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理:藥價要下來,服務價要上去,醫保支付要保住
剛剛結束東亞之行回到北京的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1月15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快推進價格改革,更大程度讓市場定價,提出改革能源、交通、環保、醫療服務及藥品等價格形成機制,疏導價格矛盾,穩步放開與居民生活沒有直接關系。在這次常務會議上,醫療價格改革等相關方案引起參會者的廣泛討論。
指導方針明確:價格改革加速推進
從放開非公立醫療機構醫療服務價格到放開醫保目錄內低價藥品價格;從鐵路貨運市場定價的準池試點到全面放開工農業生產資料價格,近年來,官方一直致力于將價格的形成機制由政府行政定價這一“看得見的手”調整為市場機制這一“看不見的手”。
形成市場化的定價機制的好處顯而易見:從企業角度來講,有助于打破壟斷,讓企業和產業在公平的市場競爭中優化升級,讓好的企業、產品更好的成長;從消費者角度來說,市場化定價機制將讓消費者對產品、服務有充分的選擇,從而獲得更為長遠的利益。
不過,在討論研究加快推進價格改革時,李克強坦承這一改革“確實不容易”。他強調,價格改革是建立市場機制必須要闖的一道“坎”。價格改革不推進,市場化改革的關鍵問題就等于沒抓住!
李克強直言,目前在價格方面,的確仍存在一些政府不該管、也管不好的事項。他強調,價格改革是推進市場化改革的重要內容,是政府職能轉變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壓縮權力尋租空間的重要制度建設。價格改革事關全體民眾的切身利益,必須按照改革已積累的經驗,根據社會的承受能力,統籌考慮、穩步推進。
而“加快推進”、“更大程度”等圍繞著價格改革和市場定價的表述,也顯示未來官方將加快這場改革攻堅戰的進程。更多的價格改革措施料將陸續面世。
醫藥領域或有大動作,通過價格改革理順機制,讓醫務工作者和患者都得到實惠
中國政府網16日披露的描寫常務會詳細情況的新聞稿中,更是用專門的一段內容描寫了李克強對醫藥領域價格的關注。
在一次基層調研考察中,一位醫生告訴總理,自己的按摩理療服務價格每小時只有幾十塊錢,而在外面的“洗腳城”,一小時按摩服務的價格卻有上百元。李克強強調,目前公立醫院醫事服務費價格確實太低,但藥價虛高現象仍然存在,因此,要通過改革,逐步理順這種不合理的價格機制。
上述常務會議上,醫療價格改革等相關方案引起參會者的廣泛討論。李克強強調,目前公立醫院醫事服務費價格確實太低,但藥價虛高現象仍然存在,因此,要通過改革,逐步理順這種不合理的價格機制。“藥價要下來,服務要上去,醫保要保住。”李克強說,“各項改革要統籌協調推進,讓醫務工作者和患者都得到實惠。”他還強調,價格改革是為了切實形成一種由市場需求定價、“有升有降”的合理價格機制。市場定價實際上是給了消費者更多自主選擇的權利,從長遠來看,對于消費者是有利的。
3月2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確定了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提出下一步將繼續加大投入,注重發揮市場作用,并延續了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方向:“推動醫改向縱深發展。”按照會議部署,醫改將實行醫療、醫保、醫藥三聯動。
上面的表述事實上釋放了三個重要的改革信號
其一是醫療服務價格會漲
在官方難以統一測算成本的情況下,醫療服務未來或交由市場定價,讓醫療服務者的勞動價值得到體現。
其二是藥品價格會降
官方現行的制定藥品價格“天花板”的定價模式或有所調整。值得注意的是,中央電視臺日前曾引述全國人大常委、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彭森觀點稱,長期以來像一些藥品的價格,過去搞單獨定價,包括差別定價,包括最高限價。相對于這些方式,和市場經濟的要求、和整個醫改的這種方向的要求都有差距。而現在完全具備條件,把主要的政府分管的一千多種的醫保范圍內的目錄內的價格,完全放給市場。
其三是社保支付要改
在推進全民醫保體系建設方面的措施包括三部分,基本保障和社會保險的銜接,重特大疾病保障機制,以及疾病應急救助制度。一方面,社保制度改革《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研究制定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指出,漸進式延遲退休,這樣的提法尚屬首次,這是社會保障領域改革的一次全新嘗試。“為了應對老齡化和養老金收支平衡的挑戰,世界很多國家都嘗試了延遲退休年齡,這是社會保障里最具調整空間的參數。”鄭秉文說,有些國家通過調整這一參數,很好地解決了上述挑戰。另一方面,加快發展國內的醫療商業健康保險。據中國政府網消息,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公布《關于加快發展商業健康保險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加快發展商業健康保險,推動完善醫療保障服務體系。包括四個方面:全面推進并規范商業保險機構承辦城鄉居民大病保險、穩步推進商業保險機構參與各類醫療保險經辦服務、完善商業保險機構和醫療衛生機構合作機制,以此作為基本保障的補充。
這一系列的跡象都顯示未來官方在醫藥領域的價格改革或有大的動作。
醫療、醫藥價改革要打攻堅戰
價格改革牽一發而動全身,早在改革開放之初,價格改革就是難點和重點,盡管世易時移,當下的價格領域依然存在不少亟待改革的問題。不過,現在推進價格改革所需的條件更充分,國務院要推進價格改革的決心也更堅強,“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一方面,要想改革順利推行,需要講究時機和策略,讓公眾能夠更好地接受。當前CPI、PPI數據持續走低,國際市場的輸入性價格也在低位,正處于價格改革的“窗口期”。由于一些領域推行價格改革,較容易出現“漲”聲一片,引發社會的不安。李克強特別強調,價格改革并不意味著就是“漲價”,而是為了切實形成一種由市場需求定價、“有升有降”的合理價格機制。
另一方面,中央政府推動價格改革的決心也前所未有,定要挖掘改革紅利激活市場。正如李克強所言,“價格改革難度很大,但它有利于長遠,是建立市場機制必須要闖的一道‘坎’。”他認為,“價格改革不推進,市場化改革的關鍵問題就等于沒抓住!這是一項啃硬骨頭的改革,是一場攻堅戰。”
市場定價須有完善方案并做好配套
除了具備條件與決心,價格改革還需要完善的方案,必須充分評估改革的阻力,它來自于外部也來自于內部。畢竟長期以來,由于非市場化的價格機制讓部分群眾形成了路徑依賴,不容易接受新的方案。比如水電等領域的價格改革,在采取梯度水價、梯度電價這些方案后,部分群眾可能會遇到用電成本增加,但它又明顯促進家庭節約能源,讓企業降低能耗、推動技術升級,長期利好中國經濟社會。
還有一部分改革阻力來自于內部,“縮小政府定價范圍,實行公開透明的市場化定價”這類改革舉措畢竟是動了一些政府部門的“奶酪”,F實中,政府在定價上哪怕是一分一厘的調整,都可能在企業間造成數以億計的利益變化,所以這些掌握定價權的部門也往往成為“糖衣炮彈”集中攻打的地帶。也正是因為如此,價格改革既是政府職能轉變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承載反腐的功能,通過壓縮權力尋租空間,沒了定價權,腐敗也就無從附著其上。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劉恩國也以未來或有大動作的藥品定價改革為例,向中新社記者分析了時機和配套手段的重要性。
他分析說,在沒有全民保險的情況下,藥品的需求端缺乏一個集體談判平臺和藥品制造商進行博弈。單個病人對于藥品制造商的抬價毫無抵抗力。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官方不對相對強勢的藥品制造商進行價格管控,就有可能導致藥品價格的無約束上漲。
而目前,伴隨著政府主導的覆蓋全民的醫療保險越來越完善,醫療保險已經可以通過集體談判的方式在藥品需求側形成力量,代替行政管制與供給端的藥品生產商進行博弈。
而且,醫保支付手段的改進也有助于改變藥品市場的亂象。劉恩國分析說,過去醫保對藥品的支付是按照單一藥品的價格來進行,但是目前,醫保的支付已經不是以藥品價格為單位,而是以“病種”甚至“人數”為單位來進行。
“支付方式帶來的變化就是對病人用藥不再是醫院的收入而是成本”,劉恩國舉例說,如果醫保確定了闌尾炎的治療為X元,那么醫院每治療一個闌尾炎病例,醫保都會向醫院支付固定的X元。在這種情況下,醫院的收入水平就取決于醫生能否利用其專業水平,選擇性價比更高的藥品。藥廠如若肆意漲價,自然不會被醫院選擇。
因此,劉恩國強調,要將藥品價格交由市場確定,就必須繼續提高醫保的集體談判能力并持續改進醫保支付方式。
除此之外,官方也應加強對藥品價格的事中和事后監管,加大對藥品企業的反壟斷執法力度,加大對串通投標、哄抬價格,以及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牟取暴利等損害消費者利益的行為的查處力度。
本文來源網上多篇文章,僅做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