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保險到底交多少年劃算?小編認為,養老保險的收益率一定是低于其他投資理財產品的,但是,社會養老保險是一種制度保障。
我國養老保險的雇主繳費率通常為20%,因此有人說假設雇主把這20%全部以工資名義發放給雇員,加上個人繳費的8%,該雇員將同樣一筆錢每月存入銀行,能夠獲得比參加社會基本養老保險更好的養老保障嗎?事實真是這樣嗎?
南開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朱銘來為我們算了一筆賬。該模擬計算表明,儲蓄養老的收益率小于社會養老保險,且只夠領取一定的年限。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鄭功成指出,社會養老保險是老有所養的根本性制度保障。通過雇主分擔責任、政府擔保、全體參保人互助共濟,可以消除勞動者因退出勞動崗位或長壽帶來的不確定的收入風險與養老風險。而儲蓄是完全市場化的個體行為,因固定利率而必須由自己承擔長期的貶值風險,不可能提供穩定的養老安全預期。
中央財經大學教授褚福靈也認為,互助共濟帶來了養老保障的可持續性,“互助共濟是大家的力量,眾人拾柴火焰高,這是養老保險優于儲蓄的地方!
“其實,用人單位20%的繳費并不能等同于個人應得工資,它需要依法強制才能實現!编嵐Τ杀硎。
【提問】養老保險交15年最劃算?
【回應】繳費年限和養老金待遇是正相關關系
有網友認為45歲時交養老保險最劃算,既達到了15年的最低繳費年限,又可以按最新一年的社會平均工資標準領取養老金。事實是否如此?
鄭功成指出,繳費年限越長,繳費越多,養老金待遇就越高,這是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一般法則。按照現行制度,我國的社會養老金待遇包括基礎養老金與個人賬戶養老金兩個部分,參保人在繳滿15年后每多繳一年,計發基礎養老金待遇時也會相應提高1個百分點;而個人繳費全部計入其個人賬戶,誰的個人賬戶儲存額多,按月領取的養老金待遇就高,即使儲存額發完了,只要參保人還健在,國家也保證繼續按該標準發放到其死亡時止。
褚福靈表示,繳費15年并不是最劃算的。繳費年限決定了退休后第一個月并作為今后調整基數的初始養老金水平。按照規定,隨著工資水平、物價水平的上漲,養老金會根據初始養老金進行調整,初始養老金越高,調整得就越高。
本次模擬計算結果亦表明,無論從退休后每月領取的養老金數額,還是整體的收益付出比來看,都是繳費時間越長越劃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