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號 | 學校名稱 | 主管部門 | 所在地 | 辦學層次 | 備注 |
1 | 南開大學 | 教育部 | 天津市 | 本科 | |
2 | 天津大學 | 教育部 | 天津市 | 本科 | |
3 | 天津科技大學 | 天津市 | 天津市 | 本科 | |
4 | 天津工業大學 | 天津市 | 天津市 | 本科 | |
5 | 中國民航大學 | 交通運輸部(中國民用航空局) | 天津市 | 本科 | |
6 | 天津理工大學 | 天津市 | 天津市 | 本科 | |
7 | 天津農學院 | 天津市 | 天津市 | 本科 | |
8 | 天津醫科大學 | 天津市 | 天津市 | 本科 | |
9 | 天津中醫藥大學 | 天津市 | 天津市 | 本科 | |
10 | 天津師范大學 | 天津市 | 天津市 | 本科 | |
11 | 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 | 天津市 | 天津市 | 本科 | |
12 | 天津外國語大學 | 天津市 | 天津市 | 本科 | |
13 | 天津商業大學 | 天津市 | 天津市 | 本科 | |
14 | 天津財經大學 | 天津市 | 天津市 | 本科 | |
15 | 天津體育學院 | 天津市 | 天津市 | 本科 | |
16 | 天津音樂學院 | 天津市 | 天津市 | 本科 | |
17 | 天津美術學院 | 天津市 | 天津市 | 本科 | |
18 | 天津城建大學 | 天津市 | 天津市 | 本科 | |
19 | 天津天獅學院 | 天津市教委 | 天津市 | 本科 | 民辦 |
20 | 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 | 天津市 | 天津市 | 本科 | |
21 | 天津外國語大學濱海外事學院 | 天津市教委 | 天津市 | 本科 | 民辦 |
22 | 天津體育學院運動與文化藝術學院 | 天津市教委 | 天津市 | 本科 | 民辦 |
23 | 天津商業大學寶德學院 | 天津市教委 | 天津市 | 本科 | 民辦 |
24 | 天津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院 | 天津市教委 | 天津市 | 本科 | 民辦 |
25 | 南開大學濱海學院 | 天津市教委 | 天津市 | 本科 | 民辦 |
26 | 天津師范大學津沽學院 | 天津市教委 | 天津市 | 本科 | 民辦 |
27 | 天津理工大學中環信息學院 | 天津市教委 | 天津市 | 本科 | 民辦 |
28 | 北京科技大學天津學院 | 天津市教委 | 天津市 | 本科 | 民辦 |
29 | 天津大學仁愛學院 | 天津市教委 | 天津市 | 本科 | 民辦 |
30 | 天津財經大學珠江學院 | 天津市教委 | 天津市 | 本科 | 民辦 |
序號 | 學校名稱 | 主管部門 | 所在地 | 辦學層次 | 備注 |
1 | 天津市職業大學 | 天津市 | 天津市 | 專科 | |
2 | 天津濱海職業學院 | 天津市 | 天津市 | ? | |
3 | 天津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 天津市 | 天津市 | ? | |
4 | 天津渤海職業技術學院 | 天津市 | 天津市 | ? | |
5 | 天津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 天津市 | 天津市 | ? | |
6 | 天津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 天津市 | 天津市 | ? | |
7 | 天津現代職業技術學院 | 天津市 | 天津市 | ? | |
8 | 天津公安警官職業學院 | 天津市 | 天津市 | 專科 | |
9 | 天津輕工職業技術學院 | 天津市 | 天津市 | ? | |
10 | 天津商務職業學院 | 天津市 | 天津市 | 專科 | |
11 | 天津國土資源和房屋職業學院 | 天津市 | 天津市 | ? | |
12 | 天津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 天津市 | 天津市 | ? | |
13 | 天津開發區職業技術學院 | 天津市 | 天津市 | ? | |
14 | 天津藝術職業學院 | 天津市 | 天津市 | ? | |
15 | 天津交通職業學院 | 天津市 | 天津市 | 專科 | |
16 | 天津工業職業學院 | 天津市 | 天津市 | ? | |
17 | 天津石油職業技術學院 | 天津市 | 天津市 | ? | |
18 | 天津城市職業學院 | 天津市 | 天津市 | ? | |
19 | 天津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 天津市 | 天津市 | 專科 | |
20 | 天津工藝美術職業學院 | 天津市 | 天津市 | ? | |
21 | 天津城市建設管理職業技術學院 | 天津市 | 天津市 | ? | |
22 | 天津生物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 天津市 | 天津市 | 專科 | |
23 | 天津海運職業學院 | 天津市 | 天津市 | ? | |
24 | 天津廣播影視職業學院 | 天津市 | 天津市 | ? | |
25 | 天津體育職業學院 | 天津市 | 天津市 | ? | |
26 | 天津濱海汽車工程職業學院 | 天津市教委 | 天津市 | ? | 民辦 |
南開大學是國家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大學,是敬愛的周恩來總理的母校。
南開大學由嚴修、張伯苓秉承教育救國理念創辦,肇始于1904年,成立于1919年。1937年校園遭侵華日軍炸毀,學校南遷。1938年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合組西南聯合大學,被譽為“學府北辰”。1946年回津復校并改為國立。
新中國成立后,經歷高等教育院系調整,成為文理并重的全國重點大學。改革開放以來,天津對外貿易學院、中國旅游管理干部學院相繼并入,經教育部與天津市共建支持,學校發展成為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2015年9月新校區建成啟用后,初步形成了八里臺校區、津南校區、泰達學院“一校三區”辦學格局。2017年9月,入選國家42所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且為36所A類高校之一。
南開大學堅持“允公允能,日新月異”的校訓,弘揚“愛國、敬業、創新、樂群”的傳統和“文以治國、理以強國、商以富國”的理念,以“知中國,服務中國”為宗旨,以杰出校友周恩來為楷模,作育英才,繁榮學術,強國興邦,傳承文明,努力建設世界一流大學。
南開大學占地445.19萬平方米,其中八里臺校區占地122.50萬平方米,津南校區占地245.89萬平方米,泰達學院占地6.72萬平方米。校舍建筑總面積197.96萬平方米。按照“獨立辦學、緊密合作”的原則,與天津大學全面合作辦學。
南開大學是國內學科門類齊全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之一。在長期辦學過程中,形成了文理并重、基礎寬厚、突出應用與創新的辦學特色。有專業學院26個,學科門類覆蓋文、史、哲、經、管、法、理、工、農、醫、教、藝等。
學校積極構建和發展適應21世紀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才培養需要的學科體系,有本科專業86個(其中國家級特色專業18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0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2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25個,不在一級學科覆蓋下的二級博士點1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8個。有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5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6個(覆蓋35個二級學科),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9個,一級學科天津市重點學科32個。
有國家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1個,2011協同創新中心3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7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個,教育部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2個,國家環境保護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5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2個,國家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9個,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1個,全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7個,國家外專局“111”創新引智基地8個,教育部國別與區域研究基地7個,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1個,示范性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4個。天津市重點實驗室18個,天津市工程技術中心4個,天津市普通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8個,天津市普通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單位1個,天津市國際科技合作基地22個,天津市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9個,天津市高校智庫4個。
南開大學擁有一支公能兼備、業務精湛、奮發有為、充滿活力的師資隊伍。有專任教師2082人。其中,博士生導師755人、碩士生導師877人,教授812人、副教授834人。
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7人,國家“”領軍人才18人、青年拔尖人才8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專家17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27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14人,“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首席專家11人、主要成員29人,“973”和“863”首席科學家18人次,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負責人11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49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30人,教育部“跨世紀人才基金”獲得者22人,“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164人,“高校青年教師獎”獲得者9人,“教學名師獎”獲得者7人,國家級教學團隊9個。天津市杰出人才8人,天津市“人才發展特殊支持計劃”領軍人才3人、青年拔尖人才10人、高層次創新創業團隊帶頭人5人,天津市“131”創新人才培養工程第一層次人選61人、創新型人才團隊帶頭人16人、“天津市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8人,天津市級教學名師獎獲得者35人,天津市級教學團隊14個。
南開大學具備培養學士、碩士、博士和博士后的完整教育體系,F有全日制在校學生27621人,其中本科生15862(留學生435)人,碩士研究生8197(留學生483)人,博士研究生3562(留學生114)人。有網絡?茖W生74961人,網絡本科學生58600人。
南開大學既是教學中心,又是科研中心,取得了一批國內外公認的優秀成果。2007年以來,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4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獲國家教學成果獎13項、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31門、精品視頻公開課15門,獲中國專利優秀獎1項,獲中國青年科技獎2項,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累計入選20篇。9項成果獲2017年度天津市科學技術獎,2項成果獲教育部2017年度高等學?茖W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獎勵,2項發明專利獲2017年天津市專利獎。1項成果獲2017年度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成果一等獎,2人獲2017年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獎(個人)。曹雪濤團隊成果“炎癥性免疫反應的新型分子與細胞機制”入選2018年度“中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陳永勝團隊項目“光電轉化效率達12.7%的有機太陽能電池”入選“2017中國光學十大進展”;趙新團隊研發的“面向生物醫學工程的微操作機器人系統”入選“2018中國智能制造十大科技進展”。方勇純教授(團隊)獲陳翰馥獎、吳文俊人工智能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天津市專利獎金獎。
2008-2017年南開大學被SCI收錄的論文累計被引用篇數13069篇,累計被引用次數246598次,被引用次數排名第16位;篇均被引用次數18.87次,在全國累計被引用次數較多的高校中位居第一。
南開大學秉承“知中國,服務中國”的優良傳統,立足“四個服務”職責使命,聚焦“一帶一路”、京津冀一體化、自貿區等國家和區域發展戰略,積極發揮學科、人才和技術優勢,努力為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特別是全方位服務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研究院、中國APEC研究院、新一代中國人工智能發展戰略研究院、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院、濱海開發研究院、教育與產業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人權研究中心、當代中國問題研究院、WTO研究中心、國家經濟戰略研究院、津南研究院、統計研究院、生態文明研究院等研究機構是國家有關部委和地方政府的“智囊團”和“人才庫”。學校按照“國家急需,世界一流”的原則,全面對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中國制造2025”等的實施,積極推動各類協同創新中心和若干高層次交叉科學中心建設,與一批高校、企業、科研院所、政府部門建立了緊密合作關系。2014年,經濟建設協同創新中心通過國家第二批“2011計劃”認定,成為我國經濟學領域首個獲批的協同創新中心。
南開大學不斷強化學生全面素質和創新能力的培養,珍視“文以治國、理以強國、商以富國”的辦學理念,以“注重素質、培養能力、強化基礎、拓寬專業、嚴格管理、保證質量”為教學指導思想,實行彈性學制、學分制、主輔修制、雙學位制。把“課堂教學—校園文化—社會實踐”的有機結合作為育人的基本環節,以杰出校友周恩來為楷模,塑造學生健全人格、高尚品德、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推進創新創業教育,開辦“創業班”,建設“青年創新創業實踐基地”,打造創業服務和項目預孵化的實體平臺。制定實施《南開大學“十三五”素質教育實施綱要》,出臺《本科生素質發展輔學指導意見》,建立“立公增能”學生素質發展輔學支持體系,全面構建南開特色的“公能”素質教育體系,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南開大學以優良校風著稱,重視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為青年學子的健康成長營造了豐富高雅、活潑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南開畢業生以基礎扎實、素質全面、富于開拓精神和實踐能力而受到社會各界青睞。
南開大學有著廣泛的國際影響,與320多所國際知名大學和國際學術機構建立了合作與交流關系。承建了美國馬里蘭大學孔子學院等9所海外孔子學院,2012年、2015年兩次獲評“孔子學院先進中方合作院!。學校承擔了國家漢語對外教育培訓任務,推出了牛津/劍橋暑期項目等一批水平較高的海外學習項目。學校與世界經濟論壇(達沃斯論壇)、全球大學領導者論壇(GULF)、國際公立大學論壇(IFPU)、國際公立大學聯盟(IAU)、歐洲大學憲章、聯合國秘書長科學咨詢委員會(UNESCO-SAB)、電子電器工程師協會(IEEE)等國際組織保持著密切聯系,通過積極參與各類國際組織活動,進一步推動與世界一流大學、機構的實質性、深層次合作。
電子科技大學圖書館館開館
時間:2023-09-14 03:0:092020湖南高考報名人數 總人
時間:2023-09-20 12:0:17東營所有的大學名單 東
時間:2023-09-22 02:0:49都江堰所有的大學名單
時間:2023-09-15 18: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