給予良好評價。學校是云南省最早招收國外留學生、開展對外漢語教學的高校之一,1981年開始招收外國留學生,1992年開始招收國外碩士研究生。先后與美國、挪威、日本、韓國等10多個國家的70多所大學或學術機構建立了合作交流關系。
學校始終秉承“團結、進步”的辦學精神和“格致明德、弘道至善”的校訓,以立足邊疆、服務邊疆、服務民族團結繁榮發展為己任,累計向社會培養輸送了10多萬名高級人才。云南25個世居少數民族中的第一代學士、碩士、博士、專家、學者,大多是我校培養造就。16個州市129個縣,特別是29個民族自治縣中的民族干部,大部分畢業于我校。學校已成為中國特別是西南各民族高層次、高素質人才培養的搖籃、研究民族問題和民族關系的重要基地、國家和云南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1999年、2005年和2009年,學校先后三次被國務院授予“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單位”稱號。
歲月流金,春華秋實。學校將更加注重內涵式發展,不斷探索和構建現代大學制度,著力建設民族人才培養、民族文化傳承、民族藝術研習和民族理論與政策研究咨詢基地,繼續立足云南、面向全國、輻射東南亞、南亞,朝著國際知名、有特色、高水平民族大學昂首邁進。
云南師范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2 11:0:17昆明理工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2 10:0:35昆明理工大學本科招生網登
時間:2024-07-12 09:0:47云南師范大學本科招生網登
時間:2024-07-12 09: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