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份 | 批次 | 理科 | 文科 | 理科最低位次 | 文科最低位次 |
---|---|---|---|---|---|
北京市 | 本一批 | 467 | 496 | 24254 | 8200 |
天津市 | 本科A段 | 443 | 25756 | ||
內蒙古自治區 | 本一批 | 446 | 530 | 33461 | 6095 |
遼寧省 | 本科批 | 453 | 66287 | ||
山東省 | 本科批 | 484 | 133233 | ||
廣東省 | 本科批 | 453 | 514 | 127922 | 44871 |
海南省 | 本一批 | 548 | 16619 | ||
寧夏回族自治區 | 本二批 | 432 | 15651 | ||
青海省 | 本二批 | 376 | 13356 | ||
甘肅省 | 本二批 | 450 | 48460 | ||
陜西省 | 本二批 | 454 | 73608 | ||
云南省 | 本二批 | 475 | 64455 | ||
貴州省 | 本二批 | 412 | 87329 | ||
四川省 | 本二批 | 515 | 110409 | ||
重慶市 | 本二批 | 483 | 61093 | ||
廣西壯族自治區 | 本二批 | 402 | 92980 | ||
湖南省 | 本二批 | 466 | 87075 | ||
湖北省 | 本二批 | 450 | 85279 | ||
河南省 | 本二批 | 475 | 144952 | ||
江西省 | 本二批 | 482 | 71419 | ||
福建省 | 本二批 | 417 | 73540 | ||
安徽省 | 本二批 | 470 | 105105 | ||
江蘇省 | 本二批 | 323 | 121981 | ||
黑龍江省 | 本二批 | 434 | 51639 | ||
吉林省 | 本二批 | 427 | 43940 | ||
內蒙古自治區 | 本二批 | 406 | 499 | 43521 | 10045 |
山西省 | 本二批 | 450 | 71638 | ||
河北省 | 本二批 | 490 | 99109 |
內蒙古農業大學由原內蒙古農牧學院和內蒙古林學院于1999年合并組建而成,是一所以農林為主,以草原畜牧業為重點的辦學特色,具有農、工、理、經、管、文、法、藝等8個學科門類的多科性大學,形成了學士、碩士、博士的人才培養體系,F設動物科學學院等22個院部(含職業技術學院)。2001年成為國家西部大開發“一省一!敝攸c支持建設的大學,2012年成為國家林業局(現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和自治區人民政府“省部共建”高校,2013年進入國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興計劃”支持院校行列。
歷史沿革 1952年,原河北農學院、平原農學院的畜牧獸醫系和山西農學院的獸醫專業整建制遷至歸綏(現呼和浩特),組建內蒙古自治區第一所本科高等學!獌让晒判竽莲F醫學院。1958年,內蒙古林學院成立。1960年,內蒙古畜牧獸醫學院更名為內蒙古農牧學院。1999年,內蒙古農牧學院和內蒙古林學院合并組建內蒙古農業大學。
辦學規模 學,F有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在校生34877人(校本部28047人),其中研究生2992人;總占地面積14897畝(校本部11625畝),校園占地總面積3360畝(校本部2630畝)。校本部教學行政用房面積40.92萬平方米,標準田徑場(館)4個,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9.15億元,生均教學儀器設備值為3.02萬元。
學科專業 學,F有國家重點學科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3個、省部級重點學科23個,有自治區一流建設學科11個,F有博士后科研流動站10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3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4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8種,F有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專業79個,擁有國家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項目2個(含8個專業),有國家級特色專業7個、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
師資隊伍 學,F有教職工2770人(校本部2268人),其中專任教師1711人(校本部1380人),具有高級職稱教師861人(校本部772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50.32%(校本部55.94%);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教師1352人(校本部1186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79.02%(校本部85.94%),其中博士學位教師占43.09%(校本部48.91%)。有“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和“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1人,“國家優秀青年基金”資助1人,中組部“”科技創新領軍人才2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一、二層次人選7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89人,國家、自治區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46人,國家、自治區優秀留學回國人員15人,全國勞動模范、先進工作者3人,自治區深入工農牧業生產第一線做出突出貢獻的科技人員18人,中國青年女科學家1人,自治區“333人才工程”首席專家3人,“新世紀321人才工程”一、二層次人選22人,入選自治區“草原英才”80人、草原英才團隊23個,內蒙古自治區杰出人才獎9人。有全國林業教學名師1人、自治區級教學名師22人、自治區級教壇新秀12人。有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6人,高等學校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3人。
教學工作 學校現有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自治區級教學團隊18個。有國家級精品課程5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2門。有國家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1個、教育部和農業部首批農科教合作人才培養基地3個。立項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國家級6項、自治區級36項。有自治區級品牌專業30個、重點建設專業5個、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1個、實驗教學示范中心9個,有自治區級精品課程72門、優質精品課程4門。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8項、自治區級教學成果獎73項(其中一等獎26項)。建校66年來,共培養各類人才15萬余人,遍布祖國各地,一大部分已成為自治區農牧業生產領域的領軍人物或技術骨干。
科學研究 “十二五”以來,學校先后主持承擔各級各類科研課題近2000項,科研進賬經費逾10億元,其中,包括杰青、優青、重點項目、重點國合等在內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13項,總經費2.47億元;主持“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4項,總經費1.14億元。2017、2018年農業科學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特色動物基因組及乳酸菌等研究領域的3項成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獲得自治區科學技術特別貢獻獎2人、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創新獎1人;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獲得省部級科技和社科成果獎73項,其中一等獎10項;作為主要完成單位,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依托“國際科技合作基地”,主持承擔國家國際合作重點項目13項。立項建設校級科技創新(培育)團隊30個,其中入選科技部重點領域創新團隊2個、教育部科技創新團隊發展計劃團隊3個、農業部創新團隊2個、自治區科技創新團隊建設計劃團隊9個。建成國家級野外科學研究觀測站1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野外臺站和人文社科基地)56個;自治區教育廳認定的協同創新培育中心2個正在建設之中。
社會服務 2013年“內蒙古農業大學新農村發展研究院”被列入第二批國家高等學校新農村發展研究院建設計劃。入選“十三五”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相關崗位教師12人。近年來,學校先后與呼和浩特、阿拉善盟等盟市和土右旗、清水河、和林縣等旗縣以及伊利、蒙牛、蒙草抗旱、內蒙古金宇、賽諾羊業、民豐薯業等大型企業簽訂產學研合作協議20余項,推廣新成果、新技術60余項。自主培育研制的益生菌菌種、獸用疫苗等成果實現了轉化,簽約金額累計5000余萬元。
開放辦學 學校重視對外交流與合作,先后與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俄羅斯、日本和蒙古國等十幾個國家的60多所大學和科研機構建立了校際合作及學術交流關系,成立了“中加可持續農業研究與發展中心”“馬利克管理中心內蒙古農業大學分中心”“教育部出國留學培訓與研究中心”。近五年,學校選派教師到國外訪學交流200余人,國外來校開展學術交流、訪問講學等活動的專家教授700余人次。加強國外留學生培養,從2005年開始接收自治區政府獎學金本科層次留學生、2008年開始接收中國政府獎學金碩士和博士留學生、2017年開始接收“絲綢之路”國家政府獎學金留學生,截至目前,共招收來自蒙古、俄羅斯、加拿大、巴基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等12個國家的留學生407人。2012年學校成為商務部援外培訓項目承辦單位,至今已成功承辦商務部多邊援外培訓9期、雙邊培訓2期,累計培訓了來自44個國家的244名農牧林業相關官員、學者與技術人員。
社會榮譽 學校黨委榮獲“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學校獲得“雷鋒大學”稱號、被授予“全區五一勞動獎章”,職業技術學院獲得“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榮譽稱號,教務處獲得全國普通高等學!跋冗M教務處”和“優秀教務處”等稱號,校團委被評為“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學校多次獲得“全國大中專學生志愿者暑期‘三下鄉’優秀單位”“全區高校學生工作和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等稱號。動物科學學院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獸醫學院被評為“全區民族團結先進集體”,校史展覽館被確定為“內蒙古大學生德育基地”。
電子科技大學圖書館館開館
時間:2023-09-14 03:0:092020湖南高考報名人數 總人
時間:2023-09-20 12:0:17東營所有的大學名單 東
時間:2023-09-22 02:0:49都江堰所有的大學名單
時間:2023-09-15 18: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