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次改革設定了一個過渡期,因此繳費年限累計滿了15年的“中人”,在過渡期內,基本養老金就比“新人”多出一塊,在發放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還會依據視同繳費年限長短等因素發給過渡性養老金。對于“中人”的過渡性養老金怎么計算發放,相關政策還在制定當中。
那每月領取的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又怎么計算呢?
簡單說,決定基礎養老金多少的有三個因素,一個是所在地區上年度在崗職工的月平均工資,這就意味著,在不同地區、不同年份退休的人員,他的基礎養老金是不同的。第二個是本人每月繳費工資的平均數,比如繳了20年,這個平均數就是20年里,每個月的繳費工資相加,除以240個月。第三個是繳費的年限。
以今年要退休的老王為例,他所在省在崗職工的月平均工資是4000元,假設老王已經繳費35年,每月繳費工資的平均數是3000元,那么老王的基礎養老金的計發基數就是兩者相加除以2,即3500元,然后根據繳費的年限,每繳費一年計發1個百分點,老王繳了35年,他的基礎養老金就是3500乘以35%,即1225元。這個基礎養老金是固定的,如果要調整的話,則要根據政府要求統一進行。而個人賬戶養老金,則是根據退休時個人賬戶累計的本息,除以規定的計發月數所得。按照《決定》的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表,退休年齡越大,對應的計發月數越小,也就是說繳費時間越長,繳費越多,退休拿到的錢也越多。
組合拳怎么打?
養老并軌不是單個的點,在人社部副部長胡曉義看來,問題很多,是個非常復雜的工程。
“首先是相應的配套政策,工資制度怎么完善,如何與養老制度相銜接?這還是機關、事業單位內部的事兒。再往外看,除了職工,還有其他社會群體,如城鄉居民的養老保險怎么考慮?低保家庭怎么考慮?”胡曉義說。
因此,此次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遵循了“一個統一、五個同步”的基本思路。
“一個統一”就是機關事業單位與企業等城鎮從業人員統一實行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在此基礎上,形成城鎮職工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并行的兩大制度平臺,并可相互銜接,從而構建起完整的城鄉養老保險制度體系!拔鍌同步”為機關與事業單位同步改革;職業年金與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同步建立;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與完善工資制度同步推進;待遇確定機制與調整機制同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