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城試點“以房養老”最新調查數據,八成受訪者不愿嘗試
7月1日起,京滬等四地開始正式試點“以房養老”,投保人群為60歲以上擁有房屋完全獨立產權的老年人。討論已久的“以房養老”試點政策正式“破題”。
記者近期調查了解到,大多數家庭由于種種顧慮,目前較難接受此種養老方式。同時,對于金融機構來說,這項帶有破局性質的“工程”也面臨著難以合理定價等挑戰。
顯然,如何使其既能照顧到老年人的利益,也能保證金融機構的合理收益,中國式“以房養老”仍需進一步探索。
“以房養老”四地破題
近日,保監會公布的《中國保監會關于開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試點的指導意見》指出,自7月1日起至6月30日,在北京、上海、廣州、武漢開展“反向抵押養老保險”試點。
據保監會相關負責人介紹,一方面,保險公司承擔長壽風險,依照合同約定定期向老年人支付養老年金直至身故,確保老人的晚年生活后顧無憂。另一方面,老年人過世后,其房產處置所得在償還保險公司已支付的養老保險相關費用后,剩余部分依然歸法定繼承人所有;如果房產處置所得不足以償付保險公司已支付的養老保險相關費用,保險公司將承擔房價不足的風險,不再向老年人的家屬追償。
民政部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促進司司長詹成付表示,“以房養老”如果試點成功,對解決老年人的養老資金問題、盤活已有房屋資源、擴大保險公司業務都有積極意義。
只能“摸石頭過河”
記者采訪發現,很多老年人對以房養老存在顧慮:“老人領取養老金會不會有風險?”
此外,在中國“養兒防老”的傳統觀念影響下,一些人也難以接受“以房養老”。“老人們在心理上難以接受自己辛辛苦苦一輩子掙來的房子未來成為別人的。”北京大學人口研究所教授穆光宗說。
對于開展“以房養老”業務的金融機構來說,這種對房產進行的“倒按揭”方式也并非常規業務,存在諸多不確定性。
一家知名保險公司上海分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房價走勢及老人預期壽命如何評估,是金融機構首先顧慮的問題。房價不會總是只升不降,未來預期很難作出準確判斷,這對保險公司而言是不小的風險。
同時,由于人的壽命難以預期,“倒按揭”的期限無法事先確定,每月金融機構提供的養老金數額難以準確計算。
上海民政部門調查顯示,90%的老人擬將房產留給子孫,愿意倒按揭的不到10%。有專家指出,以房養老作為個性化選擇,可從失獨和丁克家庭做起。
但記者近日在上海調查發現,即便是失獨和丁克,愿意選擇以房養老的家庭也寥寥無幾。
在問及是否會選擇“以房養老”時,57歲的失獨母親孫慧芬明確表示不會。孫慧芬告訴記者,等將來兩口子去世時,會把唯一的房產賣掉,所得錢款全部捐給以自己女兒命名的愛心基金,用于教育事業。
上海
九成老人不愿“以房養老”
北京市豐臺區右安門街道是以房養老的試點地區,記者在該區域進行了隨機調查發現,無子女的老人和“失獨”老人參與以房養老的意向最強。
記者調查發現,55%的受訪者表示關注“以房養老”政策。但在被問及是否會選擇“以房養老”時,79%的受訪者明確表示不會選擇,僅有6%的人表示會。
與此同時,74%的受訪者表示不支持父母“以房養老”。 (于夢江)
北京
近八成人不會“以房養老” (來源: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