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在廣東省中山市火炬開發區中山港大道60號,該校是國家骨干高等職業院校、廣東一流高職立項建設單位、廣東職業教育先進集體。
創辦于2004年4月,坐落在國家級中山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被開發區八大國家級產業基地天然簇擁。工業園區的五大主要產業、四大新興產業、1000余家企業為學院提供了豐富的實習實訓資源。
現有全日制在校學生近7000人,繼續教育類在冊學生6000余人。教職工426人,其中教授22人,副教授(含高級工程師)97人,博士28人。設有包裝印刷系、裝備制造系、電子工程系、信息工程系、光電工程系、生物醫藥系、現代服務系、管理工程系8個專業教學系,開設包裝策劃與設計、應用電子技術、電子商務、光電制造與應用技術、藥品生產技術、國際經濟與貿易、移動互聯應用技術、模具設計與制造技術等28個專業。
2004年建校之初,火炬開發區管委會就牽頭成立了學院董事會,吸納區屬總公司和園區著名企業為成員單位,在宏觀層面構建了“政、校、企、行”多方參與的資源整合平臺。在中觀層面,學院教學系對接國家級產業基地,教學過程對接生產過程,專業發展對接產業升級。在微觀層面,將人才培養時段細分為“理論教學、實踐教學、頂崗實習”三個累計一年,推行“畢業證、技能證、素質拓展證”三證書制度,將頂崗實習切割為“認知性、適應性、技能考證、生產性、就業性”五個階段。從宏觀到中觀再到微觀,產教融合的運行體系日趨完備,人才培養流程日益優化!叭、三、五”人才培養模式釋放出強勁的動力。推動著“學院與園區”走向融合發展,“院園融合”的高職教育“中山火炬模式”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
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學院成為國家骨干高等職業院校、廣東“一流高職”立項建設單位、廣東職業教育先進集體、廣東成人教育先進集體“一帶一路”產教協同聯盟廣東省發起單位。
沿革:國家
孕育于“國家”。國家(China Torch Program)是一項發展中國高新技術產業的指導性計劃,于1988年8月經中國政府批準,由科學技術部(原國家科委)組織實施。
""的宗旨是實施科教興國戰略,貫徹執行改革開放的總方針,發揮我國科技力量的優勢和潛力,以市場為導向,促進高新技術成果商品化、高新技術商品產業化和高新技術產業國際化。
建設和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的重要內容之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以智力密集和開放環境條件為依托,主要依靠我國自己的科技和經濟實力,通過軟硬環境的局部優化,最大限度地把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而建立起來的、面向國內外市場、發展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集中區域。項目的重點發展領域是:電子與信息、生物技術、新材料、光機電一體化、新能源、高效節能與環保。通過項目的實施,造就高新技術企業和企業集團。
人力資源開發是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關鍵,培養和吸引高素質的人才是實現高新技術成果商品化、產業化、國際化的根本保證。培養一大批懂技術、善管理、會經營、勇于創新、敢于在市場競爭中奮力拼搏的科技管理人才和科技實業人才,是的一項關鍵性任務。
中山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由國家科技部、廣東省政府和中山市政府于1990年聯合創辦,1991年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級高新區。隨著中山市東部發展戰略的實施,火炬開發區與翠亨新區實現連片發展,面積由原來的90平方公里擴展到230平方公里。以此為平臺,通過深中通道,主動對接深圳前海自貿區,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戰略。
在230平方公里的熱土上,崛起了中國電子(中山)基地、中國包裝印刷產業基地、國家健康科技產業基地、國家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加工基地、中國技術市場科技成果產業化(中山)示范基地、國家中山(臨海)裝備制造業基地、中山國家現代服務業數字醫療產業化基地、國家先進裝備制造(中山)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等八個國家級基地,是全國唯一同時擁有八塊國家級基地牌子的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雄厚的產業基礎與靈活高效的辦學模式,為深入開展職業教育產、學、研合作提供良好的實踐載體。2016年7月,教育部職業技術教育研究中心、廣東省教育廳、中山市人民政府三方簽署協議,將“華南職業教育產學研合作實驗基地”落戶。建立“政、產、學、研、金”一體化實驗平臺,共同開展職業教育產學研合作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
優勢:八大國家級產業基地
學院始終秉承“高(高端)、新(創新)、特(特色)、精(精品)”的辦學理念,以園區內八大國家級產業基地(國家健康科技產業基地、中國包裝印刷基地、中國電子中山基地、中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基地、中國技術成果產業化示范基地、國家裝備制造中山基地、中國綠色食品產業基地、中山國家現代服務業數字醫療產業基地),五大支柱產業(電子信息、健康醫藥、包裝印刷、化學工業、汽車汽配)和四大新興產業(裝備制造、節能和新能源、微電子和通訊、生物科技)為依托,組建了包裝印刷、裝備制造、電子工程、現代服務與管理等八個教學系,開設了包裝技術與設計、電氣自動化技術、機電一體化、機械制造與自動化、精細化學品生產技術、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等多個專業。在產學研方面走出了一條立足園區、三位合一、校企融合的“火炬模式”。
1.國家健康科技產業基地
全國首個集創新藥物、醫療器械和健康產品的研究和開發、臨床試驗、生產和銷售為一體的國家級綜合性健康產業基地,已被納入《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被科技部確定為國家創新型產業集群試點。總規劃面積13.5平方公里,年生產值超500億元。已聚集了諾華山德士、美國NBTY、輝凌、九州通、美捷時等100多家企業,并開拓了廣東健康醫療信息技術服務區、吳階平醫學科技園、中山醫藥裝備產業園、中國化妝品之都、健康食品產業園等園區。
學院生物醫藥系對接該基地,開設了藥品生產技術、精細化學品生產技術、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等專業,培養健康醫藥類專門人才。與基地的百年老字號企業—咀香園共建博士后工作站,學院有3名博士出站。與中智藥業集團等企業開展訂單培養、現代學徒制試點。30名兼職教師來自該基地。學院專業教師與基地企業聯合申報20多項市級以上課題。
2.中國電子(中山)基地
該基地是2001年與中國電子集團(CEC)共建,占地25平方公里,年產值超400億元;匾噪娮有畔⒑凸怆姰a業為主導,聚集了緯創資通、佳能、卡西歐、國碁、特靈空調、伊頓電氣、波若威光纖、北方光電、鳳凰光學等30多家大型企業。
學院對口開設電子工程系和光電工程系,共計6個專業與基地企業深度合作,開展訂單培養和現代學徒制試點,并與基地的信達光學技術有限公司共建信達光電學院。
3.中國包裝印刷生產基地
該基地占地3.3平方公里,年產值超150億元。現有各類包裝印刷企業50多家,涉及出版印刷、包裝裝潢、塑料包裝、商標印刷、防偽包裝、印刷制版、包裝材料等各種印刷包裝領域。
學院包裝印刷系的包裝策劃與設計、產品藝術設計、廣告設計與制作、印刷媒體技術等專業與該基地的企業深度合作,并聯合開展訂單培養和現代學徒制試點,開展“雙導師”培養,建設中益油墨研究等5個教師工作室。
4.國家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基地(高新技術產業園)
該基地現有來自超過20個國家與地區的100多家企業入駐,已形成電子信息、汽配、精細化工、光電子一體化、新能源新材料等五大主導產業鏈;卣嫉10平方公里,年產值超200億元。
學院信息工程、裝備制造、精細化工等專業與基地的企業開展深度合作。
5.中國技術市場科技成果產業化(中山)示范基地
該基地主要以汽配、電子信息、現代物流、電子新材料等產業為主;卣嫉5.6平方公里,年產值200多億元。目前,已有盛邦電子、武藏汽配、中國外運、珠江啤酒等60余家企業投入運營生產,并成立了廣州產權技術交易所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等專業服務機構。
學院對接該基地開設了現代物流、電子商務、物聯網、移動互聯網、國際貿易等專業。
6.國家中山(臨海)裝備制造業基地、國家先進裝備制造(中山)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
該基地是珠三角重量級工業園,是中山最為重要的裝備制造業產業平臺,是全市調整產業結構、實現工業適度重型化的引擎,并將成長為珠三角的經濟增長極,基地占地20平方公里,擁有快速陸運、江海聯運和出海港口,重點發展船舶制造與海洋工程、節能設備與新能源、成套裝備制造等產業;目前已成為中船、中機、中鐵、國電等十余家大型央企的聚集區,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初具雛形。
學院對接該基地,開設了數控模具、機械制造、電焊等傳統專業,并適應“裝備制造2025”戰略的需求,探索建設智能制造專業,并在該基地建設翠亨分院和易山重工學院。
7.中山國家現代服務業數字醫療產業化基地
2013年9月22日“中山國家現代服務業數字醫療產業化基地”正式獲得國家科技部認定,占地3平方公里。
該基地致力于發展全球數字醫療服務業高端價值鏈。通過醫療數字化、信息化的建設,帶動健康產業和信息產業的融合發展,促進民生經濟與產業經濟的協同發展,達到增強區域經濟核心競爭力,推動智慧中山與健康城市建設的目標。通過基地建設規劃的實施,有望形成國內具有示范效應、影響力強的數字醫療現代服務業產業集群,促進中山區域建設千億產業集群,推動廣東省乃至全國數字醫療服務產業的發展。學院生物醫藥系與該基地對接,對口培養從事醫療服務的專門人才。
電子科技大學圖書館館開館
時間:2023-09-14 03:0:092020湖南高考報名人數 總人
時間:2023-09-20 12:0:17東營所有的大學名單 東
時間:2023-09-22 02:0:49都江堰所有的大學名單
時間:2023-09-15 18:0:50