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改革:事業單位如何建立職業年金制度
對于在事業單位如何建立職業年金制度,劉梟表示,首先要保證第一根支柱的完善和發展,才能考慮第二根支柱。職業年金制度在模式上有兩種選擇,一種是收益確定型,一個是繳費確定型。就中國來講,由于企業年金是繳費確定型,為了企業和職業相匹配,職業年金也最好采用這個模式,此外這也是基于公平起見。
個人賬戶實賬積累制的職業年金,與現收現付的基本養老保險相結合,可以分散制度、市嘗操作等各類風險,使整個社會養老保險體系更加穩定。從國內外經驗看,市朝管理是充分發揮職業年金第二支柱作用的必要手段,可以確保養老金基金規模不斷擴大,逐步發揮其資本市場"穩定器"的作用,實現養老制度支持經濟發展、經濟發展提高養老金待遇的良性循環。
關于職業年金繳費的主體,劉梟說:"由于事業單位承受社會管理職能,是社會公共事務的承擔者,所以職業年金不能完全由單位和職工來承擔,要根據事業單位的性質不同和職能不同,由政府承擔一部分,確定一個政府承擔的比例,進行一定的財政補貼。"
此外,職業年金應充分考慮事業單位行業特點,設計簡潔高效的集中型管理模式。事業單位的行業特點明顯,且大多數單位員工數量不多,養老保險資金規模不大,最為適合建立行業性或區域性的集合類計劃。例如,可在全國范圍內或較大的區域范圍內,分別建立教育系統、衛生系統等不同范圍的職業年金集合計劃。
從國內外經驗看,稅收優惠政策是職業年金能否有效推行的關鍵性保障。如美國的401k、403b、英國的職業年金、日本的共濟年金、香港的強積金等,都配置有較完善的稅收優惠政策,在繳費、投資收益和待遇領取階段有不同程度的稅收優惠,以鼓勵單位和個人進行繳費積累。目前我國的企業年金、職業年金也有一些稅收優惠政策,但在力度和細節上還有待進一步完善。
有專家認為,中國應該借鑒日本充分發揮私人養老體制作用,不應等到公共養金已經不能維持的時候再發展私人養老金。中國地區差異巨大,完全依賴全國統一的公共養老系統是不現實的,應該考慮實行減稅政策鼓勵私人養老金的發展,調劑各地區各收入階層對養老金需求的差異。
事業單位改革:建立職業年金制度要注意些什么?
有人認為,事業單位職業年金會進一步拉大企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水平,加大不公。對此,安劉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