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將在前建立非本市戶籍人員臨時困難救助制度救助經費納入鎮級年度財政預算。昨日記者從中山市政府辦公室了解到,《中山市公共服務均等化方案》(下簡稱《方案》)已于1月16日正式印發,該《方案》將穩步推進教育、衛生、住房、就業等更多的公共服務向異地務工人員覆蓋,進一步縮小城鄉差別,逐步實現全市社會福利公平公正分配。
教育公平居首位
記者看到,《方案》分公共教育、公共文化、衛生計生、社會保障、社會服務、公共體育、勞動就業、住房保障、殘疾人服務九個項目,闡述公共服務均等化思路,制定了分步實施、先急后緩、城鄉一致的行動計劃。
其中,教育公平位居九個公共服務項目之首,而學前教育則位于教育項目中的第一條。中山市將進一步完善助學政策體系,保障戶籍幼兒接受學前教育的機會和權利,推進學前教育事業發展,建立和完善學前教育資助制度。高中階段教育全面優化,按照“高度重視,服從領導;統籌規劃,全盤考慮;優化資源,合理布局”的原則,從春季學期起,把現有鎮區普通高中學校劃歸市級管理,由市政府負責辦學,并探索土地集約利用、師資靈活交流、教學設施共用以及圖書館、運動場等配套設施共享的高中發展模式。鎮區中等職業學校暫保留現行辦學體制。
在心理干預方面,今年起中山首先在市直屬小學、個別鎮區小學啟動學生心理健康促進和干預試點的前期工作,通過試點總結經驗基礎上再向初、高中推廣,并逐步向全市推廣。
救助臨時困難
異地務工人員
《方案》將非本市戶籍人員列入臨時困難救助范疇屬中山首創。中山市將由市民政局牽頭,市流動人口辦、各鎮區配合,在前建立非本市戶籍人員臨時困難救助制度,對因突發性原因造成生活上暫時困難的異地務工人員給予臨時困難救助,救助經費納入鎮級年度財政預算,同時還將加大市級財政投入,健全突發事故善后處理救助制度。
此外,推出非本市戶籍中、小學校和幼兒園學生醫療保險也是解決異地務工人員后顧之憂的創新舉措。中山市流動人口和出租屋管理辦公室主任陳惠超透露,中山將充分利用現行的流動人員積分制,逐步將義務教育階段的異地務工人員在讀子女納入城鄉居民住院基本醫療保險參保范圍,享受與戶籍學生相同的財政補助。通過學校切實做好宣傳工作,促進非戶籍在校學生參保,基本實現新老中山人“人人享有醫療保障”的目標,今年將有1.5萬學生受惠于此政策。
此外,中山市安排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牽頭,不斷提高醫療保險待遇,探索惠及包括異地務工人員子女在內的所有參保人的政策措施。
方案內容速讀
公共文化
實現行政村(社區)文化室公共電子閱覽室全覆蓋;至實現行政村(社區)文化室公共電子閱覽室共享數字資源。
提高鎮區公共文化廣場建設標準,文化廣場總面積不少于6000平方米。
社會服務
免費殯葬基本服務。在實現低收入群體免費殯葬基本公共服務基礎上,逐步擴大免費殯葬服務群體范圍,免費殯葬基本服務包括遺體接運費(普通殯葬專用車)、遺體存放(三天以內)、遺體告別廳租用費(小型告別廳)、遺體火化費(普通火化爐)和骨灰寄存費(殯儀館思親樓寄存10年以內)五項內容。
勞動就業
到,全市建立城鄉統一的就業援助制度和創業帶動就業服務體系,建成覆蓋城鄉的就業創業服務信息網絡,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
住房保障
按照《中山市住房保障管理暫行辦法》(中府〔2015〕174號),公租房建設實行“誰投資、誰所有”,通過落實稅費優惠政策,鼓勵企業和其他社會力量利用自有土地和資金投資建設、運營公租房,并允許企業自建公租房優先解決本單位員工的住房需求。
力爭到,全面解決全市人均住房建筑面積15平方米以下的城鎮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住房困難,新就業人員居住困難問題有所緩解,異地務工人員的居住條件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